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殊途同歸
關燈
小
中
大
那楊景修既已就逮,長劍門的周應祥與石百成原就與薛遠方等不期而遇,于是也就在下一個小鎮上分道揚镳。
未幾天色漸暗,衆人中又有不少病号,便早早投宿。
第二天一早,善清尋着本門記号找到了衆人,回報陸半劍早已去遠了,沒有追上。
薛遠方心知他這位師兄武藝高強,又是老江湖了,倒也不怎麼擔心,便自顧上路。
一來為了趕路,二來押着楊景修,容易引人側目,薛遠方便雇了輛騾車馱載衆人。
林藍瓶大病初愈,又是女孩子,也坐上了車子。
隻剩下湯光亭、薛遠方與善清等人,大眼瞪小眼的在騾車一旁步行走路。
那薛遠方甚是嚴肅,一路上除了喝水吃飯幾乎絕不開口,善清也是寡言木讷之人,湯光亭與他們話不投機,頗感氣悶,再加上無極門人對楊景修十分嫌惡,在生活起居上,一有機會便對他老實不客氣。
湯光亭見楊景修雖然行動受制,但仍倨傲以對,不肯低頭,深怕他吃了眼前虧,便自告奮勇照顧他。
薛遠方不置可否,其他人也樂得輕松。
如此兼程趕路,第三天衆人便過了淝水,直抵壽春城下。
那壽州在南唐李璟保大十五年三月之前,還是屬于南唐的疆土,淮南的軍事重鎮。
要不是當時的監軍使陳覺妒才,向璟帝進饞數落當時率軍救援壽州的大将朱元,而令璟帝陣前換将,以楊守忠代的話。
朱元也不會得到密報後,在驚駭絕望之餘,率軍投向周天子柴榮的麾下。
結果第二年整個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縣,全部歸入後周所有,李璟改元“中興”、“交泰”全起不了作用。
同年五月,終于為了議和,上表稱臣,主動削去帝号,以“唐國主”自稱,而為避周高祖郭璟諱,更自更名為“李景”,奉周正朔,稱顯德五年。
林藍瓶自父親口中得知這一段曆史時,年紀尚幼,猶記每每聽到此處時,她的父兄無不嗟籲喟歎,大罵奸臣誤國。
便在前年,她的父親趁着宋軍自南漢戰勝北還,兵疲師勞之際,上書請兵北伐的第一站,便是先取壽春。
如果得勝,那便依靠淮南百姓思戀故國之情,就地征集士兵糧秣,資以渡淮,再一舉拿下汴京。
但這麼一來,便是公然向宋廷宣戰了,李煜接到他的上書,覺得茲事體大,不敢答應。
林仁肇于是再獻計道:“可待臣一發兵,便令人馳書全國,昭告天下,說臣已舉兵謀反,并将臣一家老小盡捕入獄。
若事成,直搗汴京自不待言,若終不成,則可令盡斬于市,以謝宋廷,如此亦可保住陛下社稷周全。
”李煜聽他這麼講,更是覺得害怕,堅決不許。
而像這樣一個用全家性命來保衛李煜天下的赤膽忠臣,倒頭來不但沒能收複失土,死戰沙場,卻反倒死在一心所為的主子手裡。
林藍瓶走上壽春城城牆頭,想到這裡,内心百感交集。
她手撫城垛,向北望去,懷想着當年壽春守将劉仁瞻,便是站在這個地方,彎弓搭箭,直射周天子柴榮。
那箭去宛似流星,直至柴榮面前數尺而落,柴榮大駭,全軍騷然,是何等威風?可惜在周軍水陸兩師的百番攻堅之下,壽春守了一年又零三個月,最後敗在援軍朱元陣前倒戈,劉仁瞻死守病死。
柴榮感其忠勇,抗節無虧,甚至令三軍吊唁,并追封“彭城郡主”。
也許這就是中國曆史上,絕大部份忠臣的無奈下場吧! 林藍瓶走在十六年後壽春城的街道上,絲毫嗅聞不到她父親所說,淮南百姓思戀故國之情。
