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章華山莊

關燈
長江船行的客船,上走夷陵州,下迄南京,他隻有向上追尋章華台,如果往下追,時不我予,來不及了。

     他重新到了碼頭,花了二十兩銀子,雇一艘快船至嶽州。

    客船的前一站是嶽州府,先到嶽州府再說。

     船人手不齊,夜間不能開,說定明早破曉時分發航,保證他三天可以趕到。

     他回到客店,心亂如麻。

     客人們都睡了,癞龍睡得像條豬,鼾聲雷動,似乎連屋子也在搖。

     今晚他不用打算入睡了,心中有事,本來就難以成眠,再加上癞龍那打雷似的鼾聲,他哪能合眼? 為了救落魄窮儒,他可以毫不假思索地上刀山下油鍋,決不遲疑,但目下毫無頭緒,怎辦?他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呼噜噜……呼噜噜……”癞龍的鼾聲委實驚人,更令他煩躁不安。

     終于,他受不了,猛地手起掌落,“叭”一聲給了癞龍一耳光。

     癞龍從夢中驚起,急叫:“哎呀!什麼事?什麼事?誰打我?” 他哼了一聲,不耐地說:“是我,我揍了你一耳光。

    ” “你……你怎麼打人?” “不打你打誰?你他娘的像條豬,鼾聲可傳十裡外,你讓不讓别人睡?”他氣虎虎地說。

     癞龍苦笑,垂頭喪氣地說:“老兄,天生的嘛,又不是我要打鼾,你就包涵些兒吧,我怕你好不好。

    ” “不行,不許打鼾。

    ” “老天!這……” “不然你換房間。

    ” “好,好,我……我另找地方睡。

    ”癞龍洩氣地說,怕定了他。

     “且慢!” “你……” “我問你,你到過嶽州府?” 癞龍拍拍胸膛,自負地說:“在下跑遍了大半壁江山,你問我到過嶽州沒有,笑話了。

    ” “你知道嶽州有座嶽陽樓?” “哈哈!連小孩也知道,那是府城的西門城樓,面對着煙波浩瀚的洞庭湖。

    ” “喝!你出口成章,不像是個不識字的人呢。

    ” “人人都這樣說。

    ” “你知道章華台在何處?是在城内麼?” 癞龍不假思索地說:“這表示你沒到過嶽州府。

    ” “什麼?” “嶽州府城沒有章華台。

    ” “那是說,你知道何處有了。

    ” “當然。

    ” “少吹牛,說說看。

    ” “在華容縣城内,那是城内大戶人家遊玩的地方。

    ” 印-一怔,如果章華台是城内的名勝,自然是人人可到的公共場所,為各方所矚目,落魄窮儒為何會失陷在内? 他追問道:“你到過華容?” “在那兒混了個把月。

    ” “章華台有樓有閣麼?” “哈哈!見鬼,隻是一座砌石為基,高僅丈餘,上面建了一座亭子的地方而已,哪有什麼樓閣?” “那就怪了,章華台該是江湖朋友活動的地方。

    ” 癞龍哈哈大笑,說:“原來你說的是那座章華台,那當然是江湖朋友活動的地方。

    ” “哦!章華台有兩座?” “那一座其實是一座山,名叫台但不是台。

    ” “說說看。

    ” “在華容縣東三十裡左右,地名叫黃湖山,下臨華容河,上面拔起一峰,叫章華台,後面有座小山叫做小爾山。

    這一帶是獵戶常到的地方,那兒的雉雞又肥又大,野兔每隻重七八斤。

    ” “章華台有江湖人?” “前年那兒建了一座章華山莊,有江湖人往來,但莊主是誰,外界知者不多。

    我也不知道底細。

    ” “給你買酒喝。

    ”印-說完塞給對方十兩銀子。

     癞龍盯着手中的十兩銀子發怔,不住喃喃自語:“這小子怎麼了?大發慈悲用銀子打發我?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 印-已下床,帶了小包裹走了。

     救人如救火,已經知道章華台的所在,他怎能等船走?恨不得脅生雙翅飛抵華容。

    半夜三更他犯禁越城而出,披星戴月展開腳程飛趕。

     從嶽州府城西碼頭,乘渡船到達對岸,走驿道至華容全程一百六十裡,經過不少山,甚不好走,而且沿途行旅稀少。

    平時往返府縣之間的人,大多是乘船。

    如果有風,一天便可駛到。

     三更末四更初,印-趕到城西碼頭,既沒有渡船,也無法雇舟。

    他已感到疲倦不堪晝夜兼程趕得精疲力竭,一天加一夜又半,他趕了四百餘裡,用心急似箭四字來形容他,絲毫不算過份。

    反正已無法再趕,樂得乘機好好休息等待天亮。

     他在碼頭一處偏僻角落,蜷縮着以包裹作枕,不久便沉沉睡去。

     朦胧中,他聽到依稀的語音,警覺地醒來,屏息傾聽。

     不遠處蹲着兩個人,正在低聲談話。

     天将破曉,但仍難看清相貌。

    隻聽一個身材稍矮的人說:“允文兄,不管怎樣,咱們都該前往一行,助天星兄一臂之力。

    ” 允文兄冷笑一聲道:“重山兄,那些老不死都是孤僻惡毒的人。

    天星兄引鬼上門,不聽朋友的忠告,目下果然出了事,這才急起要朋友幫忙,咱們能對付得了那些功臻化境的老不死麼?告訴你咱們即使前往,也解不了天星兄的困境,說不定反而饒上一命,何苦來哉?” “允文兄之意,要置之不理?”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恐怕道義有虧……” “在下并不欠天星兄的。

    ” “這……兄弟卻欠了天星兄一筆人情債。

    ” “人情債是一回事,怎能與生死交關混為一談?在下已決定了,你是否前往,可自行斟酌好了。

    ” “兄弟确是不忍隔岸觀火。

    ” “那麼,你快走吧,我替你張羅一艘快船。

    ” “很好,那就麻煩你了。

    ” 允文兄走向碼頭,一面說:“船不必到華容,到華容口便沿華容河上航,可直抵黃湖山下。

    ” “允文兄,你交代舟子豈不方便些?”重山兄說。

     “那是當然。

    ”允文兄點頭說,探手懷中取出一面三角小黃旗,遞過說:“這是兄弟的信記,你帶在身邊備不時之需。

    ” “這是說……” “船發君山以西,石門山以東,你可能碰上洞庭蛟的弟兄。

    有兄弟的信記,當可平安無事。

    ” “謝謝。

    咦!你怎麼啦?” 原來允文兄突然旋身反掠而出,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