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疏離
關燈
小
中
大
裡太悶,陪我出去走走。
”我遣退衆人,隻留玉秀跟在身邊。
步出門外,和風拂面,陽光暖暖灑在身上,眼前高柱飛檐,庭樹深碧,頓覺豁然開朗。
“王妃……您添件外袍,外頭涼呢。
”玉秀急急趕上來,手中抱了外袍,一臉憂切。
我回眸看她,心中感動,卻隻笑道,“這時節,哪還穿得了外袍。
” 往年我是最喜歡夏天的,京中暑熱,每到了五月春暮,宮中女眷都換上輕透飄逸的紗衣,行止間袖袂翩翩,衣帶當風,一個個都恍若瓊苑仙子。
玉秀聽我説起這些,滿面都是神往之色。
一路行來,所見庭院連廊大都簡單樸拙,看似普通宅院,卻又蔚然大氣,倒有幾分像是官衙。
“這就是王爺府宅麼?”我回頭問玉秀。
玉秀茫然想了想,遲疑點頭,“王爺平日都在這裡。
” 我點頭,大緻明了,想來蕭綦一直以官衙為居所,并沒有單獨修建府宅。
聽聞他出身寒族,性好儉素,看來果真如此。
若換作哥哥,哪裡受得了這般簡陋居處。
我一時好奇,脫口問玉秀,“王爺平日在府中,都常做些什麼?” “王爺大多時候都在外頭,回到府裡,也常忙到半夜呢。
”玉秀側首想了想,“對了,王爺常與宋将軍下棋,還有時獨個兒看書、練劍、喝酒……沒别的了。
” 玉秀説到蕭綦,滿臉敬畏,話也漸漸多起來。
我低頭抿唇而笑,隻覺那人好生古闆,終日過得這樣乏味。
“府裡連個歌姬都沒有?”我随口笑谑,語聲未落,卻聽一陣女子笑聲傳來。
我駐足擡眸,卻見前面廊下轉出幾名女子。
幾人乍一見到我,驚呆在原地,隻望了我發怔。
當先一人慌忙跪下,口稱“王妃”,衆人這才急急跪了一地。
我凝眸看去,當先兩名女子竟是女眷打扮,一人穿杏紅窄袖衫,面容俏麗,身段窈窕,發間珠翠微顫;另一人衣飾簡素些,年貌略輕,眉目更見娟秀。
這身不同于尋常侍婢的打扮,我一眼看去,便已明白。
心頭似被狠狠捏了一下,我一時説不出話來,隻覺喉間發緊。
是了……我怎會忘記了這一層。
杏紅衣衫的女子倒搶在我之前開口,“杏兒給王妃請安。
” 她一面説,一面擡起眼角看我,目光掃過我衣擺,低頭間,耳畔翠環,瑩瑩光華一轉。
這雙耳環倒令我想起了方才的祖母綠手镯,依稀是同一副物件。
我頓時恍然,大約明白了那些華豔的衣飾是何人為我置辦。
“杏兒?”我含笑道,“本宮到府以來,起居都是由你打點麼?” 她略擡了擡眼角,“是奴婢的本分,隻怕府裡下人愚笨,讓王妃受了委屈。
” 這般伶俐,倒是一副主母同客人説話的口氣呢——我詫異到極處,不覺失笑。
見我笑而不語,她似乎膽色更壯了些,索性擡頭看我。
乍一迎上我的目光,她倒呆了,來不及掩去目中驚羨之色。
“倒是個标緻的丫頭。
”我颔首微笑,“我身邊正缺個伶俐的人,明日你就過來跟着玉秀吧。
” 杏兒面紅耳赤,仰起頭來,硬聲道,“回禀王妃,杏兒是在王爺房裡服侍的。
” 我本已轉身,聞言冷冷回眸,“你是在對本宮説話麼?” 杏兒一僵,肩頭發顫,一張俏臉變得煞白。
我蹙眉看向玉秀,“王府裡難道沒有一點規矩?” 玉秀躬身,脆生生答道,“回禀王妃,府裡的規矩,主上有問,奴婢方可回話;主上在前,奴婢不得擡頭直視;回禀主子問話,需得以奴婢自稱……” 地上一衆婢女相顧瑟瑟,身子越伏越低,幾近以額觸地。
杏兒滿面羞憤,低頭咬唇,肩頭微微發抖。
她身後那娟秀女子忙叩頭道,“奴婢知罪,奴婢等無意沖撞王妃,求王妃饒恕。
” 我掃她一眼,淡淡道,“本宮喜歡伶俐的丫頭,明日你也一起過來。
” 任她們跪地求懇,我徑直拂袖而去。
轉過回廊,至無人處,玉秀忍不住歡笑出聲,“這下可好,王妃一來,再沒她放肆的份了!” 我駐足,冷冷回眸,陡然沉下臉來。
玉秀觸及我目光,身子一縮,低頭再不敢開口。
我亦抿唇不語,胸口卻似堵了一團寒冰,一時間氣息翻湧,再難平靜。
——這是早該想到的,誰家沒有幾個姬妾,何況似他這般位高權重,孤身在外的盛年男子。
莫説貴為藩王,就連尋常府吏也有三妻四妾,更遑論風流貴胄如我家哥哥。
哥哥迎娶嫂嫂之前,已有三名寵妾相伴;嫂嫂進門,又帶來四名陪嫁媵妾;及至兩年後,嫂嫂病逝,哥哥雖不曾再娶正妻,卻又陸續納了