取而代之的是,宋主趙匡胤的雄才大略,四賓夷服,域外占城、三佛齊、女真多國進貢來朝,外患初定;再藉由江南年年進貢的金銀羅絹,國庫倉廪日漸豐足,四方百姓紛紛湧入,耕耘紡織,社會安和樂利。
老百姓要的便是豐衣足食與平安穩定的生活,誰在意由誰來主政呢?林藍瓶為她父親感到不值。
正胡思亂想間,衆人已找了一家客棧歇腳,稍事休息後,薛遠方便令人拿着拜帖先去歸雲山莊投刺。
不久回來消息,竟說莊主丁允中偕子丁白雲一早俱出門去了,不知何時才回,莊裡隻剩女眷。
薛遠方一時愕然,不知如何是好,要是把林藍瓶放着就走嘛,一來沒禮貌,也顯得無極門行事草率,而若是要繼續等下去,那不知要待到何年何月,楊景修武功不俗,夜長夢多,他不親自押他回無極門,根本無法放心。
mpanel(1) 衆人待在客棧門廳,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讨論著該去該留,沒個定見的時候,客棧外馬蹄聲起,有人勒馬停步。
接着一個清亮的女子聲音自街上響起:“店家! 那一群道長朋友們走了沒有?” 薛遠方聽着留上了神,便往門外看去。
隻見門外出現一名少女,約莫十六七歲,笑吟吟地走了進來。
薛遠方見她巧目流盼,笑靥如花,令人見而忘憂,聽她說要找道士,不知為何,還真希望她找得便是自己。
隻見她一進得門來,店小二一見喜出望外,連忙喊道:“大掌櫃的,快出來啊! 丁姑娘來啦!”嘴上喊着,手底下更是不敢怠慢,抹完桌子拉闆凳,随即奉上了一杯熱茶,狀态殷勤。
那薛遠方與善清等諸人都是道士,雖然坐在一旁角落,但目标十分明顯。
那姑娘一進門便注意到了,當下毫不停步,直走到薛遠方跟前,抱拳道:“敢問這位道長,可是來自無極門?”薛遠方明明見她是個嬌滴滴的女子,卻模仿着男子說話的樣子,不禁微感哂然,便道:“老道正是,不知姑娘有何見教?”忽然門外沖進一個年輕漢子,上氣不接下氣,直奔那姑娘身後,氣喘籲籲地道:“小……小姐,等…… 等……”半晌說不出話來。
那姑娘沒好氣地回頭道:“幸好道長們還沒走,否則就有你苦頭吃的了。
”那漢子應道:“這可不能……不能怪我,老爺他交代……”那姑娘打斷他的話,說道: “休提我爹爹,你看過我爹曾将來拜訪的客人,拒于門外嗎?”那漢子瞠目以對,啞口無言。
薛遠方瞧那漢子身上穿的衣服做仆役打扮,心想,自己不曾認識像眼前這位姑娘,家裡有辦法畜養奴仆的大戶人家,其中恐怕有所誤會,便插嘴問道:“請問姑娘府上哪裡?我們與令尊認識嗎?”那姑娘微微一笑,道:“敝姓丁,歸雲山莊莊主便是家父。
” 原來站在薛遠方眼前的這位姑娘,便是這一次薛遠方衆人打算造訪的歸雲山莊莊主的獨生愛女,掌上明珠丁鈴。
卻說那丁允中原系唐朝憲宗時,淮西節度使兼蔡州刺史吳少陽的手下大将丁士良之後。
其時吳少陽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吳元濟秘不發喪,自領軍務,不但勾結資助山賊盜匪與亡命之徒,以為己用,更劫奪路過商人旅客,充作軍需,抗命跋扈,陰謀造反。
李愬起兵讨伐時,丁士良棄暗投明,倒戈獻計,智擒文城栅守将陳光洽有功,此後便世居壽春,家族興旺。
五代之後,丁家棄官從商,憑着良好的政商關系與地方人脈,開始迅速累積财富。
