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她
關燈
小
中
大
大清早,小郭在研究最新的,由時代雜志發行的世界大地圖,他的目标是非洲,正用放大鏡細細觀察的時候,有人推門而入。
小郭擡起頭來。
那人是個英俊的年輕人,眉宇間稍微帶點風霜,他向小郭自我介紹,「郭先生,我叫李介南。
」 小郭心情特别好,他打算學一學他的宗師,猜測一下,李介南倒底從事何種行業 他皮膚較為黝黑,可見時常參予戶外活動,肩膀圓厚,會不會是遊泳健将,抑或是網球好手? 也可能是位工程師,或是考古學家。
小郭開口問:「你會不會是位體育教師?」 李介南一怔,「呵不,我是航海員,最近升作二副。
」 小郭尴尬得要命。
他用咳嗽來掩飾,又問:「李先生你看上去似有心事。
」 李介南忍不住笑,當然有,比較重要的事才會來找私家偵探。
這位大偵探似童真未泯。
「是有事。
」他答。
小郭說:「請直言。
」 「我尋人。
」 「什幺關系?」 「朋友。
」 「有無照片姓名地址?」 李君取出一張照片,是一男童與一女童的發黃甫士卡尺寸彩照,起碼已是十多年前的傑作。
小郭為難,「你想找誰?」 「那小女孩。
」 「照片是在七十年代拍攝的吧。
」 「一九七七年夏季。
」 小郭用放大鏡研究半晌,發現新大陸,「這男孩子是你!」 「一點不錯,郭先生你好眼力。
」 小郭笑笑。
「那年我十二歲,家境貧窮,暑假,派報紙幫補家用,這一家人姓周,天天訂閱五張早報。
」 「小女孩是周小姐吧。
」 「正是,她還有兩個哥哥。
」 「周冢同文化事業有點關系?」 「周先生是大同雜志的主編。
」 「呵,」小郭聽過這個名字:「周景文。
」 「好極了,你聽說過他。
」李介南十分高興。
「他淡出已經很久。
」小郭說:「那本雜志,在六十年代,據聞的确風行一時。
」 小李說:「小女孩,叫周吉,她家在玫瑰徑。
」 「今日也已經不是小女孩了。
」 小李忽然惆怅地說:「美麗的她,不知怎幺樣。
」 小郭不由自主地想起該首歌謠的曲詞:春天的花,是多幺的香,秋天的月,是多幺的亮,少年的我,是多幺的快樂,美麗的她,不知怎幺樣。
美麗的她。
不知怎幺樣。
小郭收起照片,「有名有姓,不難找到。
」 「拜托你郭先生。
」 李介南留下通訊地址,告别而去。
他走了以後,小郭細細研究那張合照。
影樹底下,紅花落了一地,女孩子穿白裙子,十分可愛,才十歲八歲模樣,但十二歲的李介南,卻已一闆高大。
他手中握着一瓶汽水,想必是周小姐給他喝的。
周家顯然沒有階級觀念,不然不會替他們拍照。
周宅有私人園子,這種排場,在本市不算太多,玫瑰徑也并不是一條很長的路。
小郭一去現場,就知道為什幺李介南要委托私家偵探。
一列舊平房經已全部拆卸,在八十年代重建為巨型公寓大廈,面目全非。
小郭怔怔看着雪白入雲的大廈,好一會兒,才回偵探社。
他找到報館的朋友,開門見山:「你有沒有聽過大同雜志?」 友人笑,「什幺大同,小異,我隻知道姐妹雜志,明報周刊。
」 「六十年代非常風行的一本刊物,你太孤陋寡聞,虧你還是幹這一行的。
」 小郭之友生氣,「我今年才廿五歲,你同我說六十年代的刊物?」 「我沒有空與你糾纏,我還看五四時期的著作呢,不表示我今年已經八十歲,你不是年輕,你是無知。
」 那朋友叮一聲挂上電話。
這次,小郭另找前輩。
電話接通,小郭忙不疊叫大哥,然後問:「大哥有無聽說過大同雜志?」 對方沉吟,「大同,大同……是周景文任老闆那一本吧。
」不愧是大哥。
「一點不錯。
」小郭大喜。
「周景文後來籌拍電影的事你可知道?」 「沒聽說過,」小郭恭敬地說:「願聞其詳。
」 「投資失敗,他宣布破産,後來就音訊全無,不知下落,但大同的确是一本好雜志。
」 小郭呆住,「破産?」 「是,玫瑰徑那層房子被逼賤價抵押,繼任業主數年後卻賣得十倍好價錢。
」 「周老的子女呢?」 「不再有消息。
」 「周先生約多大年紀?」 「同我差不多,五十多歲吧。
