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繕掩口髭須,手上拿了一個公文信封,他走入客廳裡,卻認得葉家屯屯主小諸葛葉廣梁,他向葉屯主點了一點頭,葉廣梁道:
“董班頭,你一向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今天是甚麼風,把你吹來這裡?”
董兆祿向各人看了一眼,方才說道:
“葉屯主不是别人,各位也是海蘭縣有家世财産的人物,實不相瞞,虎林廳總兵大人昨天突然接到一封匿名信,這封匿名信的内容大概是說本廳轄下海蘭縣,白家屯少屯主白華峰白玉霜兄妹兩人密謀不軌,收藏大批火槍火藥,違背朝廷法例,故予密告揭發,總兵大人接了這一封匿名信之後,立即跟幾個幕僚商議,商量了大半日,方才派董某來用公事,傳白少屯主兄妹到虎林廳去,問兩句話罷了!”
原來清朝律例是一向嚴禁民間收藏火槍器械的,如果某一個村落和某一個屯子,為了充實自衛能力,購置火槍火藥,也要上呈文給縣府,等知縣批準了,方才可以憑着批下來的公文購買,買了火槍之後,又要拿到知縣衙門裡火烙蓋印,登記存案,關東三省地方,因為馬賊猖撅,差不多每一個屯子都有火槍,所以每個屯子都要向當地縣府登記,可是在松北一帶情形卻又不同,因為一來山高皇帝遠,每個縣治距離相當遠,如果依正式手續呈交,要求購買火槍,照清代官場,拖宕作風,不知道要拖上多少時日,二來當地買賣火槍火藥,要到遙遠的盛京(沈陽)或是中俄邊境上去,那些買賣的火槍火藥,不是由老毛子國界偷運入來,就是串通駐防八旗兵勇,由不肖分子從軍營裡偷出來的私貨,照這樣的情形,他們當然不會呈準官府,方才正式買賣了。
這次門家屯韓家屯用來攻打賊巢的火搶,一大半是由這些私販手内買回來的,事先事後都沒有呈文縣府,所以虎林廳要追究起來,随時也可以入他們的罪狀,不過官場風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眼開隻眼閉,任由他們私自買進火槍火藥罷了,現在董兆祿奉虎林廳命令到來,要傳各人到案,俗語有說,不怕官隻怕管,幾個屯主不禁大駭! 白華峰兄妹年少氣盛,看了董班頭帶來的公事,不禁勃然大怒說道: “豈有此理!賊人上次火燒白家屯子,把我們害得家散人亡,官府近在咫尺,不見他查究這一件事,現在我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的把白家屯再建起來,購買幾支火槍,準備和賊人交戰,官府卻橫來幹預,保民不足,擾民有餘,真是……” 龍江釣叟恐怕他一時憤激,說不出像樣的話親,連忙喝止他道: “不要胡說,這封匿名信一定是頭道溝山寨賊人弄的把戲,我們是安份守己的良民,俗語說得好,真金不怕洪爐火,凡是遇到官府的事,一定要用冷靜頭腦,鎮定态度來應付,千萬不要胡亂說話,知道沒有?” 白華峰兄妹被龍江釣叟這樣一叱喝,果然把沖動的情緒按下來,盛雲川首先接過董班頭手裡的公事,看了一陣,突然向各人道: “各位不用慌張,這件事十分容易解決,等我陪白少屯主兄妹到虎林廳去走一趟吧!” 幾個屯主聽說龍江釣叟要親自到虎林廳去,不禁齊吃一驚,韓家屯屯主快馬韓天壽首先開口說道: “老前輩要到虎林廳走一趟嗎?這個斷斷不可,因為官府的事,最是難纏,俗語有說,一經入官門,九牛拉不出,如果稍有差池的話,那就……” 龍江釣叟說道: “不用操心,老夫已經有主意。
