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問答第七(涅槃義玄第三下)
關燈
小
中
大
問。
付涅槃名有翻無翻二家分也。
爾大師取何說成之耶。
問。
付涅槃名有翻義。
爾相待絕待涅槃俱可翻之耶。
問。
有人意雲。
涅槃體者是法身之義。
大師許之耶。
問。
修成涅槃以何為體耶。
問。
就性淨方便二涅槃。
且性淨涅槃可有萬德耶。
問。
付涅槃三德且顯三業自在故。
明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爾以何德顯口業意業耶。
問。
付三德四義。
且第三義意法身依何義立之耶。
問。
涅槃名滅度。
爾何釋其義耶。
問。
付五住斷位且菩薩何位斷盡見一處住地耶(又方)。
問。
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同至初地初心斷盡之欤。
為當地前次第斷盡欤。
問。
菩薩何位斷盡四住煩惱耶(又方)。
問。
宗家意地前菩薩可斷無明住地耶。
問。
地前為分段初地以上為變易(雲雲)引何文證之耶。
問。
直往菩薩何位受變易身欤。
問。
回小入大菩薩從初發心受變易果(雲雲)。
爾夫回心已前不受之欤。
問。
勝鬘經中雲。
三乘初業不愚于法(雲雲)爾此不愚法人通利鈍雲者欤。
問。
付三修八倒義且我無我義如何釋之耶。
問。
付三修八倒義且具足言時有四修八修(雲雲)爾者經但明三修六修者有所除欤。
問。
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樂傍迷生死無常·苦(雲雲)爾解常之解兼可解無常耶。
問。
前倒後倒各有四倒。
爾者後倒是見惑所攝耶。
問。
于生死法起幾颠倒耶。
問。
内凡已上起生死四倒耶。
問。
學人所起八倒者為是界内見思所攝為是界外無明耶。
問。
付六修明真俗觀。
何可雲之耶。
問。
付六修雲通皆真俗觀。
若廣論八修時。
其淨不淨亦同雲耶。
問。
于菩薩位為起八倒為當何。
大乘玄問答第七(涅槃義玄卷第三下) 問。
付涅槃名有翻無翻二家分也。
爾大師取何說成之耶。
答。
今同有翻第六家(雲雲)問。
彼義一向雲有翻。
今意。
相待涅槃有翻。
絕待涅槃不可翻也。
所明既不同。
何雲同有翻耶。
答。
且約相待一邊同雲欤。
又今雖有兩義。
總言之者。
涅槃有翻名雲義也。
故于有翻無翻之二家且有翻義雲也。
玄雲。
涅槃有二家。
一雲有翻。
二雲無翻。
無翻有四家○有翻六家○六雲。
滅度若言涅槃不翻者。
漢地衆生應無利益。
二者大本雲。
大覺世尊将欲涅槃。
六卷當此文處雲。
大牟尼尊今當滅度。
經既有翻。
雲何不翻。
今同有翻。
第六家但彼一向有翻。
今明相待涅槃有翻絕待涅槃不可翻也(文)(六卷者六卷泥涅經也)。
問。
二故俱不明。
初雲無翻者。
漢地衆生應無利益者。
諸經咒法多不翻之。
豈于漢地無利益耶。
次就文證又不明。
夫同本異譯不同不可必正翻其語。
即此文中上句雲大覺世尊雲大牟尼尊。
非是正翻。
若正梵漢相對者。
牟尼應翻寂也。
覺者當佛陀。
故知大覺言非翻牟尼語。
但可梵文具列名。
六卷略不舉佛陀名。
大本不翻牟尼也。
上句既非翻名。
何以之證下句有翻耶。
答。
初理證意者。
若全不可翻者。
漢土既無名言。
亦應無義。
名義俱無者。
何所益耶。
況持不翻者。
隻是譯者恐減利益存多含之梵語耳。
非謂無翻也。
次文證者正翻傍翻分也。
翻牟尼為覺是傍翻也。
今總證有翻義(思之)。
問。
付涅槃名有翻義。
爾相待絕待涅槃俱可翻之耶。
答。
相待涅槃有翻。
絕待涅槃不可翻也(文)問。
相待絕待雖其義别至立涅槃名者其既同者乎。
若許有翻名者。
絕待之上涅槃稱且可得翻。
若言絕待故不可翻者。
亦不可與涅槃名。
若強與涅槃名者。
亦可翻涅槃名耶。
答。
是一往釋欤。
