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流珠繡成堆

關燈
姐姐還未到來,不如容婢妾讓他們開始吧。

    ” 皇後大度淡笑道:“無妨,可再等一等。

    ” 錦繡便着宮人奏起編鐘,雅樂立時傳遍東貴堂。

     皇後同錦繡聊着家常,目光落到我的披帛上,看了幾眼便笑道:“晉王妃的紗帛花樣好生漂亮,聽說出自君氏之手。

    ” 我亦俯首敬諾:“正是從君氏玉樓裝所購,不過實在不及娘娘身上的紗帛輕柔新穎,如果臣妾沒有猜錯,應是毫州最新樣式的印寶紗吧。

    ” 皇後的眼中閃過驚訝,愉悅道:“王妃好眼力。

    ” 原非煙描繪過長的鳳目淡淡地掃了我一眼,露出一絲嘲諷,卻沒有說話。

     忽然,一陣低沉的當當聲從珠簾内傳來,我同錦繡一同扭頭看去,陽光正灑向一座做功精緻的西洋琉璃鐘,那琉璃置面上正泛着金光,頂部的小門大開,一個腦袋上梳着個大辮子的小丫頭木人彈了出來,咧着奇怪的大笑臉,跟着當當聲搖搖晃晃地拍了十下小手,然後彈了回去。

     哎?!這個丫頭長得很眼熟啊! “看着眼熟嗎?”錦繡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把我唬了一跳,回頭看去,她正對我扯了得意的笑臉,任描繪再精緻的眼睛都擠出一條淡淡的笑紋來,她對我輕笑道:“這琉璃鐘有年頭了吧,當年皇上命連姐姐搬到北齋宮,想一起搬走,結果不小心摔了一次,壞了報時小人,皇上便順水推舟地給姐姐又賞下一座更大的,聽說那鐘字還是用象牙和珠寶鑲制成的呢,我卻舍不得扔,便着人修繕了,索把那個報時小人換成你的模樣,繼續用着,看看像不像你小時候那傻樣!” 皇後顯然聽到了我們的對話,也看着一眼那個小人,略驚呼道:“晉王妃年少時便是這副模樣嗎?……好生……好生可愛。

    ” 然後妙目頻頻看向我,滿含深思,我猜其實她的潛台詞是,真想不到你當年好生好生醜陋,是如何泡到原非白大将嗒? 錦繡抿嘴笑得更甜,纖指一揚,喚了歌舞,卻見十幾個身着白紗的舞伎,手持大拂,來到殿中,跳起了宮中流行的白鸠舞。

     舞樂漸漸舒緩了場中氣氛,錦繡的紫瞳瞟向我,明明笑得甜美,卻壓低聲音對我道:“當年我初被調到夫人房内,就為一天沒有擦拭此鐘,便被她裸杖二十,我當時便想,總有一日我要讓她也嘗嘗被人裸杖的滋味。

    ” 我正欲笑着回話,倒是宮人來報:“連貴妃娘娘到。

    ” 不一會兒,連氏走向大殿給皇後行了大禮。

     這是我自回到原家後,第一次近距離看連氏,年歲同樣在她身上刻下了痕迹,而那痕迹比我相像得要深得多,她鬓邊的青絲已暗暗染上幾絲秋霜,即便敷上再厚的粉,下眼窩還是深深地浮腫起來,眼晴雖然仍然漂亮,卻已經被經年累月的喪女之痛而打磨得毫無光彩,我注意到她的面色極度蒼白,烏黑的青絲上雖壓着金钗寶钿,但仔細一看,竟有幾絲些。

     錦繡的笑容斂了下來,起身站了起來,按長幼之序微微向連氏微行了一個禮,而連氏卻必須行了個完整的屈膝禮。

     “今日乃是皇上準皇後宴請後宮姐妹,及衆貴女前來觀賞新衣秀,姐姐即便再有要事,可着人來通禀一時,奈何令皇後娘娘及後宮衆姐妹,衆内外命妃等汝一人多時?吾原氏最重禮法,姐姐此舉實有違宮闱制,原氏家法。

    藐視皇後,難作後宮楷模。

    ” 這個帽子太大了,連氏的眼中閃出一絲憎恨來,目光也更冷了,皇後正要開口勸解,旁邊一位略年長的嬷嬷卻輕輕扯了一下她的衣袖,皇後便默不作聲了。

     連氏平靜下來,倨傲一笑:“你意欲何為?” 錦繡冷笑道:“姐姐的記越來越差了,自然是實行原氏家法。

    ” 連氏高昂起天鵝般細長的脖子來,大聲道:“吾乃皇上發妻正室,你這嬖妾也配碰我?” 錦繡綻出一絲奇怪的笑意來:“姐姐說得對,妹妹确為妃妾,隻是如今隻有皇後才是皇上發妻正室,你……也不過是一個嬖妾罷了,”她成功地看到連氏的面容因為悲傷而扭曲起來,接下去她的語調逐漸強硬了起來,最後她厲聲說道:“姐姐如此僭越,實屬大逆。