到了丁允中這一代,更加發揚光大。
他文武全才,為人守信重義,又樂善好施,很得中下社會階層愛戴,尤當天下烽火征戰之際,更是安定民心的一股力量,因此甚受宋廷倚重。
再加上他廣結天下各路英雄,可以說黑白兩道都吃得開,頗有孟嘗之風。
他的一雙兒女在這般耳濡目染之下,小小年紀自然也都英雄了得,尤其是獨子丁白雲,天生俠骨義膽,亦為此惹了不少事端。
不少武林異人鑒于丁家家傳武藝平平,甚至主動上門指導他的武功,各方所看重而寄與厚望,由此可見一斑。
有道是子承父志天經地義,丁白雲一頭栽進父親的世界裡,倒也還罷了,那丁鈴是個女孩子,丁允中當然不希望她舞刀弄槍,成天跟着一些亡命江湖的粗魯男子進進出出的。
偏偏這女娃兒生來脾氣倔得很,軟硬不吃,說什麼也不肯讓哥哥專美于前。
這一天丁允中見兒子出門辦一件不怎麼困難的事情,卻一整天沒有消息,一早便帶了幾個人出門去打探,臨走時就特别交代總管要好好看住大小姐,所以丁鈴前腳一到,家裡的仆役後腳就跟上來了。
那薛遠方聽她自稱是丁允中的女兒,吃了一驚,起身說道:“原來是丁大小姐,請坐,請坐。
”衆人挪出一個位子請丁鈴坐下,丁鈴連稱不敢,推辭再三,方才就坐。
薛遠方詢問她的來意,丁鈴道:“道長既已來到此地,便當讓我們一盡地主之誼,怎好匆匆離去呢?”薛遠方道:“貧道原亦有上門拜訪丁老英雄的打算,怎奈徒兒回報,丁老英雄不巧出門去了,不知何時方回。
主人不在,我們怎好再上門叨擾?”丁鈴微微一哂,說道:“這是哪裡的話。
家父平日常說,天下武功内功心法以道家内丹為首,而無極門更是個中翹楚,隻可惜無極門的道長們仙蹤難覓,始終無法親聆教益。
今日道長好不容易來到壽春,家父若是知道,就是在天涯海角,恐怕也會插翅而回。
所以丁鈴大膽,還請道長們留步。
” 薛遠方哈哈一笑,說道:“難得丁老英雄這麼看得起無極門,隻是他此刻行蹤不定,貧道雖非有要事在身,但也無法這麼耽擱下去。
丁姑娘的美意,隻有心領了。
” 丁鈴忙道:“道長别忙,家父雖然忽有急事外出,但去去便回,也許現在已經回到家裡了。
”薛遠方一愣,問道:“何以見得呢?”丁鈴道:“明天便是家父六十大壽的生日,晚輩們正在家裡忙着替他做壽,這壽星公怎能不在家裡呢?” 薛遠方“噢”的一聲,心想:“那倒另當别論了。
”說道:“不知丁老英雄壽誕在即,我們什麼也沒準備,貿然前往,那豈不是太失禮了。
”心裡又想:“這丁家與大宋朝廷關系不錯,掌門師兄明春奉诏上京,這揣摩上意之事,恐怕還得仰仗丁家。
還好這事正巧落在我手裡,總得把它辦得妥妥當當了。
”耳裡一邊聽得丁鈴說道:“那是家父千叮萬囑,不準驚動四方江湖朋友,是以武林同道多半不知。
道長要是真的準備了東西,那丁鈴可要挨罵了。
” 薛遠方不再推辭,便令衆人動身。
不一會兒來到丁府門外,早有家丁通報,大開中門迎接。
入得府内,湯光亭隻覺得丁宅隻是比一般的宅邸大,倒也沒什麼其他看頭,心下頗覺失望。
不久丁鈴招待衆人至花廳就坐,用過茶水,薛遠方便為丁鈴一一引見。
待介紹到湯光亭與楊景修時,薛遠方隻含糊地說是路上的朋友,丁鈴雖覺得奇怪,但亦一一微笑點頭。
最後介紹到林藍瓶時,薛遠方才道:“今日前來,雖說是路過此地,但卻也是為了這位姑娘的事,才讓人投刺拜訪。
