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雷動九天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祖父龔原曾任兵部侍郎,肚中自然比師兄弟多了好幾卷書,隻聽他朗朗吟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
李寶嚷道:“唉呀呀,師父果真入了詩了!嗯,橫行青海夜帶刀,比‘流星飛龍’葉帶刀更有韻味。
”又忙問:“下一句呢?” 龔楫微微一笑,道:“西屠石堡取紫袍。
” 梁興等人不禁面面相觑,作聲不得。
龔楫又道:“師祖當年共收了四個徒弟,師父是老大,但其它三個是誰,卻從未聽師父提過。
” 燕懷仙猛然想起那夜枯木和尚、大樹道長喚夏紫袍做“二師兄”,愈覺其中果有隐秘。
桑仲沉吟道:“說不定隻是巧合而已……且說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龔楫道:“哥舒便是唐朝大将哥舒翰。
”李寶岔道:“聽說師祖最恨番人,這哥舒翰不正是個番人?卻拿詠他的詩給徒弟做名字。
” 龔楫笑道:“師祖隻恨生不能滅契丹,讨西夏,這哥舒翰是突厥人,不相幹的。
” 宋代邊患頗重,北有大遼,西有西夏,故而一般武人俱有立功邊塞之念。
李寶搖頭道:“師祖若能活到今天,遼國已被金國所亡,契丹已沒得好恨了,隻能去恨女真。
咱們漢人哪,今天這個番,明天那個番,要恨是永遠恨不完的。
” 龔楫不理他胡扯,續道:“哥舒翰于天寶年間任安西節度使,屢破吐蕃兵,控地數千裡,西鄙人歌之曰:‘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盡,更築兩重濠。
’……” 李寶又打岔道:“這歌兒沒什道理,為何一定要夜帶刀,白天難道就不能帶刀?還好師父姓葉,不姓白……”梁輿笑罵道:“潑季三,你莫多嘴。
” 龔楫道:“至于這石堡城位在青海湖東南的日月山上,三面淩空,形勢險絕,唐與吐蕃數度大戰于此,最後哥舒翰以十萬兵衆硬攻,踏屍而登,朝廷錄其功,不但将他加官進爵,甚至還把他的一個兒子也封為五品官,故曰‘取紫袍’——隻有五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資格着紫衣。
” 梁興等人聽了都暗自搖頭,隻覺這哥舒翰未免太過忍心,嶽飛卻歎息一聲,道: “大丈夫生世便當如此,在邊塞上一刀一槍,搏個封妻蔭子……” 楊太立刻冷哼一聲:“你隻管封你的妻,蔭你的子,做你的趙家奴才,大丈夫個屁!” 梁興喝道:“人家不過是為國盡忠的意思,你又在那邊瞎說什麼?” 楊太天不怕地不怕,就隻不敢和大師兄頂撞,嘴裡咕咕噜噜的走到一邊去了。
桑仲笑道:“封妻蔭子又有什麼不好,如今天下大亂,正是給咱們這種人混個大官做的時候,若在太平時節,咱們站在邊上涼快,人家還嫌咱們礙事呢!” 拂曉時分,已走至離平定軍不遠的地方,梁興朝馬背上的嶽飛拱拱手道:“咱們還要走回頭路,就此别過。
嶽兄勇武絕倫,在軍中必有出頭的一天,但願你我赤心報國,早日殄滅金賊。
” 嶽飛竟有點依依不舍的樣子,翻身下馬,抱拳道:“諸位身懷絕技,嶽某人好生敬佩,若不嫌棄,便請與諸位結為異姓兄弟如何?” 梁興喜道:“那是最好不過了。
”當下一齊跪倒,撮土為香,祝禱完畢,互磕了幾個響頭。
