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清歌如夢 春水如空
關燈
小
中
大
道:誰說我躲在水裡了,你自己睜開眼睛看看。
話音未落,一條長長的白绫橫空飛來,那頭領回身一閃,白绫卻從人叢間穿過,打在那些青衣人身上。
頓時有幾人大呼小叫地落了水。
頭領伸出手,想抓住白绫,那白绫卻如同長了眼睛,一拐彎牢牢搭在船舷上,原來竟裝有鈎子。
衆人還沒回過神來,那黑影已從荷塘邊蹿出,順着白绫飛到大船上,與青衣人拼殺起來。
看身形,那人是一名女子,穿着一襲深黑長衫,頭戴鬥笠,蒙着長長的黑紗。
她手持一柄長劍與人相格,劍光閃處,輕靈奇異,非但沈氏兄妹,連樂秀甯也看得眼花缭亂。
那群青衣人立時都被逼到船舷上近身不得,隻有那頭領兀自勉力支撐。
黑衣女子展開輕功,圍着頭領繞起圈來,忽東忽西,在搖搖晃晃的狹窄甲闆上躍來躍去,劍鋒處處指着對手要害。
眼看那頭領要被逼到水裡去了,突然船艙裡擲出一串飛刀,射向女子後心,她身子剛剛躍起,眼見躲不過了。
璎璎忍不住大叫:當心! 卻見那女子竟然半空中一個轉身,飛刀便到了水裡。
這一轉,身法伶俐,連樂秀甯也禁不住低聲叫好。
然而好字還沒叫出,黑影突然從半空墜下,跌入水中。
沈瑄隻看見她不知怎的還是中了暗算,被一條沉沉的鐵鍊擊中。
四周青衣人頓時撲了過去。
沈瑄三人都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隻聽嘩的一聲,那黑影竟又從水裡躍起,這一回居然足點水面,向荷塘深處奔來。
隻見她輕躍上一頂蓮葉,便這麼一左一右、一高一低,一眨眼便躍出了幾十丈。
初夏的蓮葉雖然柔嫩無力,她卻如履平地,步法曼妙靈動。
這時,莫說大船上的人早已趕不上她,就算趕得上,也沒法從荷塘中穿過,便紛紛放起箭來。
那女子的長劍在背後一掠,箭便齊刷刷落下。
箭雨過後,她的人竟然又不見了。
沈瑄心中一沉:難道她終究還是中箭落水? 青衣人顯然也在困惑,這荷塘一望無際,錯綜複雜,何況荷塘盡頭是個轟鳴的瀑布,要搜一個人,談何容易!過了許久,見依舊沒有任何動靜,大船終于緩緩劃走了。
沈瑄三人把船搖出,向荷塘深處劃去,一路一言不發 到得葫蘆灣,沈瑄和璎璎拿出祭祀的粽子用彩線穿了,一隻隻投入湖中。
這是故鄉楚地端午祭奠屈夫子的舊俗,沈瑄兄妹從來記得清清楚楚,每年祭完,總不免一番思鄉之慨。
此時夜色沉沉,湖上晚風挾着水草清氣撲面而來。
璎璎忽然想起,把樂秀甯做的蓮莖钏兒忘在船裡了,沈瑄忙回湖岸去找。
小船系在蘆葦叢邊一截樹根上,沈瑄探着身取出了钏兒,剛要轉身,蓦地看見船舷上挂了片黑紗。
他心裡一驚,旋即走入水中,輕輕拉過那黑紗,又順勢向前探去,摸到一隻細膩冰涼的手。
他更不遲疑,慢慢把人從蘆葦叢拉了出來,抱到岸上放下。
就見一襲黑衣,正是荷塘中的那個女子。
星光淡淡,照得她臉色蒼白。
沈瑄摸她手腕,微微的還有一縷沉脈,急忙抱起她向茅屋奔去。
樂秀甯和璎璎一陣忙碌,為那女子換了衣裳,放在床上。
