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二

關燈
女兒的高考成績出來了,總分是四百九十九分,不是太理想,不過比平時,特别是臨考前的幾次摸拟考試成績,還高出了十幾分。

    這個分數,如果與去年的分數線對比,是三本線上下都有可能。

    但不知今年的錄取分數線,會不會讓女兒這樣的成績,能夠僥幸地享受到國家陽光雨露政策,還是說就徹底地毀了全家人熱切而又提心吊膽的期望。

    因為,高考的那一道道殘忍的分數線,就跟生死判決一樣,讓無數的學子,遁入了完全不同的多重境地。

     出分數的那天晚上,康權和陶玉一直堅持着,反複上網試着查詢,卻總是被拒絕,遲遲沒有結果出來。

    兩人剛剛睡下,也就是深夜一點多,韓偉打電話說能查成績了。

    康權有點發朦,咕哝着說了自家的情況。

    韓偉要他現在上網查。

    康權也沒多想,把電話挂斷,就往書房走。

    陶玉把自己捂在被窩裡,緊張的快要窒息了。

     這一回,康權隻試了一下,成績就出來了。

    他的心有點揪,一個人坐在電腦前,發着呆。

    陶玉受不了了,怪聲地叫了一下。

    康權過去說了,陶玉把頭探出了被子,有點狐疑,又有點不知好呆。

     陶玉含混地問:“這個成績怎麼樣?”康權說:“還算可以吧,比平時有了進步。

    ”陶玉說:“能不能上去?”康權說:“不好說。

    ”陶玉說:“哪怎麼辦?”康權說:“能怎麼,聽天由命吧。

    ”陶玉憂心忡忡說:“要是上不了線,可咋辦呀!”康權說:“那隻好複讀一年,明年再試了。

    ”陶玉說:“複讀,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好多娃娃複讀,不進步,還退步呢。

    ”康權說:“那就不管好呆,哪怕是專科,也上走吧。

    ”陶玉不悅地說:“你就是這麼個責任心!還是當老子的。

    ”康權無語了。

     陶玉自語說:“不知道韓偉和姜常,他們兩家的孩子成績怎麼樣?”康權這時才想起剛才接聽電話的失禮,一時忘了時間,把電話打過去,接聽的是耿雪,一如平常,語氣平淡地說:“還湊乎吧,考了五百七十多分。

    ”康權說:“這麼好了,還湊乎。

    你還想怎麼樣呢。

    ”耿雪反問,康權實話實說,臨了說:“你問一下韓偉,分數線是多少?”韓偉接了電話,說:“我的一個朋友正在省裡招辦打聽。

    ”康權說:“一有消息,你通知我啊。

    ”挂了電話,陶玉說:“你再問一問姜常,他是記者,消息也許靈通着呢。

    ”康權說:“現在是半夜,算了吧,明天自然就出來了。

    ” 夫婦倆無語了片刻,陶玉說:“就是,咱們着急頂啥用。

    你瞧,你們女子,無事人一樣,睡的啥也不管。

    也不出來問一問。

    ”康權恢諧地說:“人家是皇帝,咱們兩個是太監。

    這叫黃帝不急太監急。

    ”陶玉說:“咱們也睡吧,明天還有很多的事呢。

    ”康權說:“對,有些事急不頂用。

    ” 那一晚上,康權人躺在被窩裡,心中卻亂雪紛飛,寒意陣陣。

    無法休眠的大腦,一會兒竄出的是單位的事,一會竄出的是公司的事,那幾份報紙,像是被魔幻了一般,在耳邊嘩嘩的響個不停。

    天快亮時,他剛有點朦胧的意思,卻又被家裡的事給一念激醒。

    陶玉也是翻來覆去睡不着,隻是兩人再沒有接話,就那麼浮躁地躺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家裡的電話就響個不停,全都是關心女兒考試成績的親戚朋友,其中就有姜常、孟達和倪鵬。

    姜常的女兒考的也不錯,上了五百三十多分,對比起來,康權的女兒分數最低。

    大家交流中,分數線出來。

    韓偉的兒子上了一本,姜常女兒上了二本,康權的女兒上了三本。

    這是個可喜可賀的事,各家卻況味不同。

    康權雖覺不太滿意,可也算差強吧。

    陶玉的心事一下子歸回到了經濟問題上,越算眉頭越緊。

    而女兒囡囡,表現的心滿意足,又去貪玩她的電腦遊戲了。

     到了十點鐘,康權拿了幾張報紙,到單位去組織全體職工學習,内容是國家适時推出的大政方針和會議精神。

    這是領導欽點的内容,康權隻是照本宣科地念,然後把每位員工的考勤畫好了,便算完成任務。

    任務可謂輕閑,一個星期僅學三天,每天大約一個多小時,可康權分身無術,背裡叫苦不疊。

    哥們倪鵬知道後,總是尋一些借口,在關健時候,讓他能走出來,把差事混過去,再回去忙碌。

    可是,那個副職,好象覺察到了什麼,對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