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滌蕩死黨
關燈
小
中
大
,右頰挨了沉重的一擊,像被一個大鐵錘擊中。
腦子裡“嗡”一聲響,身軀向左沖跌。
“砰”一聲倒了,嘴一張,大牙往外跳,血水和口水齊出。
笑羅漢恰好趕到,另一名蒙面人也搶在左方。
笑羅漢剛躍過被拳頭擊倒的同伴身軀,司馬英已一聲叱喝,劍向左旋,一搭一挑,蒙面人的劍斷成三段。
飛龍神劍乘勢突入。
貫入了蒙面人的咽喉,再向上一挑,蒙面人的腦袋立時中分為二。
司馬英左手疾伸,右手劍後揮,“铮”一聲拂斷攻來的方便鏟,左手已抓住蒙面人的屍體,猛地扔出。
“砰”一聲,蒙面人的屍體,撞中了剛躍起的笑羅漢,鮮血濺得笑羅漢一身都是。
司馬英向萱姑娘疾沖,左蕩右掃,當者披靡,突入了重圍,向萱姑娘叫:“走!追屠龍劍客。
” 兩人突出重圍,向山谷狂追。
但除了參天古木和野草之外,沒有任何人影。
谷口鬼影俱無,但小徑上有幾點血迹,向北延伸,一看便知道是有受傷的人向嘉定州走了。
兩人不再考慮,向北狂追。
但追了半裡,血迹不見了,這兒是陰風嶺最突出的山嘴,上是絕壁,下臨大渡河,十分峻陡,上下皆不可能。
“追!這家夥定然裹傷走了。
” 屠龍劍客鬼精靈,他知道司馬英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先奔了半裡地,然後往回走,躲在路旁一個土穴中。
等兩人去遠,他卻往回路狂奔,會合了追來的伏虎掌,像喪家之犬,日夜趕程報訊去了。
笑羅漢一群峨嵋門人,發覺二十餘名門人中,居然隻有傷而沒有死的,大惑不解,收殓了遺屍,奔向峨嵋山禀明經過去了。
遠遠地,看到了州城東面的烏龍山。
司馬英恨恨地說:“這老狗溜脫了,他活不了多久,他必須死得極慘,償嶽老爺子的命,我要挖出他的心肝來。
” 姑娘挽了他在路旁樹蔭下坐了,說:“雷家堡跑不了,風雲八豪也跑不了。
哥,定下心神,真兇找到了,嶽老爺子定然九泉含笑。
且歇會兒,先換了血衣,不然入城麻煩。
” 兩人換了衣衫,司馬英說:“走!趕一步入山!” 姑娘卻躺在他身側,頭枕在他膝上,笑道:“天色不早,到峨嵋山可能是午夜時分,人地生疏,去了也是枉然。
笑羅漢定然已将消息飛報回山,他們早有準備,何不光明正大拜山?用不着怕他們。
” 司馬英略一沉吟,點頭道:“也好,明日光明正大拜山,幹脆大鬧一場。
” “大鬧,不可能。
哥,你答應不傷峨嵋門人,如何鬧法?不擊斃幾個高手,決吓不住峨嵋的上千僧衆。
” “唉!這确是難題,明日閑時,我先将丁姑娘的事說明,他們如果逼人太甚,我可不饒他們,對丁姑娘的允諾,也該是有限度的。
” 姑娘輕撫他的臉頰,柔聲說:“這些天來餐風露宿,再經多次狠拼,你太辛苦了,在嘉定州歌一宵,養足了精神,方能應付未來的艱難。
哥,你說是不是?” 司馬英捧着她的秀頰,也感情地說:“萱妹,月來你和我奔忙在蠻荒叢莽之中,随時可發生不測,危機四伏,寝食難安。
唉……為了我,你一個嬌生慣養的名門閨秀,卻是受盡了……” 話未完,姑娘已掩住了他的嘴道:“我不依,你……” 他突然将她抱入懷中,緊偎着她的臉頰,激動地道:“萱妹,你知道我多痛苦?你對我多一份情,卻令我多一分痛苦……” “哥!别說了。
”她顫聲叫,長歎一聲,幽幽地說:“我知道,你我都是堅強的人,在痛苦中仍能在臉上表現出笑容給所愛的人看,固然你我都深陷在痛苦中,但我們仍有希望,在痛苦中有安慰。
哥!我希望我能分擔你的苦痛,如果因此而令你痛苦更深,我……我……”她哽咽住了,語不成聲。
司馬英感到心中酸楚,她的淚沾濕了他的臉頰,他也感到眼前一陣模糊,有溫熱的液體向下流。
久久,他生硬地低低的說:“萱妹,答應我,當我萬一不幸時,答應我你必須堅強地活下去……” “不!我不要聽,不要聽。
”她狂亂地叫。
“萱妹,聽我說。
