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8
關燈
小
中
大
紅的,睫毛濕漉漉的,看他一眼便垂下去,聲音小得像蚊子:“可以幫我搬一下死者嗎?……我知錯了。
” 他拔腳走來,嗓音低下去:“在車上對你說的那些話,我也很抱歉。
” …… 上午十點左右,病理實驗結果出來了。
死者身體亞健康,髒器正常,體内未檢測到毒物,死亡時間在11月6日22:30至23:30間。
陰.道内沒有精班,殘留有安全套潤滑油,有□□痕迹。
頭部多處鈍器傷痕,緻死原因是頂骨鈍器重擊骨折。
甄暖做完工作,想起死者頭皮上的玻璃碎屑,下樓去化學實驗室看看。
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和密度後,以後做對比可以成為關鍵證據。
化學研究員谷清明正帶着幾個助理做檢驗。
谷清明長得和他名字一樣,清秀明朗。
他一身白大褂,面無表情立在顯微鏡前,往一粒玻璃碎屑上滴液體。
甄暖好奇:“是什麼?” “居裡液體。
”回答簡短,也不管她明不明白,不繼續解釋。
“嗯?” “居裡液體。
” “……”嗯的意思是請繼續,不是說我沒聽清。
“我不知道什麼是居裡液體。
” “哦。
”他擡起頭,望着空氣想了想,說,“用來測玻璃的折射指數。
” “怎麼測呀?”甄暖覺得和他說話像擠牙膏。
他看着偏光顯微鏡,頭也不擡:“液體的折射指數高于或低于玻璃時,會出現貝克線。
” “我可以看看嗎?”她想和新同事熟絡。
谷清明從鏡頭裡擡起頭顱,想了想,翻開一本書一頁一頁地找。
甄暖納悶,歪頭看,他拿的是《c-lab化學實驗室行為規範》。
他很快翻完,說:“你看吧。
” “……”甄暖推測,他應該沒找到“不許外來人員觀看貝克線”這一條。
她透過鏡頭,看見液體裡躺着一粒碎屑,碎屑周圍一圈銀白色的光暈,明亮而纖細,時而收縮,時而擴大。
她輕歎:“好漂亮。
” “謝謝。
” “……” 谷清明滴着液體,一絲不苟道:“居裡液的折射率可根據混合度的不同而改變,當它的折射率和玻璃一緻時……” 閃閃的貝克線消失了。
“好神奇。
我從來沒聽說過居裡液。
” “哦,這是我自己配置的,也是我給它起的名。
”他尋常道。
“啊?” “測玻璃折射率有多種方法,但我喜歡貝克線,所以配着玩兒。
” “……” 她問:“腦部傷口提取的紅色碎屑檢查過了嗎?” “油漆。
” “這麼說,兇器的表面有油漆?” “對。
” 甄暖自言自語:“塗着油漆的奇怪兇器,會是什麼呢?” “我不知道。
”谷清明一闆一眼地說。
“……”我沒問你。
“我建了一個油漆數據庫,等成分分析出來,可以對比找到線索。
” 甄暖驚訝于谷清明的工作态度。
她想起在大洋彼岸實習的經曆。
那時她所在的法醫實驗室有專門針對汽車油漆的數據庫,收錄了幾萬種油漆的成分材質廠商出産信息,隻要現場落下汽車油漆,就很容易找到線索。
同樣的還有衣服纖維數據庫等等。
她曾幻想國内什麼時候能建立那樣的數據庫,可現在,她覺得應該不遠了。
c-lab犯罪技術研究實驗室,每個人都那麼好。
她想到自己的兇器傷痕數據庫,每天都在更新。
她要更努力,不落後于大家才行。
…… 甄暖回到辦公室,在筆記本上整理出屍檢的關鍵點: 1.頭上的利器傷痕裡有玻璃屑;鈍器傷不規則,無法确定是一個或多個兇器;但某個兇器上有紅色油漆; 2.頭部右側擊打力度較輕,有玻璃磨損;頭頂及後側發力較大,是緻死原因;臉部的鈍器傷為死後毀容; 3.肩胛背部有挫傷,系掙紮或搏鬥傷痕,可身體其他地方沒有,尤其手掌手臂沒有防衛傷;(自衛時扭打和掙紮不激烈) 4.生前遭受長期的性暴力(很可能來自丈夫); 5.有自殺傾向; 6.死前與人發生過**,沒有反抗; 7.手臂被長條的物體打過或者撞上,留下的花紋顯示她當時穿着浴袍,可她死時穿着齊整的衣物;(案發地在室内,否則無法在屍體僵硬後換衣服) 8.在高溫的地方放了幾個小時,破壞屍僵後被塞進行李箱裡;兇手破壞屍僵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運輸方便。