” 董兆祿也在旁邊說道: “各位不必抱杞人之憂,我們總兵大人雖然是個武官,卻最喜愛奇才異技的人,他這次傳白少屯主兄妹去,并沒有甚麼惡意,不過研究這一封匿名信,以及問問地方上的情形罷了,二位請趁早起程吧:” 白華峰兄妹聽了董班頭這幾句話,然後心頭放下一塊千斤大石,龍江釣叟吩咐他們換過衣衫,各自騎一匹快馬,跟董班頭一起到虎林廳去,又吩咐葛雷長白三彪虞家雙鳳等,在自己到虎林廳不曾回來的一段時間内,切要固守屯子,不可擅自行動,各人唯唯諾諾,龍江釣叟方才和白華峰兄妹上馬進發。
由白家屯子到虎林廳,足有八十多裡路程,任你最快的馬,也要大半日的時間,方才到達,龍江釣叟坐在馬上,跟董班頭東一句西一句兜搭,盛雲川經驗豐富,十分盡談,一打開話盒子,便自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董班頭由談話裡,方才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老頭兒,就是大名鼎鼎的龍江釣叟,不禁改容相敬道: “原來你老人家就是盛老前輩,晚輩真是有眼無珠,多多的失敬了!” 龍江釣叟掀髯大笑,他又問虎林廳總兵姓甚名誰?是哪裡人?怎樣出身,董兆祿道: “哦,我們這一位總兵嗎,他本來是鑲白旗人名叫安世節,今年四十多歲年紀了,他并不是黃帶子出身的,羽襲祖上功名,坐享現成,正是不折不扣,由行伍竄起來的,他早年跟皇上北征塞外,蕩平遼部,又到過外蒙古,人卻很精明幹練呢!” 龍江釣叟把這些話牢牢記在心頭,行行複行行,有話便長,沒話便短,不經不覺,已經走出四十裡路,紅日西平,已是未牌時分。
白華峰在馬上問道: “董班頭,現在距虎林廳還有多少裡路呢?” 董兆祿用手指着前面山口道: “前面叫青林窪,一過了這山口,再走三十裡左右,便可以望見虎林廳的城牆了!” 原來滿清一帶因為關東三省地方遼闊,除了設省之外,省以下還有“廳”和“道”,每廳設總兵一員,幫助将軍,負責綏撫當地治安,征剿盜賊的工作,虎林是一個縣城,虎林廳的官兵是屬于黑龍江将軍管轄的,總兵職權比地方知府還大,寄匿名信的人不把信寄給知府,直接寄給虎林廳的總兵,就是這個緣故。
白華峰聽說還差三十裡路便可以到縣城,不禁精神一振! 他正要策馬先行,龍江釣叟向山口一望,忽然說道: “前面有人,似乎對我們不懷好意,趕快滾鞍下馬!” 白華峰兄妹吃了一驚,他兩個不約同的在馬上把身一扭,甩脫馬蹬雙雙跳落馬下,果然不出所料,他兩個才一下馬,轟的一聲大響,一蓬黑煙夾着鐵砂子,迎面射到。
白華峰白玉霜兄妹急忙滾身伏地,說時遲,那時快,他兩個耳邊隻聽見一聲慘叫,原來董兆祿帶來的兩個捕快竟被鐵砂子打中,撲通撲通,跌倒在地,龍江釣叟向他們喝道: “趕快伏地,前面有人用火槍暗算我們哩!” 董兆祿聽了火槍兩字,真是吃驚不小,急不疊忙的向地上一伏身驅,倚土作障,隻聽轟轟轟幾聲大響,火槍接二連三的轟過來,鐵砂子似流星亂迸,掠過空中,嗤嗤發出怪響,令人聽了神搖心戰。
好在董兆祿一行人完全伏在地上,除了先前兩個捕快猝不及防,被他打中之外,其餘的總算躲避及時,沒有受到傷害。
