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夜宴德馨居
關燈
小
中
大
錦繡同學倒豎的柳眉終于彎了下來,愣愣地看着我,漸漸地眼睛紅了,鼻子也紅了,所有的兇悍氣勢全無,仿佛又回到怯懦的小時候,抱住我放聲大哭起來:“木槿,這世上隻有你對我最好了。
” 我承認此時此刻,我的内心是充滿溫情的,相當感動,相當自我肯定,但口頭上還是相當謙遜地說:“小傻瓜,這個世上還有好多人對你很好的,連宋二哥也是對你極好的,對不?” 錦繡隻顧哭得天昏地暗,根本沒有空答我的話。
這丫頭,又把鼻涕眼淚蹭我身上了,不過算了,看在今天我教化親妹妹很有成就的分上。
我忽然想起這件衣服不是我昨天穿的,那件衣襟裡的東西呢? 我的心一沉:“錦繡,你昨兒個看到我衣服裡的東西沒,就是,呃!就是你老笑話我的,那支鵝毛筆,還有我和宋明磊一起寫得一些策論什麼的。
” 她收了聲,擡起梨花帶語的小臉,茫茫然地哼哼唧唧:“我們急着把你救回來,三姐和我給你換的衣裳,什麼也沒見着啊?”說完她繼續沉浸在親情的自我感動中,用力抽泣。
這是她的特色,要麼不哭,要哭就一定要哭他個天地為之變色為止。
然而,這回輪到我哭喪着臉了,萬一那個白面具籍着那些東西找到我怎麼辦,而且那策論上還有宋明磊的墨寶哪,講不定還會連累他呢! 我們在忐忑不安中度過了這一年的最後幾個月,然而紫園裡并沒有在意這件事,反而急調三千子弟兵秘密入京,其中包括我才見面的妹妹花錦繡和碧瑩的心上人宋明磊,因為這時候發生了比我的白衣人更為重要的事件,這不僅影響了原家,而且連整個東庭皇朝都為之震動,甚至于間接地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命運。
元武十七年,當朝英宗皇帝生了一場重病,為祈上早日康複,改年号為永康。
永康元年,這位多疑的皇帝夢見一群小人在跳舞,認為有人“蠱道祝詛”,命大理寺卿文複允徹查此事,于是動搖整個東庭皇朝的“巫蠱之亂”開始了。
文複允在京城鬧出幾宗大案的“巫蠱之術”之後,英宗對自己的判斷更加深信不疑,示意文複允在宮中各處掘蠱,最後竟然在鳳藻宮中亦掘出桐木做的人偶,英宗盛怒之下,不問清紅皂白地絞殺連皇後,并連夜将國丈,左相連如海被投入大理寺,連如海在大理寺受盡酷刑而死,太子泊涉嫌蠱亂,被英宗幽禁在芳容殿,而連皇後正是原夫人連氏的親姐姐。
永康元年冬十二月一日,連如海的死對頭,張貴妃的父親,川雍候張世顯乘機聯合朝中反連氏的勢力,聯名上書逼宮,力主廢太子泊為庶人,立張貴妃之子槐安王煦為新太子,英宗急怒攻心,陷入深度昏迷,藥石惘然。
張世顯為掩人耳目,提前選秀,兵部尚書原青江冷靜如常,表面上幫着張世顯打壓連氏家族,暗中卻命附馬都尉原非清調動北營原軍偷偷南下,于十二月十二日混入秀女護騎,由司馬門進入昭明宮,一舉擊退張世顯所控制的禁軍,絞殺張貴妃,釋放太子泊。
原尚書同日以彌留中的皇帝傳旨诏告天下,川雍候張世顯,大理寺卿文複允,禁軍統領張禹,貴妃張氏以巫蠱構陷皇後,謀毒太子,謀為大逆,又欲使女侍醫淳于越進藥殺皇帝,欲危宗廟,逆亂不道,所有參與巫蠱之亂的人皆誅滅九族,腰斬于市。
張貴妃貶為庶人,賜白绫三尺,槐安王煦貶為庶人,賜鸩酒厚葬于東陵。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東庭孝文帝,英宗駕崩,享年四十四歲,舉國服喪,太子泊年僅二十歲繼承大統,史稱孝元皇帝,廟号熹宗,改年号為永業。
永業元年,新帝下诏追封連皇後谥号賢孝端文皇後,兵部尚書原青江平定叛亂有功,升左相國,加授安國候,原連氏封為安國夫人,附馬都尉原非清拜忠顯王,直等國喪一過新帝便迎取原氏長房原氏非煙為皇後,一時間原氏榮寵無以複加。
在這場史稱“司馬門之變”或“雙十二之變”的事件中,我家錦繡和宋明磊立了大功,因為他們是第一批沖入司馬門,血染皇宮的原氏子弟兵,錦繡生擒了欲從皇宮秘道溜走的張貴妃,宋明磊及時誅殺了欲鸩殺太子的宮人,解救了早已吓得癡癡呆呆的太子泊。
