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卻把花來嗅

關燈
版花西詩集的理由,為了讓軒轅氏死心是其次的,他分明是在嚴曆警告那些觊觎花西夫人的對手,隻要花西夫人在世,他終有一日要迎她回去,而普天之下還會有什麼比名聲這個東西更無情刻闆,更加有力的束縛呢? 有了踏雪公子的先入為主,哪怕花西夫人移情别戀,亦不敢明目張膽地嫁于他人了。

     他以為花西夫人是移情大理儲君,所以不原回踏雪公子身邊。

     然而瓜洲病塌之上那一席話,那雙眼睛如此清明地看着他,聲音輕柔得如一隻夜精靈地惑着他的所有感官,兄長是想要一個分裂的鄰居還是因為忙着分家而動蕩的鄰居呢? 終日裡醉卧花堆的他也覺得孔夫子那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甚有道理,所謂女人心海底針,這樣的女子絕不是放在屋裡終日纏綿的,她分明是這個戰國時代一個不可多得的戰将,而她最可怕的兵器卻是她太過冷靜精明的腦子。

     這樣一個女子,踏雪公子和他背後的原家,如何會聽之任之在外飄流。

     既便如他,在她笑着以祖訓拒絕做他的幕僚時亦心生疑忌,亂世英才,向來不能用之,甯可毀之。

     但是,她看踏雪的眼光明明如此癡迷,踏雪走後她又明明傷心如斯,這些年來,不斷輸送供給給大理,扭轉南部諸國的戰局,助大理滅南诏,又背着他屢次秘密出資助原家挽回戰局,甚至不惜在他眼皮子底下玩起了遊戲,為何她不回到踏雪身邊,而是選擇待在瓜洲,假鳳虛凰了這麼多年? 這是一個迷,對于張之嚴最大的迷!他自問是了解女人的,可唯獨這個女人,他卻始終猜不透她到底想什麼。

     按理說,他既已知曉,永業七年她在他背後捅了他一刀,他應該沒收她所有的财産,然将她押進大牢,狠狠治她的罪,然而看到她那絕望空洞的眼神,那蒼白的小臉,卻又鬼使神差地替她治病,還将她帶在身邊。

     然而自迎回太子後,她對他不再歡欣而笑,眼神依然鎮定清明,卻多了一份求死的意志,她在怕他什麼?怕他利用她來要挾踏雪還是紫月? 如今她竟然為這兩個低賤的士兵寫家書,巧顔歡笑? 剛剛嘗盡姑蘇第一美人的張之嚴,心情卻壞如臘月的冰天雪地。

     他冷冷地進了帳,果然她的笑容漸收,慢慢站起來,身邊那倆個士兵早已吓得跪在地上,拼命求饒。

     “莫問真是好本事啊,連我的士兵也收買了。

    ”張之嚴冷笑兩聲,不等下令,光複早已将着人将那求君莫問寫書信的人帶出去了以玩乎職守罪砍頭了事,那二人驚聲呼救,君莫問站了起來,微笑道:“兄長此言差矣,這二位小哥遵命照拂在下,在下代替這二位軍爺寫封家書謝過人家罷了,萬萬罪不及死。

    ” “莫問是在替人寫家書,還是在籠絡人心?” 君莫問哈哈一笑,然後直視着張之嚴,面無表情道:“莫問多的無非一個錢字,隻可惜現在身無分文,連自由都成了問題,如何談得上籠絡人心呢?” 張之嚴看她眼中明顯的不悅,一臉慘談,心緒更壞,不由脫口而出:“不準你為兩個閑人頂撞于我。

    ” 在場之人皆有一詫,唯有心腹忠仆的光複,不動聲色的遣閑雜人士出去,快到帳口,張之嚴卻又忽道:“将那二人暫先押監。

    ” 光複的目光暗憂,出得帳去,心中卻想,東吳張家第四代傳人,張吟風,生聰慧機敏,精明幹煉,是以十四歲那年便襲世子爵位,這幾年更是以非凡的才能将東吳屬地治理得井井有條,民富兵強,如日中天。

