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三
關燈
小
中
大
從什麼時候開始,每一個星期天,生病的母親都要幾個在身邊的兒女回家去,不為了别的,隻圖全家人在一起吃頓飯,說上幾句話,偶爾還湊在一起玩上兩把麻将牌,以為小小的娛樂。
日子長了,特别是随了母親的毛病反複的厲害,麻将牌打不成了,兒女們回家一定程度上就成了老人的一種心理期望。
康權身為家中的老大,身體力行着老人的這個看似小,實則很麻煩的要求。
弟弟妹妹則不然,隻要自己有事,就把父母的這份願望抛在了一邊。
在陪老人過周末這檔事上,康權從不與家人計較什麼,誰願來誰願去全都随便,他隻是盡着自己一個當兒子的本份。
倒是妻子陶玉,因為男人過于分心在父母身上,對自己家庭生活自然就産生了影響,無論是精力,還是物力和情感,都讓她覺得自己應得的一份有了許多的欠缺,所以從心理深處,不時就流露出不滿,偶爾還生出點小脾氣來。
康權當然心知肚明這些小細節,隻不往心裡去罷了。
他頭一天之所以提出來那個要求,實在是父母磨磨叨叨了好幾次,想讓孫女子和媳婦回家走一趟。
在兩個老人的眼裡,或者說他們老于人生的感覺裡,如果媳婦好長時間不能與兒子一道來去,很可能就是有什麼問題出現了。
這個周日,康權還是沒能帶動老婆孩子回家,一切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的人為安排,反正一大早,嶽母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說家裡來了遠方的親戚,讓陶玉回家招呼一下。
女兒呢,又找到了一個新的說法,說是學校通知星期天的上午集體要補課,一早就背了書包出門了。
康權隻好一個人回來陪自己的父母。
一進父母居住的平房院門,康權看見弟弟康炳先行回來了,一個人在院子裡心不在蔫的徘徊着。
鐵大門的哐響,讓康炳把目光轉了過來,有氣無力地問候了一聲:“哥,你回來了。
”康權應了一聲,問說:“你是咋了,是不是昨天晚上沒睡好覺?”康炳欲言又止。
父親就從屋裡出來說:“你們回來就好,你媽早就等不及星期天了。
”康權說:“哪我媽咋在屋裡還不出來呢?”父親用嘴呶了呶旁邊的鄰居家,康炳小聲說:“是不是我媽又跟人吵架了。
”康權隻覺得胸口一堵,心就有點煩亂。
兄弟倆随了父親回到屋裡,聞到了一股發黴的味道,那是老平房陳年的潮濕,加之剛下過一場大雨,屋裡通風不好,清潔不到位造成的。
當然了,這種黴味裡還有老人衰朽的體味,和一隻貓一隻狗混居出的嗆人味道。
康權讓康炳把前後窗戶打開,自己把卧在一隻紙箱中的小狗秀秀整體端了出去,放在陽光下讓曬着。
兩個兒子的歸來,讓精神極度抑郁的母親從床上坐了起來,什麼話也不說,隻是拿一雙毫無光澤的眼睛,歪了脖子盯了他們看,那神情好象不認識自己的兒子一樣。
老人自從上次舊病複發之後,情緒一直不穩定,時而燥動不安,暴烈蠻橫;時而郁郁恹恹,胡思亂想,疑神疑鬼。
每當這種時候,自己的老伴經過一生的磨合,已經難以成為發洩的對象,鄰家的人語娃哭,就成了母親發瘋時的憤怒方向。
就在前一天,母親因為心情不順,又聽見鄰居家不知在鬧騰什麼,一時發作,又抛了兩片爛瓦過去,随着瘋罵開來。
兩家的院牆雖然砌得很高,但難擋老人的髒話,和随手一抛的東西。
鄰居的女人本來正跟自己的男人生氣,這一下油遇着了火,隔了牆頓時罵翻了天,還把母親抛過去的東西,順聲又抛了回來,結果打在了試圖勸說老伴的父親身上。
父親忍了,母親把怒火轉到了老伴的身上,罵他一輩子窩囊廢,官沒當個官,錢沒掙下錢,家裡人挨了别人的打,連個屁都不放,算什麼男人。
父親喏喏不敢回話。
母親罵不過鄰居女人,一時氣急,臉色就變了,撇腿坐在自家院裡,渾身抖動如篩糠。
父親情急之下,沖着鄰居女人嚷了句鬧出人命了。
鄰居女人嘴雖厲害,心裡曉得瘋子的病情,怕真出了事,就适時收了口。
父親颠颠地從屋裡端出一杯水,給母親飲了兩口,然後又是撫背,又是捋頭發,揪臂膀。
母親的臉色慢慢緩了過來,一場危機終于化險為夷。
父親想勸說母親回屋去,反被母親一把給推得坐在了地上。
老倆口一時呆坐在院子裡,瞪着眼睛,像兩個老玩童一樣,各自惱着表情,互相鬥着氣,誰也不說話。