” 丁鈴仔仔細細地瞧了一下林藍瓶,但見她娥眉微蹙,粉黛淡掃,愁生兩靥,苦從中來,一付心事重重的模樣,一身上下除了衣着較為光鮮之外,倒也看不出什麼來曆。
便問道:“這位妹妹模樣倒是俊俏得很,隻是好像不大開心,不知道是有什麼心事?” 林藍瓶淡淡一笑,未作回答,薛遠方接口道:“這事說來話長。
”當下便将林藍瓶的身世撿要緊的說了,至于湯光亭,因為他不知道,所以也就隻字未提。
那丁鈴在聽完林藍瓶的身世之後,雖然還沒聽到薛遠方此行目的,卻早已顯得雀躍不已,喜出望外地插嘴道:“道長此話當真。
”薛遠方一愣,說道:“此事還有長劍門周師兄可以作證,不然便請問問林姑娘。
”林藍瓶道:“我林家橫遭變故,家破人亡,僥幸不死者,背負血海深仇,亡命天涯,冒充林家子孫,又有什麼好光彩的呢?” 丁鈴道:“林妹妹勿怪,此事事關重大,做姊姊的自然得要小心一點。
大家稍坐,我去去就來。
”說罷,離席而去。
衆人聽她對林藍瓶說話的語氣十分客氣,都微覺奇怪。
湯光亭湊近林藍瓶的耳朵,說道:“你認識她嗎?”林藍瓶搖搖頭。
湯光亭又道:“可是她剛剛的樣子,好像認識你。
”林藍瓶沉思一會兒,說道:“是嗎?可我從不曾聽過丁家的名字。
” 丁鈴離去半晌,丁家仆役仍在一旁伺候。
那善清不知道丁家的來頭,不耐久候,見丁鈴遲遲未歸,焦躁地站了起來,說道:“師父,這丁姑娘怎麼去了這麼久?要不要讓善清四處去看一看?”薛遠方向他使了一個眼色,說道:“這丁家是什麼地方,豈可讓你四處閑逛?出門才一個月,就把師門教訓全抛在腦後了?” 善清會意,隻道:“弟子不敢。
”轉向丁家的仆役說道:“請問你們家小姐上哪去了?”那仆人道:“小姐隻吩咐小的在此伺候着,沒說她上哪去了。
”善清道: “可是我們幾個人在這裡悶得慌,想出去外頭走走,不知道可不可以?”那仆人道: “大爺們要是喜歡四處走走,當然可以四處走走。
在我們丁家,主随客便。
這老爺說了,什麼叫做‘賓至如歸’?就是說讓每一位來這兒的客人,就像是回到自己家裡一樣。
既然是回到了自己家裡,那還有什麼地方不能看看走走的呢?大爺們初來乍到,若是不熟悉環境,小的願領各位四處走走。
” 薛遠方道:“丁老英雄的家業如此之大,難道沒有什麼地方是外人不能靠近的?” 又道:“我不是說丁老英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隻是他要處理的事情這麼多,總會有一些規矩才是。
”那仆人一臉不解,說道:“也許有吧,但是老爺從沒提起過,所以小的也不是很清楚。
”薛遠方知道他對牛彈琴,隻好說道:“也罷!”心想: “人說丁允中急公好義,待人推心置腹,料想此言不虛。
” 善清見薛遠方未表意見,一時也不知該做什麼理會處。
正發呆間,花廳外頭有人來報,道:“我們家老爺回來了,請薛道長還有林姑娘到大廳一叙。
”薛遠方聞言大喜,道:“那真是太好了。
”便讓善清帶着林藍瓶,留下另外兩名弟子,打算來看守楊景修與湯光亭。
沒料到那湯光亭後腳跟着要走出花廳,善清見狀一把攔住,問道:“你幹什麼?” 湯光亭道:“我幹什麼?自然是跟去看看啰。
”善清道:“可是人家沒請你啊!” 湯光亭笑道:“那你又湊什麼熱鬧呢?”善清一愣,隻道:“你這……”一時想不到什麼理由留下湯光亭,隻得回頭望着薛遠方,向他求救。
薛遠方心想:“這小子雖然古怪,但他畢竟是林姑娘的朋友,無法對他發号施令。
