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雷動九天 第一章

關燈
匹移動過去,那少年卻略微有些遲疑,看看夥伴,又看看戰局,大約覺得如此離去未免有傷道義。

     但聞背後一個聲音道:“二位且請寬心,就那麼幾個番狗,決非咱們兄弟夥兒的對手。

    ” 二人蓦然一驚,扭頭回望,隻見一名長相清秀,背插寶劍的少年,不知何時已站在他們身後。

     白面中年人一陣慌亂,結巴道:“是是是……吾等向少在外行路,自然……咳咳,沒見過這種陣仗……” 負劍少年微微一笑道:“在下龔楫,和州人氏,敢問二位緣何被金狗追殺?” 中年人見這龔楫舉止斯文,談吐有禮,與“小哥”、“九頭鳥”那些骠勇漢子截然不同,心中暗覺奇怪,嘴頭卻不敢怠慢,忙答:“吾等……在下乃是東京販布客商,隻因身上略有些财貨,竟遭蠻人看得眼紅……” 龔楫心忖:“剛剛才說向少在外行路,這會兒可又是販布客商了。

    如今這般兵荒馬亂,東京早被金狗圍困,那還會有人往來買賣?真正一派胡言,把我當三歲孩兒哄呢。

    ” 面上卻隻笑了笑,并不揭破。

    但見那少年趨前兩步,一揖到地。

    “在下蕭構,這位是我表舅張昌。

    多謝衆位壯士相救,大恩大德,在下沒齒難忘,他日再見,必當重報。

    ” 龔楫一搖頭道:“那也不必。

    國難當前,同胞相助本是應該的。

    ”轉眼望了望那邊戰況,面上泛起痛恨之色,舉步便欲朝前行去。

     中年人張昌見他要走,生怕金兵趁隙殺來,心上不免惶恐,忙道:“壯士請留步。

     看那幾位恩公的身手,應付番人該當綽綽有餘……” 龔楫咬了咬牙,道:“不親手殺幾條金狗,難消我心頭之恨。

    ” 那少年蕭構陪笑道:“尚未請教那幾位恩公的大名?” 龔楫猶豫了一下,停住腳步,一指那已收起彈弓,掣出狼牙棒在金兵陣中猛揮亂擊的“小哥”,道:“那是我大師兄,衛州人氏,名換梁興。

    ”又一指那豹子老四。

    “那是四師兄張榮,本為梁山泊漁人,江湖人稱‘翻江豹子’”。

    再一指“九頭鳥”,道: 三師兄桑仲,襄陽人氏。

    咱們師兄弟一共八人,跟随師父習武于太行山中,承蒙江湖同道擡舉,都喚咱們做‘太行八俠’。

    ” 張昌聞言,又不由和蕭構互望一眼,兩人俱皆心裡打鼓,暗喊“糟糕”。

    原來太行山向來是盜賊淵薮,每當天下不靖,黃河以北的亂民饑民便相率入山為盜,仗着山勢綿延險峻,官軍絲毫奈何不得。

    五、六年前橫行河朔的大盜宋江等三十六人,除了梁山泊以外,這太行山脈也是他們的大本營之一。

    如今靖康元年,天下擾攘已久,太行山的情況可想而知。

     蕭、張二人均在肚内尋思:“就算金兵退去,這夥盜賊又待如何打發?”背脊冷汗狂流,五髒六腑一齊都打上了結兒。

     卻聽“神彈子”梁興一聲暴喝:“那裡走?” 兩人忙擡眼看去,隻見金兵已招架不住,隻剩得二十餘騎,呱呱亂叫着往後撤退,不料背後樹叢中卻又鬼魅似的閃出三個人,一人手使雙刀,一人手使單刀,另一人則揮動一條九節鐵鞭,不管上下左右,隻顧殺将入來,其中尤以那生着一張娃娃臉,手使單刀的漢子最是兇狠,刀光烈火般燃燒,“雜雜”聲中,金兵頭顱便如西瓜一樣紛紛滾落地面。

     龔楫笑道:“那是咱們的老麼,洞庭湖人氏,名喚‘火哪咤’楊太。

    ”頓了頓,又道:“使雙刀的是興仁府乘氏人,三師兄‘潑虎’李寶:便鐵鞭的是七師弟‘奪命判官’劉裡忙,易州人氏。

    ” 蕭構見那“火哪咤”楊太殺人兇狠,不禁頭皮發毛,哆嗦着道:“那位楊老麼的本領,确是高強得緊……” 龔楫笑道:“咱師兄弟之中,他卻數第二……” 話猶未了,就見三名金兵突圍向岡上奔去。

     “神彈子”梁興大叫:“休教走了一個!”欲取肩上彈弓射時,早聽岡頂一個清朗聲音道:“何勞小哥費神?” 聾楫立刻拍手大笑。

    “好!五郎來了!” 那三名金兵也甚是機靈,聽得岡上有人接應,立刻打聲忽哨,分從三個方向逃竄。

     但聞一聲長嘯超自穹頂,倏忽降至左面山腰,接着就見一團白火将樹林燒得透亮,卻隻燃得一瞬,便即化作一道冷電,猝然轉向中間,詭異的兜了個圓弧,又激箭也似射往右方。

     蕭、張二人看得眼都花了,眼皮還來不及眨,就見一條大鵬鳥般的影子,盤旋落至江邊,一股森冽煞氣立刻擴散開來。

     隻見此人肩寬腰細,身量适中,左手手持一柄精鋼長刀,右手提着三顆金兵頭顱,輪廓分明的臉上橫着兩道兇神也似的濃眉,雙目如炬,燒灼着冷冷的火焰,但在眼眸底層,卻時時飄浮着幾絲旁人不易覺察的虛無、厭倦與譏嘲。

     龔楫輕聲道:“這就是咱們的老五——‘鐵翼銀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