好在家裡的小狗,不知是通靈,還是覺得有趣,在老倆口中間轉來轉去。
家養的大花貓也從屋裡出來,伸着懶腰,挺着尾巴,湊過身
日子長了,特别是随了母親的毛病反複的厲害,麻将牌打不成了,兒女們回家一定程度上就成了老人的一種心理期望。
康權身為家中的老大,身體力行着老人的這個看似小,實則很麻煩的要求。
弟弟妹妹則不然,隻要自己有事,就把父母的這份願望抛在了一邊。
在陪老人過周末這檔事上,康權從不與家人計較什麼,誰願來誰願去全都随便,他隻是盡着自己一個當兒子的本份。
倒是妻子陶玉,因為男人過于分心在父母身上,對自己家庭生活自然就産生了影響,無論是精力,還是物力和情感,都讓她覺得自己應得的一份有了許多的欠缺,所以從心理深處,不時就流露出不滿,偶爾還生出點小脾氣來。
康權當然心知肚明這些小細節,隻不往心裡去罷了。
他頭一天之所以提出來那個要求,實在是父母磨磨叨叨了好幾次,想讓孫女子和媳婦回家走一趟。
在兩個老人的眼裡,或者說他們老于人生的感覺裡,如果媳婦好長時間不能與兒子一道來去,很可能就是有什麼問題出現了。
這個周日,康權還是沒能帶動老婆孩子回家,一切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的人為安排,反正一大早,嶽母的電話就打過來了,說家裡來了遠方的親戚,讓陶玉回家招呼一下。
女兒呢,又找到了一個新的說法,說是學校通知星期天的上午集體要補課,一早就背了書包出門了。
康權隻好一個人回來陪自己的父母。
一進父母居住的平房院門,康權看見弟弟康炳先行回來了,一個人在院子裡心不在蔫的徘徊着。
鐵大門的哐響,讓康炳把目光轉了過來,有氣無力地問候了一聲:“哥,你回來了。
”康權應了一聲,問說:“你是咋了,是不是昨天晚上沒睡好覺?”康炳欲言又止。
父親就從屋裡出來說:“你們回來就好,你媽早就等不及星期天了。
”康權說:“哪我媽咋在屋裡還不出來呢?”父親用嘴呶了呶旁邊的鄰居家,康炳小聲說:“是不是我媽又跟人吵架了。
”康權隻覺得胸口一堵,心就有點煩亂。
兄弟倆随了父親回到屋裡,聞到了一股發黴的味道,那是老平房陳年的潮濕,加之剛下過一場大雨,屋裡通風不好,清潔不到位造成的。
當然了,這種黴味裡還有老人衰朽的體味,和一隻貓一隻狗混居出的嗆人味道。
康權讓康炳把前後窗戶打開,自己把卧在一隻紙箱中的小狗秀秀整體端了出去,放在陽光下讓曬着。
兩個兒子的歸來,讓精神極度抑郁的母親從床上坐了起來,什麼話也不說,隻是拿一雙毫無光澤的眼睛,歪了脖子盯了他們看,那神情好象不認識自己的兒子一樣。
老人自從上次舊病複發之後,情緒一直不穩定,時而燥動不安,暴烈蠻橫;時而郁郁恹恹,胡思亂想,疑神疑鬼。
每當這種時候,自己的老伴經過一生的磨合,已經難以成為發洩的對象,鄰家的人語娃哭,就成了母親發瘋時的憤怒方向。
就在前一天,母親因為心情不順,又聽見鄰居家不知在鬧騰什麼,一時發作,又抛了兩片爛瓦過去,随着瘋罵開來。
兩家的院牆雖然砌得很高,但難擋老人的髒話,和随手一抛的東西。
鄰居的女人本來正跟自己的男人生氣,這一下油遇着了火,隔了牆頓時罵翻了天,還把母親抛過去的東西,順聲又抛了回來,結果打在了試圖勸說老伴的父親身上。
父親忍了,母親把怒火轉到了老伴的身上,罵他一輩子窩囊廢,官沒當個官,錢沒掙下錢,家裡人挨了别人的打,連個屁都不放,算什麼男人。
父親喏喏不敢回話。
母親罵不過鄰居女人,一時氣急,臉色就變了,撇腿坐在自家院裡,渾身抖動如篩糠。
父親情急之下,沖着鄰居女人嚷了句鬧出人命了。
鄰居女人嘴雖厲害,心裡曉得瘋子的病情,怕真出了事,就适時收了口。
父親颠颠地從屋裡端出一杯水,給母親飲了兩口,然後又是撫背,又是捋頭發,揪臂膀。
母親的臉色慢慢緩了過來,一場危機終于化險為夷。
父親想勸說母親回屋去,反被母親一把給推得坐在了地上。
老倆口一時呆坐在院子裡,瞪着眼睛,像兩個老玩童一樣,各自惱着表情,互相鬥着氣,誰也不說話。
好在家裡的小狗,不知是通靈,還是覺得有趣,在老倆口中間轉來轉去。
家養的大花貓也從屋裡出來,伸着懶腰,挺着尾巴,湊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