”我遣退衆人,隻留玉秀跟在身邊。
步出門外,和風拂面,陽光暖暖灑在身上,眼前高柱飛檐,庭樹深碧,頓覺豁然開朗。
“王妃……您添件外袍,外頭涼呢。
”玉秀急急趕上來,手中抱了外袍,一臉憂切。
我回眸看她,心中感動,卻隻笑道,“這時節,哪還穿得了外袍。
” 往年我是最喜歡夏天的,京中暑熱,每到了五月春暮,宮中女眷都換上輕透飄逸的紗衣,行止間袖袂翩翩,衣帶當風,一個個都恍若瓊苑仙子。
玉秀聽我説起這些,滿面都是神往之色。
一路行來,所見庭院連廊大都簡單樸拙,看似普通宅院,卻又蔚然大氣,倒有幾分像是官衙。
“這就是王爺府宅麼?”我回頭問玉秀。
玉秀茫然想了想,遲疑點頭,“王爺平日都在這裡。
” 我點頭,大緻明了,想來蕭綦一直以官衙為居所,并沒有單獨修建府宅。
聽聞他出身寒族,性好儉素,看來果真如此。
若換作哥哥,哪裡受得了這般簡陋居處。
我一時好奇,脫口問玉秀,“王爺平日在府中,都常做些什麼?” “王爺大多時候都在外頭,回到府裡,也常忙到半夜呢。
”玉秀側首想了想,“對了,王爺常與宋将軍下棋,還有時獨個兒看書、練劍、喝酒……沒别的了。
” 玉秀説到蕭綦,滿臉敬畏,話也漸漸多起來。
我低頭抿唇而笑,隻覺那人好生古闆,終日過得這樣乏味。
“府裡連個歌姬都沒有?”我随口笑谑,語聲未落,卻聽一陣女子笑聲傳來。
我駐足擡眸,卻見前面廊下轉出幾名女子。
幾人乍一見到我,驚呆在原地,隻望了我發怔。
當先一人慌忙跪下,口稱“王妃”,衆人這才急急跪了一地。
我凝眸看去,當先兩名女子竟是女眷打扮,一人穿杏紅窄袖衫,面容俏麗,身段窈窕,發間珠翠微顫;另一人衣飾簡素些,年貌略輕,眉目更見娟秀。
這身不同于尋常侍婢的打扮,我一眼看去,便已明白。
心頭似被狠狠捏了一下,我一時説不出話來,隻覺喉間發緊。
是了……我怎會忘記了這一層。
杏紅衣衫的女子倒搶在我之前開口,“杏兒給王妃請安。
” 她一面説,一面擡起眼角看我,目光掃過我衣擺,低頭間,耳畔翠環,瑩瑩光華一轉。
這雙耳環倒令我想起了方才的祖母綠手镯,依稀是同一副物件。
我頓時恍然,大約明白了那些華豔的衣飾是何人為我置辦。
“杏兒?”我含笑道,“本宮到府以來,起居都是由你打點麼?” 她略擡了擡眼角,“是奴婢的本分,隻怕府裡下人愚笨,讓王妃受了委屈。
” 這般伶俐,倒是一副主母同客人説話的口氣呢——我詫異到極處,不覺失笑。
見我笑而不語,她似乎膽色更壯了些,索性擡頭看我。
乍一迎上我的目光,她倒呆了,來不及掩去目中驚羨之色。
“倒是個标緻的丫頭。
”我颔首微笑,“我身邊正缺個伶俐的人,明日你就過來跟着玉秀吧。
” 杏兒面紅耳赤,仰起頭來,硬聲道,“回禀王妃,杏兒是在王爺房裡服侍的。
” 我本已轉身,聞言冷冷回眸,“你是在對本宮説話麼?” 杏兒一僵,肩頭發顫,一張俏臉變得煞白。
我蹙眉看向玉秀,“王府裡難道沒有一點規矩?” 玉秀躬身,脆生生答道,“回禀王妃,府裡的規矩,主上有問,奴婢方可回話;主上在前,奴婢不得擡頭直視;回禀主子問話,需得以奴婢自稱……” 地上一衆婢女相顧瑟瑟,身子越伏越低,幾近以額觸地。
杏兒滿面羞憤,低頭咬唇,肩頭微微發抖。
她身後那娟秀女子忙叩頭道,“奴婢知罪,奴婢等無意沖撞王妃,求王妃饒恕。
” 我掃她一眼,淡淡道,“本宮喜歡伶俐的丫頭,明日你也一起過來。
” 任她們跪地求懇,我徑直拂袖而去。
轉過回廊,至無人處,玉秀忍不住歡笑出聲,“這下可好,王妃一來,再沒她放肆的份了!” 我駐足,冷冷回眸,陡然沉下臉來。
玉秀觸及我目光,身子一縮,低頭再不敢開口。
我亦抿唇不語,胸口卻似堵了一團寒冰,一時間氣息翻湧,再難平靜。
——這是早該想到的,誰家沒有幾個姬妾,何況似他這般位高權重,孤身在外的盛年男子。
莫説貴為藩王,就連尋常府吏也有三妻四妾,更遑論風流貴胄如我家哥哥。
哥哥迎娶嫂嫂之前,已有三名寵妾相伴;嫂嫂進門,又帶來四名陪嫁媵妾;及至兩年後,嫂嫂病逝,哥哥雖不曾再娶正妻,卻又陸續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