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巧搭連環

關燈
正繞出一座山嘴,劈面遇上了兩個人,一高一矮,朦胧中看不清面貌,因為太白金星上升不到山頂,距黎明約有兩刻,視度不良。

     他膽大包天,不管來者是誰,誰敢招惹他伏龍堡的堡主? 除非這家夥不要命。

     相距還有十來丈,雙方都快,快碰頭了。

     在崗頂鬥場中,鬼斧神功一行衆人,将屍體丢入了土坑,帶着傷者返奔昆明。

     戴雲天魔丢了愛女,八手仙婆不但愛子被蛇咬傷,孫女也丢了,急得上天無路。

     他們帶了需休養十天半月的奔雷掌和沈中海,凄凄惶惶奔向昆明,人丢了,反正有主兒,急也沒用。

     八手仙婆心中倒不害怕,峨嵋派決不敢在雙方未再次會面前,毀了她的孫女兒,希望仍在。

     但戴雲天魔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愛女落在淫賊伏龍公子之手,後果不問可知,怎不令他急得要上吊? 他想單身狂搜這一帶山林,事實卻不可能,急也沒用。

     途中,見到五條黑影往東趕,誰也不認識這五個高大的黑衣人是誰,錯肩而過。

     五個黑影是從昆明趕回的雷堡主,他們不能在途中露行藏,自顧自趕路,不過問旁人的閑事。

     四海狂生回到鬥場,折斷後腿的白駒仍在哀嘶。

     他咬牙切齒解下了行囊,一劍宰了傷馬,拖至山下密林中埋了,發着狠往昆明趕,要盯住沈雲山将李姑娘奪回。

     山嘴子前官道中,伏龍公子終于與對面的兩個人影遇上了,相距兩三丈,他叫:“讓路,趕夜的……” 他不叫可能無事,這一叫叫出麻煩來了。

     高個兒黑影倏然止步,沉聲問:“咦!你是伏龍堡姓常的。

    ” 江湖中,認得伏龍公子的人少之又少。

     他聽出語氣不對,而且語音又十分厮熟,略一回憶,怒叫道:“好啊!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你是司馬英小狗,可碰上你了,好家夥,我要剝你的皮,抽你的筋,食你的肉。

    ” 他一面說,一面将仇姑娘放在路旁,拔劍沖出。

     兩黑影正是司馬英和何津。

     何津搶出叫:“大哥,讓給我。

    ” 司馬英拔劍迎上,說:“賢弟,這家夥十分了得,愚兄要用他試劍,看看亡魂劍法不用硬接硬拼,可否應付比愚兄高明數倍的内家高手,請替我押陣,先看看那人是誰。

    ” 何津應喏一聲,掠向仇姑娘。

     伏龍公子大驚,他照顧不了兩個人,司馬英殺不殺目前無所謂,仇姑娘怎能丢掉?一聲怒嘯,他反撲而回。

     豈知他自以為身法捷逾電閃,卻意外地慢了一步,何津比他決了八尺,已經到了仇姑娘身畔了。

     “滾開!”他大吼,身劍合一攻到。

     何津冷哼一聲,旋身、進步、出招,一氣呵成,令人肉眼難辨其中變化。

     “铮!铮铮!”劍的錯觸聲震耳欲聾。

     伏龍公子手中的青芒,竟然未能将何津的鐵劍削斷。

     三次接觸,在電光石火似的刹那間,換了三劍,各向右飄,伏龍公子多飄了五尺,空間裡寒流四溢,龍吟震耳。

     何津一驚,沉聲道:“大哥,這家夥的劍是神物,用三昧真火注入劍身,切不可硬接。

    ” 他驚,伏龍公子更驚。

     在崗上與八手仙婆狠鬥,八手仙婆用奔雷掌力遙攻,他的内力沒有老太婆深厚,被老太婆纏住,青霜寶劍無法發揮威力。

     萬沒想到三劍硬接,隻将對方的鐵劍創了三道缺口,而奇異的暗勁,竟從劍上循手臂直震心脈,怎不令他吃驚? 他正用難以置信的目光,死盯住對面其貌不揚身材矮小的何津,司馬英已到,沉叱道: “姓常的,你報應臨頭,着!” 伏龍公子連揮兩劍,冷笑道:“你?哼!少現寶。