最倒黴的還是他們幾匹坐騎,因為目标大大,而且未曾閃躲,頃刻之間,被鐵砂子打傷了四五匹,疼得它們嘶嘶亂叫,亡命飛跑。
白華峰兄妹見坐騎跑去,自己要躲避火槍鐵砂子,不能夠站起身來追趕,隻有眼巴巴望着它們逃去,切齒痛恨不已! 龍江釣叟伏在一堆亂石後面,他冷靜的用耳朵分辨,聽出火槍是由山口樹林裡面轟射出來的,至少有四杆以至五杆,分别占住了山口的土阜,居高臨下,一槍一槍的打出來,左右交叉發射,恰好成了一個十字,封鎖路口,自己就有天大本頓,也不能夠穿越火網,硬闖過去,唯一方法就是等對方的火藥消耗到相當程度,火力稍弱,方才再殺過去罷了。
龍江釣叟耐着性子,伏在石後過了頓飯時候,聽見幾支火槍響了十下八下之後,便漸漸沉默下來。
龍江釣叟忽然想起一個主意來,原來火槍雖然利害卻有一個弱點! 因為那時候的鋼鐵制造,還沒有今日的發達,更沒有合金這一類東西,火槍槍筒是鐵制的,打了十槍八槍之後,筒身滾熱,如果不令它冷下來,繼續轟射的話,槍筒就爆裂,所以打了十槍左右,就要用冷水淋向槍筒上,歇過一陣,方才再射(近代槍炮有合金,鋼鐵之内混有鹞質,能耐高熱,故無此弊)故此有經驗的火槍手,為了維持火力起見,比如有十支火槍,先用五支火槍轟射,打了四五槍左右,餘下五支然後點燃轟發,這樣一來,先前五支火槍的槍筒雖然滾熱,停了轟人,還有這五支後來的頂替,火力便不會停止了,這幾個發火槍的似乎是新上道的雛兒(即是新手),發射火槍的時候,幾支一齊轟放,唯恐火力不猛,如火如荼的打了幾十槍之後,支支槍的槍筒滾熱了,馬上停頓下來,這樣一來,便給了龍江釣叟一個反擊的機會。
盛雲川由亂石後面探起身來,不見火槍轟射,立即探手入懷,取出幾十青銅錢來,合在手裡,當作金錢镖用,躬身一竄,迫近左邊土崗,舉手一揚,嗤嗤嗤,青錢飛出,破空打去,隻聽見土阜頂上一聲怪叫,似乎有人哎喲喊痛。
龍江釣叟知道已經中鹄,正飛身竄上,冷不防背後轟的一響,一聲火槍從背後射來,龍江釣叟險些兒吃它打着,好在他還有“聽風接箭”的本領,立即把身一矮,滾向地上,幾十粒火熱的鐵彈子,貼着他的頭頂發際和衣服旁邊擦過,灑落茂草叢内,連泥土也打得翻起了一大片! 他剛要喊好險時,猛聽背後一聲,霹靂爆炸,接着有人連聲慘叫,龍江釣叟立即明白過來,這一次是火槍爆炸了! 他立即回身大喝道: “白少屯主,董班頭,快沖上來,敵人的火槍已經打得槍筒滾熱,不敢再放槍了,我們可以乘機沖上,要快!” 他這幾句話不過是敲山震虎,恐吓罷了,敵人果然中計,高阜上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傳來,抄着杯樾逃去,龍江釣叟看見敵人拚命奔逃,不禁哈哈大笑。
火槍聲音停止之後,白華峰兄妹和董班頭幾個捕快,方才由地上站起來首先找尋自己的坐馬,好在它們還跑出不遠,幾匹馬完全找回,隻溜掉了兩匹,至于兩個受傷的官差,情形還好,不過被鐵砂子擦傷臂腿罷了,沒有甚麼大礙。
龍江釣叟急忙由身邊取出傷藥來,給他們敷治創口,裂衣包紮,做妥了一切功夫之後,方才展開搜索敵人的工作。
龍江釣叟還恐怕仇敵伏在樹林裡,用火槍暗算自己,吩咐他們幾個人特别小心,步步為營,一直撲到土崗上,敵人完全跑了,隻有一個高阜土崗上,遺留了一大灘血迹,還有兩半截炸斷了的火槍。
