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七回 深入虎穴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須眉皆白,宛若神仙中人的老人,危冠羅襪,微笑着走上了小亭。
美人一見老人,立刻偎在他懷中,膩聲道:“這麼狠心,将我一個人丢在這裡,不怕有人搶走我?” 寶寶看了,直皺眉頭,心中暗罵,不要臉。
想來那老人,必是東海妙觀峰的張真人了。
這個美人,自是小婉。
寶寶見過小婉,果然風情獨異,自有一種妖媚風流之态,難怪能夠将張真人這等高人迷死。
張真人将小婉抱在膝上,笑問寶寶道:“‘小太爺’伊激,你何時投效于我的?” 寶寶道:“三天前,湯小石力邀我來,我才來的。
” 張真人道:“難怪我以前不曾見到過你。
” 寶寶暗中想個“小太爺”伊激的名字,聽張真人幾次叫來,竟覺得蠻好聽,比以前的外号可響亮多了。
張真人笑道:“伊激,你剛才誇下海口,可有什麼真實本事?” 寶寶淡淡地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下諸事,無所不知。
” 張真人笑道:“如此說來,倒是要考考你。
” 從亭中的一個架子上,拿下一個包袱來,包袱很長很大,打開包袱,竟是一架琴。
寶寶早已得知,張真人有三大愛好,美女、名馬古琴。
瞧這架琴漆色斑駁,年代已久,必是一架古琴了。
如果以前向寶寶問琴,寶寶可是一問三不知,但自從那天聽了花解語和唐情的對答,對琴已是知道一些。
寶寶的記憶力本就絕好,那一天雖隻是匆促一聽,也記得了十之七八了。
細細去看那架琴,想來四大名琴張真人必然珍藏,這架琴随便地放在亭上,雖定是好琴,但絕不會是四大名琴之一。
于是道:“這架琴比不得焦尾枯楓,不過這鶴山鳳尾還配得整齊,龍池雁足高下相宜,繼紋似牛旌,算是好琴了。
” 用手撥動琴弦,裝模作樣地聽了,道:“這音韻嘛,倒是清越得很。
” 一副煞有其事,十足内行的樣子。
小婉自是不懂,寶寶心中也是惴惴的,不知說得對不對。
張真人卻一臉驚訝之色,道:“難得,難得,能品出這麼些來,真是不易了。
” 這樣看來,寶寶真還蒙對了。
原來這“鶴山”、“鳳尾”、“龍池”、“雁足”,都是古琴幾個部位的專名,寶寶記憶奇佳,居然聽一遍就記得了。
張真人微笑道:“伊小俠年紀小小,就有這般見識,可喜可賀,卻不知能為我撫一曲否?” 一說到真的撫琴,寶寶可傻了眼,不過還是有應對的,他道:“所謂‘古調雖自受,令人不多彈’,琴聲最是凄切悲涼不過,家人怕我走火入魔,所以不讓我學琴。
” 張真人連歎“可惜”,道:“以小俠之聰慧,他日學琴,必為國手。
” 寶寶忽地心念一動,道:“我雖不會,我有一個朋友,卻彈得一手好琴,他也一直想投效張真人的。
” 張真人道:“是誰?” 寶寶道:“‘多情公子’唐情。
” 張真人怔住,道:“四川唐家的人,怎會投效我?” 寶寶道:“唐情在唐家倍受唐諒等人的壓迫,一直出不了頭,他所以寄情于琴上,想效昔日伯牙而遇子期。
” 張真人半信半疑,道:“他真的願意投效我?” 寶寶道:“湯小石正在試驗他的忠心,問問他就知道了。
” 張真人面露喜色,道:“如果真的連唐家的人都投效于我,他日之江湖,還能是誰的天下。
” 寶寶心中冷冷地道:“好狂妄,死到臨頭還不自知。
” 張真人道:“那‘多情公子’唐情真的能撥一手好琴?” 寶寶道:“既稱‘多情公子’,舉凡琴棋書畫,當然樣樣精通的,到時候,試試他就知道了。
” 張真人點頭微笑,對寶寶,又有了三分喜愛。
小小年紀,說起話來就滔滔不絕,有章有據,更難得知識淵博,可謂奇才了。
這時,一個人從院門走了進來,正是湯小石。
湯小石走到張真人面前,見多了一位面皮黝黑的人,心中不覺一怔。
