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英雄大會

關燈
你這小子打什麼擂台嗎?”随即又想:“不好,要是就這麼答應她,這裡人人的輩分幾乎都比他高,要找到一個十拿九穩的倒也不容易。

    ”于是便道:“湯兄弟年紀雖輕,但總是跑馬寨中的一等好手,若是找幾個毛頭小夥子,也顯不出跑馬寨的手段,這麼好了,我們就這幾個人讓你們随便挑,如何?”不料那湯光亭卻道:“隻要不是玄玑道長,我湯光亭倒是無所謂啦。

    ” 那甘俊之早已忍耐不住,說道:“便由我來領教貴寨的高招。

    ”玄玑道:“甘少俠且慢。

    ”甘俊之道:“我的年紀與他相當,由我出手最是恰當不過。

    ”玄玑見湯光亭臉上自信滿滿,倒有些猶豫起來,說道:“甘少俠傷勢剛才痊愈,不宜貿然出手。

    再說王爺已經答應了,讓他們自己挑選對手,可不是自告奮勇。

    ”湯光亭道: “是啊,我又沒挑你。

    道長,不如這樣吧,我聽說無極門有個練三清劍,名叫永清的,不知來了沒有?”原來他想起楊景修曾吃過永清的虧,便想藉機教訓教訓他。

     玄玑不知他為何會知曉三清劍之名,又認得永清,不過對于三清劍的威力卻頗為自負,便道:“永清,出來吧!人家指名要找你。

    ”遠遠地便聽到:“是,掌門師伯!” 衆人接着隻見一道灰影飛身上台,雙腳沾地即定,更無半點聲響。

    光是看他露這一手,便知他輕功不凡,接着便聽他說道:“裝神弄鬼的臭小子,我們又見面了。

    ” 湯光亭道:“最近我楊大哥有沒有去找你?”永清道:“誰是你楊大哥?”湯光亭道:“快刀楊景修,斷頭七步走。

    與你陸師叔齊名,你怎會不知?”永清冷笑道: “喔,你是說他,他的刀已經不行了,想斷人家的頭,先斷自己的吧!”湯光亭怒道:“你說什麼?”永清将臉一拉,道:“廢話少說,還是先操心你自己吧!” 湯光亭抽出長劍,劍尖直指,說道:“快拔劍吧,否則我怕你待會兒緩不出手來。

    ”永清怒道:“你這臭小子……”劍才出鞘,忽見寒光迎面點來,來勢洶洶,勁道不俗。

    永清頗為吃驚,連忙提氣運勁出劍,一招“長虹貫日”使開,隻聽得“當”地一聲響,雙劍相交,整隻手臂竟被對方的内力震得發麻。

    忽然間他吓出一身冷汗,原來他忽然想到:“若不是他先出言叫我拔劍,他這一劍刺來,我如何來得及抵擋?” 那玄玑瞧出不對,說道:“永清,你做什麼?發呆嗎?”永清大夢初醒,忙道: “是,掌門師伯!”湯光亭道:“喂,可别故意發呆!”一劍斜斜揮來,永清見他這一劍破綻百出,與剛剛那一劍大異其趣,但他驚魂未定,不敢貿然搶攻,隻老老實實地使出師門劍法對付,但他不知湯光亭這一劍實以大拙馭大巧,這招一搶上,後着連綿不絕,永清登時手忙腳亂,全身汗水淋漓,前襟背心,濕了一大片。

     但在旁人看來,湯光亭使得便就隻是那幾招,不過是略加變化而已,見永清窮于應付,狀态狼狽,都不知何故。

    隻有玄玑與張蒼松寥寥數人,已瞧出湯光亭這一套劍法看似簡單,但是招數窮處,自另有正奇兩變化出,而且變中套變,直似無窮無盡,其中隐含陰陽生克之道,是道家十分高明的心法。

