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履險索質

關燈
司馬英劍護身側,沖上叫:“誰出手阻攔,他将斷手折足。

    ”叫聲中,他已越坎而過。

     “天!這家夥難制,峨嵋危矣!我佛慈悲。

    ”和尚驚叫。

     司馬英往上急掠,心中暗暗叫苦道:“他們不啻是用車輪戰法。

    我将被累死。

    如果不傷人,我可能要埋骨峨嵋。

    ” 糟!迎面出現了五名老和尚,一面是絕壁,另一面是一千尋溪谷。

     五人中,最先一名眉長過目,雙目神光似電,身材偉岸。

    是前次擒雷璇姑的峨嵋六僧的領隊普正。

     但司馬英不認識,但看神色便知和尚了得。

     “貧僧超度你。

    ”普正怒吼。

     司馬英迎上,心說:“我要擒人開道,何必苦鬥?” 小徑從左向上方繞上,隻容兩人擦肩而過,第三者無法插手,誰的功力高誰占便宜,誰的家夥長準占上風,誰在上誰穩操勝券。

     普正的撣杖長,且從上向下攻。

     司馬英的功力高出普正數倍,但他不能下毒手,普正更非雞蛋一敲即碎,便形成平局,想活擒太不容易了。

     “掙!掙掙掙!掙”一連串铿锵的金鐵暴響,天宇中龍吟震耳。

     司馬英不用劍鋒,用劍脊封架兇猛攻來的禅杖,逐步向下退。

     普正狂攻八杖,虎吼如雷,将司馬英迫下了三丈餘,主宰了全局。

    雄心萬丈,愈迫愈緊。

     他心中暗暗高興,司馬英為何如此不濟?飛龍神劍也并非是斷金切玉的神劍哩!看來眼不親見的傳聞,大多是靠不住的。

    在雞足山,這小子怎敢和張三豐鬥内力?見鬼,定然是張三豐故意放水成全,把參與的群雄騙慘了。

    他愈想愈對,膽量更大,發出一聲狂笑,杖出“毒龍出洞”,奮勇搶進放手疾搗三杖。

     司馬英在制造機會。

    讓對方放膽搶人。

    長家夥近身相搏,先就輸了一半。

     第一杖當胸搗到,他一劍封出,“铮”一聲暴響,似乎腳下一虛。

    退了三步。

     可憐的和尚,還沒有看出危機,也沒看出飛龍神劍是用劍脊而非劍鋒。

    第二杖狂野地迫到。

    “铮”一聲,司馬英向右一閃,腳下失閃,幾乎栽下千尋深壑,身形不穩,劍亦向外蕩,空門大開。

     第三杖如同萬斤巨錘,猛攻腹部。

     “哎呀!”司馬英驚叫、倒了。

     “哈哈!該死……”和尚狂笑,杖向下一沉,要壓住司馬英的胸腹,不許他滾下絕崖,免得粉身碎骨。

     “師兄小心!”第二名和尚大叫。

     晚了,司馬英在電光石火似的刹那間,向左急滾,從絕崖沿滾上路面,手一抄便抓住了撣杖向前帶。

    和尚驟不及防,來不及用千斤墜穩下身形,被帶得向前沖出。

     “哎……”他叫,雙腳被司馬英的腳纏住了,向左便倒。

     “糟!”後面的和尚叫,向前急搶。

     司馬英倏地站起,一腳踏在和尚的右腿彎上部,大喝道:“誰敢上,太爺放他下去。

    ” 和尚隻有右腿在崖上。

    被踏得穩穩地。

    上身仰倒下面,雙手狂亂地抓動,彈杖向下飛抛。

    許久方聽刮下面傳來碰撞岩石的響聲。

     那個和尚果被鎮住了。

    無法可施。

     司馬英收了劍,抓住和尚的腿往上提,點上穴道挾在脅下。

    吼道:“太爺要上金頂找你們的掌門,帶路。

    ” “你做夢!”第二名和尚怒叫。

     “大爺如果要殺你們,不費吹灰之力,不必自讨苦吃。

    帶不帶?不帶我先整治這位大和尚。