」 「謝謝你大哥,再見大哥。
」小郭放下聽筒。
合該有事,此時
小郭擡起頭來。
那人是個英俊的年輕人,眉宇間稍微帶點風霜,他向小郭自我介紹,「郭先生,我叫李介南。
」 小郭心情特别好,他打算學一學他的宗師,猜測一下,李介南倒底從事何種行業 他皮膚較為黝黑,可見時常參予戶外活動,肩膀圓厚,會不會是遊泳健将,抑或是網球好手? 也可能是位工程師,或是考古學家。
小郭開口問:「你會不會是位體育教師?」 李介南一怔,「呵不,我是航海員,最近升作二副。
」 小郭尴尬得要命。
他用咳嗽來掩飾,又問:「李先生你看上去似有心事。
」 李介南忍不住笑,當然有,比較重要的事才會來找私家偵探。
這位大偵探似童真未泯。
「是有事。
」他答。
小郭說:「請直言。
」 「我尋人。
」 「什幺關系?」 「朋友。
」 「有無照片姓名地址?」 李君取出一張照片,是一男童與一女童的發黃甫士卡尺寸彩照,起碼已是十多年前的傑作。
小郭為難,「你想找誰?」 「那小女孩。
」 「照片是在七十年代拍攝的吧。
」 「一九七七年夏季。
」 小郭用放大鏡研究半晌,發現新大陸,「這男孩子是你!」 「一點不錯,郭先生你好眼力。
」 小郭笑笑。
「那年我十二歲,家境貧窮,暑假,派報紙幫補家用,這一家人姓周,天天訂閱五張早報。
」 「小女孩是周小姐吧。
」 「正是,她還有兩個哥哥。
」 「周冢同文化事業有點關系?」 「周先生是大同雜志的主編。
」 「呵,」小郭聽過這個名字:「周景文。
」 「好極了,你聽說過他。
」李介南十分高興。
「他淡出已經很久。
」小郭說:「那本雜志,在六十年代,據聞的确風行一時。
」 小李說:「小女孩,叫周吉,她家在玫瑰徑。
」 「今日也已經不是小女孩了。
」 小李忽然惆怅地說:「美麗的她,不知怎幺樣。
」 小郭不由自主地想起該首歌謠的曲詞:春天的花,是多幺的香,秋天的月,是多幺的亮,少年的我,是多幺的快樂,美麗的她,不知怎幺樣。
美麗的她。
不知怎幺樣。
小郭收起照片,「有名有姓,不難找到。
」 「拜托你郭先生。
」 李介南留下通訊地址,告别而去。
他走了以後,小郭細細研究那張合照。
影樹底下,紅花落了一地,女孩子穿白裙子,十分可愛,才十歲八歲模樣,但十二歲的李介南,卻已一闆高大。
他手中握着一瓶汽水,想必是周小姐給他喝的。
周家顯然沒有階級觀念,不然不會替他們拍照。
周宅有私人園子,這種排場,在本市不算太多,玫瑰徑也并不是一條很長的路。
小郭一去現場,就知道為什幺李介南要委托私家偵探。
一列舊平房經已全部拆卸,在八十年代重建為巨型公寓大廈,面目全非。
小郭怔怔看着雪白入雲的大廈,好一會兒,才回偵探社。
他找到報館的朋友,開門見山:「你有沒有聽過大同雜志?」 友人笑,「什幺大同,小異,我隻知道姐妹雜志,明報周刊。
」 「六十年代非常風行的一本刊物,你太孤陋寡聞,虧你還是幹這一行的。
」 小郭之友生氣,「我今年才廿五歲,你同我說六十年代的刊物?」 「我沒有空與你糾纏,我還看五四時期的著作呢,不表示我今年已經八十歲,你不是年輕,你是無知。
」 那朋友叮一聲挂上電話。
這次,小郭另找前輩。
電話接通,小郭忙不疊叫大哥,然後問:「大哥有無聽說過大同雜志?」 對方沉吟,「大同,大同……是周景文任老闆那一本吧。
」不愧是大哥。
「一點不錯。
」小郭大喜。
「周景文後來籌拍電影的事你可知道?」 「沒聽說過,」小郭恭敬地說:「願聞其詳。
」 「投資失敗,他宣布破産,後來就音訊全無,不知下落,但大同的确是一本好雜志。
」 小郭呆住,「破産?」 「是,玫瑰徑那層房子被逼賤價抵押,繼任業主數年後卻賣得十倍好價錢。
」 「周老的子女呢?」 「不再有消息。
」 「周先生約多大年紀?」 「同我差不多,五十多歲吧。
」 「謝謝你大哥,再見大哥。
」小郭放下聽筒。
合該有事,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