     兩人堪堪拆過數十招,玄玑是越看越奇,頗覺湯光亭的劍法中,有許多道理正好可以與自己所學的武功相互印證,然而其中的深奧之處,顯然又高出了自己所學甚多。

    他越看越沉迷于其中,一時思緒深陷,如有所得,則歡欣喜悅,如遇阻礙,則恍惚迷惘。

     他如飲醇酒,半癡半醉,好一會兒,忽然猛地一驚,大叫:“不好!”但見永清的身子有如喝醉酒一般,仆仆跌跌,就要撞下擂台,急忙往前攙住,伸指一探他的脈搏,發覺性命并無大礙,便讓一旁從人扶了下去。

    跟着自己身形一閃,躍上了擂台。

     那湯光亭正享受着台下衆人驚訝的眼神,忽見玄玑沖上台來,倒也不免吃驚,隻強做鎮定,拱手道:“玄玑道長,承讓,承讓!”玄玑道:“貧道行走江湖五十餘年,自認善相閱人,今天倒是看走眼了。

    湯兄弟英雄出少年,真是可喜可賀!” 湯光亭不信他為了向他道賀,還特别跑上來,便道:“道長不必自責,湯某并不介意。

    ” 玄玑面無表情,說道:“貧道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要跟你讨教幾招。

    ”此話一出,衆皆嘩然,趙光義更道:“道長,湯兄弟通過考驗,已是本王的盟友,還請道長手下留情!”口氣已經接近嚴正。

    玄玑道:“王爺明鑒:貧道見到高明的劍術,心癢難耐,确實隻是想與湯兄弟讨教幾招,點到為止。

    ”趙光義道:“若是湯兄弟不反對,彼此切磋倒是不錯,千萬不可傷了和氣。

    ”玄玑心道:“憑他也配跟我切磋。

    ”卻道:“是。

    ” 轉身向那湯光亭說道:“湯兄弟,今日你初入我方,該不會想掃貧道的興吧?” 湯光亭心道:“哼,你想研究我的劍術,我就亂打一通,偏偏不讓你研究。

    ”說道: “大家閑時研究武功,切磋幾招是可以的,但招數要是多了,我就不劃算了。

    ”手中長劍一抖,續道:“道長是武林前輩,要我叫一聲爺爺也不為過,論起武功更是震古铄今,放眼江湖少人能及,小子這把長劍若能在道長面前走上七招,那也算是不負道長的厚愛了。

    ” 玄玑道:“湯兄弟忒謙了,僅僅七招,如何表現精妙之處?我說最少……最少也得要三十招。

    ”心想:“我若讓你在我面前走上三十招,那我也不用混了。

    ”原來他本想說十招,但隻與七招差三招,意義不大,後來想說二十招,但見湯光亭劍法精妙,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沒什麼把握,最後才定了這三十之數。

     湯光亭搖頭道:“就是七招,再多也不使了。

    ”心裡盤算的,便是呂洞賓最初教他,也是他最熟的那七招。

    話一說完,劍光一抖,便是一招“天花亂墜”。

     玄玑見他這招劍尖亂顫,看不清虛實,暗道一聲:“好!”挺劍從中刺去。

    他的天罡正一神劍向以威猛著稱,于是便打算以實破虛,但他這一招隻用了三成力,為的是怕用力過猛,一上來便傷了湯光亭,那就失去了想要探究湯光亭奇妙劍術的原意。

    心道:“我打得你喘不過氣來,到時你為了自保,就得不斷出招,想用七招就打發我嗎?” 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一劍刺出,才到半途,劍身居然不由自主地被湯光亭用劍尖組成的劍網帶偏,才驚覺原來湯光亭不隻劍法高明,就連内力也是深厚如斯。

    但那玄玑是何等人物,這一招雖然差一點吃虧,但他内力馬上催動,而劍身走偏,也立刻變招。

    湯光亭但覺玄玑原本現出的破綻,幾乎在一瞬間就立刻補上,不禁暗暗喝采,深知此人與莫高天的武功不相上,絕非浪得虛名。

    當下絲毫不敢怠慢,劍鋒一側,不待第一招使老,第二招“天馬行空”接着使出。

     玄玑身經百戰,經驗告訴他應該暫避其鋒,左腳一踏,退了一步。

    湯光亭接着搶攻,天人合一、天羅地網、天旋地轉接着使出,玄玑無法可破,一連又退了三步。

     衆人瞧那湯光亭年紀輕輕,居然能夠在五招之内,逼得玄玑連退四步,卻隻還了半招,無不啧啧稱奇。

    其實倒不能說是湯光亭真的能逼得玄玑無法招架,而是一來玄玑想看清湯光亭所使的每一招每一式,二來也是自忖身分,讓湯光亭先攻的關系,若是玄玑一上來就搶攻,湯光亭未必便能這麼得心應手。

