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節

關燈
這也很自然。

    他大概一到奧爾布裡肯,就參加了該市才建立的“工匠共進會”,會員都是青年,什麼信仰、宗派的都有,包括國教派、公理教會派。

    浸禮派、一神派、實證派等等,以及當時還不大聽說的不可知派。

    他們具有開擴心智的共同願望,因而組成了這個聯系十分密切的團體,會費很少,集會地點樸實,氣氛親切。

    裘德的活動能力、他的非同小可的學識,尤其是他在讀什麼書和怎樣讀書方面特有的直覺——是他多年同厄運鬥争磨砺而成的——使他得以入選該會的委員會。

     承接教堂修複工程的營造商把他解雇以後,又過了幾個晚上,他一時還沒找到别的活兒,有一次去參加上面說的委員會的會議。

    他到會為時已遲,其他人都先他而到,大家用疑慮的眼光望着他,也沒人對他招呼。

    他心裡琢磨總是讨論過或是争論過什麼有關他的事。

    他們先處理好日常事務,随後言語之間流露出來這個季度交會費的會員人數突然下降了。

    一位委員(其人确實與人為善、本性正直)開始故弄玄虛地談了幾個可能的原因:他們理應好好審查一下該會章程;因為如果委員會得不到會員尊重,如果委員之間有分歧,又沒有一項起碼的共同信守的行為準則,長此下去,他們非把團體搞垮了不可。

    由于裘德在場,他們也沒拿話旁敲側擊,但是他們話裡有話,他心中有數,二話沒說,走到桌子那兒,寫了個條子,表示立即辭去委員職務。

     至此這對特為敏感的夫婦,被人一步步逼得隻好離開這個地方。

    跟着賬單也送上門來了,同時還發生個問題,就是如果裘德要離開這個地方,又不知此後人去何方,他該怎麼處理姑婆那些又舊又笨重的家具?這件事,加上他手裡得有現款才行,迫使他決定搞一次拍賣,雖然他本心想把那些古老莊嚴的東西保存下來。

     拍賣的日子到了;蘇最後一次在裘德裝修布置的小房子裡給自己,給孩子,給裘德做早飯。

    沒想到這天偏巧下雨;蘇也感到不适;她不想把她的可憐的裘德一個人丢在那個烏煙瘴氣的場合,因為他是迫不得已隻好在那兒呆段時間,于是她自告奮勇,向拍賣行的人提出來,樓上有間屋子,她自己要歇在裡頭,東西可以出清,關上門就可以擋住參加拍賣的人了。

    裘德在那兒找到她,跟孩子在一塊兒,還有不多幾個箱子、籃子和幾捆東西,再就是不打算賣的兩把椅子、一張桌子,兩人就坐在椅上說話,心事重重。

     人們開始踩着很重的步子,在光闆樓梯上上下下,把拍賣的東西左看右看,其中一些形制古雅,頗具藝術價值。

    他們這間屋子的門,也讓人推了一兩回,裘德怕人随便往裡闖,就在紙上寫了“私寓”字樣,貼在門上。

     他們很快就發現買主居然肆無忌憚地議論開他們倆的經曆和從前的行為,真是叫人再也料不到。

    他們這才真正明白,一段時間以來,他們是如何自以為别人對他們一無所知,而身處極樂世界之中。

    蘇一言不發,拉着她的同伴的手,四目相視,聽着他們東拉西扯——在那些含沙射影、無中生有的扯談中,時光老爹的奇特而神秘的身世成了他們頗占分量的話題。

    拍賣總算在樓下屋裡開場了,他們聽得見自己用慣的家具一件件成交的過程,他們素常心愛的東西賣得很便宜,而平時不起眼的東西賣的價錢之高倒想不到。

     “别人不理解咱們啊。

    ”他深深地歎了口氣。

    “咱們總算是決定走了,我還是很高興的。

    ” “問題是,上哪兒去呢?” “還是上倫敦吧。

    住在那個地方,你怎麼生活都行,随你的便。

    ” “不行——不能上倫敦,親愛的!這我心裡有數。

    咱們到那兒,一定不舒心。

    ” “為什麼?” “難道你不明白?” “因為阿拉貝拉在那兒?” “這是主要原因。

    ” “可是住在鄉下,我會一直心神不定,怕再碰上新近這樣的事。

    再說我也不想為了咱們少煩惱點,就把孩子的身世一古腦亮出來。

    我現在下了決心,從今以後一個字兒不提,讓他跟過去一刀兩斷。

    替教會幹活兒,我也膩透啦,就是有人來找,我也不想再接。

    ” “你原先本該學學古典建築。

    哥特式藝術畢竟是粗野的。

    蒲京是錯誤的,倫恩①是正确的。

    别忘了基督堂的大教堂内部裝飾——那兒可以說是頭一回你看見我,我看見你的地方。

    那些諾曼式細部固然形象如畫,可你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