龍江釣叟看見血迹裡面,還有幾隻燒黑了的手指頭,接着說道: “這賊人也太兇狠了,火槍筒已經滾熟,還要放槍,哪有不失手之理,看他這個模樣,至少有一隻手被炸斷哩!” 白華峰兄妹不禁毛骨悚然,這分明是頭道溝山寨賊人的惡計,賊人一面用匿名信向虎林廳告密,等虎林廳總兵派人傳白華峰兄妹到縣城去,然後在這必經之路的孔道上,設下火槍埋伏,等自己通過時,猝然集中火力猛烈轟擊,好在自己這次洪福齊天,有龍江釣叟随同保護,被老英雄事先看出來,及時躲避,不然的話,恐怕今天就要死在亂槍之下呢! 白華峰兄妹事後回想起來,真是一額冷汗,連叫僥幸不已。
賊人這次半路襲擊,總算設有讨了好去,至低限度損失了一支火槍,炸傷了一個人,還有一兩個人可能被龍江釣叟的金錢镖打中,不過所傷不重,能夠勉強掙紮逃走罷了,總而言之,賊人這次受了嚴厲教訓,龍江釣叟和白華峰兄妹繼續向虎林廳縣城進發。
這次門家屯韓家屯用來攻打賊巢的火搶,一大半是由這些私販手内買回來的,事先事後都沒有呈文縣府,所以虎林廳要追究起來,随時也可以入他們的罪狀,不過官場風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隻眼開隻眼閉,任由他們私自買進火槍火藥罷了,現在董兆祿奉虎林廳命令到來,要傳各人到案,俗語有說,不怕官隻怕管,幾個屯主不禁大駭! 白華峰兄妹年少氣盛,看了董班頭帶來的公事,不禁勃然大怒說道: “豈有此理!賊人上次火燒白家屯子,把我們害得家散人亡,官府近在咫尺,不見他查究這一件事,現在我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的把白家屯再建起來,購買幾支火槍,準備和賊人交戰,官府卻橫來幹預,保民不足,擾民有餘,真是……” 龍江釣叟恐怕他一時憤激,說不出像樣的話親,連忙喝止他道: “不要胡說,這封匿名信一定是頭道溝山寨賊人弄的把戲,我們是安份守己的良民,俗語說得好,真金不怕洪爐火,凡是遇到官府的事,一定要用冷靜頭腦,鎮定态度來應付,千萬不要胡亂說話,知道沒有?” 白華峰兄妹被龍江釣叟這樣一叱喝,果然把沖動的情緒按下來,盛雲川首先接過董班頭手裡的公事,看了一陣,突然向各人道: “各位不用慌張,這件事十分容易解決,等我陪白少屯主兄妹到虎林廳去走一趟吧!” 幾個屯主聽說龍江釣叟要親自到虎林廳去,不禁齊吃一驚,韓家屯屯主快馬韓天壽首先開口說道: “老前輩要到虎林廳走一趟嗎?這個斷斷不可,因為官府的事,最是難纏,俗語有說,一經入官門,九牛拉不出,如果稍有差池的話,那就……” 龍江釣叟說道: “不用操心,老夫已經有主意。
” 董兆祿也在旁邊說道: “各位不必抱杞人之憂,我們總兵大人雖然是個武官,卻最喜愛奇才異技的人,他這次傳白少屯主兄妹去,并沒有甚麼惡意,不過研究這一封匿名信,以及問問地方上的情形罷了,二位請趁早起程吧:” 白華峰兄妹聽了董班頭這幾句話,然後心頭放下一塊千斤大石,龍江釣叟吩咐他們換過衣衫,各自騎一匹快馬,跟董班頭一起到虎林廳去,又吩咐葛雷長白三彪虞家雙鳳等,在自己到虎林廳不曾回來的一段時間内,切要固守屯子,不可擅自行動,各人唯唯諾諾,龍江釣叟方才和白華峰兄妹上馬進發。
