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破城
關燈
小
中
大
避雪城下,一片火海。
箭支如雨點般的在空中飛舞,澆上油點着火的滾木從城牆上抛下,壓過幾個攻城的士兵後,又重重撞在城外臨時搭建起的箭塔上,巨大的石塊從城内的擲石機中彈射向高空,砸落在城下黑壓壓的人群中 一個又一個士兵從高高的城牆上落下,可又有更多的士兵爬上雲梯,毫無畏懼地沖上城牆,絞入長槍與利刃的冷光寒芒中。
雲梯、擂木、炸雷、弩車、發石機、攻城車紫木營的辎重源源不斷地向避雪城下運去。
在攻城戰中,馳騁草原的鐵血騎兵無從發揮靈動快速的特性,隻有以藍槍軍與赤刀兵為主力,橙弓師為掩護,憑借着優勝對方三倍以上的兵力輪番沖擊。
依靠着高牆堅壘,軍民同心,避雪城已堅守了整整六天。
可縱然糧草齊備,在如今人困馬乏,彈絕矢盡的情況下,亦是難以再多堅持幾天。
喊殺聲直沖雲霄,人人都紅了眼,殺人與被殺都是一刹那的事情,生命在這樣的大戰中已變得無足輕重,攻守雙方都隻有一個單純的信念:機械地在這場博鬥中殺死更多的敵人 鐵帥手持長槍,一身白袍,與幾名傳令兵立馬于避雪城二裡外的山坡上,注視着這場殘酷的厮殺。
傳令兵不斷地在戰場間往來穿梭,将鐵帥的指示傳達給戰局中的将領。
在鐵帥的身後,是二千名鐵血騎兵中最精銳的黑衣近衛,人人披挂整齊,手持長矛大搠等重型兵器,士氣高昂,整裝待發。
他們眼見着二裡外的浴血拼殺,聽着震天的喊殺聲,面上卻俱都是一副冷靜的表情,隻等鐵帥一聲令下,就将沖入戰場用長槍與戰刀為死去的兄弟複仇。
傳令藍槍軍與赤刀兵退後!鐵帥一聲令下,幾個傳令兵立時策馬朝城下沖去,随着帥旗迎風擺動,攻城的藍槍軍與赤刀兵若潮水般井然有序地退下,帶走傷亡的戰士。
橙弓師萬箭在弦指向城門,引而不發,防備對方出城反撲。
戰場上蓦然沉靜下來,隻有傷兵的呻吟不時地傳來,被血水染紅的避雪城牆上已是千瘡百孔。
一名虬髯大漢策騎奔來,正是藍槍軍大将蒙博,到鐵帥騎馬前翻身下馬,藍槍軍損失五百五十人,赤刀兵傷亡七百人,敵人也已精疲力竭,損失慘重,而且守城物資已用盡 鐵帥颔首:下去休息吧,好生撫慰傷員。
請鐵帥允我繼續戰鬥,我有把握在二個時辰内破城。
蒙博垂下的眼睑中掩不住燃燒的怒火:我定要屠城三日,殺盡避雪城人。
退下。
鐵帥語音蓦然嚴厲起來:你是戰士,不是屠夫! 蒙博還想再說,接觸到鐵帥冷然的目光,終不敢言,一跺腳,領令下去。
鐵帥幾不可聞地歎了一聲,卻沒有繼續下令。
沒有人知道鐵帥在想什麼,隻有當他那象淬火利刃般的目光從避雪城上飄揚的大旗上投射到城下數百具伏屍時,才仿佛讓人感覺出一絲難言的憂傷。
黑衣近衛肅穆的戰陣中,靜無人言。
隻有戰馬不安地噴着粗氣,踏着鐵蹄。
氣氛刹時如風雨欲來的凝重,一旦這二千生力精銳戰士發動,強弩之末的避雪城還能抵擋住麼? 鐵帥外表如常,遠望着避雪城殘破不堪的城牆,心頭卻泛起一絲煩燥。
避雪城的頑強大出他的意料,本以為不出三日便可破城,誰知直到現在第六天仍未能攻入城中。