同年,西北部邊界的西突厥終于吞并了他的百
” 我承認此時此刻,我的内心是充滿溫情的,相當感動,相當自我肯定,但口頭上還是相當謙遜地說:“小傻瓜,這個世上還有好多人對你很好的,連宋二哥也是對你極好的,對不?” 錦繡隻顧哭得天昏地暗,根本沒有空答我的話。
這丫頭,又把鼻涕眼淚蹭我身上了,不過算了,看在今天我教化親妹妹很有成就的分上。
我忽然想起這件衣服不是我昨天穿的,那件衣襟裡的東西呢? 我的心一沉:“錦繡,你昨兒個看到我衣服裡的東西沒,就是,呃!就是你老笑話我的,那支鵝毛筆,還有我和宋明磊一起寫得一些策論什麼的。
” 她收了聲,擡起梨花帶語的小臉,茫茫然地哼哼唧唧:“我們急着把你救回來,三姐和我給你換的衣裳,什麼也沒見着啊?”說完她繼續沉浸在親情的自我感動中,用力抽泣。
這是她的特色,要麼不哭,要哭就一定要哭他個天地為之變色為止。
然而,這回輪到我哭喪着臉了,萬一那個白面具籍着那些東西找到我怎麼辦,而且那策論上還有宋明磊的墨寶哪,講不定還會連累他呢! 我們在忐忑不安中度過了這一年的最後幾個月,然而紫園裡并沒有在意這件事,反而急調三千子弟兵秘密入京,其中包括我才見面的妹妹花錦繡和碧瑩的心上人宋明磊,因為這時候發生了比我的白衣人更為重要的事件,這不僅影響了原家,而且連整個東庭皇朝都為之震動,甚至于間接地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命運。
元武十七年,當朝英宗皇帝生了一場重病,為祈上早日康複,改年号為永康。
永康元年,這位多疑的皇帝夢見一群小人在跳舞,認為有人“蠱道祝詛”,命大理寺卿文複允徹查此事,于是動搖整個東庭皇朝的“巫蠱之亂”開始了。
文複允在京城鬧出幾宗大案的“巫蠱之術”之後,英宗對自己的判斷更加深信不疑,示意文複允在宮中各處掘蠱,最後竟然在鳳藻宮中亦掘出桐木做的人偶,英宗盛怒之下,不問清紅皂白地絞殺連皇後,并連夜将國丈,左相連如海被投入大理寺,連如海在大理寺受盡酷刑而死,太子泊涉嫌蠱亂,被英宗幽禁在芳容殿,而連皇後正是原夫人連氏的親姐姐。
永康元年冬十二月一日,連如海的死對頭,張貴妃的父親,川雍候張世顯乘機聯合朝中反連氏的勢力,聯名上書逼宮,力主廢太子泊為庶人,立張貴妃之子槐安王煦為新太子,英宗急怒攻心,陷入深度昏迷,藥石惘然。
張世顯為掩人耳目,提前選秀,兵部尚書原青江冷靜如常,表面上幫着張世顯打壓連氏家族,暗中卻命附馬都尉原非清調動北營原軍偷偷南下,于十二月十二日混入秀女護騎,由司馬門進入昭明宮,一舉擊退張世顯所控制的禁軍,絞殺張貴妃,釋放太子泊。
原尚書同日以彌留中的皇帝傳旨诏告天下,川雍候張世顯,大理寺卿文複允,禁軍統領張禹,貴妃張氏以巫蠱構陷皇後,謀毒太子,謀為大逆,又欲使女侍醫淳于越進藥殺皇帝,欲危宗廟,逆亂不道,所有參與巫蠱之亂的人皆誅滅九族,腰斬于市。
張貴妃貶為庶人,賜白绫三尺,槐安王煦貶為庶人,賜鸩酒厚葬于東陵。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東庭孝文帝,英宗駕崩,享年四十四歲,舉國服喪,太子泊年僅二十歲繼承大統,史稱孝元皇帝,廟号熹宗,改年号為永業。
永業元年,新帝下诏追封連皇後谥号賢孝端文皇後,兵部尚書原青江平定叛亂有功,升左相國,加授安國候,原連氏封為安國夫人,附馬都尉原非清拜忠顯王,直等國喪一過新帝便迎取原氏長房原氏非煙為皇後,一時間原氏榮寵無以複加。
在這場史稱“司馬門之變”或“雙十二之變”的事件中,我家錦繡和宋明磊立了大功,因為他們是第一批沖入司馬門,血染皇宮的原氏子弟兵,錦繡生擒了欲從皇宮秘道溜走的張貴妃,宋明磊及時誅殺了欲鸩殺太子的宮人,解救了早已吓得癡癡呆呆的太子泊。
同年,西北部邊界的西突厥終于吞并了他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