由白家屯子到虎林廳,足有八十多裡路程,任你最快的馬,也要大半日的時間,方才到達,龍江釣叟坐在馬上,跟董班頭東一句西一句兜搭,盛雲川經驗豐富,十分盡談,一打開話盒子,便自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董班頭由談話裡,方才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老頭兒,就是大名鼎鼎的龍江釣叟,不禁改容相敬道: “原來你老人家就是盛老前輩,晚輩真是有眼無珠,多多的失敬了!” 龍江釣叟掀髯大笑,他又問虎林廳總兵姓甚名誰?是哪裡人?怎樣出身,董兆祿道: “哦,我們這一位總兵嗎,他本來是鑲白旗人名叫安世節,今年四十多歲年紀了,他并不是黃帶子出身的,羽襲祖上功名,坐享現成,正是不折不扣,由行伍竄起來的,他早年跟皇上北征塞外,蕩平遼部,又到過外蒙古,人卻很精明幹練呢!” 龍江釣叟把這些話牢牢記在心頭,行行複行行,有話便長,沒話便短,不經不覺,已經走出四十裡路,紅日西平,已是未牌時分。
白華峰在馬上問道: “董班頭,現在距虎林廳還有多少裡路呢?” 董兆祿用手指着前面山口道: “前面叫青林窪,一過了這山口,再走三十裡左右,便可以望見虎林廳的城牆了!” 原來滿清一帶因為關東三省地方遼闊,除了設省之外,省以下還有“廳”和“道”,每廳設總兵一員,幫助将軍,負責綏撫當地治安,征剿盜賊的工作,虎林是一個縣城,虎林廳的官兵是屬于黑龍江将軍管轄的,總兵職權比地方知府還大,寄匿名信的人不把信寄給知府,直接寄給虎林廳的總兵,就是這個緣故。
白華峰聽說還差三十裡路便可以到縣城,不禁精神一振! 他正要策馬先行,龍江釣叟向山口一望,忽然說道: “前面有人,似乎對我們不懷好意,趕快滾鞍下馬!” 白華峰兄妹吃了一驚,他兩個不約同的在馬上把身一扭,甩脫馬蹬雙雙跳落馬下,果然不出所料,他兩個才一下馬,轟的一聲大響,一蓬黑煙夾着鐵砂子,迎面射到。
白華峰白玉霜兄妹急忙滾身伏地,說時遲,那時快,他兩個耳邊隻聽見一聲慘叫,原來董兆祿帶來的兩個捕快竟被鐵砂子打中,撲通撲通,跌倒在地,龍江釣叟向他們喝道: “趕快伏地,前面有人用火槍暗算我們哩!” 董兆祿聽了火槍兩字,真是吃驚不小,急不疊忙的向地上一伏身驅,倚土作障,隻聽轟轟轟幾聲大響,火槍接二連三的轟過來,鐵砂子似流星亂迸,掠過空中,嗤嗤發出怪響,令人聽了神搖心戰。
好在董兆祿一行人完全伏在地上,除了先前兩個捕快猝不及防,被他打中之外,其餘的總算躲避及時,沒有受到傷害。
最倒黴的還是他們幾匹坐騎,因為目标大大,而且未曾閃躲,頃刻之間,被鐵砂子打傷了四五匹,疼得它們嘶嘶亂叫,亡命飛跑。
白華峰兄妹見坐騎跑去,自己要躲避火槍鐵砂子,不能夠站起身來追趕,隻有眼巴巴望着它們逃去,切齒痛恨不已! 龍江釣叟伏在一堆亂石後面,他冷靜的用耳朵分辨,聽出火槍是由山口樹林裡面轟射出來的,至少有四杆以至五杆,分别占住了山口的土阜,居高臨下,一槍一槍的打出來,左右交叉發射,恰好成了一個十字,封鎖路口,自己就有天大本頓,也不能夠穿越火網,硬闖過去,唯一方法就是等對方的火藥消耗到相當程度,火力稍弱,方才再殺過去罷了。
龍江釣叟耐着性子,伏在石後過了頓飯時候,聽見幾支火槍響了十下八下之後,便漸漸沉默下來。
