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9 往事

關燈
我在美國的時候。

    ” 我想要多解釋兩句,卻又實在不知道該解釋什麼。

     父親再沒說話,我又坐了很久,見他真的睡着了,才收拾東西回大姐那邊。

     宋翔和陸勵成都已經開始上班,我本以為日子會清靜一些,不想早晨一起來就接到一個電話。

     “請問是蘇蔓小姐嗎?” “我是。

    ” “我姓王,是許憐霜的媽媽,你可以叫我王阿姨。

    ” 我立即說:“王阿姨,您好。

    ” “冒昧給你打電話。

    是這樣的,憐霜告訴我你的事情了,本來早該和你聯系,可這方面最好的專家陳教授在國外開會,所以一直等到今天。

    過一會兒陳教授會和幾個專家一塊兒去醫院,去看看你爸爸,你看方便嗎?” “方便!方便!隻是……”我開始猶豫,該如何對張醫生說?我這樣做,是不是太不尊敬他? “你不用擔心,陳教授算是張醫生的師叔,他不會介意陳教授去診斷你爸爸的。

    我的朋友已經和院長打過電話,他非常歡迎。

    對他們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醫術交流機會,畢竟這一次去的幾個專家恨少一起會診的。

    ” 麻辣燙的母親竟然是如此玲珑剔透的一位女士,我的擔憂盡去,隻餘感激,“阿姨,謝謝您!” “不用客氣,我們過一會兒在醫院見。

    ” 我匆匆吃了些東西,趕往醫院。

    沒多久,一位中年女子陪着一個頭發已白的教授走進病房。

    早已經等在病房的院長和張醫生都站起來,我看氣氛融洽,一顆心放下來,這才有功夫和旁邊的女子打招呼:“是王阿姨嗎?” “是的。

    蘇蔓?” “我是” “我們出去坐坐吧,醫生和護士會照顧好你爸爸的。

    ” “好的。

    ” 她領我到醫院樓下,兩人叫了兩杯茶,坐下來喝。

    她可真是一位美婦人,麻辣燙長得已是很美,可是和她比,卻仍是差了一截,倒不是五官,而是氣韻。

     “阿姨,您真漂亮!” “啊?是嗎?謝謝。

    ”她笑起來,“其實我早知道你了,這幾年多虧你照顧憐霜。

    ” “沒有,其實是她一直在照顧我。

    ” 她掌心輕觸着茶杯,沉默地微笑着,我也沉默地等待着她的下文。

    她專程到醫院一趟,不太可能隻是為了陪陳教授過來看我爸爸。

     “你是憐霜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我有幾句話想問問你。

    ” “阿姨請講。

    ” “憐霜有多……喜歡……宋翔?”她的語氣很是艱澀,不知道究竟是“喜歡”這個字眼對她來說有些敏感,還是“宋翔”這個名字對她來說有難以承受的沉重。

     我呆了一下,回答道:“很喜歡,非常喜歡。

    ” 她眼睛中有悲哀,但是仍然克制得很好,微笑着問:“她為什麼不喜歡陸勵成呢?我和她爸爸都對陸勵成印象很好,憐霜之前對他很不錯的,我問她,她也說喜歡,為什麼突然就和宋翔約會了呢?”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她微笑着說:“我知道這些問題應該直接去問自己的女兒,可是……”她垂下了眼睛,掩飾着眼中的悲傷,“她很少和我談心事,每次我想和她談,她都會不耐煩,如果說得太多,我們就會吵架,我是個非常失敗的母親。

    ” 我想了想說:“憐霜之前就喜歡宋翔的,她說她在五六年錢就喜歡上他,不是突然。

    ” “什麼?”王阿姨臉色煞白,“不可能!她六年前根本看不見任何人!” “她說她沒見過宋翔,她隻聽過宋翔的聲音,可她就是喜歡上了這個聲音。

    ” 王阿姨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眼裡都是不可置信,她的申請讓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悲痛和無助。

    我努力鎮靜地說:“她非常喜歡宋翔,宋翔也很喜歡她,不過,她告訴我說您和伯伯都喜歡陸勵成,所以才一直瞞着你們。

    阿姨,盡量成全他們吧!” “宋翔喜歡憐霜?宋翔喜歡憐霜?”王阿姨悲涼地冷笑起來,“他這個騙子!”她力持克制自己,可手卻簌簌地抖着,“我不會同意!她爸爸更不會同意!她絕對不能和宋翔在一起。

    宋翔害了我們一個女兒還不夠,難道還要害另一個嗎?” 她從出現到剛才,說話、舉動都非常有分寸,可此時竟然失态至此,而我被她的話語震住,好半天腦袋裡都反應不過來她究竟說了什麼。

     “阿姨,您……您說……麻辣燙……憐霜她有一個姐妹?” 王阿姨看到我的樣子,哀傷地問:“憐霜從來沒告訴你她有一個姐姐嗎?” 我搖頭,“我剛認識她的時候,她問我有兄弟姐妹嗎?我說沒有,我是獨生子女,她說她也是。