     張吟風雖生,平素也愛拈花惹草,但卻并非沉溺于女色,花西夫人再顯于世,是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這個女子不但是風花雪月的典範,烈女傳的故事素材,更多的是代表一種勢力,無論是獻給窦氏,還是秘密還給原氏,哪怕是與大理段氏聯絡,都能與一方聯手,改變這三國鼎立的局面,又或者用離間計,觀兩方争鬥而漁翁得利,然而張吟風卻力排衆議,一方面以太子名義發表讨窦繳文,公然參于窦原的逐鹿中原,另一方面,嚴格讓知情的屬下謹守秘密,甚至還将其帶在身邊,這是何等危險的事!? 連一向看着張吟風長大的光複也有些弄不懂了,不由暗歎一聲,軍中知情謀士皆言道,無論是财大氣粗卻身患絕症的君莫問,還是帳内看似的花西夫人,舉手投足都擁有一股翻天覆地的力量,而很明顯這股力量不像是現在的東吳所能掌握的啊。

     莫非真如老謀士程空所言,東吳張氏要死于一婦人手爾? 帳内,君莫問垂下眼睑,對于張之嚴的發飙不置可否,張之嚴也一坐在她對面,望着她一徑沉默着,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說什麼好。

     燭芯爆了一下,映着君莫問的臉一下子亮了起來,電光火石間又隐在了暗處,墨瞳望着桌上的羽毛筆深思着,削瘦的臉廓被燭影勾畫出一種妖治沉靜的美來,張之嚴看得目光有些發直,而君莫問微擡目,看到張之嚴的目光,卻心下焦燥起來。

     她站起來,淺淺一笑:“天晚了,明天兄長可能還有衆多大事要議,還是請早些安歇吧。

    ” 明顯的逐客令! 人未近,香已飄,張之嚴答非所問地忽道:“你用的是什麼香?” 君莫問一愣:“莫問不愛用香。

    ” 又是沉默,張之嚴擡首一笑:“你的閨名是木槿吧。

    ” 君莫問也是花木槿的心揪了起來,張之嚴卻在嘴裡像繞口令似地念叨了幾遍,木槿,木槿。

     君莫問不待開口,張之嚴卻又笑道:“你是木槿花開的時候生的,不然便是你的雙親很是喜歡木槿花吧。

    ” 君莫問感到張之嚴的目光比剛才更令人困惑地絞在她身上,心中暗驚,莫非他決定要将自己交給窦周不成。

     當下也不回答,隻能更沉默地看着張之嚴,張之嚴卻看似心情很好,側頭看着營帳裡大土碗盆裡唯一的一抹綠色,上面細密地墜着幾朵:“這是什麼花,行軍路上竟一路裡活過來了?” 君莫問沒有波動地答道:“木槿。

    ” 張之嚴一詫間,猛一回頭,又鎖住了她的容顔,卻聽她凝注着花慢慢道:“木槿易活,随便扡便可,如果能活過今年冬天,明年還會繼續開花的。

    ” 聽着那有些傷感蕭瑟之意,她分明是想到自己的病軀吧,又許是因為這幾日嚴禁其外出,把她給悶壞了吧。

     張之嚴的心裡一動,站了起來,向她走近一步,柔聲道:“你不必怛心,東吳人才濟濟,一定有醫你病的神醫在,而這株木槿一定也能活下去的。

    ” 君莫問卻向後退一步,目光中滿含警惕,張之嚴的心又往下墜,卻又偏生不甘,又前行一步,柔聲笑道:“木槿當真如此怕張之嚴嗎?” 君莫問的微笑有些僵,輕搖頭道:“天色已晚,兄長請回吧。

    ” 她走向帳簾,經過張之嚴時,疾步繞過他,回首笑道:“恕莫問身抱恙,不能遠送。

    ” 張之嚴沉着一張臉,看着她慢慢走出帳簾。

     君莫問剛松了一口氣,來到那株木槿前。

     一個月前,張之嚴強行帶她北閥,在行軍路上,稱放風之際,卻發現一株高大的木槿樹下,刻有齊放暗号,張之嚴當時便如剛才一般,步步緊逼,當下,她笑折下一顆樹枝,打發過去。