嶽飛時年二十四,比梁興小一歲,便也改呼梁興為“小哥”,又與桑仲等人一一叙禮,唯有“火哪咤”楊太閃過一邊,連理都不去理他。
分手之後,梁興立即數說道:“老麼,那嶽飛确是條好漢,你何必老給人家下不了台?” 楊太哼道:“一心想當那趙昏君的奴才,還會是什麼血性漢子?将來必定又是個欺壓百姓的混帳武官!” 餘人俱各搖頭不疊,卻也拿他沒轍兒。
不多時,重又走回太行山區,折向南行。
幾天來,出太行、入太行已繞了好大一個圈子,途中竟經過數天前金兵紮營之處,燕懷仙不知怎地,蓦覺一股苦味翻上心頭,癡楞楞的發起呆來。
“潑虎”李寶這回再不敢誇口自己識路,卻落在最後跟着人家走,邊哼着小調兒,把“大夏龍雀”神刀擎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瞧。
燕懷仙曾為這刀出過大力,如今卻連看都懶得看上一眼,尚嫌李寶煩人,不時開口罵他兩句。
桑仲忽道:“師父說這刀藏有寶藏,不知到底是真是假?” 李寶一直都還未想到這層,傻子似的怔了怔,才拍手叫道:“對呀!咱們先瞧瞧!” “嗆啷”一聲,反手拔出寶刀,頓時光芒四射,驚得一群老鴉“撲刺刺”往天空飛去。
燕懷仙眼睛方自一花,忽覺一團陰影當頭罩下,幸虧輕功天下無雙,腳不彎,腰不扭,便生生橫移出五尺,但聞“通”地一響,一塊數百斤重的大石正砸在自己剛才立足之處。
“翻江豹子”張榮喝道:“埋伏!”人已竄到山道邊的絕壁之上。
他平常最不喜歡說話,即使出聲警告同伴,用語也是能省則省。
卻見另一條人影比他更快的直沖而上,半空中打個盤旋,一把将那躲在絕壁邊上的人揪了出來。
那人尖嚷道:“燕五,我跟你拼了!”雖被緊緊抓住肩膀,卻仍拳打腳踢,潑辣十足。
燕懷仙當即松手,讓到一旁,詫道:“夏姑娘,你怎麼會在這裡?” 夏夜星悶聲不吭,又抽出一柄短刀,沒命沖來,燕懷仙于心有虧,隻是閃躲,見她簡直如同一頭蠻牛,一擊跟着一擊,毫不放松,隻得翻掌将刀拍落。
不料那小姑娘不甘休,兇猛無比的和身撲來,指甲、牙
”又忙問:“下一句呢?” 龔楫微微一笑,道:“西屠石堡取紫袍。
” 梁興等人不禁面面相觑,作聲不得。
龔楫又道:“師祖當年共收了四個徒弟,師父是老大,但其它三個是誰,卻從未聽師父提過。
” 燕懷仙猛然想起那夜枯木和尚、大樹道長喚夏紫袍做“二師兄”,愈覺其中果有隐秘。
桑仲沉吟道:“說不定隻是巧合而已……且說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龔楫道:“哥舒便是唐朝大将哥舒翰。
”李寶岔道:“聽說師祖最恨番人,這哥舒翰不正是個番人?卻拿詠他的詩給徒弟做名字。
” 龔楫笑道:“師祖隻恨生不能滅契丹,讨西夏,這哥舒翰是突厥人,不相幹的。
” 宋代邊患頗重,北有大遼,西有西夏,故而一般武人俱有立功邊塞之念。
李寶搖頭道:“師祖若能活到今天,遼國已被金國所亡,契丹已沒得好恨了,隻能去恨女真。
咱們漢人哪,今天這個番,明天那個番,要恨是永遠恨不完的。
” 龔楫不理他胡扯,續道:“哥舒翰于天寶年間任安西節度使,屢破吐蕃兵,控地數千裡,西鄙人歌之曰:‘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盡,更築兩重濠。
’……” 李寶又打岔道:“這歌兒沒什道理,為何一定要夜帶刀,白天難道就不能帶刀?還好師父姓葉,不姓白……”梁輿笑罵道:“潑季三,你莫多嘴。
