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不在身邊了才敢跟自己的子女團聚。
唉,離婚男人,真窩囊! “上次我們去你家看到的是你——後父吧?” “嗯。
” 媽媽關心地問:“你後父對你怎麼樣?” “挺好的。
” “那你和你媽都運氣不錯,很少有後父對妻子跟前夫生的孩子好的。
” “我家情況可能有點不同,那時我後父和我爸都喜歡我媽,但他倆是好朋友,我爸就講義氣,讓我後父去追我媽。
等我後父把我媽追到手了,我爸又後悔了,覺得這輩子非我媽不娶,就對我媽表白了。
我媽其實更愛我爸,是見他不來追她,還把她往我後父那邊推,才賭氣跟我後父好的。
現在我爸吐露了心曲,我媽就——跟我爸好了。
” “那你後爸呢?不是氣死了?” “他——當然很失落,但他知道我媽更喜歡我爸,是我爸謙讓了才有他的份,所以也沒——鬧事。
” 這下連媽媽都忍不住好奇了:“但是你爸媽後來怎麼又——離婚了呢?” “呃——我也不是太清楚。
” 媽媽感慨說:“唉,人啊,就是不能離近了看,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距離産生美。
不在一起的時候,看對方都是挺完美挺可愛的,等到長期生活在一起了,就發現彼此都有很多缺點。
可能你媽媽比較追求完美,人也比較勇敢,一旦發現你爸不是她設想的那麼——高大完美,就受不了,提出離婚了。
” 對此他沒置可否。
她猜測說:“我覺得不是你媽提出離婚的,而是你爸——有了新歡吧?” “不是。
” “你怎麼知道不是?” “我媽說不是,而且——我父母離婚後,過了很多年我爸才再婚的。
” “那是不是因為你媽對你後父還念念不忘?” “也不是。
” 她搞不懂了:“那還能是什麼原因呢?” “可能是——性格不合吧。
” 這個理由太沒說服力了,她争辯說:“我覺得什麼‘性格不合’隻是一個借口,難道結婚前不知道彼此的性格?怎麼突然一下性格就不合了?肯定是某一方——有了新歡。
” 他聲明說:“真不是的!” “如果真是性格不合,那應該是你爸性格比較倔,因為我見過你媽媽,性格很好的一個人——” “我媽性格是很好,但我爸也不是倔脾氣的人——” 媽媽拿出第二個理論:“嗯,是有這種情況,兩夫妻分開來看,性格都不錯,但合到一起,就總是有矛盾。
那後來你媽媽跟你後父結婚,處得還融洽吧?” “他們倆處得挺好的。
” “這就叫緣分!” 她半開玩笑地說:“哇,你家上輩人的故事太曲折了,都可以寫成電視連續劇了。
先是你爸把你媽讓給你後父,然後又從你後父手裡奪過來,奪過來了又離婚,等于又把你媽讓給了你後父。
” 媽媽說:“這在你父母那個年代,真的是很——特立獨行的了。
” “嗯,聽我媽說她不知挨了多少人的罵。
” 她打抱不平:“幹嘛罵你媽呀?性格不合又不是她一個人的事。
” 他沒回答。
媽媽猜測說:“人家罵他媽媽的原因,可能是覺得他媽媽在兩個男人之間——” 她又打抱不平:“那是他媽媽有魅力,關别人什麼事呀?” 他仍然沒回答。
媽媽大概怕他不高興,主動閉嘴:“算了,這都是人家的家務事,我們外人搞不清楚,别亂評價。
” 她不敢評價了。
他說:“我覺得桂叔叔對你們兩人的感情還是很真的,如果不是那場政治風波,也不會跟那個柴老師在一起,這也算是造化弄人吧。
” “我覺得也是,”她提議說,“媽媽,爸爸和那個柴老師根本就沒結婚,你跟爸爸和好完全沒問題。
” “他們沒結婚,那是他們的事,我可是跟他辦了離婚的。
” “那就再辦個結婚啰。
” 媽媽生氣地說:“你要認他這個爹,你可以認,我不阻攔你們的父女情深,但我是不會認他這個丈夫的。
一兩年不能在一起就要另找的人,我瞧不起,嫌髒。
” 她想到爸爸跟那個姓柴的在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也覺得很髒:“你說得對,是很髒。
不過你可以跟他辦個假結婚,到了美國就跟他離婚。
” “為什麼要那樣?” “為了跟我在一起,到美國來陪讀啊。
” “你别把媽媽看低了,媽媽跟你一樣有骨氣,你要靠自己的力量到美國來讀書,媽媽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到美國來,我不陪讀,我跟你一起讀,那不是更好?” 陶沙贊賞地說:“林老師說得對!很多美國人七老八十了還返回學校讀書呢。
” 她開心死了:“真的?那太好了,兩個人一起複習,肯定很帶勁。
” 媽媽自豪地說:“為了跟我女兒在一起,上刀山下火海我都願意,還别說是讀個書了。
” 她向陶沙介紹說:“我媽讀書很厲害的,每次都是班上第一。