要是弄僵了,林姑娘臉上須不好看。
”無奈,便讓湯光亭跟了出來。
衆人在丁家仆人的帶領之下
未幾天色漸暗,衆人中又有不少病号,便早早投宿。
第二天一早,善清尋着本門記号找到了衆人,回報陸半劍早已去遠了,沒有追上。
薛遠方心知他這位師兄武藝高強,又是老江湖了,倒也不怎麼擔心,便自顧上路。
一來為了趕路,二來押着楊景修,容易引人側目,薛遠方便雇了輛騾車馱載衆人。
林藍瓶大病初愈,又是女孩子,也坐上了車子。
隻剩下湯光亭、薛遠方與善清等人,大眼瞪小眼的在騾車一旁步行走路。
那薛遠方甚是嚴肅,一路上除了喝水吃飯幾乎絕不開口,善清也是寡言木讷之人,湯光亭與他們話不投機,頗感氣悶,再加上無極門人對楊景修十分嫌惡,在生活起居上,一有機會便對他老實不客氣。
湯光亭見楊景修雖然行動受制,但仍倨傲以對,不肯低頭,深怕他吃了眼前虧,便自告奮勇照顧他。
薛遠方不置可否,其他人也樂得輕松。
如此兼程趕路,第三天衆人便過了淝水,直抵壽春城下。
那壽州在南唐李璟保大十五年三月之前,還是屬于南唐的疆土,淮南的軍事重鎮。
要不是當時的監軍使陳覺妒才,向璟帝進饞數落當時率軍救援壽州的大将朱元,而令璟帝陣前換将,以楊守忠代的話。
朱元也不會得到密報後,在驚駭絕望之餘,率軍投向周天子柴榮的麾下。
結果第二年整個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縣,全部歸入後周所有,李璟改元“中興”、“交泰”全起不了作用。
同年五月,終于為了議和,上表稱臣,主動削去帝号,以“唐國主”自稱,而為避周高祖郭璟諱,更自更名為“李景”,奉周正朔,稱顯德五年。
林藍瓶自父親口中得知這一段曆史時,年紀尚幼,猶記每每聽到此處時,她的父兄無不嗟籲喟歎,大罵奸臣誤國。
便在前年,她的父親趁着宋軍自南漢戰勝北還,兵疲師勞之際,上書請兵北伐的第一站,便是先取壽春。
如果得勝,那便依靠淮南百姓思戀故國之情,就地征集士兵糧秣,資以渡淮,再一舉拿下汴京。
但這麼一來,便是公然向宋廷宣戰了,李煜接到他的上書,覺得茲事體大,不敢答應。
林仁肇于是再獻計道:“可待臣一發兵,便令人馳書全國,昭告天下,說臣已舉兵謀反,并将臣一家老小盡捕入獄。
若事成,直搗汴京自不待言,若終不成,則可令盡斬于市,以謝宋廷,如此亦可保住陛下社稷周全。
”李煜聽他這麼講,更是覺得害怕,堅決不許。
而像這樣一個用全家性命來保衛李煜天下的赤膽忠臣,倒頭來不但沒能收複失土,死戰沙場,卻反倒死在一心所為的主子手裡。
林藍瓶走上壽春城城牆頭,想到這裡,内心百感交集。
她手撫城垛,向北望去,懷想着當年壽春守将劉仁瞻,便是站在這個地方,彎弓搭箭,直射周天子柴榮。
那箭去宛似流星,直至柴榮面前數尺而落,柴榮大駭,全軍騷然,是何等威風?可惜在周軍水陸兩師的百番攻堅之下,壽春守了一年又零三個月,最後敗在援軍朱元陣前倒戈,劉仁瞻死守病死。
柴榮感其忠勇,抗節無虧,甚至令三軍吊唁,并追封“彭城郡主”。
也許這就是中國曆史上,絕大部份忠臣的無奈下場吧! 林藍瓶走在十六年後壽春城的街道上,絲毫嗅聞不到她父親所說,淮南百姓思戀故國之情。
取而代之的是,宋主趙匡胤的雄才大略,四賓夷服,域外占城、三佛齊、女真多國進貢來朝,外患初定;再藉由江南年年進貢的金銀羅絹,國庫倉廪日漸豐足,四方百姓紛紛湧入,耕耘紡織,社會安和樂利。