     那玄玑十分自負,與莫高天的自大正是一對兒,對着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竟然連退數步,按理他是丢不起這個臉的,隻是湯光亭這五招,招招如抱太極,渾然天成,明明與自己所學系承一脈,但卻意境卻高出自己所學不知多少。

    他又驚又喜,喜得是自己大開眼界,從中得到不少啟發,驚的是這樣的一套劍法,居然是從一個臭小子手中使出。

     他這四步退得值得,一時沒放在心上,但見湯光亭劍走偏鋒,歪歪斜斜地兜了過來,玄玑大奇,正要往精妙的方向去想,但随即發現不對,卻是湯光亭重複使出“天馬行空”這一招。

     那玄玑雖不知招式名目,卻十分清楚這一招剛剛已經使過了,隻不過是将陰陽颠倒,正奇互換而已,心想:“這一招居然能做如此變化,創此式之人,異想天開之處,實非常人所能,當真令人佩服。

    ”回劍一架,不再後退。

    那湯光亭劍芒亂吐,往上罩了過來,玄玑“咦”地一聲,頗覺似曾相識,原來湯光亭又使了一招前招,亦隻是略加變化而已。

     玄玑心道:“難道這就是他所謂的七招嗎?分明隻有五招而已。

    ”手上勁力再加一分,長劍忽有如蛟龍般,迅猛無俦地向前卷去,湯光亭這一招隻用了半招,急忙變招,玄玑又氣又急,原來這一招又是重複前招。

     兩人轉眼十招已過,湯光亭隻将前面五招各重複用了兩次,但見他第十一招出手,仍是似曾相識,玄玑不禁動怒,心道:“想用這五招在我面前做怪,簡直是找死!”但話雖如此,明明知道湯光亭是舊招重使,玄玑依然無法可解,更何況湯光亭招中套招,變化多端,仿佛無窮無盡,玄玑盛怒之下,也是莫可奈何。

     但見十五招又過,湯光亭第十六招遞出,玄玑一見之下,簡直要氣炸了,心道: “在我面前四度使用舊招,不把我放在眼裡,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知道他這一招變化多在左方,于是劍鋒一轉,迳取湯光亭的右方。

     那玄玑不愧是劍術名家,他這一劍刺去,甚是對症,正是此招弱點所在,湯光亭頗為吃驚,心道:“這玄玑與莫前輩齊名,果然有兩下子。

    ”他自學成天遁劍法之後,玄玑是他所遇到的最強對手,當下打起十二分精神,身子斜退,劍尖低垂,這一招“天翻地覆”,已深得呂洞賓七成功力,玄玑見這一招新招威力無窮,霎時全身四周白茫茫地都是劍影,他心中吃驚,内力自然催動,不知不覺間已使上了十成功力,什麼想要一窺究竟的心情,一下子全都抛道九霄雲外去了,隻聽得“當” 地一聲,兩劍相交,兩人各退出一步,原地站定。