” “那是一定的。
”
唉,離婚男人,真窩囊! “上次我們去你家看到的是你——後父吧?” “嗯。
” 媽媽關心地問:“你後父對你怎麼樣?” “挺好的。
” “那你和你媽都運氣不錯,很少有後父對妻子跟前夫生的孩子好的。
” “我家情況可能有點不同,那時我後父和我爸都喜歡我媽,但他倆是好朋友,我爸就講義氣,讓我後父去追我媽。
等我後父把我媽追到手了,我爸又後悔了,覺得這輩子非我媽不娶,就對我媽表白了。
我媽其實更愛我爸,是見他不來追她,還把她往我後父那邊推,才賭氣跟我後父好的。
現在我爸吐露了心曲,我媽就——跟我爸好了。
” “那你後爸呢?不是氣死了?” “他——當然很失落,但他知道我媽更喜歡我爸,是我爸謙讓了才有他的份,所以也沒——鬧事。
” 這下連媽媽都忍不住好奇了:“但是你爸媽後來怎麼又——離婚了呢?” “呃——我也不是太清楚。
” 媽媽感慨說:“唉,人啊,就是不能離近了看,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距離産生美。
不在一起的時候,看對方都是挺完美挺可愛的,等到長期生活在一起了,就發現彼此都有很多缺點。
可能你媽媽比較追求完美,人也比較勇敢,一旦發現你爸不是她設想的那麼——高大完美,就受不了,提出離婚了。
” 對此他沒置可否。
她猜測說:“我覺得不是你媽提出離婚的,而是你爸——有了新歡吧?” “不是。
” “你怎麼知道不是?” “我媽說不是,而且——我父母離婚後,過了很多年我爸才再婚的。
” “那是不是因為你媽對你後父還念念不忘?” “也不是。
” 她搞不懂了:“那還能是什麼原因呢?” “可能是——性格不合吧。
” 這個理由太沒說服力了,她争辯說:“我覺得什麼‘性格不合’隻是一個借口,難道結婚前不知道彼此的性格?怎麼突然一下性格就不合了?肯定是某一方——有了新歡。
” 他聲明說:“真不是的!” “如果真是性格不合,那應該是你爸性格比較倔,因為我見過你媽媽,性格很好的一個人——” “我媽性格是很好,但我爸也不是倔脾氣的人——” 媽媽拿出第二個理論:“嗯,是有這種情況,兩夫妻分開來看,性格都不錯,但合到一起,就總是有矛盾。
那後來你媽媽跟你後父結婚,處得還融洽吧?” “他們倆處得挺好的。
” “這就叫緣分!” 她半開玩笑地說:“哇,你家上輩人的故事太曲折了,都可以寫成電視連續劇了。
先是你爸把你媽讓給你後父,然後又從你後父手裡奪過來,奪過來了又離婚,等于又把你媽讓給了你後父。
” 媽媽說:“這在你父母那個年代,真的是很——特立獨行的了。
” “嗯,聽我媽說她不知挨了多少人的罵。
” 她打抱不平:“幹嘛罵你媽呀?性格不合又不是她一個人的事。
” 他沒回答。
媽媽猜測說:“人家罵他媽媽的原因,可能是覺得他媽媽在兩個男人之間——” 她又打抱不平:“那是他媽媽有魅力,關别人什麼事呀?” 他仍然沒回答。
媽媽大概怕他不高興,主動閉嘴:“算了,這都是人家的家務事,我們外人搞不清楚,别亂評價。
” 她不敢評價了。
他說:“我覺得桂叔叔對你們兩人的感情還是很真的,如果不是那場政治風波,也不會跟那個柴老師在一起,這也算是造化弄人吧。
” “我覺得也是,”她提議說,“媽媽,爸爸和那個柴老師根本就沒結婚,你跟爸爸和好完全沒問題。
” “他們沒結婚,那是他們的事,我可是跟他辦了離婚的。
” “那就再辦個結婚啰。
” 媽媽生氣地說:“你要認他這個爹,你可以認,我不阻攔你們的父女情深,但我是不會認他這個丈夫的。
一兩年不能在一起就要另找的人,我瞧不起,嫌髒。
” 她想到爸爸跟那個姓柴的在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也覺得很髒:“你說得對,是很髒。
不過你可以跟他辦個假結婚,到了美國就跟他離婚。
” “為什麼要那樣?” “為了跟我在一起,到美國來陪讀啊。
” “你别把媽媽看低了,媽媽跟你一樣有骨氣,你要靠自己的力量到美國來讀書,媽媽也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到美國來,我不陪讀,我跟你一起讀,那不是更好?” 陶沙贊賞地說:“林老師說得對!很多美國人七老八十了還返回學校讀書呢。
” 她開心死了:“真的?那太好了,兩個人一起複習,肯定很帶勁。
” 媽媽自豪地說:“為了跟我女兒在一起,上刀山下火海我都願意,還别說是讀個書了。
” 她向陶沙介紹說:“我媽讀書很厲害的,每次都是班上第一。
” “那是一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