     她暗忖,這個張之嚴究竟在心裡在想什麼,剛才那目光分明是欲壑難填,莫非他想對她 忽然,身後一陣嘩拉拉向,轉過頭時,張之嚴正疾步走向她,他竟然去而複返? 君莫問退無可退,駭然間,已被納在張之嚴的懷中,一股瑞腦香幾乎要沖暈她了,本能地推拒着張之嚴,張之嚴的鐵臂早已勒緊了她的,張之嚴卻是一陣恍惚,為何相處了四年這才發現懷中人是如此瘦弱。

     君莫問高聲叫道:“兄長住手,你這是要做什麼?” 君莫問掙紮間卻忽地瞥見張之嚴喉間的一斑紅痕,心中更是厭惡已極,張之嚴見懷中佳人目光流露憎惡,一擡頭,明亮的銅鏡,在暧昧的幽幽燭火下,正明明白白地獻出方才與悠悠之證,心下有些歉然,卻脫口而出道:“你且放心,我與悠悠不過是逢場作戲,今後,我再不碰她便是。

    ” 君莫問氣極,揮出一掌欲刮張之嚴,卻是被輕易攥在一隻鐵掌之中,被摁到身側,她咬牙切齒道:“禽獸,悠悠還是一個孩子。

    ” 張之嚴冷笑:“是麼?天下竟有如此通的孩子!敢問是誰教出來的?莫不是花西夫人?哪就讓張某親身領教一番,如何。

    ” 君莫問仰頭欲躲過張之業鋪天蓋地的吻:“放手,你碰我一定會後悔的。

    ” 張之嚴卻哈哈大笑:“後悔什麼?我早就後悔了,這幾年陪你玩遍東吳,卻不碰你一根手指頭,我豈非要被天下人笑話有病不成。

    ” 兩人掙紮間,君莫問的木钗搖落,長發披落在□的雙肩,女兒态盡露,明眸帶着驚恐,卻是愈加光彩動人,欲顯,張之嚴征服的□更盛,光複的聲音在外響起:“主公,有人夜裘。

    ” 張之嚴立時警醒,卻見佳人衣衫盡破,隻好抱着自己細白的身子,如貓兒一般縮成一團,瑟瑟發抖,眼中一片凄苦,他心下一陣不忍,擡手撫向她秀發,她卻是倒退幾步,驚恐憤恨更甚。

     張之嚴自責不已,自己向來以憐香惜玉出名的江南霸主,為何面對眼前人,今夜如此沖動,他帶着一絲歉疚地拾起披風,披在她身上,細細地吻落在她的,柔聲道:“今夜是我唐突佳人了,你且放心,日後我必給你一個名份,讓你恢複女兒身,随侍本太守的身邊,以後你不必怕大理段氏,或是西安原氏。

    ” 君莫問卻似充耳不聞,隻是混身發抖地欲爬出他的“勢力範圍”,在張之嚴看來,真像受驚的小貓一般,一股從未有過的酸澀之意,攀上心間,分明又帶着一絲甜意,深深悔恨,這四年來,浪費了多少花前月下,巧取佳人,纏綿。

     那複雜的感情越來越濃,又想起永業七年,宛城一戰她那一招斧底抽薪讓東吳又是損兵折将無數,當下既憐之愛之偏又深恨之,長年的霸主教育,又讓他竭力想隐藏心上的弱點,隻是将自己健壯的身軀纖瘦的,咬着佳人的細細的脖勁,微熏在她的香間,似呢喃,又似冰冷地說道:“花木槿,你最好記着,不管你的主子是原非白還是段月容,如何伺候他們的,從今往後,你便照樣伺候我。

    ” 花木槿卻是混身緊繃,淚水滑落,貝齒沒有血色的,心中恨恨道:“你這輩子和下輩子都别想。

    ” 張之嚴終是歎息着放了手,将手中的披風裹緊了花木槿,走出帳外。

     光複看着張之嚴臉上的細小抓痕,那麼一愣,張之嚴瞟向光複:“怎麼回事。

    ” “糧草營那裡忽然走水了,可能是有人裘營,亦有可能是天熱燥火燃上了幹草,好在發現得早,火勢已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