” 龔楫道:“至于這石堡城位在青海湖東南的日月山上,三面淩空,形勢險絕,唐與吐蕃數度大戰于此,最後哥舒翰以十萬兵衆硬攻,踏屍而登,朝廷錄其功,不但将他加官進爵,甚至還把他的一個兒子也封為五品官,故曰‘取紫袍’——隻有五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資格着紫衣。
” 梁興等人聽了都暗自搖頭,隻覺這哥舒翰未免太過忍心,嶽飛卻歎息一聲,道: “大丈夫生世便當如此,在邊塞上一刀一槍,搏個封妻蔭子……” 楊太立刻冷哼一聲:“你隻管封你的妻,蔭你的子,做你的趙家奴才,大丈夫個屁!” 梁興喝道:“人家不過是為國盡忠的意思,你又在那邊瞎說什麼?” 楊太天不怕地不怕,就隻不敢和大師兄頂撞,嘴裡咕咕噜噜的走到一邊去了。
桑仲笑道:“封妻蔭子又有什麼不好,如今天下大亂,正是給咱們這種人混個大官做的時候,若在太平時節,咱們站在邊上涼快,人家還嫌咱們礙事呢!” 拂曉時分,已走至離平定軍不遠的地方,梁興朝馬背上的嶽飛拱拱手道:“咱們還要走回頭路,就此别過。
嶽兄勇武絕倫,在軍中必有出頭的一天,但願你我赤心報國,早日殄滅金賊。
” 嶽飛竟有點依依不舍的樣子,翻身下馬,抱拳道:“諸位身懷絕技,嶽某人好生敬佩,若不嫌棄,便請與諸位結為異姓兄弟如何?” 梁興喜道:“那是最好不過了。
”當下一齊跪倒,撮土為香,祝禱完畢,互磕了幾個響頭。
嶽飛時年二十四,比梁興小一歲,便也改呼梁興為“小哥”,又與桑仲等人一一叙禮,唯有“火哪咤”楊太閃過一邊,連理都不去理他。
分手之後,梁興立即數說道:“老麼,那嶽飛确是條好漢,你何必老給人家下不了台?” 楊太哼道:“一心想當那趙昏君的奴才,還會是什麼血性漢子?将來必定又是個欺壓百姓的混帳武官!” 餘人俱各搖頭不疊,卻也拿他沒轍兒。
不多時,重又走回太行山區,折向南行。
幾天來,出太行、入太行已繞了好大一個圈子,途中竟經過數天前金兵紮營之處,燕懷仙不知怎地,蓦覺一股苦味翻上心頭,癡楞楞的發起呆來。
“潑虎”李寶這回再不敢誇口自己識路,卻落在最後跟着人家走,邊哼着小調兒,把“大夏龍雀”神刀擎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瞧。
燕懷仙曾為這刀出過大力,如今卻連看都懶得看上一眼,尚嫌李寶煩人,不時開口罵他兩句。
桑仲忽道:“師父說這刀藏有寶藏,不知到底是真是假?” 李寶一直都還未想到這層,傻子似的怔了怔,才拍手叫道:“對呀!咱們先瞧瞧!” “嗆啷”一聲,反手拔出寶刀,頓時光芒四射,驚得一群老鴉“撲刺刺”往天空飛去。
燕懷仙眼睛方自一花,忽覺一團陰影當頭罩下,幸虧輕功天下無雙,腳不彎,腰不扭,便生生橫移出五尺,但聞“通”地一響,一塊數百斤重的大石正砸在自己剛才立足之處。
“翻江豹子”張榮喝道:“埋伏!”人已竄到山道邊的絕壁之上。
他平常最不喜歡說話,即使出聲警告同伴,用語也是能省則省。
卻見另一條人影比他更快的直沖而上,半空中打個盤旋,一把将那躲在絕壁邊上的人揪了出來。
那人尖嚷道:“燕五,我跟你拼了!”雖被緊緊抓住肩膀,卻仍拳打腳踢,潑辣十足。
燕懷仙當即松手,讓到一旁,詫道:“夏姑娘,你怎麼會在這裡?” 夏夜星悶聲不吭,又抽出一柄短刀,沒命沖來,燕懷仙于心有虧,隻是閃躲,見她簡直如同一頭蠻牛,一擊跟着一擊,毫不放松,隻得翻掌将刀拍落。
不料那小姑娘不甘休,兇猛無比的和身撲來,指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