    ” 聲落,手扳住和尚的右琵琶骨向外一扳。

     “哎……哎呀……哎……哎唷……”和尚殺豬般地叫起來。

     “叫什麼?你的師弟們不笑你才怪。

    ”司馬英怪聲怪氣地挖苦他。

     “退!”第二名和尚切齒叫。

     上到坡頂,前後共聚集了二十八名老和尚之多。

    坡頂地方寬敞,正好動手,但沒有人敢上,投鼠忌器,他們對人質無可奈何。

     前面的十餘名和尚擋在路中,中間是一個滿臉皺紋,年約古稀的老和尚,持禅杖的手因激動而微顫。

     眼中厲光四射,迎面攔住喝道:“施主留步,放下敝派的門人。

    ” 司馬英左手挾人,右手的飛龍神劍發出陣陣龍吟,嘿嘿冷笑道:“除非貴派掌門與在下見面,不然休想。

    讓路!” 老和尚不讓,怒叫道:“你一個江湖後生小子,怎敢妄言要見敝派掌門?放下人,老袖打發你下山。

    ” “太爺不屑和你鬥口,如果不讓路,太爺先割下這位和尚的耳朵,再……” “卑鄙!你如果自命英雄,既有膽量單人獨劍闖敝派山門,便該先赢老衲。

    ” “呸!不要臉。

    ”司馬英怒吼,罵道:“峨嵋派枉稱俠義大派,居然擄一個與太爺毫不相于的姑娘作為人質,傳信江湖要太爺前來談判要人,俠何在?義何在?你們卑鄙下流與強盜擄人勒索有何不同? 太爺要找你們的掌門評評理,公諸天下,看看誰是誰非。

    丁姑娘在亡魂谷落在太爺手中,大爺曾在事後警告,峨嵋門人入谷,丁姑娘必死。

    貴派門人入谷了,但太爺仍在自身難保中救了她的命,她的死與太爺元關,你們卻将麻山雷家的小姑娘擄來,卻要太爺前來讨人,豈有此理! 太爺來了,你們從叙州府開始沿途攔截,無所不用其極,無恥!俠義門派子弟竟是這種無恥小人,可以休矣,太爺警告你們,如不許大爺和貴派掌門論理,太爺已忍無可忍。

     聽着,丁姑娘臨死之前,仍以貴派門人子弟的安全為念,為你們這一群無恥之輩請命。

     太爺不忍令她含恨而逝,所以答應她不殺貴派門人。

    但太爺已到了生死關頭,也忍無可忍,太爺不能因為貴派一個小晚輩的遺言,而将自己的性命丢在峨嵋山。

    ” 說到這兒,他舉劍大吼道:“從雞足山到目前。

    太爺未殺貴派一個門人,情至義盡、一切的恩怨不必再費唇舌。

    ” “嗤”一聲。

    他一劍劃過左小臂,鮮血激射。

    再“砰”一聲将俘虜丢在地上。

    舉劍切齒叫:“在下已用鮮血收回對丁姑娘的諾言。

    丁姑娘,泉下諒我。

    在下要上金頂找貴派掌門。

     擋我者死!” 說完,大踏步向前走。

    虎目中神光似電。

    臉上出現了極為冷酷的笑容,人在迫得元路可走時,一切都算不了什麼了。

     所有的和尚,都懔然心驚。

     這時的司馬英,與剛才判若兩人,在二十八名高僧之前,冷酷、兇狠、厲惡,根本不将他們放在眼下,所說的話夠重,罵得也夠惡毒,看了他的神情,全都又驚又怒。

     迎面擋路的老和尚一聲怒嘯,向左右揮手怒叫:”師侄們退下,讓我擒下這狂妄的小輩。

    ” 司馬英死盯着他,冷酷他說:“太爺要刺你三劍,你将是第一個橫死的峨嵋門人。

     呔!” 叱聲中,人似電閃,劍如飛虹,一閃即至。

    他決定放手幹,舊恨新仇泛上了心頭,手下絕情,亡魂劍法出手。

     “嗤”一聲銳嘯,劍擦禅杖而過,火星飛賤,雞卵粗的鐵杖杆刮掉了五分厚兩尺寬的一條鐵屑。

     老和尚大駭,向左急閃,一聲大吼,杖化“神龍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