如今雖然城陷在即,但鐵血騎兵傷亡慘重,與避雪城的仇怨更深,一旦破城必會屠城洩忿,這隻會在他與紅琴之間留下永難彌補的仇恨,但這一切卻并非他所願。
現在,隻要一聲令下,避雪城垂手可破,鐵帥的心底卻突然湧起一份難言的悔意。
他身為熟谙兵法的鐵血統帥,深知人材難求,當日一見呼無染,見其胸懷坦蕩,磊落不凡,不由大起好感,一心将其收于帳下。
若果真是那般,即得強助,又懾服避雪城,比起如今的情形來自是好上百倍。
隻是,紅琴那番隻願嫁呼無染的話卻激起了他心中傲氣,所以才于三軍陣前搦戰呼無染,用意無非是讓紅琴知道:縱使呼無染如何英勇,也難敵鐵帥的雙槍。
而他立下十招殺呼無染的約定,卻是打定主意在最後關頭饒呼無染不死,既可威震衆将,亦可讓呼無染死心歸服。
卻不料陰差陽錯下紅琴一刀殺死呼無染,反迫得自己如弦上之箭,不得不立時兵發避雪城,從而在三軍面前維護一個統帥的尊嚴。
而盡管收服避雪城是鐵帥早就制訂好的戰略,但如此以武力強攻損兵折将卻絕非他的本意。
擡巨木。
良久,鐵帥終于發令。
黑衣近衛讓開一條開闊的通道,現出一條粗有丈許長有三丈的大木來,大木前端削尖,包着鐵皮,其狀便仿若一巨型長矛。
六十名鐵血騎兵身披鐵甲,頭罩鐵盔,就若鐵帥般隻餘雙目露在外面,連馬匹上亦披着軟甲。
每個人均是一手持盾,一手握住馬背上懸帶的鐵鍊,鐵鍊盡皆縛在巨木上。
鐵帥眼望蒼天,深吸一口氣,長槍端然指向避雪城。
二千人同聲大喝,聲震曠野,一齊催馬向前行去。
六十騎擡着這天下難見的巨木緩緩行于前,鐵帥與二千黑衣近衛跟在其後
箭支如雨點般的在空中飛舞,澆上油點着火的滾木從城牆上抛下,壓過幾個攻城的士兵後,又重重撞在城外臨時搭建起的箭塔上,巨大的石塊從城内的擲石機中彈射向高空,砸落在城下黑壓壓的人群中 一個又一個士兵從高高的城牆上落下,可又有更多的士兵爬上雲梯,毫無畏懼地沖上城牆,絞入長槍與利刃的冷光寒芒中。
雲梯、擂木、炸雷、弩車、發石機、攻城車紫木營的辎重源源不斷地向避雪城下運去。
在攻城戰中,馳騁草原的鐵血騎兵無從發揮靈動快速的特性,隻有以藍槍軍與赤刀兵為主力,橙弓師為掩護,憑借着優勝對方三倍以上的兵力輪番沖擊。
依靠着高牆堅壘,軍民同心,避雪城已堅守了整整六天。
可縱然糧草齊備,在如今人困馬乏,彈絕矢盡的情況下,亦是難以再多堅持幾天。
喊殺聲直沖雲霄,人人都紅了眼,殺人與被殺都是一刹那的事情,生命在這樣的大戰中已變得無足輕重,攻守雙方都隻有一個單純的信念:機械地在這場博鬥中殺死更多的敵人 鐵帥手持長槍,一身白袍,與幾名傳令兵立馬于避雪城二裡外的山坡上,注視着這場殘酷的厮殺。
傳令兵不斷地在戰場間往來穿梭,将鐵帥的指示傳達給戰局中的将領。
在鐵帥的身後,是二千名鐵血騎兵中最精銳的黑衣近衛,人人披挂整齊,手持長矛大搠等重型兵器,士氣高昂,整裝待發。
他們眼見着二裡外的浴血拼殺,聽着震天的喊殺聲,面上卻俱都是一副冷靜的表情,隻等鐵帥一聲令下,就将沖入戰場用長槍與戰刀為死去的兄弟複仇。
