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五

關燈
十多天後,康權的弟弟拿了幾百塊錢,到大姐所在的城市謀生去了。

    又過了幾天,離婚的呂娥後悔了,先是把孩子打發到爺爺奶奶家來,鬧騰的父母都知道了。

    康權隻好又出面調解這檔子家庭問題,隻是呂娥聽說男人出走,這才覺得慌了神,哭哭啼啼來婆婆家鬧騰了幾次,最後拒絕領兒子回家去。

    父母親平常自己的生活都自顧不暇,更别說照料一個剛剛十多歲的孫子。

    康權反複做呂娥的工作不起作用,一籌莫展中,他給異地的姐姐打電話,希望能勸說康炳回來,好破鏡重圓。

    沒想到康炳如吃了秤铊,鐵定了心不想回頭,人也不願回來。

    沒辦法,康權隻好把侄兒領回自己的家裡。

     對這檔子事,妻子陶玉倒還大方,并沒有計較什麼,感情上還傾向着自家人一方。

    她對到家的這個侄兒還能善待,吃住一如自家人一樣。

    這種權宜之計,本來是臨時性的,沒想到呂娥也鐵了心腸,十幾天過去了,仍然拒絕接回自己的兒子。

    陶玉的好心腸就熬不住了,幾次繞彎問康權怎麼辦?搞得康權難以答複,隻好将就着說再等上幾天吧。

     康權的居住地,離侄兒所上的小學遠了些,中間要過幾條馬路,沒有人接送挺危險的。

    康權的父親就擔當起了這個差事,有時康權也騎車接送,這就給家庭憑空生出很多的勞累來。

    沒辦法,康權領着侄兒,親自送回到了弟媳家,從關心孩子的角度說了許多的話,總算把人給留下了。

    可是沒過幾天,呂娥又把孩子送回了婆婆家。

    母親就生氣了,精神上表現的時而抑郁,時而亢奮。

    抑郁時終日不語,連飯都不好好吃;亢奮時大罵二媳婦不是個東西,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要了,還算是人嗎?沖動起來的時候,母親還要到兒媳門上去鬧事。

     呂娥說:“娃娃是你們康家的人,姓你們康家的姓,他老子不管,你們家人就得管。

    再說,我現在是坐吃山空,今後還要生活呢,我不能一個人來負擔娃娃的事。

    ”僵持中,呂娥提出了個蠻不講理的條件,說:“他康炳想一走了之,把娃娃留給我管,沒門。

    他圖清利,我還想清利呢!要想讓我把兒子領回去,除非先把你們的兒子給我領回來。

    等我們把事情商量好,或者等我們複了婚,娃娃我自然就領回去了。

    ” 康權就動怒了,和自家的小妹一商量,打電話給呂娥,威脅說:“離婚是你們大人自己的選擇,要娃娃當初也是你提出的要求,現在你反悔了,想用娃娃的事來要挾我們家,那你想錯了。

    我告訴你,你要是真不要這個娃娃了,那好,我這個當叔老子的收留他。

    但你得給我辦一套過戶手續,正式确認放棄對兒子的撫育權。

    你不要以為,離開了你這樣的母親,娃娃就長不大了。

    還有,你也不要想得太美了,以後每個月還要承擔孩子的撫養費,要不然我可以上法院告你遺棄罪的。

    ” 呂娥在電話的另一端就哭了,說:“我不是不想要娃娃,我生的我能不要他嗎!我隻是想讓康炳回來。

    離婚我原來隻是想吓唬他一下,沒想到他個沒良心貨跟我來真的了,還跑到别處去圖快活。

    我現在一個人好害怕,我是沒辦法才隻好這麼做的。

    ” 康權的心一下子就軟了,說:“我知道你們就是胡鬧呢,鬧到現在,除了添亂,能有啥結果呢。

    可你們不能因為胡鬧,就拿娃娃來當籌碼吧。

    你想過沒有,這麼鬧騰下去,會對娃娃的學習,成長,還有心理都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等他将來長大了,會咋看待你們的?”跟着,他又好言相勸說:“康炳我們一直在往回叫,最近他也有點後悔了,隻是男人家還轉不過那個彎來。

    你等我們慢慢的勸說他,當然了,你也不能光靠家裡,自己也得主動點才行。

    娃娃呢,你領回去好好招呼着。

    那是你們的骨肉,不要讓他受傷害,等老來老,你們還得靠他養活呢。

    對不?”呂娥這才吐口說明天往回接孩子。

     放了電話,康權長出了口氣,悄聲地給老婆報了這個信息。

    陶玉聽了,當然也松了一口氣,當天傍晚,還特意為這個讨人喜歡的侄兒子炖了一條魚。

     全家人吃飯的時候,陶玉給小家夥舉了一筷子肉,問說:“這些天在大媽家好不好?”小侄兒說:“大媽家好,吃得也比我們家好。

    ”康權笑着罵說:“說得多可憐,好象你爸你媽不給你吃一樣。

    ”小侄兒神秘地說:“我媽偷得給我吃呢,怕我爸看見了。

    ”陶玉興趣地問:“你媽為啥怕你爸看見了?”小侄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