老百姓要的便是豐衣足食與平安穩定的生活,誰在意由誰來主政呢?林藍瓶為她父親感到不值。
正胡思亂想間,衆人已找了一家客棧歇腳,稍事休息後,薛遠方便令人拿着拜帖先去歸雲山莊投刺。
不久回來消息,竟說莊主丁允中偕子丁白雲一早俱出門去了,不知何時才回,莊裡隻剩女眷。
薛遠方一時愕然,不知如何是好,要是把林藍瓶放着就走嘛,一來沒禮貌,也顯得無極門行事草率,而若是要繼續等下去,那不知要待到何年何月,楊景修武功不俗,夜長夢多,他不親自押他回無極門,根本無法放心。
mpanel(1) 衆人待在客棧門廳,正你一言,我一語地讨論著該去該留,沒個定見的時候,客棧外馬蹄聲起,有人勒馬停步。
接着一個清亮的女子聲音自街上響起:“店家! 那一群道長朋友們走了沒有?” 薛遠方聽着留上了神,便往門外看去。
隻見門外出現一名少女,約莫十六七歲,笑吟吟地走了進來。
薛遠方見她巧目流盼,笑靥如花,令人見而忘憂,聽她說要找道士,不知為何,還真希望她找得便是自己。
隻見她一進得門來,店小二一見喜出望外,連忙喊道:“大掌櫃的,快出來啊! 丁姑娘來啦!”嘴上喊着,手底下更是不敢怠慢,抹完桌子拉闆凳,随即奉上了一杯熱茶,狀态殷勤。
那薛遠方與善清等諸人都是道士,雖然坐在一旁角落,但目标十分明顯。
那姑娘一進門便注意到了,當下毫不停步,直走到薛遠方跟前,抱拳道:“敢問這位道長,可是來自無極門?”薛遠方明明見她是個嬌滴滴的女子,卻模仿着男子說話的樣子,不禁微感哂然,便道:“老道正是,不知姑娘有何見教?”忽然門外沖進一個年輕漢子,上氣不接下氣,直奔那姑娘身後,氣喘籲籲地道:“小……小姐,等…… 等……”半晌說不出話來。
那姑娘沒好氣地回頭道:“幸好道長們還沒走,否則就有你苦頭吃的了。
”那漢子應道:“這可不能……不能怪我,老爺他交代……”那姑娘打斷他的話,說道: “休提我爹爹,你看過我爹曾将來拜訪的客人,拒于門外嗎?”那漢子瞠目以對,啞口無言。
薛遠方瞧那漢子身上穿的衣服做仆役打扮,心想,自己不曾認識像眼前這位姑娘,家裡有辦法畜養奴仆的大戶人家,其中恐怕有所誤會,便插嘴問道:“請問姑娘府上哪裡?我們與令尊認識嗎?”那姑娘微微一笑,道:“敝姓丁,歸雲山莊莊主便是家父。
” 原來站在薛遠方眼前的這位姑娘,便是這一次薛遠方衆人打算造訪的歸雲山莊莊主的獨生愛女,掌上明珠丁鈴。
卻說那丁允中原系唐朝憲宗時,淮西節度使兼蔡州刺史吳少陽的手下大将丁士良之後。
其時吳少陽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吳元濟秘不發喪,自領軍務,不但勾結資助山賊盜匪與亡命之徒,以為己用,更劫奪路過商人旅客,充作軍需,抗命跋扈,陰謀造反。
李愬起兵讨伐時,丁士良棄暗投明,倒戈獻計,智擒文城栅守将陳光洽有功,此後便世居壽春,家族興旺。
五代之後,丁家棄官從商,憑着良好的政商關系與地方人脈,開始迅速累積财富。
到了丁允中這一代,更加發揚光大。
他文武全才,為人守信重義,又樂善好施,很得中下社會階層愛戴,尤當天下烽火征戰之際,更是安定民心的一股力量,因此甚受宋廷倚重。
再加上他廣結天下各路英雄,可以說黑白兩道都吃得開,頗有孟嘗之風。