龍江釣叟忽然想起一個主意來,原來火槍雖然利害卻有一個弱點! 因為那時候的鋼鐵制造,還沒有今日的發達,更沒有合金這一類東西,火槍槍筒是鐵制的,打了十槍八槍之後,筒身滾熱,如果不令它冷下來,繼續轟射的話,槍筒就爆裂,所以打了十槍左右,就要用冷水淋向槍筒上,歇過一陣,方才再射(近代槍炮有合金,鋼鐵之内混有鹞質,能耐高熱,故無此弊)故此有經驗的火槍手,為了維持火力起見,比如有十支火槍,先用五支火槍轟射,打了四五槍左右,餘下五支然後點燃轟發,這樣一來,先前五支火槍的槍筒雖然滾熱,停了轟人,還有這五支後來的頂替,火力便不會停止了,這幾個發火槍的似乎是新上道的雛兒(即是新手),發射火槍的時候,幾支一齊轟放,唯恐火力不猛,如火如荼的打了幾十槍之後,支支槍的槍筒滾熱了,馬上停頓下來,這樣一來,便給了龍江釣叟一個反擊的機會。
盛雲川由亂石後面探起身來,不見火槍轟射,立即探手入懷,取出幾十青銅錢來,合在手裡,當作金錢镖用,躬身一竄,迫近左邊土崗,舉手一揚,嗤嗤嗤,青錢飛出,破空打去,隻聽見土阜頂上一聲怪叫,似乎有人哎喲喊痛。
龍江釣叟知道已經中鹄,正飛身竄上,冷不防背後轟的一響,一聲火槍從背後射來,龍江釣叟險些兒吃它打着,好在他還有“聽風接箭”的本領,立即把身一矮,滾向地上,幾十粒火熱的鐵彈子,貼着他的頭頂發際和衣服旁邊擦過,灑落茂草叢内,連泥土也打得翻起了一大片! 他剛要喊好險時,猛聽背後一聲,霹靂爆炸,接着有人連聲慘叫,龍江釣叟立即明白過來,這一次是火槍爆炸了! 他立即回身大喝道: “白少屯主,董班頭,快沖上來,敵人的火槍已經打得槍筒滾熱,不敢再放槍了,我們可以乘機沖上,要快!” 他這幾句話不過是敲山震虎,恐吓罷了,敵人果然中計,高阜上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傳來,抄着杯樾逃去,龍江釣叟看見敵人拚命奔逃,不禁哈哈大笑。
火槍聲音停止之後,白華峰兄妹和董班頭幾個捕快,方才由地上站起來首先找尋自己的坐馬,好在它們還跑出不遠,幾匹馬完全找回,隻溜掉了兩匹,至于兩個受傷的官差,情形還好,不過被鐵砂子擦傷臂腿罷了,沒有甚麼大礙。
龍江釣叟急忙由身邊取出傷藥來,給他們敷治創口,裂衣包紮,做妥了一切功夫之後,方才展開搜索敵人的工作。
龍江釣叟還恐怕仇敵伏在樹林裡,用火槍暗算自己,吩咐他們幾個人特别小心,步步為營,一直撲到土崗上,敵人完全跑了,隻有一個高阜土崗上,遺留了一大灘血迹,還有兩半截炸斷了的火槍。
龍江釣叟看見血迹裡面,還有幾隻燒黑了的手指頭,接着說道: “這賊人也太兇狠了,火槍筒已經滾熟,還要放槍,哪有不失手之理,看他這個模樣,至少有一隻手被炸斷哩!” 白華峰兄妹不禁毛骨悚然,這分明是頭道溝山寨賊人的惡計,賊人一面用匿名信向虎林廳告密,等虎林廳總兵派人傳白華峰兄妹到縣城去,然後在這必經之路的孔道上,設下火槍埋伏,等自己通過時,猝然集中火力猛烈轟擊,好在自己這次洪福齊天,有龍江釣叟随同保護,被老英雄事先看出來,及時躲避,不然的話,恐怕今天就要死在亂槍之下呢! 白華峰兄妹事後回想起來,真是一額冷汗,連叫僥幸不已。
賊人這次半路襲擊,總算設有讨了好去,至低限度損失了一支火槍,炸傷了一個人,還有一兩個人可能被龍江釣叟的金錢镖打中,不過所傷不重,能夠勉強掙紮逃走罷了,總而言之,賊人這次受了嚴厲教訓,龍江釣叟和白華峰兄妹繼續向虎林廳縣城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