這一天會來的,即使我能走完從四川繞回江西的天涯路,但三兩年之後……” 姑娘狂叫道:“這不是真的,三兩年後你仍然是你,天龍上人老菩薩對我說過,你必能在易筋洗脈神功下活下去,隻不過功力平平,十月後将成為一個武林的平凡人物而已。
哥,隻要你活着,其他都不重要了。
武林名位對你我都毫無誘惑力,我希望和你共隐世外,做一對平凡的夫妻,與世無争,無所奢求。
哥!你說,你願不願意?你是否重視名位?你是否仍想在刀尖劍鋒上闖蕩?哥!别令我失望,說啊!” “萱妹,你隻要記着一件事,便是你的希望也是我的希望,這就夠了。
” “啊!是的,這就夠了。
”她帶淚笑了。
兩人相對注視片刻,在訴說着心靈的語言,但這是不夠的,一個深長的吻立即充實了兩顆心。
兩人從喜悅中分開,她輕柔地替他取出斑竹箫。
他神色一怔,說:“萱妹,我曾經答應過你不輕易吹奏《安魂曲》,但殺嶽老爺子的兇手已經找到,讓我奏一阕《安魂曲》,為嶽老爺子安魂,祝禱他老人家在九泉瞑目。
” “哥,我合奏,也是我的一點至誠。
” 低回抖切的音符袅袅上升,充溢在空間裡。
輕微的足音,漸漸接近。
兩人仍全神吹奏,不予置理。
最後一個音符消失在長空中,司馬英的語音就接着流動:“大師可是峨嵋山的僧人?” 站在兩人身側的人,是一位年屆古稀的老和尚。
拄着禅杖,清瘦的臉容布滿了風塵之色,但精神奕奕。
老和尚身穿一身已泛灰色的僧便袍,光着頭,沒被袈裟,穿着與他手中所持的禅杖極不相配,不像主持,卻像一個走方托缽僧。
“老衲正是峨嵋山的僧人。
”老和尚含笑說。
司馬英徐徐收箫入囊,仍倚在樹上說:“怪事!剛才你為何不乘機下手?” “咦!施主的話老衲不懂。
老衲要說的是,兩位施主的箫上造詣已超塵入化,一阕《安魂曲》,已無懈可擊完美之至,老衲雖自诩是跳出紅塵外四大皆空的人,也被箫聲感動得心中酸楚。
” “大師在峨嵋修禅,難道不知在下是貴派的死對頭?” 老和尚呵呵大笑道:“施主誤會了,峨嵋山固然是峨嵋派的山門,但也有不屬該派的出家人。
出家人皈依我佛,四大皆空,無人無我,如果有派,豈不成了佛門叛徒。
” “哈哈!據在下所知,少林有派、五台有派、峨嵋也
腦子裡“嗡”一聲響,身軀向左沖跌。
“砰”一聲倒了,嘴一張,大牙往外跳,血水和口水齊出。
笑羅漢恰好趕到,另一名蒙面人也搶在左方。
笑羅漢剛躍過被拳頭擊倒的同伴身軀,司馬英已一聲叱喝,劍向左旋,一搭一挑,蒙面人的劍斷成三段。
飛龍神劍乘勢突入。
貫入了蒙面人的咽喉,再向上一挑,蒙面人的腦袋立時中分為二。
司馬英左手疾伸,右手劍後揮,“铮”一聲拂斷攻來的方便鏟,左手已抓住蒙面人的屍體,猛地扔出。
“砰”一聲,蒙面人的屍體,撞中了剛躍起的笑羅漢,鮮血濺得笑羅漢一身都是。
司馬英向萱姑娘疾沖,左蕩右掃,當者披靡,突入了重圍,向萱姑娘叫:“走!追屠龍劍客。
” 兩人突出重圍,向山谷狂追。
但除了參天古木和野草之外,沒有任何人影。
谷口鬼影俱無,但小徑上有幾點血迹,向北延伸,一看便知道是有受傷的人向嘉定州走了。
兩人不再考慮,向北狂追。
但追了半裡,血迹不見了,這兒是陰風嶺最突出的山嘴,上是絕壁,下臨大渡河,十分峻陡,上下皆不可能。
“追!這家夥定然裹傷走了。
” 屠龍劍客鬼精靈,他知道司馬英絕不會輕易放過他,先奔了半裡地,然後往回走,躲在路旁一個土穴中。
等兩人去遠,他卻往回路狂奔,會合了追來的伏虎掌,像喪家之犬,日夜趕程報訊去了。
笑羅漢一群峨嵋門人,發覺二十餘名門人中,居然隻有傷而沒有死的,大惑不解,收殓了遺屍,奔向峨嵋山禀明經過去了。
遠遠地,看到了州城東面的烏龍山。
司馬英恨恨地說:“這老狗溜脫了,他活不了多久,他必須死得極慘,償嶽老爺子的命,我要挖出他的心肝來。
” 姑娘挽了他在路旁樹蔭下坐了,說:“雷家堡跑不了,風雲八豪也跑不了。
哥,定下心神,真兇找到了,嶽老爺子定然九泉含笑。
且歇會兒,先換了血衣,不然入城麻煩。
” 兩人換了衣衫,司馬英說:“走!趕一步入山!” 姑娘卻躺在他身側,頭枕在他膝上,笑道:“天色不早,到峨嵋山可能是午夜時分,人地生疏,去了也是枉然。
