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居抱怨治安日差,河水有股異味,但是仍然欣賞那份不羁自在。

     小霖卻說:“當時同學都笑我住不起屋子,我不要再回到船上。

    ” 子山說:“世上一半壞人都在小學課室裡,不住踐踏侮辱我們。

    ” 家華笑答:“那麼另一半壞人在文娛界,高拜低踩,都是牛鬼蛇神。

    ” 小霖看着他們,“這樣談得來,為什麼還不結婚?” 兩個大人不出聲。

     小霖徹底失望,“你們是不打算結婚了可是?” 他們陪她到舊校探望同學,物是人非,他們都已經不記得她,小霖悶悶不樂。

     家華勸女兒:“天色忽明忽滅,朋友忽聚忽散,無可避免,必須看開。

     子山回到那片濕地去,坐在當日那搭泥沼旁邊,那處正是他與伍福怡邂逅的地方。

     傍晚,附近的蝴蝶都飛來濕地喝水,靜靜地停在泥地上。

    遠看,像大片淡黃淺紫小花,一覺聲響,這些花立刻振翅飛走,遊人歎為奇觀。

     家華說:“真美,就在城市後園,十分難得。

    ” “比洛城更為山明水秀。

    ” “那麼:置地,讓小霖回來讀大學。

    ” “華人一向愛買地買屋作為百年基業。

    ” 子山喃喃說:“地球上隻有那麼多陸地,華人五千年的智慧哪裡錯得了,有屋遮頭,進可攻,退可守。

    ” 家華問:“你呢,子山,你有何打算?” “我然一人,無所謂。

    ” “我不希望将來在公園遇到的流浪漢眼熟,‘是子山嗎?’,果然是你。

    ” 子山啼笑皆非,“謝謝你的善祝善禱。

    ” “合股到大學區買幢房子好嗎?” 子山說:“恐怕不夠。

    ” “做按揭,收租金幫補。

    ” 子山搔頭,“真無法免俗。

    ” 他們成功做了小型投資,回到洛城,發覺赫珍珠仍然住在他們地庫。

     子山納罕問:“你為什麼不回家?” “我願意付你房租。

    ” “珍珠,你已脫離險境。

    ” “不,子山,你知道狐群狗黨?小動物群居比較安全。

    ” 子山啼笑皆非,“在你眼中,我是狐還是狗?” “我每天晚上仍然驚醒,子山,我曾在小汽車旅館居住,交不出日租,老管理員建議我用肉體替換,那晚我被逼到街上過夜,我渾身顫抖,至今我還做夢:在小巷踟蹰,漫無目的,不知何去何從。

    ” 珍珠掩臉,靠着子山肩膀。

     家華進來聽見,輕輕說:“既有當日,何必當初。

    ” 見到他倆親熱,家華毫不妒忌,是因為她夠信心。

     子山愣住,“你沒看錯吧。

    ” “我形容的不大好,總而言之,他仿佛失去反應。

    ” 子山若有所思:自醫院出來,林智科情況并無改進。

     “他大哥仍然穿着誇張的服飾,我記得是一件閃閃生光的織錦袍子,他還戴着絲絨軟帽,像莎劇裡的角色,正嫌他呆,每隔一段時間,他卻會對着未婚妻微笑,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但前幾天我看到他的結婚照片,他又站起來了。

    ” 子山輕輕說:“我也在報上看到那張照片,他好似相當健康。

    ” 珍珠擡起頭,納罕地問:“你知道我說的是誰?” 家華也看牢子山。

     “你的男友叫林智學,他大哥是林智科,林氏是著名地産商人。

    ” 家華點點頭,“原來是他們,關于林氏,傳聞頗多。

    ” 珍珠頹然,“瞞不過你們法眼。

    ” 家華說:“珍珠,真沒想到你曾經是林家的人。

    ” 珍珠搖手,“不,不,我未敢高攀。

    ” 家華說:“小報傳林智科幾乎未能自醫院直着走出來。

    又繪形繪色傳他往歐洲,抑或是美東岸求醫。

    ” 子山又輕輕問:“珍珠,你見到伍福怡嗎?” 珍珠苦笑,“福怡,衆人的女神。

    ” 家華心一動,凝視子山。

     珍珠說:“那天,他們宣布全盤接收統元地産,我看到伍福怡,他們每個人臉上都似罩着一層死灰煙霧,陰森森,十分可怕,除了林智科,沒有人有笑意,無人高興,我記得我很害怕,智學氣得全身出汗,握緊拳頭,青筋爆綻,我恐怕他們會互相撕殺,張開嘴來,露出獠牙,咬死對方。

    ” 珍珠打一個冷顫,猶有餘悸。

     “不。

    ”子山說:“福怡一定不會那樣。

    ” “你錯了。

    ”珍珠說:“那天,伍福怡扯緊着臉,她長得白晳,你可以看到她脖子上青色筋脈,她一反常态,我從未見過她那樣緊張。

    ” 子山不信,“你看錯了。

    ” 珍珠說:“我看得再清楚沒有。

    ” 家華拉一拉子山,“珍珠是目擊證人。

    ” 珍珠興緻索然,“我已經說完。

    ” 家華微笑,“伍福怡可是小霖在船屋上見過的那個白皙女子?” 珍珠說:“福怡從來不曬太陽,我見過她沒有化妝的臉,那簡直像白玉一般。

    ” 家華脫口說:“那豈非可怕?” “不,晶瑩細緻的美玉,給人難以形容的好感,所以每個人都喜歡她,可是,那天,她似變了另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