沈瑄煎好一服藥給她灌下,那女子卻仍昏迷不醒。
衆人此時方看清楚她的面容,原來竟是個清雅絕俗的少女,年紀不過十五六歲。
隻見她雙目緊閉,長長的睫毛覆在毫無血色的面頰上,令人不由得心生憐意。
樂秀甯皺眉道:這小姑娘是什麼人?小小年紀,功夫竟如此之高。
桌上放着少女的長劍,劍鞘很舊,樣式古樸。
沈瑄輕輕抽出長劍,隻覺劍體輕盈剔透,寒光逼人,劍柄上刻着兩個古篆:清絕。
樂秀甯忽道:我看那幾個青衣人,跟那天棋社裡害死我爹的,倒像是一夥。
她回到自己房中,取來那翠綠的絹帕,層層打開,裡面除了那日在湖邊屍體上拔下的四枚金針,還有害了她父親的那根黑針。
三人注視一會兒,沈瑄道:阿秀姐姐,你曾說這金針是天台派緻命暗器繡骨金針。
而那天殺害師叔的人,也說他們用的這黑針是繡骨針。
那總有一邊的,并不真是天台派中人。
沈瑄稍後又道,其實那天要了樂叔叔性命的還是那一掌。
掌印不深,卻含有一種厲害的劇毒,後來我翻遍各種醫書也不知此掌的來由,也找不到毒的解法而這根黑針雖然厲害,卻隻能一時凝住人的血脈,運功後會令人寒毒攻心,但一兩個時辰也不會緻命,比起這金針來可就差遠了。
樂秀甯道:所以,我的殺父仇人很可能是冒牌的天台派?沈瑄點點頭。
樂秀甯歎道:可他們是什麼人呢?她望了望床上昏迷的少女,也許她會知道。
可是三天過去了,那少女仍然昏迷不醒。
見她身上毫無傷痕,沈瑄便疑心是那天被鐵鍊擊傷了頭,于是分開她的長發細細檢查,忽然,他在那烏黑的發絲中發現一絲纖細的淡紫色草莖,心中一動,急問
話音未落,一條長長的白绫橫空飛來,那頭領回身一閃,白绫卻從人叢間穿過,打在那些青衣人身上。
頓時有幾人大呼小叫地落了水。
頭領伸出手,想抓住白绫,那白绫卻如同長了眼睛,一拐彎牢牢搭在船舷上,原來竟裝有鈎子。
衆人還沒回過神來,那黑影已從荷塘邊蹿出,順着白绫飛到大船上,與青衣人拼殺起來。
看身形,那人是一名女子,穿着一襲深黑長衫,頭戴鬥笠,蒙着長長的黑紗。
她手持一柄長劍與人相格,劍光閃處,輕靈奇異,非但沈氏兄妹,連樂秀甯也看得眼花缭亂。
那群青衣人立時都被逼到船舷上近身不得,隻有那頭領兀自勉力支撐。
黑衣女子展開輕功,圍着頭領繞起圈來,忽東忽西,在搖搖晃晃的狹窄甲闆上躍來躍去,劍鋒處處指着對手要害。
眼看那頭領要被逼到水裡去了,突然船艙裡擲出一串飛刀,射向女子後心,她身子剛剛躍起,眼見躲不過了。
璎璎忍不住大叫:當心! 卻見那女子竟然半空中一個轉身,飛刀便到了水裡。
這一轉,身法伶俐,連樂秀甯也禁不住低聲叫好。
然而好字還沒叫出,黑影突然從半空墜下,跌入水中。
沈瑄隻看見她不知怎的還是中了暗算,被一條沉沉的鐵鍊擊中。
四周青衣人頓時撲了過去。
沈瑄三人都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隻聽嘩的一聲,那黑影竟又從水裡躍起,這一回居然足點水面,向荷塘深處奔來。
隻見她輕躍上一頂蓮葉,便這麼一左一右、一高一低,一眨眼便躍出了幾十丈。