     玄玑危機既解,心中便生懊悔:“這一小子還有一招未使,我這一下子用盡全力,豈不是把他震傷了。

    ”定睛一瞧,卻見湯光亭好端端地站着,自顧看着手中的半截斷劍發呆,心中駭道:“沒想到這小子的内力居然這般渾厚,今日不除,終成後患。

    ”喝道:“才第十七招,還有十三招,看劍!”不顧湯光亭手中隻剩半截斷劍,馬上進招。

     梅映雪嬌叱一聲,道:“趁人之危,好不要臉!”鐵煉一抖,便往玄玑腕上套去。

    但那梅映雪鐵煉上的功夫多以出奇取勝,玄玑是何等人物,又曾與她交手過,劍鋒一側,打在那煉頭上,“當”地一聲,那煉頭倒卷過來,挾着玄玑劍上的内勁反激射回去。

    梅映雪不敢硬接,身子滴溜溜地轉了幾圈,趁勢抽出背上長劍,擲給湯光亭。

     那湯光亭劍術雖高,但手中無劍,拳腳功夫倒是平常,見玄玑長劍刺到,不由慌了手腳,百忙中還好梅映雪幫他把劍遞到,順勢将手中斷劍朝着玄玑用勁擲出,反手便要去接劍。

     但是湯光亭這一擲不過是力大,毫無準頭可言,玄玑略一低頭便輕易閃過,手中長劍仍是毫無阻礙地刺來。

    湯光亭不禁大駭,手指一搭上梅映雪值來的劍柄,想也不想,便是一招“天下無雙”。

     那時玄玑劍勢奇快無比,無論如何湯光亭這一下是躲不了了,但是這一招天下無雙威力實在太強,玄玑若是不顧後果硬将後着使完,固然能将湯光亭斃于劍下,但自己的胸膛卻也不免讓湯光亭這一招給洞穿。

    玄玑見他這一招後發先至,不覺惱怒異常,心中隻道:“這小子劍術如此之高,簡直豈有此理!” 原來湯光亭使出這一劍之時,眼見萬般來不及,心中拼的便是同歸于盡之意,卻沒想到正合此“天下無雙”的要旨,将這一招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緻。

    正如他當天将萬毒宮的二師兄逼到岩壁前,再使出這一招一般,隻不過賓主立場剛好相反。

     天遁劍法每一招最少都有陰陽二變,陰陽二變手法截然不同,威力卻是同等厲害,湯光亭誤打誤撞,使得正是“天下無雙”的陰變。

    天遁劍法威力如神,後世相傳呂洞賓可以在百步之外,飛劍取人首級,大半蓋因于此。

     玄玑盛怒之下,手段倒沒折扣,他所學甚博,右腳斜步踏出,踩的是八卦方位,在間不容發之際閃過湯光亭這一劍,劍柄倒轉,左掌伸出,拍向湯光亭左肩。

    湯光亭沒想到他變招反應如此之快,心中反倒起了敬佩之意,右手一招“天羅地網”護住周身其他地方,隻留了一點空隙,左掌運勁,湊了上去。

     衆人隻聽得“啪”地一聲巨響,梅映雪以鐵煉纏住湯光亭的腰際,跟着湯光亭飛身躍上半空中,接着隻聽得湯光亭說道:“玄玑道長武功高強,堪稱天下第一,在下拜領,受益良多。

    今日七招之約已經履行,小子力短,先行告退。

    ”說完此話,兩人已經躍上一旁牆頭。

    玄玑自恃身分,又曾言明是切磋,縱有不甘,亦不能再追,隻聽得湯光亭站在牆頭上續朗聲道:“王爺厚愛,來日再報,他日揮軍南下,湯某暨鑄劍山跑馬寨上下,當效犬馬,并為前驅,若有食言,當如此劍。

    ”說罷,将手中長劍奮力一抖,那劍身“叮啷”幾聲,斷成六七截,散落在地上,身子亦随即隐沒在牆頭。

     趙光義随即說道:“大家聽了,這湯兄弟與梅姑娘乃是本王江南盟友,将來共享富貴的座上嘉賓,今日之事,差一點要鬧出人命,毀我禮賢下士名聲,眼下暫且揭過,再有犯者,定當嚴懲不貸!”說罷,轉身入内。

     那衆人沸沸揚揚,都說那湯光亭劍法高超,居然可以讓名滿天下的玄玑道人吃啞巴虧,湯光亭之名,亦從此不胫而走。

    玄玑這一仗赢了裡子,卻輸了面子,又讓趙光義刮了一頓,不禁覺得臉上無光,也随即向趙光義告辭。

    那趙光義卻大加寬慰,直言自己身為親王,不威不立,要玄玑不要放在心上。

    更說早已上書皇兄,力薦玄玑為江東道家之首,而京城中也傳來消息,将賜号“真人”,等待诏下,就要他馬上赴京。

     玄玑一聽禦賜“真人”二字,不覺砰然心動,便向趙光義為自己的沖動道歉。

     趙光義撫慰再三,兩人再無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