細細一看,更加震驚,雖然面目全非,但目中精靈古怪的光芒,除了秦寶寶,還會有誰? 張真人道:“湯小石,你有什
美人一見老人,立刻偎在他懷中,膩聲道:“這麼狠心,将我一個人丢在這裡,不怕有人搶走我?” 寶寶看了,直皺眉頭,心中暗罵,不要臉。
想來那老人,必是東海妙觀峰的張真人了。
這個美人,自是小婉。
寶寶見過小婉,果然風情獨異,自有一種妖媚風流之态,難怪能夠将張真人這等高人迷死。
張真人将小婉抱在膝上,笑問寶寶道:“‘小太爺’伊激,你何時投效于我的?” 寶寶道:“三天前,湯小石力邀我來,我才來的。
” 張真人道:“難怪我以前不曾見到過你。
” 寶寶暗中想個“小太爺”伊激的名字,聽張真人幾次叫來,竟覺得蠻好聽,比以前的外号可響亮多了。
張真人笑道:“伊激,你剛才誇下海口,可有什麼真實本事?” 寶寶淡淡地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下諸事,無所不知。
” 張真人笑道:“如此說來,倒是要考考你。
” 從亭中的一個架子上,拿下一個包袱來,包袱很長很大,打開包袱,竟是一架琴。
寶寶早已得知,張真人有三大愛好,美女、名馬古琴。
瞧這架琴漆色斑駁,年代已久,必是一架古琴了。
如果以前向寶寶問琴,寶寶可是一問三不知,但自從那天聽了花解語和唐情的對答,對琴已是知道一些。
寶寶的記憶力本就絕好,那一天雖隻是匆促一聽,也記得了十之七八了。
細細去看那架琴,想來四大名琴張真人必然珍藏,這架琴随便地放在亭上,雖定是好琴,但絕不會是四大名琴之一。
于是道:“這架琴比不得焦尾枯楓,不過這鶴山鳳尾還配得整齊,龍池雁足高下相宜,繼紋似牛旌,算是好琴了。
” 用手撥動琴弦,裝模作樣地聽了,道:“這音韻嘛,倒是清越得很。
” 一副煞有其事,十足内行的樣子。
小婉自是不懂,寶寶心中也是惴惴的,不知說得對不對。
張真人卻一臉驚訝之色,道:“難得,難得,能品出這麼些來,真是不易了。
” 這樣看來,寶寶真還蒙對了。
原來這“鶴山”、“鳳尾”、“龍池”、“雁足”,都是古琴幾個部位的專名,寶寶記憶奇佳,居然聽一遍就記得了。
張真人微笑道:“伊小俠年紀小小,就有這般見識,可喜可賀,卻不知能為我撫一曲否?” 一說到真的撫琴,寶寶可傻了眼,不過還是有應對的,他道:“所謂‘古調雖自受,令人不多彈’,琴聲最是凄切悲涼不過,家人怕我走火入魔,所以不讓我學琴。
” 張真人連歎“可惜”,道:“以小俠之聰慧,他日學琴,必為國手。
” 寶寶忽地心念一動,道:“我雖不會,我有一個朋友,卻彈得一手好琴,他也一直想投效張真人的。
” 張真人道:“是誰?” 寶寶道:“‘多情公子’唐情。
” 張真人怔住,道:“四川唐家的人,怎會投效我?” 寶寶道:“唐情在唐家倍受唐諒等人的壓迫,一直出不了頭,他所以寄情于琴上,想效昔日伯牙而遇子期。
” 張真人半信半疑,道:“他真的願意投效我?” 寶寶道:“湯小石正在試驗他的忠心,問問他就知道了。
” 張真人面露喜色,道:“如果真的連唐家的人都投效于我,他日之江湖,還能是誰的天下。
” 寶寶心中冷冷地道:“好狂妄,死到臨頭還不自知。
” 張真人道:“那‘多情公子’唐情真的能撥一手好琴?” 寶寶道:“既稱‘多情公子’,舉凡琴棋書畫,當然樣樣精通的,到時候,試試他就知道了。
” 張真人點頭微笑,對寶寶,又有了三分喜愛。
小小年紀,說起話來就滔滔不絕,有章有據,更難得知識淵博,可謂奇才了。
這時,一個人從院門走了進來,正是湯小石。
湯小石走到張真人面前,見多了一位面皮黝黑的人,心中不覺一怔。
細細一看,更加震驚,雖然面目全非,但目中精靈古怪的光芒,除了秦寶寶,還會有誰? 張真人道:“湯小石,你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