    ” 錦繡忽地來到中場,猛然對皇後雙膝跪倒,含聲泣道:“婢妾懇請娘娘按宮規責罰連氏藐視之罪,庭仗二十,以敬孝佑。

    ” 此語一出,衆婦皆驚,高堂上的軒轅皇後饒是涵養再高,額頭也滲出了汗水,不由自主地看向身邊的嬷嬷,那嬷嬷隻是凝着臉,對着皇後微一點頭。

     皇後輕咳了一下,微點頭道:“準……奏。

    ” 皇後的話音略帶不穩,錦繡隻是更柔聲微笑道:“領皇後懿旨。

    ” 宮人扶錦繡站起,立時有兩個強壯的太監前來拉過連氏,連氏身邊的兩個宮女亮出利刃,不及施救,被錦繡的宮人擊落手中的利刃,然後被毫不留情地打斷手骨,錦繡掩唇驚呼:“好大膽的連氏,竟敢嗦使宮人攜兵刃面見皇後!” 不知何人驚呼:“連貴妃欲行刺皇後!” 在場諸女皆驚吓出聲,亂作一團。

     連氏求救地看向原非煙,然而原非煙卻冷冷地垂下妙目,一言不發地着自己的琺琅指甲套。

    連氏絕望地想高聲呼救,不想一群武士快速地湧了進來,抓着她的宮人,捂住她的嘴巴,毫不留情地拖了下去。

     連氏拼命掙紮,直至失去蹤影,她的眼睛始終絕望而仇恨地盯着錦繡,她烏髻上的珠钗寶钿一路往下掉,零零落落地散了一地。

     軒轅皇後的額際的汗水滑落到鼻尖,身邊的老嬷嬷雖處變不驚,眼中已起了波瀾,以頭伏地,用那蒼老的聲音緩緩道:“皇貴妃容禀,連氏畢竟侍候皇上多年,不若先行關押,禀明皇上,請大理寺卿會審,再做道理?!” 錦繡慢慢擡起臻首,滿面淚痕似梨花帶雨,悲泣道:“皇後娘娘容禀,伊嬷嬷雖說得甚有道理,隻是吾等雖出身武家,身為女流,亦随皇上在戰場拼殺,然适逢太平盛世,何幸能得軒轅皇後母儀天下,福澤後宮,必是臣妾等姐妹前世拜佛積德,善因所至善果,皇上雖為天命所歸,終是僭越宗氏,故而在後宮三令五申,務必以皇後為尊,面見皇後不得攜刃,以恐驚擾軒轅宗氏,連氏此舉乃是死罪,亦會限皇上于不義,懇請皇後立仗斃此孽婦,以示天下,皇上對軒轅宗氏、對皇後娘娘誠摯之心。

    ” 錦繡隻說得情真意切,淚如泉湧,衆命婦亦駭然跪倒,不敢發言。

     就這樣我的時裝展示會變成了錦繡除去連氏的SHOWTIME. 軒轅皇後再次艱難地準了奏。

    連氏的慘叫聲終是響起,聲聲傳來,甚是驚心,錦繡卻若無其事地揮了揮纖指,奏樂的宮人抖着身,汗流滿面地擡手,雅樂再起,連氏的慘叫聲便慢慢地被時裝展示會動人的音樂所掩蓋,最後再聽不見任何一絲聲息。

     一群群訓練有素的模特走了進來,美侖美奂,衣襪飄渺,然後在座宮眷,再無一人有心去欣賞展精彩的表演,皇後坐了不到十分鐘,就以身不适為由,闆着臉離開了,臨行之前讓錦繡全權作主,然後一多半吓得半死的命婦也煞白着臉找借口退了下去,大殿之中最後隻有我陪着錦繡興緻勃勃地看完了整場演出,我想這是絕對我時裝展示會以來,最糟糕的一次,卻也是訂單最豐厚的一次,結果沒有任何一位仕女抱怨對今年皇家賜物有任何不滿,即便明知道紗帛遠不及绫錦絲緞來得金貴,錦繡訂下了今年君氏所有的紗帛,而君氏成了正式的皇商。

     那一天錦繡下旨定下紗帛之際,我終于開口請要幾支金婵花,錦繡如是答道:“姐姐可真會挑東西,此乃是天下罕物,救人一命值千金,更何況是我兒非流的命。

    ” “漢中王如今身康健,你庫之中至少有十支,姐姐但求三支便可。

    ”我誠懇相求。

     錦繡看了看我,冷冷道:“木槿,皇上素惡裡通外國,南國疫症猖獗,我知道你要這金婵花作什麼用,隻是你别忘記了,你如今乃是晉王妃,而我亦是中宮副後,莫要做些牽連我同漢中王,以及晉王之事才好,如今我等姐妹,隻比當年更險罷了,你可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着我們,前有朝堂上的南嘉郡王和東賢王,後有深受皇寵的安念公主,他們哪一個是好相于的?他們心心念念地好挑出我們的錯出,恨不得食我等骨,就如同我方才對付連氏一般,否則十五年之功,便廢于一旦。

