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元旦一過,城裡開始有零星的爆竹聲在提醒人們,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就要到來了。
康權已經在倪鵬的公司裡上了快兩個月班,所司差事是綜合事務,也就是哪忙哪有他,比起單位上班的輕閑來,可謂是天壤之别。
這份差事讓他每月有一千五的工資進項,令過去可憐巴巴的經濟有了些許的寬松。
不過,這一切的發生他都沒有給陶玉說,有時說是給人家幫忙,有時說是單位中有事,有時又透露說試着幹幹,看過完年後,能不能謀為第二個職業吧。
有了這份收入,康權先把單位中欠下的錢在年底結賬前還清利了,餘下的他存入銀行,想着夠一定數目後,先給老同學明玥還錢。
人有精神錢做主,一向不谙風情的他,取了二百多塊錢給妻子買了一個很工藝的女式挎包,往家裡一拿,陶玉激動的臉都紅了,翻來覆去翻看着挎包。
陶玉說:“太陽朝西出來了,我還說你這輩子也不會給我買件東西的。
”康權心裡有愧,說:“我哪會買東西,是倪鵬公司給員工發福利,我要了這麼個包。
”陶玉也沒多想,說:“你咋知道我正需要這麼個東西?”康權說:“我看見你那個包都磨得舊了。
” 冷靜下來後,陶玉才提出了疑問,說:“倪鵬的公司給員工搞福利,咋發這種東西?”康權啞吧了,半天才說:“人家還有别的東西,我隻選要了這麼個包。
”陶玉問:“哪還有啥好東西?”康權說:“東西多着呢。
你不要忘了人家那是典當行。
”陶玉說:“那我這個包不會是舊的吧?”康權忙保證說:“你咋想呢,舊得我能給你往回拿。
”跟着又說:“是一個商人資金周轉不靈了,把庫存的商品拿來抵押,過期也沒贖回。
”陶玉沒有再問啥,隻是說:“以後你留心點,再有好東西領我去看一看。
當鋪的東西,肯定便宜。
”康權心裡叫苦,嘴上說:“那要看年後,我能不能到人家公司上班了。
” 給老婆買一件東西本是好事,弄巧成拙卻出乎意料,康權最後說了一大堆謊話,才算自圓了其說。
第二天,康權再來到倪鵬的公司上班,坐在辦公桌前,把一堆要辦的事理出頭序後,歪了頭回想起老婆對那個包的反應,不覺有點慚愧。
正如老婆所說,這些年來,自己忙這忙哪,手裡面也曾有過幾回小打小鬧的收入,卻從沒有給妻子女兒買過啥東西。
他自知不是個小氣之人,實在說來不過是對一家人不分彼此的麻脾思想所至。
胡思亂想了一通,康權搖了搖頭,想收歸自己的思路,腦海裡卻“唿啦”一聲閃過一個人影。
這個影像如白駒過隙,又如蜻蜒掠浮萍,就觸發了他的又一樁心事,并萌發一個不知對錯的念頭。
這個飛過康權腦海的人影是明玥。
自從康權借錢之後,兩人一直沒有聯系過。
明玥是怕聯系生出岐意,康權是心債如石,難以浪漫。
春節馬上要來了,欠債還錢,一年一清是康權意識裡的一個教條。
這個教條讓他在欠債過年就厚了一層壓力的認知中,滋生着無能為力的痛苦。
康權想給明玥也買一個類似于給妻子的包,反複想了很多,又拿不定主意了。
這個念頭讓他鼓足勇氣,給明玥打了個電話,想從中找出一些理由,或者是試探一下老同學對這種生活小節的反應。
康權說:“你好,老同學,還記得我吧?”明玥的聲音裡有種驚喜,清脆地說:“我以為咱們互相都需要忘了彼此呢。
”康權一舒心,說:“不敢呀!我是最近瞎忙亂,今天有空了,才強迫自己一定要給你打個電話
康權已經在倪鵬的公司裡上了快兩個月班,所司差事是綜合事務,也就是哪忙哪有他,比起單位上班的輕閑來,可謂是天壤之别。
這份差事讓他每月有一千五的工資進項,令過去可憐巴巴的經濟有了些許的寬松。
不過,這一切的發生他都沒有給陶玉說,有時說是給人家幫忙,有時說是單位中有事,有時又透露說試着幹幹,看過完年後,能不能謀為第二個職業吧。
有了這份收入,康權先把單位中欠下的錢在年底結賬前還清利了,餘下的他存入銀行,想着夠一定數目後,先給老同學明玥還錢。
人有精神錢做主,一向不谙風情的他,取了二百多塊錢給妻子買了一個很工藝的女式挎包,往家裡一拿,陶玉激動的臉都紅了,翻來覆去翻看着挎包。
陶玉說:“太陽朝西出來了,我還說你這輩子也不會給我買件東西的。
”康權心裡有愧,說:“我哪會買東西,是倪鵬公司給員工發福利,我要了這麼個包。
”陶玉也沒多想,說:“你咋知道我正需要這麼個東西?”康權說:“我看見你那個包都磨得舊了。
” 冷靜下來後,陶玉才提出了疑問,說:“倪鵬的公司給員工搞福利,咋發這種東西?”康權啞吧了,半天才說:“人家還有别的東西,我隻選要了這麼個包。
”陶玉問:“哪還有啥好東西?”康權說:“東西多着呢。
你不要忘了人家那是典當行。
”陶玉說:“那我這個包不會是舊的吧?”康權忙保證說:“你咋想呢,舊得我能給你往回拿。
”跟着又說:“是一個商人資金周轉不靈了,把庫存的商品拿來抵押,過期也沒贖回。
”陶玉沒有再問啥,隻是說:“以後你留心點,再有好東西領我去看一看。
當鋪的東西,肯定便宜。
”康權心裡叫苦,嘴上說:“那要看年後,我能不能到人家公司上班了。
” 給老婆買一件東西本是好事,弄巧成拙卻出乎意料,康權最後說了一大堆謊話,才算自圓了其說。
第二天,康權再來到倪鵬的公司上班,坐在辦公桌前,把一堆要辦的事理出頭序後,歪了頭回想起老婆對那個包的反應,不覺有點慚愧。
正如老婆所說,這些年來,自己忙這忙哪,手裡面也曾有過幾回小打小鬧的收入,卻從沒有給妻子女兒買過啥東西。
他自知不是個小氣之人,實在說來不過是對一家人不分彼此的麻脾思想所至。
胡思亂想了一通,康權搖了搖頭,想收歸自己的思路,腦海裡卻“唿啦”一聲閃過一個人影。
這個影像如白駒過隙,又如蜻蜒掠浮萍,就觸發了他的又一樁心事,并萌發一個不知對錯的念頭。
這個飛過康權腦海的人影是明玥。
自從康權借錢之後,兩人一直沒有聯系過。
明玥是怕聯系生出岐意,康權是心債如石,難以浪漫。
春節馬上要來了,欠債還錢,一年一清是康權意識裡的一個教條。
這個教條讓他在欠債過年就厚了一層壓力的認知中,滋生着無能為力的痛苦。
康權想給明玥也買一個類似于給妻子的包,反複想了很多,又拿不定主意了。
這個念頭讓他鼓足勇氣,給明玥打了個電話,想從中找出一些理由,或者是試探一下老同學對這種生活小節的反應。
康權說:“你好,老同學,還記得我吧?”明玥的聲音裡有種驚喜,清脆地說:“我以為咱們互相都需要忘了彼此呢。
”康權一舒心,說:“不敢呀!我是最近瞎忙亂,今天有空了,才強迫自己一定要給你打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