他的一雙兒女在這般耳濡目染之下,小小年紀自然也都英雄了得,尤其是獨子丁白雲,天生俠骨義膽,亦為此惹了不少事端。
不少武林異人鑒于丁家家傳武藝平平,甚至主動上門指導他的武功,各方所看重而寄與厚望,由此可見一斑。
有道是子承父志天經地義,丁白雲一頭栽進父親的世界裡,倒也還罷了,那丁鈴是個女孩子,丁允中當然不希望她舞刀弄槍,成天跟着一些亡命江湖的粗魯男子進進出出的。
偏偏這女娃兒生來脾氣倔得很,軟硬不吃,說什麼也不肯讓哥哥專美于前。
這一天丁允中見兒子出門辦一件不怎麼困難的事情,卻一整天沒有消息,一早便帶了幾個人出門去打探,臨走時就特别交代總管要好好看住大小姐,所以丁鈴前腳一到,家裡的仆役後腳就跟上來了。
那薛遠方聽她自稱是丁允中的女兒,吃了一驚,起身說道:“原來是丁大小姐,請坐,請坐。
”衆人挪出一個位子請丁鈴坐下,丁鈴連稱不敢,推辭再三,方才就坐。
薛遠方詢問她的來意,丁鈴道:“道長既已來到此地,便當讓我們一盡地主之誼,怎好匆匆離去呢?”薛遠方道:“貧道原亦有上門拜訪丁老英雄的打算,怎奈徒兒回報,丁老英雄不巧出門去了,不知何時方回。
主人不在,我們怎好再上門叨擾?”丁鈴微微一哂,說道:“這是哪裡的話。
家父平日常說,天下武功内功心法以道家内丹為首,而無極門更是個中翹楚,隻可惜無極門的道長們仙蹤難覓,始終無法親聆教益。
今日道長好不容易來到壽春,家父若是知道,就是在天涯海角,恐怕也會插翅而回。
所以丁鈴大膽,還請道長們留步。
” 薛遠方哈哈一笑,說道:“難得丁老英雄這麼看得起無極門,隻是他此刻行蹤不定,貧道雖非有要事在身,但也無法這麼耽擱下去。
丁姑娘的美意,隻有心領了。
” 丁鈴忙道:“道長别忙,家父雖然忽有急事外出,但去去便回,也許現在已經回到家裡了。
”薛遠方一愣,問道:“何以見得呢?”丁鈴道:“明天便是家父六十大壽的生日,晚輩們正在家裡忙着替他做壽,這壽星公怎能不在家裡呢?” 薛遠方“噢”的一聲,心想:“那倒另當别論了。
”說道:“不知丁老英雄壽誕在即,我們什麼也沒準備,貿然前往,那豈不是太失禮了。
”心裡又想:“這丁家與大宋朝廷關系不錯,掌門師兄明春奉诏上京,這揣摩上意之事,恐怕還得仰仗丁家。
還好這事正巧落在我手裡,總得把它辦得妥妥當當了。
”耳裡一邊聽得丁鈴說道:“那是家父千叮萬囑,不準驚動四方江湖朋友,是以武林同道多半不知。
道長要是真的準備了東西,那丁鈴可要挨罵了。
” 薛遠方不再推辭,便令衆人動身。
不一會兒來到丁府門外,早有家丁通報,大開中門迎接。
入得府内,湯光亭隻覺得丁宅隻是比一般的宅邸大,倒也沒什麼其他看頭,心下頗覺失望。
不久丁鈴招待衆人至花廳就坐,用過茶水,薛遠方便為丁鈴一一引見。
待介紹到湯光亭與楊景修時,薛遠方隻含糊地說是路上的朋友,丁鈴雖覺得奇怪,但亦一一微笑點頭。
最後介紹到林藍瓶時,薛遠方才道:“今日前來,雖說是路過此地,但卻也是為了這位姑娘的事,才讓人投刺拜訪。
” 丁鈴仔仔細細地瞧了一下林藍瓶,但見她娥眉微蹙,粉黛淡掃,愁生兩靥,苦從中來,一付心事重重的模樣,一身上下除了衣着較為光鮮之外,倒也看不出什麼來曆。
便問道:“這位妹妹模樣倒是俊俏得很,隻是好像不大開心,不知道是有什麼心事?” 林藍瓶淡淡一笑,未作回答,薛遠方接口道:“這事說來話長。
