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
關燈
小
中
大
美寶姑媽去世了。
獨身,未婚,享年五十四歲,他們施家第三代共有堂表兄弟姐妹十一人,美寶姑的遺囑十分奇突,大屋捐給慈善機關,但侄子外甥們可以到屋内去挑一件紀念品,無論什麼,隻要是屋内的陳設,不論價值,取了便可以離開。
施豐是美寶姑第三個哥哥的第二個女兒,她奉律師之命,于指定的日子與時間在大宅的門口集合。
小豐在衆兄弟姐妹中,隻算中人之姿,相貌比她突出的,大有人在,有一兩個表妹,看上去簡直像電影明星,講到學問,起碼有三位表哥已經獲得博士銜頭,都輪不到小豐。
她與她父親都是家中比較普通的人物。
最最聰明能幹漂亮的,也許是美寶姑。
在創業階段,她很賺了一點錢,大宅華麗而堂皇,小一輩很樂意到這裡來作客。
這是最後一次了。
來之前一夜,施太太問女兒:「你會選什麼?」 小豐老實的答:「我不知道,什麼都可以。
」 「你的姐姐妹妹們可不會這樣想。
」施太太笑。
「她們聰明得多。
」 施太太感喟地說:「她們的母親也聰明。
」 「沒有關系,」小豐說:「美寶姑生前對我很好。
」 十一位年輕人都到齊了,互相打過招呼。
張律師推開大門,說道,「請随便,不管是什麼,都可以拿走,隻準一件。
」 小豐聽見她三表姐笑問:「三角鋼琴也可以嗎?」 「沒問題。
」張律師答。
他們好象不大悲戚。
小豐卻心懷重壓。
她緩緩走進大堂,這間大宅有七間睡房三間廳堂一個圖畫室一個書房,她都走遍了,知道陳設中有不少古董。
隻見大表哥一個箭步上前,捧起了客廳中央那隻青花的美人聳肩瓶,說聲「謝 謝」,便笑着離去。
其餘的年輕人紛紛效尤,并不打算逗留太久,匆匆檢查有什麼特别名貴的東西,猶如參加一個尋寶遊戲。
小豐想,美寶姑真體貼,去世後都不忘提供這樣好娛樂給他們。
隻聽得六妹小儉一聲歡呼,她在書桌上一隻紙盒内找到隻翠綠玉镯。
小豐怔怔地在書房坐下。
架子上有不少宋版書,十分名貴,不知道有誰識貨,撿了回家。
張律師看見小豐沒有行動,詫異地問:「還不動手?當心好東西都被人挑走。
」 小豐笑笑,不響。
「想念姑媽?」張律師猜到她的心事。
小豐點點頭,姑媽生前最喜歡坐在書房内,點一枝煙,放一隻輕音樂唱片,與她聊天。
小豐雙眼潤濕,「她還正當盛年呢。
」 張律師歎口氣。
「我有時覺得她其實相當寂寞。
」 張律師拍拍她的肩膀。
不到半小時,年輕人都已經找到他們要的紀合品,包括十八世紀法國挂毯,一張齊白石的石榴圖,鑽石胸針,以及黃金座鐘。
他們高高興興的離去。
隻剩小豐一個人了。
她難以取舍。
七八歲的時候,學習有困難,美寶姑自願教她英文,每逢周末,她使到這間書房來,坐在桃木大書桌前,跟着姑媽,逐個英文字讀,從那個時候開始,她說起英語來,便帶标準牛津音。
張律師在她身後溫和的說:「小豐,時間到了。
」 小豐點點頭,伸出手去,輕輕取過書桌上那盞台燈。
張律師再一次訝異,「它?」 這種台燈市面上仍然有得出售,數百元一盞,要多少有多少。
施美寶對它有感情,因為她當會計行學徒的時候,就在這盞燈的光線下挑燈夜戰,所以一直把它帶在身邊。
小笑笑笑,「是,它。
」 張律師會意,「你做得很好,它的确是最佳紀念品。
」 「它伴了姑媽三十年,也可以伴我三十年。
」 「來,小豐,我們一起走吧。
」 當天回家,小豐便把台燈安放在書桌上。
施太太說,「我記得這盞燈,你姑媽靠它起家。
」 「我也會靠它起家。
」 「小豐,你的資質比你姑媽差遠了。
」 「我可以努力,人一,已百,将勤補拙。
」 施太太笑。
在接着的一年中,那天那幾個取得紀念品的少年人紛紛将禮物變賣。
當然隻除了小豐,那盞台燈不值錢。
她每天在燈下做功課,說也奇怪,小豐有種感覺,姑媽好似就在她身邊,七八歲時學英文的情形曆曆在目。
四年大學生涯一晃眼過去。
小豐畢業後找到工作,時常把文件帶回家做到通宵達旦。
她苦笑着對台燈說:「你照過我姑姑不知多少無眠夜,現在又來照我,你最了解我們的苦與樂。
」 台燈的銅座已生出氧化斑點,綠色的玻璃罩倒還十分完整,它當然聽不懂小豐的
