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三

關燈
句氣人的埋怨。

    陶玉把手機一關,罵了一句髒話,夫妻二人再接再厲,向着黃河趕去。

     遠遠的可以看見黃河的第一道大堤了,一個明顯高出地平線的土塄子,東西橫亘,兩接雲天。

     康權提議說:“咱們還是把車子放在水桐樹那裡吧,步走上可以抄近道進去,要是往西繞道,那還有十幾裡路呢。

    ”陶玉說:“水桐樹不是讓雷劈了嗎,現在還有樹有人?”康權說:“那棵神樹讓劈了,樹林子還在,有個尼姑在那裡蓋了個小廟。

    我們去過兩次,都認識了。

    ”陶玉臉色紅樸樸說:“我不知道。

    就聽你的吧。

    ”說完,又自言自語說:“平時也一樣,我還不是聽你的。

    ”康權說:“平時,大多數時候,都是你拿主意的。

    ”陶玉被說高興了,努着嘴說:“那是你自己賴,啥也不管。

    ”康權進一步說:“不是不管,是沒權。

    ”陶玉說:“嘿,你還訴開苦了。

    ”康權說:“沒辦法,我不訴你不高興啊。

    ”陶玉說:“那你就訴吧,訴也是白訴。

    ” 沖上了河堤,一個巨大的無邊無沿的壯觀景像,讓一向自噓為黃河常客的康權,和妻子一樣有點喜出望外的震撼。

    隻見一線彎彎繞繞的黃河,在南邊以高出地平面的視覺印象,自西而東蜿蜒扭動着,沒入了蜃氣如煙的天邊。

    它與腳上堤壩之間的幾公裡寬的灘塗上,農家種植的向日葵,盛開出一片黃色的汪洋。

    這汪洋如海的花朵層次在綠葉之上,在藍天之下,被一朵朵白雲裝襯着,仿佛億萬個号角,正在吹湊一曲春天的,隻有它們自身能聽到的大合奏。

    金黃的太陽是這一切的總指揮。

     陶玉“哇”了一聲驚叫,拍手雀躍說:“哎呀,太美了,像一個夢境一樣生機昂然,金碧輝煌。

    ”她忘了正推着的自行車,失了手力相扶,倒在了一邊。

    康權說:“這景象這麼多年,我還沒見過呢。

    好象過去,沒有這麼多的葵花,而且也不是這麼開的。

    ”陶玉說:“可惜了,咱們沒帶像機。

    要不然,你給我好好拍兩張。

    ”這份遺憾康權也想到了,說:“早就說買一個數碼,你舍不的,等降價,等新功能的,這都幾年了,也沒買回來。

    ”陶玉不語,康權隻好說:“好景象留在記憶裡邊,也許更生動。

    你就加勁的高興吧。

    ”陶玉是個心急性慢的人,這時才說:“誰不想買,我是怕買下,影響你們女子學習。

    等她考上走了。

    咱們買一個便宜的。

    ”康權說:“這回,咱們就這麼說好了啊?”陶玉卻又換了口吻,悠悠說:“也不知道你們女子能不能考上。

    要是上了一、二本還省點,要是上了三本,咱們的苦日子才來了。

    ” 康權不想讓妻子分心這檔子事,催促着騎車來到了一片長滿大大小小水桐樹的林子,把自行車上鎖,寄存在了老尼姑的土屋邊,然後帶了吃喝用的東西,順着過去曾走過的一條道,向黃河徒步進發了。

     路過林子南邊那棵留有根底,半邊裂開,朽黑枯焦,唯餘一半的、曾經被當地人迷信為通神的水桐之王時,夫妻二人誰也沒說話,靜靜地默立了幾分鐘。

    在他們記憶裡,這棵樹當年多麼雄壯,幾個人環抱不住的大樹杆上,分生出七根樹杈,每杈又分生出衆多的樹杈,高長橫生中形成了占地足有兩畝大小的樹冠。

    在無風的暑日,樹冠下永遠是涼風習習,樹身白天黑夜都發出一種嗡嗡的響聲。

    而樹身從上到下,無處不有的挂着各種各樣紅綢子,上面寫了求神信佛之人的名字和素願。

    舊的變色了,新的又覆蓋上去,香火在它的虬杆之下,好象永遠在燃燒着。

    最令人稱奇的是樹杆之上,天然架接生長出了楊樹、柳樹的葉子,還有令人不可思議的草木和植物。

    它們究竟是寄生,還是說如人們所想象的一般,變異中通向着靈異的世界,像它蟒蛇般團擁的根須,攀爬深入到人類目力無法企及,想象卻是無限的地下。

     可惜這樣一棵居說有幾百年樹齡的大樹,漫生出一片水桐的兒女,自己卻被秋日的雷電劈成了兩半,一半在烈焰中化為灰燼,另一半枯死了。

    人類的那些紅綢與愫願分崩離隙,煙消雲散了,留下的記憶卻深烙在見過它的每一個人腦海裡。

    其中,就有康權和陶玉,也有遊昆、孟達等衆多來此一遊的哥們。

     神樹之死,讓陶玉興奮的心情沉郁了一會兒就過去了。

    因為他們很快進入了網洋的向口葵大野,這金色的花的世界,有蜜蜂嗡嗡在花間,有一種蜂密的香味濃濃地直往人的鼻孔裡鑽,襲擊人的大腦中樞,産生出被點燃的歡欣鼓舞。

    陶玉唱開了歌,這真是難得聽到的自己妻子稀缺的歌聲,康權也跟着唱,跟着用手去撫摩齊人高的花盤,伴演着童話中授粉的巨獸的角色。

    隻是走着,走着,那條記憶中通向河邊的路被草和向日葵給侵占的沒了去向。

     陶玉說:“怎麼辦,我的打鈴人。

    ”康權定頓了一下說:“管它呢,咱們隻要把方向搞對,往南走,一定能到黃河邊的。

    ”于是,繼續深入,沒有路,就在向日葵的行間裡,踏着虛土和野草前行。

    陶玉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