    ” 阿姨輕聲說:“你原諒她,好嗎?她不是有意騙你的。

    從她的内心深處,也許真的一直認為就她一個人。

    這些全是我的錯。

    ” 我的腦袋裡完全消化不了這些信息,可我不能讓一個母親如此低聲下氣地對我道歉,隻能胡亂地答應着:“我不怪她。

    ” “謝謝你!這幾年憐霜和你在一起,有了從沒有過的快樂,人變得開朗積極,我和她爸爸雖然不好意思當面謝謝你,可心裡一直都很感激你。

    現在,我還想拜托你一件事情,希望你能答應。

    ” “什麼事?” “憐霜的爸爸現在還不知道他們的事情,知道後肯定會震怒。

    我們絕對不會讓憐霜和宋翔在一起,到時候,憐霜隻怕和我們的關系會更緊張,也許要麻煩你多開導一下她。

    ” “我不明白,為什麼不可以和宋翔在一起?阿姨,我認識宋翔已經很多年,我可以用性命保證,他是個好人。

    ”我的情緒也起了波動,語氣有些失控。

     “絕對不可能!”她堅決地搖頭,“憐霜的爸爸絕不會原諒他!宋翔也絕不是因為喜歡憐霜才和她在一起,他隻是為了他自己,憐霜這丫頭太天真了!” 她的态度非常決絕,無論我說什麼,她都再也不肯多說,隻說讓我多陪陪憐霜,多開解她。

    我挂慮着父親,想着幾位專家的會診結果應該出來了,所以隻能和她道别。

     回到病房,父親還沒回來,又等了一個小時,護士才推着父親進來,大概因為今天醫生的陣容吓着了她,她雖然不知道我是何方神聖,但是至少肯定能請動真麼多國手大師彙聚一堂的人不一般,所以對我和父親異樣的和藹謹慎起來。

     住院治病是一場磨難,不僅僅是肉體上,還有精神上,這個我在五年前已經深刻體會過。

    我現在隻希望不論以何種方式,父親在未來住院的日子裡受到最大的尊敬和照顧。

    至于所欠的人情,我願意做牛做馬去報答。

     陳教授和張醫生一塊兒向我詳細分析父親的病情。

    陳教授制訂了新的醫療計劃,他新加了一些藥,有些藥中國還沒批準進口,不過他可以通過做醫療研究的名義開給我的父親。

     我毫不猶豫地簽署了同意書,畢竟這是這麼多天以來我聽到的第一線希望。

     回到病房,父親謹慎還好,我也心情比較振奮。

     一個護士來給我們送熱水,以前都是我自己去打水的,她離開前又客氣的說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随時找她們。

     父親笑着和我說:“我家蔓蔓出息了,爸爸也跟着沾光了。

    ” 我搖着他的胳膊說:“你家蔓蔓花見花開、人見人愛,朋友都願意幫她。

    ” 老爸摸着我的頭笑,過了一會兒,眼中憂色又浮現出來,“蔓蔓,你……宋翔……”他終是不忍心說下去,輕聲一歎,轉移了話題,“陸勵成這小夥子看着也不錯,這段時間多虧了他幫忙。

    ” 我笑了笑,抱着他胳膊,擠到他身邊,和他躺在一起,“爸爸,給我講故事吧!我想聽你年輕時候的故事。

    還有,你怎麼認識……媽在下的?”我猶豫了一下,吐出了我在爸爸面前許久未提的媽媽。

     爸爸笑了,眼睛眯成一條縫,“那都好久了,你媽媽……”他看我一眼,歎氣,“你可真不如你媽媽長得模樣俊俏,你的額頭像爸爸,不好看。

    ” 我哼哼唧唧地不肯答應,“我讓你給我講你如何認識媽在下的,你幹嗎說我壞話?你要再說我壞話,我可生氣了。

    ” “好,好!我就講。

    那時候,我是貨車司機,不拉人的。

    那天你媽媽有急事要進城,聽人說我正好要去城裡拉貨,就跑來請我帶她一程。

    我剛開始也沒留意她長什麼樣子,就記得她兩隻辮子甩來甩去,甩得我眼睛都花了。

    她的頭發可真香,車廂裡一股槐花的清香……” 父親的笑容沒有平常的勉強,幸福得十分真實,如同回到了那個冬日的午後,他緊張地帶着一個少女奔馳在路上,車廂裡能聞到她頭發上的清香,他根本聽不清楚她說了什麼,隻聽到自己的心跳得好像要蹦出胸膛…… 我在父親的肩頭,也快活的笑着。

    他們曾經那麼幸福過,而隻要有記憶,這幸福就不會走遠。

    宋翔沒有說錯,對父親而言,他很願意談論母親,因為那是他的快樂和幸福,她從不曾離去,她永永遠遠都活在他心中。

     我每天的生活單調而忙碌,早上起來給父親做早飯,然後去醫院陪他,等他治療的時候,我把髒衣服帶回家洗了。

    做好中飯,再去醫院看父親,陪他吃中飯,和他聊天、下棋、散步,再一起吃晚飯。

     我們在一起聊很多事情,爸爸給我講他小時候的事情,給我講他和媽在下的每一件小事,也給我講我的姥爺、姥姥的故事,常常聊得忘了時間,護士要來趕我走。

     父親的身體被化療摧殘得越來越差,頭發逐漸掉光,副作用大的時候,他疼得身體蜷縮成一團,我卻無能為力,隻能袖手旁觀着父親的痛苦,常常是他疼完了,我就沖到衛生間,躲起來大哭一場。

    哭完後,我又回去膩在父親身邊,讓他給我講故事。

     積蓄已經快要花完,我打電話給中介,問房子究竟賣得如何。

    中介語氣興奮的說:“先不要着急。

    現在有兩家都看上你的房子,我正和兩邊擡價錢,已經比我們預期的價錢多了六萬。

    ” 我不解,“怎麼回事?” “剛開始一個女的來看房,說是買來投資用,看這個地段很容易出租,又說房子維護得好,直接就答應了你要的價格六十萬。

    我們正要簽約,另一個看房的老太太,看着挺有錢的樣子,也喜歡你的房子,尤其對牆上的畫贊不絕口,聽說已經有人要買,就加了一萬。

    我們和原來的那家一說,那家加了兩萬。

    我們就再告訴老太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