”當下便将林藍瓶的身世撿要緊的說了,至于湯光亭,因為他不知道,所以也就隻字未提。
那丁鈴在聽完林藍瓶的身世之後,雖然還沒聽到薛遠方此行目的,卻早已顯得雀躍不已,喜出望外地插嘴道:“道長此話當真。
”薛遠方一愣,說道:“此事還有長劍門周師兄可以作證,不然便請問問林姑娘。
”林藍瓶道:“我林家橫遭變故,家破人亡,僥幸不死者,背負血海深仇,亡命天涯,冒充林家子孫,又有什麼好光彩的呢?” 丁鈴道:“林妹妹勿怪,此事事關重大,做姊姊的自然得要小心一點。
大家稍坐,我去去就來。
”說罷,離席而去。
衆人聽她對林藍瓶說話的語氣十分客氣,都微覺奇怪。
湯光亭湊近林藍瓶的耳朵,說道:“你認識她嗎?”林藍瓶搖搖頭。
湯光亭又道:“可是她剛剛的樣子,好像認識你。
”林藍瓶沉思一會兒,說道:“是嗎?可我從不曾聽過丁家的名字。
” 丁鈴離去半晌,丁家仆役仍在一旁伺候。
那善清不知道丁家的來頭,不耐久候,見丁鈴遲遲未歸,焦躁地站了起來,說道:“師父,這丁姑娘怎麼去了這麼久?要不要讓善清四處去看一看?”薛遠方向他使了一個眼色,說道:“這丁家是什麼地方,豈可讓你四處閑逛?出門才一個月,就把師門教訓全抛在腦後了?” 善清會意,隻道:“弟子不敢。
”轉向丁家的仆役說道:“請問你們家小姐上哪去了?”那仆人道:“小姐隻吩咐小的在此伺候着,沒說她上哪去了。
”善清道: “可是我們幾個人在這裡悶得慌,想出去外頭走走,不知道可不可以?”那仆人道: “大爺們要是喜歡四處走走,當然可以四處走走。
在我們丁家,主随客便。
這老爺說了,什麼叫做‘賓至如歸’?就是說讓每一位來這兒的客人,就像是回到自己家裡一樣。
既然是回到了自己家裡,那還有什麼地方不能看看走走的呢?大爺們初來乍到,若是不熟悉環境,小的願領各位四處走走。
” 薛遠方道:“丁老英雄的家業如此之大,難道沒有什麼地方是外人不能靠近的?” 又道:“我不是說丁老英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隻是他要處理的事情這麼多,總會有一些規矩才是。
”那仆人一臉不解,說道:“也許有吧,但是老爺從沒提起過,所以小的也不是很清楚。
”薛遠方知道他對牛彈琴,隻好說道:“也罷!”心想: “人說丁允中急公好義,待人推心置腹,料想此言不虛。
” 善清見薛遠方未表意見,一時也不知該做什麼理會處。
正發呆間,花廳外頭有人來報,道:“我們家老爺回來了,請薛道長還有林姑娘到大廳一叙。
”薛遠方聞言大喜,道:“那真是太好了。
”便讓善清帶着林藍瓶,留下另外兩名弟子,打算來看守楊景修與湯光亭。
沒料到那湯光亭後腳跟着要走出花廳,善清見狀一把攔住,問道:“你幹什麼?” 湯光亭道:“我幹什麼?自然是跟去看看啰。
”善清道:“可是人家沒請你啊!” 湯光亭笑道:“那你又湊什麼熱鬧呢?”善清一愣,隻道:“你這……”一時想不到什麼理由留下湯光亭,隻得回頭望着薛遠方,向他求救。
薛遠方心想:“這小子雖然古怪,但他畢竟是林姑娘的朋友,無法對他發号施令。
要是弄僵了,林姑娘臉上須不好看。
”無奈,便讓湯光亭跟了出來。
衆人在丁家仆人的帶領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