    咦!” 他連攻兩劍,司馬英已鬼魅似的左右輕飄,避開了正面,奇快絕倫,兩劍落空。

     空間裡,青霜劍的寒流,在一陣熾熱的劍氣沖擊下,化成了溫暖的氣體,向四面八方流動。

     士别三日,當刮目相看。

    他心中一懔,再也不敢大意了,司馬英的真才實學,在他眼中有了重新估價。

     何津略一檢驗仇姑娘的經脈,便解開了她璇玑穴,拍醒她扶起說:“姑娘,自己小心。

    ” 說完,掠至司馬英身後,掌心多了兩枚銀光閃閃的怪暗器,凝神戒備出手。

     龍争虎鬥已火辣辣地展開,兩人開始盤旋找空門搶機先,緊張的氣氛光臨,行将行雷霆一擊。

     兩把劍前指,發出了陣陣懾人心魄的嘯吟,伏龍公子的青霜劍,更似有無數青色光華頻振,令人望之心中發毛。

     司馬英對青霜劍有點顧忌,不敢貿然搶攻,他必須先和對方遊鬥,從遊鬥中找機會用電耀霆擊的絕招進擊。

     而在遊鬥中,長劍很可能會被對方的寶劍削斷,他不得不特加小心,劍如斷掉,便隻有挨打或逃命的份兒啦! 在何津接了伏龍公子三劍的刹那間,司馬英腦中靈光一閃,心說:“這家夥太過倚賴寶劍,定以硬接硬攻進搏,我會找到機會的。

    ” 同時,他對到雞足山取飛龍神劍的想法,又有新的觀念産生。

     如果是内功修為已臻化境,沒有神刃同樣可以橫行天下,即使是一根木棍,同樣敢和寶劍硬拼。

     何津剛才的三劍,就是極鮮明的例子,所給予他的啟示極為明晰,對到雞足山尋劍的熱潮,漸漸冷卻下來。

     他想:“我該痛下苦功,從苦練内功上着手,方能出人頭地,如果倚賴取得神劍,必定有所倚,内功定無進境,甚至會倒退哩! 我不能有這種念頭,用不着對飛龍神劍寄望過殷,決不可以得失為念,得了神劍而荒疏了内力修為,決非我司馬英之福。

    ” 正在想,伏龍公子一聲冷叱,青霜劍幻化無數青虹,從正面突入,以排山倒海之勢,攻出一招“寒梅吐蕊”。

     在無數淡淡劍影所形成的振幅中,吐出了五道如虛似實的青虹,射向司馬英的胸腹、上結喉、下丹田、左右期門,中間是巨阙。

     每一道青虹皆指向一處重穴,寒冰似的劍氣,直追内腑。

     劍尖相距在三尺外,劍氣已兇猛地迫到,将護身真氣迫得四面追散,令人渾身發冷,劍尖所指處,認穴居然不差分毫。

     司馬英向左移,心中冷笑道:“這家夥在賣弄絕學,認穴奇準,哼!我的機會又多了兩成。

    ” 伏龍公子這一招是半實半虛,敵未動我先動,先來一招試探性的攻擊。

     等司馬英身形左移,他哈哈一聲狂笑,右閃五尺,截住了司馬英的退向,劍間萬道青虹,立即展開狂攻。

     招出“白蛇吐信”,再變“天外來鴻”,最後一聲冷叱,絕招“落葉飛花”,連攻三招十四劍。

     人影一進再進,一步趕一步,一劍連一劍,一氣呵成,兇猛狂野銳不可擋,将司馬英迫得連換三次方位,退了丈五六之遙。

     可是三招攻出,他自己也凜然心驚,出劍其密如網,但卻未能将劍尖送抵對方身畔,總是在間不容發中,讓對方先一刹那從劍尖前閃開。

     司馬英心思靈巧,而且目力超人,黑夜中,青霜劍映着天上的星光,青虹飛騰吞吐,盡入目中,盡可用以不變應萬變的定力,事先刹那趨吉避兇,讓過十四劍,也試攻了五劍之多,卻被對方勁烈的劍氣迫得走了空門。

     他無法近身乘隙進招,十四劍中,至少有四次機會可以從空隙中央突入,但他卻無法捕捉進擊的機會,他的劍不能擋,不敢錯,也不能封架,眼睜睜看着機會消逝于刹那間,太可惜了。

     其實,伏龍公子的劍術,攻得兇猛,守得緊密,幾乎無懈可擊,加以内力修為深厚,複有神劍相輔,憑空增加了五成威力,足以與任何守内高手過短長,司馬英所看出的空隙,乃是從亡魂劍法的角度忖度而來。

     由此可知,司馬英的劍術造詣,将近登峰造極之境了。

    從生死存亡出生入死中體悟參研而來的成就,确是使他從二流人物進入武林高手之林。

     三招落空,伏龍公子從凜然中産生了無比的憤怒,和難以忍受的難堪。

     在伏龍秘堡時,司馬英根本不堪一擊,這時寶劍在手,反而無法近身将對方擊倒,像話麼? “呸!”他怒吼,瘋狂地狂攻五劍,他拼命了。

     司馬英大喜,瘋怒掩蔽了對方的靈智,在先天上已拉成了平手,機會快來了。

    在對方瘋狂的進擊下,他警告自己必須沉着應付,不可貿然,心神合一進退如電,靈台清明默默留神找尋機會。

     對方狂風暴雨似的兇悍劍勢,全被他一一避開了。

     人影依稀,十丈方圓内劍影漫天,急劇的閃掠沖錯,幾乎難辨人影,青虹夭矯地飛旋撲去,看去已主宰了全局,仿佛已沒有司馬英還手的餘地。

     仇姑娘已調息停當,站在凝神觀戰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