傳令藍槍軍與赤刀兵退後!鐵帥一聲令下,幾個傳令兵立時策馬朝城下沖去,随着帥旗迎風擺動,攻城的藍槍軍與赤刀兵若潮水般井然有序地退下,帶走傷亡的戰士。
橙弓師萬箭在弦指向城門,引而不發,防備對方出城反撲。
戰場上蓦然沉靜下來,隻有傷兵的呻吟不時地傳來,被血水染紅的避雪城牆上已是千瘡百孔。
一名虬髯大漢策騎奔來,正是藍槍軍大将蒙博,到鐵帥騎馬前翻身下馬,藍槍軍損失五百五十人,赤刀兵傷亡七百人,敵人也已精疲力竭,損失慘重,而且守城物資已用盡 鐵帥颔首:下去休息吧,好生撫慰傷員。
請鐵帥允我繼續戰鬥,我有把握在二個時辰内破城。
蒙博垂下的眼睑中掩不住燃燒的怒火:我定要屠城三日,殺盡避雪城人。
退下。
鐵帥語音蓦然嚴厲起來:你是戰士,不是屠夫! 蒙博還想再說,接觸到鐵帥冷然的目光,終不敢言,一跺腳,領令下去。
鐵帥幾不可聞地歎了一聲,卻沒有繼續下令。
沒有人知道鐵帥在想什麼,隻有當他那象淬火利刃般的目光從避雪城上飄揚的大旗上投射到城下數百具伏屍時,才仿佛讓人感覺出一絲難言的憂傷。
黑衣近衛肅穆的戰陣中,靜無人言。
隻有戰馬不安地噴着粗氣,踏着鐵蹄。
氣氛刹時如風雨欲來的凝重,一旦這二千生力精銳戰士發動,強弩之末的避雪城還能抵擋住麼? 鐵帥外表如常,遠望着避雪城殘破不堪的城牆,心頭卻泛起一絲煩燥。
避雪城的頑強大出他的意料,本以為不出三日便可破城,誰知直到現在第六天仍未能攻入城中。
如今雖然城陷在即,但鐵血騎兵傷亡慘重,與避雪城的仇怨更深,一旦破城必會屠城洩忿,這隻會在他與紅琴之間留下永難彌補的仇恨,但這一切卻并非他所願。
現在,隻要一聲令下,避雪城垂手可破,鐵帥的心底卻突然湧起一份難言的悔意。
他身為熟谙兵法的鐵血統帥,深知人材難求,當日一見呼無染,見其胸懷坦蕩,磊落不凡,不由大起好感,一心将其收于帳下。
若果真是那般,即得強助,又懾服避雪城,比起如今的情形來自是好上百倍。
隻是,紅琴那番隻願嫁呼無染的話卻激起了他心中傲氣,所以才于三軍陣前搦戰呼無染,用意無非是讓紅琴知道:縱使呼無染如何英勇,也難敵鐵帥的雙槍。
而他立下十招殺呼無染的約定,卻是打定主意在最後關頭饒呼無染不死,既可威震衆将,亦可讓呼無染死心歸服。
卻不料陰差陽錯下紅琴一刀殺死呼無染,反迫得自己如弦上之箭,不得不立時兵發避雪城,從而在三軍面前維護一個統帥的尊嚴。
而盡管收服避雪城是鐵帥早就制訂好的戰略,但如此以武力強攻損兵折将卻絕非他的本意。
擡巨木。
良久,鐵帥終于發令。
黑衣近衛讓開一條開闊的通道,現出一條粗有丈許長有三丈的大木來,大木前端削尖,包着鐵皮,其狀便仿若一巨型長矛。
六十名鐵血騎兵身披鐵甲,頭罩鐵盔,就若鐵帥般隻餘雙目露在外面,連馬匹上亦披着軟甲。
每個人均是一手持盾,一手握住馬背上懸帶的鐵鍊,鐵鍊盡皆縛在巨木上。
鐵帥眼望蒼天,深吸一口氣,長槍端然指向避雪城。
二千人同聲大喝,聲震曠野,一齊催馬向前行去。
六十騎擡着這天下難見的巨木緩緩行于前,鐵帥與二千黑衣近衛跟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