    ” 我一時語塞,心中一片寒冷地離開了宮殿。

     回到西楓苑沒多久,便有人通傳,錦繡着太監來行賞,我暗想,莫非是錦繡改變了主義,偷偷給我送金蟬花了? 我抱着一絲希望來到花林道,看見一堆太監在哼哧哼哧地搬進一個大物件。

     錦繡身邊的大太監昌福抹着滿臉汗水,尖着嗓子笑道:“皇貴妃說了,此物原為先朝曆代皇後所有,庭朝末年博宗皇帝的中宮賜于宣祖皇帝的,故而此物甚是珍貴,皇貴妃亦深愛此物,方才看晉王妃甚是喜歡這西洋琉璃鐘,晉王妃前腳剛走,皇貴妃便使奴才為晉王妃送來呢,皇貴妃說了,晉王妃身不适,不用專門過來謝恩啦。

    ” 我木然地下了賞打發他走,大太陽底下,抱着雙臂沉默地看着這西洋琉璃鐘,不明就裡的衆人圍着華貴的西洋鐘興奮地轉來轉去,唧唧喳喳地反複鑒賞。

     後來齊放告訴我,就在六月初五晚上,錦繡便秘密把連氏家族的罪證呈報給太祖,太祖甚為惱怒,便罰連氏跪在中庭一宿,第二日自然起得晚了,而錦繡又故意使宮人在她來的途中言語相辱,激她氣郁于心,于是那日在大殿上連氏便忍無可忍,錦繡便稱機以皇後名義除去了這位長年的老對手。

     而我結果沒有得到那金蟬花,倒莫名奇妙地擁有了那可能造成我猝死的西洋琉璃鐘! 元昌元年,原氏後宮無聲無息地死了一位太祖發妻,然而太祖皇帝一點也沒有責怪錦繡協迫皇後處死連氏,反而褒獎我與錦繡為皇室節省了大筆國庫開支,并捍衛了皇後尊嚴,不久,有人告發連氏家族貪贓枉法,為奪田産,打死百姓,私拆廟宇一事,軒轅氏所掌握的情報起了重大的作用,太祖痛心疾首地抄了連家,連氏的父兄斬首示衆,幾個族叔皆流放荒涼的西關,自此百年連家毀于一旦,所有财物,田契皆充為國庫,對于最後那場窦周決勝戰役的軍用物資的補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時人戲雲:容顔永駐,但求一子;寵貴中宮,不問出身,兔死狗烹,西賤東貴。

     就在我們一酬莫展之際,照威将軍府忽然發下貼子,一直深居簡出的珍珠竟邀請我去賞園子裡新開的荷花。

    現在不是賞花的季節,我也沒有半點小資的心情,然而珍珠一向有冷靜善謀之智,且是紫園的老人,又對大理的華山一直掂記着,上次我也差齊放前往詢問,也許她有辦法!? 我抱着試一試的念頭,來到了城中的将軍府。

     說起這個府第,可大大的有來頭,乃是當年西安守軍總兵王年參的舊府第,在西安城中,除紫栖山莊外,擁有最好的地理位置,最豪華的大莊園,最雄偉的樓台亭閣!其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當年的王年參都竭盡可能地比照紫栖山莊的模式來建築并加以管理,隻是嚴格控制了禮制規格,以免落入原氏一黨的口舌之中。

     在史書上,王年參被史官稱作對原氏盡忠第一人,當年南诏攻入西安城時,王年參的二個兒子皆戰死沙場,女兒被胡勇活捉後咬舌自盡,最後城破之時,王年參領着全家自盡而亡,成就了一段千古忠烈的佳話,可惜自已酉宮變以來,一大半宅子毀于戰火。

     燕子軍重出江湖前夕,太祖早已秘密着人重新修契了王氏府邸,并擴建了花園裡的潤湖,加載了無數的名種荷花,賜名忠燕府,在登基後專門賞給于飛燕一家,彰顯了皇室對一位平民将軍于飛燕史無前例的恩寵,當然,這裡面可能也暗含了太祖對于飛燕外放8年的安撫。

     一經入宅,于飛燕即日便上朝堂謝恩,并在文武百将之前禀明,為感皇恩浩蕩,特将原來王氏花園裡的潤湖改名為恩荷池,寓意後輩子孫永念原氏恩德。

    太祖深感欣慰,緊跟着又賜下珍珠一品浩命夫人之榮,子女六人皆禦賜長命金鎖,一時朝堂上下,君臣皆感懷而泣,史官用濃重的一筆将這一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