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一
關燈
小
中
大
五:牙龈
康權接了喬蘭的電話,轉手用電話跟老婆打了聲招呼,又往父母的家中打電話問了平安,這才安心地騎上自行車,從城西跑到了城東,來到了當地報社的家屬區。
這是一片平房,建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全都是灰磚紅瓦一溜幾排分布開來。
這些平房各家有自己的院子,自家的大門。
院内大多都種着梨樹和花草,高出院牆露出來綠色。
各家門外的巷道都一樣,僅可兩輛自行車并行,住戶多是老居民,互相多年在一起,彼此熟悉的很,往來的就如同鄉下一個村子的人一樣。
對于姜常家的情況,康權是知道的很清楚。
姜常的父母都是當地報社的老職工,其父曾為報社的編輯,其母為老發行報人。
他兄妹二人,一個高中畢業後,上了幾年專科,回來沒處分配,老母便以病退的名義提前退崗,把兒子頂了進來。
姜常的妹妹高中畢業後,機會湊巧,入了當地的一家企業上班,發展的很不錯,尋了個女婿挺有點本事,所以最終吃的是另一類型的飯。
姜常原是最讨厭報社工作,無奈頂了母親的班後,先在車間混了兩年,後來通過哥們韓偉、孟達和康權幾個人,捉筆代寫了幾篇稿子,挂名一發表,他就成了報社裡的文化人了。
姜常開始鍛煉着學習寫作,加上大學裡積累的功底,所以沒費多大的勁,就修身成佛,立于了記者的廟堂行列之中。
當了記者的姜常很快就品出了工作的好處,和身後這塊媒體陣地的影響力。
憑着年輕人的活力,和幾篇份量不輕的報導文章,特别是一篇曾熱門一時的負面事件的專訪,使他在社會上的名氣陡增,身份開始了漸入佳境。
在這一切到來之前,姜常就已經結了婚,對象是自己上初中的同屆同學,名叫喬蘭。
她是一家商場的營業員,集體解散之後,自己包了幾截櫃台做生意,收入比姜常的工資多多了。
隻是,原來長得花眉俊眼的喬蘭,自從生了大女兒後,身體就開始發福,并一發不可收拾,成了一個坐下一堆,站起來一堵的肥婆模樣。
後來,夫妻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戴環避孕了幾年,鬼使神差,一不小心居然又懷孕了。
對這個意外懷孕的孩子,姜常不想要,極力主張打掉,喬蘭和婆婆公公,還有小姑子都不同意。
全家人較力,喬蘭就上了B超機前,一照竟然是個帶把的小子。
這一下姜常也不堅持了,等到瓜熟蒂落,姜家果然得了個胖小子。
隻是這個小子是頭頂着母親體内的伽碼環落生的,顱上名顯留下了一個凹痕。
這道痕迹雖然至今還可以看見,孩子的發育并沒因此受到影響,隻個性有點内向,還有點男孩子的暴力傾向。
在兩個孩子和生意的操磨下,和姜常同歲的喬蘭就明顯顯老了,人也變得婆婆媽媽。
而在社會上混得不亦樂乎的姜常,除了名聲在外,還有一副裝襯門面的身架和臉相,很能吸引女性的注意,常常惹出一些傳聞的故事。
在這種狀況下,姜常非常滿意于安于現狀,喬蘭自然覺得委屈,時不時鬧起脾氣來,說是要離婚,隻是事到臨頭又偃旗息鼓。
原因是他們的女兒再有一年就要高考了,計劃外的兒子小小年紀染上了網瘾,發展到都有點病态的地步。
婚暫時是不能離了,矛盾卻依然在積累着,隔一段時間,兩人就會為一些閑言碎語和雞靈狗碎的瑣事在家裡鬧騰,且常常互動手腳,結果自然各有勝負。
吃了虧後的喬蘭往往是逢人便說,四處訴苦;挨了抓的姜常隻好躲出去,用時間來療養自己的皮肉之傷。
對于姜常這樣一個家庭,今天突然由女人代為邀請,叫幾個常被罵為狐朋狗黨的老哥們來喝酒,這中間不知為什麼,康權總覺的有點不對的地方。
他騎車到了姜常家所在的巷道口,在一種浮光掠影的胡思亂想中,不進也不退地推着自行車發起呆來。
