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砂佛印
關燈
小
中
大
為什麼是“終于”?
印臣看向那張美麗得不食人間煙火的臉,一陣眩暈。
腦中突然閃過一個鳳冠霞帔的女子,對自己決絕時哀怨的笑。
她說:“你終于出現了……”然後一揚手,一柄鋒利的匕首就那樣插進她的胸膛。
印臣看見她的胸口的血液噴薄出來,接着是一個衣着華麗的男子奔上前…… 女孩拉起她的手,說了句“走吧”。
她甩了甩雜亂的思緒,感覺到手掌中握着的是一個溫熱的實體。
“你怎麼知道我就是呢?” “因為你額間的紅痣。
” 印臣輕輕地笑了一下,問她說:“你叫什麼? “樓蘭。
”她回答,然後解釋說:“就是曆史上樓蘭古國的那個樓蘭。
” 看印臣沉思的樣子,她笑笑說:“你哥哥今天有事,拜托我來接你。
” “知道哥哥要我來有什麼事嗎?印臣遲疑地問。
樓蘭美麗地笑了一下,并不回答。
她們趕往鳴沙山附近的一個小鎮。
印臣似乎記得那裡叫做楊家橋。
逐酹曾經在信中以極為激動的口吻告訴她楊家橋将有考古史上最重大的發現,至于是什麼發現,他并不曾透露。
汽車以緩慢的速度行駛着,在這片幾乎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土地上。
也許曆史的最初正是要在這樣淵薮的姿态裡追溯? 車窗外有一群嫁娶的隊伍,為首的那名男子手中擒着一隻鷹,蒼黑的羽翼,銳利的目光,在他手中凜冽地站立,氣勢從容。
新娘在媒人的簇擁之下跨過一個馬鞍,随即男子手中的鷹也飛翔起來,張開雙翅在半空中盤桓。
“這是敦煌古老而神秘的風俗。
嫁娶的時候新郎要放生一隻鷹,象征着‘鵬程萬裡’,而新娘入門時跨過馬鞍,則意味着‘一生平安’。
”樓蘭柔美的嗓音傳過來,印臣點點頭,表示理解。
“這種風俗延續了很久嗎?”她似乎覺得在什麼地方見過。
也許是古老的片段,也許是回憶的殘桓,在一個空曠的沙地上,一片喜慶的紅色泛濫。
“‘奠鷹’的風俗其實從先秦就開始出現了,有時候也會用雁來代替,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唐朝五代甚至更遠。
而‘跨馬鞍’的風俗根據史學家考證大概誕生于唐朝初年。
” “你好象什麼都很清楚。
”印臣微微颔首,看向她。
樓蘭的表情有一絲得意。
“我的确什麼都很清楚。
”她說。
車窗外吹過來一陣風,拂亂了她們的頭發。
印臣伸手撥弄了一下發絲,奇怪頭發總是拂上她的眉梢。
樓蘭驚愕地看向她手腕之間,喃喃低語:“他、他居然把這個也給了你……” 印臣看向手鍊,那種青黑的色澤稍稍淺了些。
“有什麼問題嗎?這個是哥哥送給我20歲的生日禮物。
” 樓蘭扭頭看向窗外,蹙起眉道:“沒有、沒有問題。
” 印臣不知所措地愣在那裡,額間的紅色傷痕異常光亮起來。
她的思緒又開始淩亂起來,仿佛聽見遠方的駝鈴聲依稀地叮、叮、叮地傳過來,穿越了時空的界限,随着晚風習習地傳進來…… “高昌兵,如霜雪,唐王兵,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幾何自殄滅?” 豪氣沖雲天的歌謠充滿着濃烈的硝煙味道,,在飛揚的塵土中彌漫開來。
印臣在恍惚中看見黃沙漫漫的征途上,仍然是那個記憶中絕麗的女子,梳着一對入雲髻,無助地站在荒夷的路邊,她的身後是得勝的古代兵士,正慷慨高歌:“高昌兵,如霜雪,唐王兵,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幾何自殄滅!” 她努力讓思緒清醒過來,恢複到正常的運作狀态。
不明白為什麼一踏上敦煌的土地,就會有一些零散的片段在腦海中若隐若現,仿佛水中的海草,她試圖伸出手去抓住一縷,可是它們滑滑地漾了開去。
“你在想什麼?”樓蘭湊近她問。
她這才注意到樓蘭的樣貌與剛才的幻覺中的女子很是相象呢!也許剛才隻是将樓蘭與敦煌特有的曆史氛圍結合在一起,産生了古代的幻象了。
她這樣想着,微微搖了搖頭。
“我們快到了”,樓蘭拍拍她的手腕,道:“你累了嗎?要不要先睡一會兒?” 這句話有些像催眠,印臣突然覺得眼皮沉重了許多,身體像一根浮在水面上的稻梗,飄忽了起來。
于是她拉了拉外套,靠在樓蘭的肩上,沉沉睡去。
睡夢中又見到了那個古代裝扮的女子,有着樓蘭一樣絕美的容顔。
她坐在一大片象血一樣殷紅的色澤裡,對印臣哀怨地笑。
她說:“我等你等得好苦,前世今生,你終于出現了……” 印臣看見她的手上,有一串蓮花鍊,溫潤的白玉質地,幾乎和自己的一模一樣。
“你是誰?”她問她。
可是她不回答。
一揚手,一柄鋒利的匕首倏而刺進了她的胸口處,白玉的蓮花鍊上沾滿了她的鮮血,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浸潤,慢慢凝幹,風化成青黑的顔色。
到底是誰在上演着這幕曆史的悲劇? 是自己,是樓蘭,還是某個不知名的女子,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暗自哭泣…