獨身,未婚,享年五十四歲,他們施家第三代共有堂表兄弟姐妹十一人,美寶姑的遺囑十分奇突,大屋捐給慈善機關,但侄子外甥們可以到屋内去挑一件紀念品,無論什麼,隻要是屋内的陳設,不論價值,取了便可以離開。
施豐是美寶姑第三個哥哥的第二個女兒,她奉律師之命,于指定的日子與時間在大宅的門口集合。
小豐在衆兄弟姐妹中,隻算中人之姿,相貌比她突出的,大有人在,有一兩個表妹,看上去簡直像電影明星,講到學問,起碼有三位表哥已經獲得博士銜頭,都輪不到小豐。
她與她父親都是家中比較普通的人物。
最最聰明能幹漂亮的,也許是美寶姑。
在創業階段,她很賺了一點錢,大宅華麗而堂皇,小一輩很樂意到這裡來作客。
這是最後一次了。
來之前一夜,施太太問女兒:「你會選什麼?」 小豐老實的答:「我不知道,什麼都可以。
」 「你的姐姐妹妹們可不會這樣想。
」施太太笑。
「她們聰明得多。
」 施太太感喟地說:「她們的母親也聰明。
」 「沒有關系,」小豐說:「美寶姑生前對我很好。
」 十一位年輕人都到齊了,互相打過招呼。
張律師推開大門,說道,「請随便,不管是什麼,都可以拿走,隻準一件。
」 小豐聽見她三表姐笑問:「三角鋼琴也可以嗎?」 「沒問題。
」張律師答。
他們好象不大悲戚。
小豐卻心懷重壓。
她緩緩走進大堂,這間大宅有七間睡房三間廳堂一個圖畫室一個書房,她都走遍了,知道陳設中有不少古董。
隻見大表哥一個箭步上前,捧起了客廳中央那隻青花的美人聳肩瓶,說聲「謝 謝」,便笑着離去。
其餘的年輕人紛紛效尤,并不打算逗留太久,匆匆檢查有什麼特别名貴的東西,猶如參加一個尋寶遊戲。
小豐想,美寶姑真體貼,去世後都不忘提供這樣好娛樂給他們。
隻聽得六妹小儉一聲歡呼,她在書桌上一隻紙盒内找到隻翠綠玉镯。
小豐怔怔地在書房坐下。
架子上有不少宋版書,十分名貴,不知道有誰識貨,撿了回家。
張律師看見小豐沒有行動,詫異地問:「還不動手?當心好東西都被人挑走。
」 小豐笑笑,不響。
「想念姑媽?」張律師猜到她的心事。
小豐點點頭,姑媽生前最喜歡坐在書房内,點一枝煙,放一隻輕音樂唱片,與她聊天。
小豐雙眼潤濕,「她還正當盛年呢。
」 張律師歎口氣。
「我有時覺得她其實相當寂寞。
」 張律師拍拍她的肩膀。
不到半小時,年輕人都已經找到他們要的紀合品,包括十八世紀法國挂毯,一張齊白石的石榴圖,鑽石胸針,以及黃金座鐘。
他們高高興興的離去。
隻剩小豐一個人了。
她難以取舍。
七八歲的時候,學習有困難,美寶姑自願教她英文,每逢周末,她使到這間書房來,坐在桃木大書桌前,跟着姑媽,逐個英文字讀,從那個時候開始,她說起英語來,便帶标準牛津音。
張律師在她身後溫和的說:「小豐,時間到了。
」 小豐點點頭,伸出手去,輕輕取過書桌上那盞台燈。
張律師再一次訝異,「它?」 這種台燈市面上仍然有得出售,數百元一盞,要多少有多少。
施美寶對它有感情,因為她當會計行學徒的時候,就在這盞燈的光線下挑燈夜戰,所以一直把它帶在身邊。
小笑笑笑,「是,它。
」 張律師會意,「你做得很好,它的确是最佳紀念品。
」 「它伴了姑媽三十年,也可以伴我三十年。
」 「來,小豐,我們一起走吧。
」 當天回家,小豐便把台燈安放在書桌上。
施太太說,「我記得這盞燈,你姑媽靠它起家。
」 「我也會靠它起家。
」 「小豐,你的資質比你姑媽差遠了。
」 「我可以努力,人一,已百,将勤補拙。
」 施太太笑。
在接着的一年中,那天那幾個取得紀念品的少年人紛紛将禮物變賣。
當然隻除了小豐,那盞台燈不值錢。
她每天在燈下做功課,說也奇怪,小豐有種感覺,姑媽好似就在她身邊,七八歲時學英文的情形曆曆在目。
四年大學生涯一晃眼過去。
小豐畢業後找到工作,時常把文件帶回家做到通宵達旦。
她苦笑着對台燈說:「你照過我姑姑不知多少無眠夜,現在又來照我,你最了解我們的苦與樂。
」 台燈的銅座已生出氧化斑點,綠色的玻璃罩倒還十分完整,它當然聽不懂小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