” 他拔腳走來,嗓音低下去:“在車上對你說的那些話,我也很抱歉。
” …… 上午十點左右,病理實驗結果出來了。
死者身體亞健康,髒器正常,體内未檢測到毒物,死亡時間在11月6日22:30至23:30間。
陰.道内沒有精班,殘留有安全套潤滑油,有□□痕迹。
頭部多處鈍器傷痕,緻死原因是頂骨鈍器重擊骨折。
甄暖做完工作,想起死者頭皮上的玻璃碎屑,下樓去化學實驗室看看。
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和密度後,以後做對比可以成為關鍵證據。
化學研究員谷清明正帶着幾個助理做檢驗。
谷清明長得和他名字一樣,清秀明朗。
他一身白大褂,面無表情立在顯微鏡前,往一粒玻璃碎屑上滴液體。
甄暖好奇:“是什麼?” “居裡液體。
”回答簡短,也不管她明不明白,不繼續解釋。
“嗯?” “居裡液體。
” “……”嗯的意思是請繼續,不是說我沒聽清。
“我不知道什麼是居裡液體。
” “哦。
”他擡起頭,望着空氣想了想,說,“用來測玻璃的折射指數。
” “怎麼測呀?”甄暖覺得和他說話像擠牙膏。
他看着偏光顯微鏡,頭也不擡:“液體的折射指數高于或低于玻璃時,會出現貝克線。
” “我可以看看嗎?”她想和新同事熟絡。
谷清明從鏡頭裡擡起頭顱,想了想,翻開一本書一頁一頁地找。
甄暖納悶,歪頭看,他拿的是《c-lab化學實驗室行為規範》。
他很快翻完,說:“你看吧。
” “……”甄暖推測,他應該沒找到“不許外來人員觀看貝克線”這一條。
她透過鏡頭,看見液體裡躺着一粒碎屑,碎屑周圍一圈銀白色的光暈,明亮而纖細,時而收縮,時而擴大。
她輕歎:“好漂亮。
” “謝謝。
” “……” 谷清明滴着液體,一絲不苟道:“居裡液的折射率可根據混合度的不同而改變,當它的折射率和玻璃一緻時……” 閃閃的貝克線消失了。
“好神奇。
我從來沒聽說過居裡液。
” “哦,這是我自己配置的,也是我給它起的名。
”他尋常道。
“啊?” “測玻璃折射率有多種方法,但我喜歡貝克線,所以配着玩兒。
” “……” 她問:“腦部傷口提取的紅色碎屑檢查過了嗎?” “油漆。
” “這麼說,兇器的表面有油漆?” “對。
” 甄暖自言自語:“塗着油漆的奇怪兇器,會是什麼呢?” “我不知道。
”谷清明一闆一眼地說。
“……”我沒問你。
“我建了一個油漆數據庫,等成分分析出來,可以對比找到線索。
” 甄暖驚訝于谷清明的工作态度。
她想起在大洋彼岸實習的經曆。
那時她所在的法醫實驗室有專門針對汽車油漆的數據庫,收錄了幾萬種油漆的成分材質廠商出産信息,隻要現場落下汽車油漆,就很容易找到線索。
同樣的還有衣服纖維數據庫等等。
她曾幻想國内什麼時候能建立那樣的數據庫,可現在,她覺得應該不遠了。
c-lab犯罪技術研究實驗室,每個人都那麼好。
她想到自己的兇器傷痕數據庫,每天都在更新。
她要更努力,不落後于大家才行。
…… 甄暖回到辦公室,在筆記本上整理出屍檢的關鍵點: 1.頭上的利器傷痕裡有玻璃屑;鈍器傷不規則,無法确定是一個或多個兇器;但某個兇器上有紅色油漆; 2.頭部右側擊打力度較輕,有玻璃磨損;頭頂及後側發力較大,是緻死原因;臉部的鈍器傷為死後毀容; 3.肩胛背部有挫傷,系掙紮或搏鬥傷痕,可身體其他地方沒有,尤其手掌手臂沒有防衛傷;(自衛時扭打和掙紮不激烈) 4.生前遭受長期的性暴力(很可能來自丈夫); 5.有自殺傾向; 6.死前與人發生過**,沒有反抗; 7.手臂被長條的物體打過或者撞上,留下的花紋顯示她當時穿着浴袍,可她死時穿着齊整的衣物;(案發地在室内,否則無法在屍體僵硬後換衣服) 8.在高溫的地方放了幾個小時,破壞屍僵後被塞進行李箱裡;兇手破壞屍僵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運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