笑羅漢定然已将消息飛報回山,他們早有準備,何不光明正大拜山?用不着怕他們。
” 司馬英略一沉吟,點頭道:“也好,明日光明正大拜山,幹脆大鬧一場。
” “大鬧,不可能。
哥,你答應不傷峨嵋門人,如何鬧法?不擊斃幾個高手,決吓不住峨嵋的上千僧衆。
” “唉!這确是難題,明日閑時,我先将丁姑娘的事說明,他們如果逼人太甚,我可不饒他們,對丁姑娘的允諾,也該是有限度的。
” 姑娘輕撫他的臉頰,柔聲說:“這些天來餐風露宿,再經多次狠拼,你太辛苦了,在嘉定州歌一宵,養足了精神,方能應付未來的艱難。
哥,你說是不是?” 司馬英捧着她的秀頰,也感情地說:“萱妹,月來你和我奔忙在蠻荒叢莽之中,随時可發生不測,危機四伏,寝食難安。
唉……為了我,你一個嬌生慣養的名門閨秀,卻是受盡了……” 話未完,姑娘已掩住了他的嘴道:“我不依,你……” 他突然将她抱入懷中,緊偎着她的臉頰,激動地道:“萱妹,你知道我多痛苦?你對我多一份情,卻令我多一分痛苦……” “哥!别說了。
”她顫聲叫,長歎一聲,幽幽地說:“我知道,你我都是堅強的人,在痛苦中仍能在臉上表現出笑容給所愛的人看,固然你我都深陷在痛苦中,但我們仍有希望,在痛苦中有安慰。
哥!我希望我能分擔你的苦痛,如果因此而令你痛苦更深,我……我……”她哽咽住了,語不成聲。
司馬英感到心中酸楚,她的淚沾濕了他的臉頰,他也感到眼前一陣模糊,有溫熱的液體向下流。
久久,他生硬地低低的說:“萱妹,答應我,當我萬一不幸時,答應我你必須堅強地活下去……” “不!我不要聽,不要聽。
”她狂亂地叫。
“萱妹,聽我說。
這一天會來的,即使我能走完從四川繞回江西的天涯路,但三兩年之後……” 姑娘狂叫道:“這不是真的,三兩年後你仍然是你,天龍上人老菩薩對我說過,你必能在易筋洗脈神功下活下去,隻不過功力平平,十月後将成為一個武林的平凡人物而已。
哥,隻要你活着,其他都不重要了。
武林名位對你我都毫無誘惑力,我希望和你共隐世外,做一對平凡的夫妻,與世無争,無所奢求。
哥!你說,你願不願意?你是否重視名位?你是否仍想在刀尖劍鋒上闖蕩?哥!别令我失望,說啊!” “萱妹,你隻要記着一件事,便是你的希望也是我的希望,這就夠了。
” “啊!是的,這就夠了。
”她帶淚笑了。
兩人相對注視片刻,在訴說着心靈的語言,但這是不夠的,一個深長的吻立即充實了兩顆心。
兩人從喜悅中分開,她輕柔地替他取出斑竹箫。
他神色一怔,說:“萱妹,我曾經答應過你不輕易吹奏《安魂曲》,但殺嶽老爺子的兇手已經找到,讓我奏一阕《安魂曲》,為嶽老爺子安魂,祝禱他老人家在九泉瞑目。
” “哥,我合奏,也是我的一點至誠。
” 低回抖切的音符袅袅上升,充溢在空間裡。
輕微的足音,漸漸接近。
兩人仍全神吹奏,不予置理。
最後一個音符消失在長空中,司馬英的語音就接着流動:“大師可是峨嵋山的僧人?” 站在兩人身側的人,是一位年屆古稀的老和尚。
拄着禅杖,清瘦的臉容布滿了風塵之色,但精神奕奕。
老和尚身穿一身已泛灰色的僧便袍,光着頭,沒被袈裟,穿着與他手中所持的禅杖極不相配,不像主持,卻像一個走方托缽僧。
“老衲正是峨嵋山的僧人。
”老和尚含笑說。
司馬英徐徐收箫入囊,仍倚在樹上說:“怪事!剛才你為何不乘機下手?” “咦!施主的話老衲不懂。
老衲要說的是,兩位施主的箫上造詣已超塵入化,一阕《安魂曲》,已無懈可擊完美之至,老衲雖自诩是跳出紅塵外四大皆空的人,也被箫聲感動得心中酸楚。
” “大師在峨嵋修禅,難道不知在下是貴派的死對頭?” 老和尚呵呵大笑道:“施主誤會了,峨嵋山固然是峨嵋派的山門,但也有不屬該派的出家人。
出家人皈依我佛,四大皆空,無人無我,如果有派,豈不成了佛門叛徒。
” “哈哈!據在下所知,少林有派、五台有派、峨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