腦中突然閃過一個鳳冠霞帔的女子,對自己決絕時哀怨的笑。
她說:“你終于出現了……”然後一揚手,一柄鋒利的匕首就那樣插進她的胸膛。
印臣看見她的胸口的血液噴薄出來,接着是一個衣着華麗的男子奔上前…… 女孩拉起她的手,說了句“走吧”。
她甩了甩雜亂的思緒,感覺到手掌中握着的是一個溫熱的實體。
“你怎麼知道我就是呢?” “因為你額間的紅痣。
” 印臣輕輕地笑了一下,問她說:“你叫什麼? “樓蘭。
”她回答,然後解釋說:“就是曆史上樓蘭古國的那個樓蘭。
” 看印臣沉思的樣子,她笑笑說:“你哥哥今天有事,拜托我來接你。
” “知道哥哥要我來有什麼事嗎?印臣遲疑地問。
樓蘭美麗地笑了一下,并不回答。
她們趕往鳴沙山附近的一個小鎮。
印臣似乎記得那裡叫做楊家橋。
逐酹曾經在信中以極為激動的口吻告訴她楊家橋将有考古史上最重大的發現,至于是什麼發現,他并不曾透露。
汽車以緩慢的速度行駛着,在這片幾乎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土地上。
也許曆史的最初正是要在這樣淵薮的姿态裡追溯? 車窗外有一群嫁娶的隊伍,為首的那名男子手中擒着一隻鷹,蒼黑的羽翼,銳利的目光,在他手中凜冽地站立,氣勢從容。
新娘在媒人的簇擁之下跨過一個馬鞍,随即男子手中的鷹也飛翔起來,張開雙翅在半空中盤桓。
“這是敦煌古老而神秘的風俗。
嫁娶的時候新郎要放生一隻鷹,象征着‘鵬程萬裡’,而新娘入門時跨過馬鞍,則意味着‘一生平安’。
”樓蘭柔美的嗓音傳過來,印臣點點頭,表示理解。
“這種風俗延續了很久嗎?”她似乎覺得在什麼地方見過。
也許是古老的片段,也許是回憶的殘桓,在一個空曠的沙地上,一片喜慶的紅色泛濫。
“‘奠鷹’的風俗其實從先秦就開始出現了,有時候也會用雁來代替,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唐朝五代甚至更遠。
而‘跨馬鞍’的風俗根據史學家考證大概誕生于唐朝初年。
” “你好象什麼都很清楚。
”印臣微微颔首,看向她。
樓蘭的表情有一絲得意。
“我的确什麼都很清楚。
”她說。
車窗外吹過來一陣風,拂亂了她們的頭發。
印臣伸手撥弄了一下發絲,奇怪頭發總是拂上她的眉梢。
樓蘭驚愕地看向她手腕之間,喃喃低語:“他、他居然把這個也給了你……” 印臣看向手鍊,那種青黑的色澤稍稍淺了些。
“有什麼問題嗎?這個是哥哥送給我20歲的生日禮物。
” 樓蘭扭頭看向窗外,蹙起眉道:“沒有、沒有問題。
” 印臣不知所措地愣在那裡,額間的紅色傷痕異常光亮起來。
她的思緒又開始淩亂起來,仿佛聽見遠方的駝鈴聲依稀地叮、叮、叮地傳過來,穿越了時空的界限,随着晚風習習地傳進來…… “高昌兵,如霜雪,唐王兵,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幾何自殄滅?” 豪氣沖雲天的歌謠充滿着濃烈的硝煙味道,,在飛揚的塵土中彌漫開來。
印臣在恍惚中看見黃沙漫漫的征途上,仍然是那個記憶中絕麗的女子,梳着一對入雲髻,無助地站在荒夷的路邊,她的身後是得勝的古代兵士,正慷慨高歌:“高昌兵,如霜雪,唐王兵,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幾何自殄滅!” 她努力讓思緒清醒過來,恢複到正常的運作狀态。
不明白為什麼一踏上敦煌的土地,就會有一些零散的片段在腦海中若隐若現,仿佛水中的海草,她試圖伸出手去抓住一縷,可是它們滑滑地漾了開去。
“你在想什麼?”樓蘭湊近她問。
她這才注意到樓蘭的樣貌與剛才的幻覺中的女子很是相象呢!也許剛才隻是将樓蘭與敦煌特有的曆史氛圍結合在一起,産生了古代的幻象了。
她這樣想着,微微搖了搖頭。
“我們快到了”,樓蘭拍拍她的手腕,道:“你累了嗎?要不要先睡一會兒?” 這句話有些像催眠,印臣突然覺得眼皮沉重了許多,身體像一根浮在水面上的稻梗,飄忽了起來。
于是她拉了拉外套,靠在樓蘭的肩上,沉沉睡去。
睡夢中又見到了那個古代裝扮的女子,有着樓蘭一樣絕美的容顔。
她坐在一大片象血一樣殷紅的色澤裡,對印臣哀怨地笑。
她說:“我等你等得好苦,前世今生,你終于出現了……” 印臣看見她的手上,有一串蓮花鍊,溫潤的白玉質地,幾乎和自己的一模一樣。
“你是誰?”她問她。
可是她不回答。
一揚手,一柄鋒利的匕首倏而刺進了她的胸口處,白玉的蓮花鍊上沾滿了她的鮮血,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浸潤,慢慢凝幹,風化成青黑的顔色。
到底是誰在上演着這幕曆史的悲劇? 是自己,是樓蘭,還是某個不知名的女子,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暗自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