随後而來的韓偉,看見康權的樣子說:“康權,你小子在這發瓷幹甚呢?是不是找不着姜常家了?”康權做了個小聲的手勢,說:“你來的正好,我問你,今天是誰叫你來的?”韓偉有點莫名其妙,說:“是喬蘭打的電話,她說姜常上街買東西去了,
這是一片平房,建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全都是灰磚紅瓦一溜幾排分布開來。
這些平房各家有自己的院子,自家的大門。
院内大多都種着梨樹和花草,高出院牆露出來綠色。
各家門外的巷道都一樣,僅可兩輛自行車并行,住戶多是老居民,互相多年在一起,彼此熟悉的很,往來的就如同鄉下一個村子的人一樣。
對于姜常家的情況,康權是知道的很清楚。
姜常的父母都是當地報社的老職工,其父曾為報社的編輯,其母為老發行報人。
他兄妹二人,一個高中畢業後,上了幾年專科,回來沒處分配,老母便以病退的名義提前退崗,把兒子頂了進來。
姜常的妹妹高中畢業後,機會湊巧,入了當地的一家企業上班,發展的很不錯,尋了個女婿挺有點本事,所以最終吃的是另一類型的飯。
姜常原是最讨厭報社工作,無奈頂了母親的班後,先在車間混了兩年,後來通過哥們韓偉、孟達和康權幾個人,捉筆代寫了幾篇稿子,挂名一發表,他就成了報社裡的文化人了。
姜常開始鍛煉着學習寫作,加上大學裡積累的功底,所以沒費多大的勁,就修身成佛,立于了記者的廟堂行列之中。
當了記者的姜常很快就品出了工作的好處,和身後這塊媒體陣地的影響力。
憑着年輕人的活力,和幾篇份量不輕的報導文章,特别是一篇曾熱門一時的負面事件的專訪,使他在社會上的名氣陡增,身份開始了漸入佳境。
在這一切到來之前,姜常就已經結了婚,對象是自己上初中的同屆同學,名叫喬蘭。
她是一家商場的營業員,集體解散之後,自己包了幾截櫃台做生意,收入比姜常的工資多多了。
隻是,原來長得花眉俊眼的喬蘭,自從生了大女兒後,身體就開始發福,并一發不可收拾,成了一個坐下一堆,站起來一堵的肥婆模樣。
後來,夫妻響應國家的計劃生育,戴環避孕了幾年,鬼使神差,一不小心居然又懷孕了。
對這個意外懷孕的孩子,姜常不想要,極力主張打掉,喬蘭和婆婆公公,還有小姑子都不同意。
全家人較力,喬蘭就上了B超機前,一照竟然是個帶把的小子。
這一下姜常也不堅持了,等到瓜熟蒂落,姜家果然得了個胖小子。
隻是這個小子是頭頂着母親體内的伽碼環落生的,顱上名顯留下了一個凹痕。
這道痕迹雖然至今還可以看見,孩子的發育并沒因此受到影響,隻個性有點内向,還有點男孩子的暴力傾向。
在兩個孩子和生意的操磨下,和姜常同歲的喬蘭就明顯顯老了,人也變得婆婆媽媽。
而在社會上混得不亦樂乎的姜常,除了名聲在外,還有一副裝襯門面的身架和臉相,很能吸引女性的注意,常常惹出一些傳聞的故事。
在這種狀況下,姜常非常滿意于安于現狀,喬蘭自然覺得委屈,時不時鬧起脾氣來,說是要離婚,隻是事到臨頭又偃旗息鼓。
原因是他們的女兒再有一年就要高考了,計劃外的兒子小小年紀染上了網瘾,發展到都有點病态的地步。
婚暫時是不能離了,矛盾卻依然在積累着,隔一段時間,兩人就會為一些閑言碎語和雞靈狗碎的瑣事在家裡鬧騰,且常常互動手腳,結果自然各有勝負。
吃了虧後的喬蘭往往是逢人便說,四處訴苦;挨了抓的姜常隻好躲出去,用時間來療養自己的皮肉之傷。
對于姜常這樣一個家庭,今天突然由女人代為邀請,叫幾個常被罵為狐朋狗黨的老哥們來喝酒,這中間不知為什麼,康權總覺的有點不對的地方。
他騎車到了姜常家所在的巷道口,在一種浮光掠影的胡思亂想中,不進也不退地推着自行車發起呆來。
随後而來的韓偉,看見康權的樣子說:“康權,你小子在這發瓷幹甚呢?是不是找不着姜常家了?”康權做了個小聲的手勢,說:“你來的正好,我問你,今天是誰叫你來的?”韓偉有點莫名其妙,說:“是喬蘭打的電話,她說姜常上街買東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