初夏的蓮葉雖然柔嫩無力,她卻如履平地,步法曼妙靈動。
這時,莫說大船上的人早已趕不上她,就算趕得上,也沒法從荷塘中穿過,便紛紛放起箭來。
那女子的長劍在背後一掠,箭便齊刷刷落下。
箭雨過後,她的人竟然又不見了。
沈瑄心中一沉:難道她終究還是中箭落水? 青衣人顯然也在困惑,這荷塘一望無際,錯綜複雜,何況荷塘盡頭是個轟鳴的瀑布,要搜一個人,談何容易!過了許久,見依舊沒有任何動靜,大船終于緩緩劃走了。
沈瑄三人把船搖出,向荷塘深處劃去,一路一言不發 到得葫蘆灣,沈瑄和璎璎拿出祭祀的粽子用彩線穿了,一隻隻投入湖中。
這是故鄉楚地端午祭奠屈夫子的舊俗,沈瑄兄妹從來記得清清楚楚,每年祭完,總不免一番思鄉之慨。
此時夜色沉沉,湖上晚風挾着水草清氣撲面而來。
璎璎忽然想起,把樂秀甯做的蓮莖钏兒忘在船裡了,沈瑄忙回湖岸去找。
小船系在蘆葦叢邊一截樹根上,沈瑄探着身取出了钏兒,剛要轉身,蓦地看見船舷上挂了片黑紗。
他心裡一驚,旋即走入水中,輕輕拉過那黑紗,又順勢向前探去,摸到一隻細膩冰涼的手。
他更不遲疑,慢慢把人從蘆葦叢拉了出來,抱到岸上放下。
就見一襲黑衣,正是荷塘中的那個女子。
星光淡淡,照得她臉色蒼白。
沈瑄摸她手腕,微微的還有一縷沉脈,急忙抱起她向茅屋奔去。
樂秀甯和璎璎一陣忙碌,為那女子換了衣裳,放在床上。
沈瑄煎好一服藥給她灌下,那女子卻仍昏迷不醒。
衆人此時方看清楚她的面容,原來竟是個清雅絕俗的少女,年紀不過十五六歲。
隻見她雙目緊閉,長長的睫毛覆在毫無血色的面頰上,令人不由得心生憐意。
樂秀甯皺眉道:這小姑娘是什麼人?小小年紀,功夫竟如此之高。
桌上放着少女的長劍,劍鞘很舊,樣式古樸。
沈瑄輕輕抽出長劍,隻覺劍體輕盈剔透,寒光逼人,劍柄上刻着兩個古篆:清絕。
樂秀甯忽道:我看那幾個青衣人,跟那天棋社裡害死我爹的,倒像是一夥。
她回到自己房中,取來那翠綠的絹帕,層層打開,裡面除了那日在湖邊屍體上拔下的四枚金針,還有害了她父親的那根黑針。
三人注視一會兒,沈瑄道:阿秀姐姐,你曾說這金針是天台派緻命暗器繡骨金針。
而那天殺害師叔的人,也說他們用的這黑針是繡骨針。
那總有一邊的,并不真是天台派中人。
沈瑄稍後又道,其實那天要了樂叔叔性命的還是那一掌。
掌印不深,卻含有一種厲害的劇毒,後來我翻遍各種醫書也不知此掌的來由,也找不到毒的解法而這根黑針雖然厲害,卻隻能一時凝住人的血脈,運功後會令人寒毒攻心,但一兩個時辰也不會緻命,比起這金針來可就差遠了。
樂秀甯道:所以,我的殺父仇人很可能是冒牌的天台派?沈瑄點點頭。
樂秀甯歎道:可他們是什麼人呢?她望了望床上昏迷的少女,也許她會知道。
可是三天過去了,那少女仍然昏迷不醒。
見她身上毫無傷痕,沈瑄便疑心是那天被鐵鍊擊傷了頭,于是分開她的長發細細檢查,忽然,他在那烏黑的發絲中發現一絲纖細的淡紫色草莖,心中一動,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