故絕待中不待空。
絕待妙等并以存漢語。
涅槃例之可齊。
然言不可翻者。
既是絕待故名涅槃者是強名也。
既是強名。
何定存有翻。
故雲不可翻耳。
問。
有人意雲。
涅槃者是法身之義。
大師許之耶。
答。
今明。
不然(雲雲)問。
昔凡位心識成今法身。
即此法身是萬德涅槃之體也。
此義與大師所釋無異。
今何破之耶。
答。
玄雲。
今明。
不然以用為體。
不及涅槃體。
今以中道正法為涅槃○性淨涅槃體者。
正法中道為體。
修成涅槃以萬德為體。
然至論其體但以正法中道為二涅槃體(雲雲)。
玄雲。
有人言。
涅槃體者法身是也。
尋此法身更非遠物。
即昔神明成今法身。
神明既是生死萬累之體。
法身亦是涅槃萬德之體(文)。
又雲。
今明。
性淨涅槃。
是如來藏本有佛性顯為法身亦名涅槃。
方便淨涅槃。
是萬德上無累稱為滅度。
故二涅槃各别。
然窮論隻是正法中道為體○若言萬德體故明
付涅槃名有翻無翻二家分也。
爾大師取何說成之耶。
問。
付涅槃名有翻義。
爾相待絕待涅槃俱可翻之耶。
問。
有人意雲。
涅槃體者是法身之義。
大師許之耶。
問。
修成涅槃以何為體耶。
問。
就性淨方便二涅槃。
且性淨涅槃可有萬德耶。
問。
付涅槃三德且顯三業自在故。
明法身·般若·解脫三德。
爾以何德顯口業意業耶。
問。
付三德四義。
且第三義意法身依何義立之耶。
問。
涅槃名滅度。
爾何釋其義耶。
問。
付五住斷位且菩薩何位斷盡見一處住地耶(又方)。
問。
欲愛·色愛·有愛三種住地同至初地初心斷盡之欤。
為當地前次第斷盡欤。
問。
菩薩何位斷盡四住煩惱耶(又方)。
問。
宗家意地前菩薩可斷無明住地耶。
問。
地前為分段初地以上為變易(雲雲)引何文證之耶。
問。
直往菩薩何位受變易身欤。
問。
回小入大菩薩從初發心受變易果(雲雲)。
爾夫回心已前不受之欤。
問。
勝鬘經中雲。
三乘初業不愚于法(雲雲)爾此不愚法人通利鈍雲者欤。
問。
付三修八倒義且我無我義如何釋之耶。
問。
付三修八倒義且具足言時有四修八修(雲雲)爾者經但明三修六修者有所除欤。
問。
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樂傍迷生死無常·苦(雲雲)爾解常之解兼可解無常耶。
問。
前倒後倒各有四倒。
爾者後倒是見惑所攝耶。
問。
于生死法起幾颠倒耶。
問。
内凡已上起生死四倒耶。
問。
學人所起八倒者為是界内見思所攝為是界外無明耶。
問。
付六修明真俗觀。
何可雲之耶。
問。
付六修雲通皆真俗觀。
若廣論八修時。
其淨不淨亦同雲耶。
問。
于菩薩位為起八倒為當何。
大乘玄問答第七(涅槃義玄卷第三下) 問。
付涅槃名有翻無翻二家分也。
爾大師取何說成之耶。
答。
今同有翻第六家(雲雲)問。
彼義一向雲有翻。
今意。
相待涅槃有翻。
絕待涅槃不可翻也。
所明既不同。
何雲同有翻耶。
答。
且約相待一邊同雲欤。
又今雖有兩義。
總言之者。
涅槃有翻名雲義也。
故于有翻無翻之二家且有翻義雲也。
玄雲。
涅槃有二家。
一雲有翻。
二雲無翻。
無翻有四家○有翻六家○六雲。
滅度若言涅槃不翻者。
漢地衆生應無利益。
二者大本雲。
大覺世尊将欲涅槃。
六卷當此文處雲。
大牟尼尊今當滅度。
經既有翻。
雲何不翻。
今同有翻。
第六家但彼一向有翻。
今明相待涅槃有翻絕待涅槃不可翻也(文)(六卷者六卷泥涅經也)。
問。
二故俱不明。
初雲無翻者。
漢地衆生應無利益者。
諸經咒法多不翻之。
豈于漢地無利益耶。
次就文證又不明。
夫同本異譯不同不可必正翻其語。
即此文中上句雲大覺世尊雲大牟尼尊。
非是正翻。
若正梵漢相對者。
牟尼應翻寂也。
覺者當佛陀。
故知大覺言非翻牟尼語。
但可梵文具列名。
六卷略不舉佛陀名。
大本不翻牟尼也。
上句既非翻名。
何以之證下句有翻耶。
答。
初理證意者。
若全不可翻者。
漢土既無名言。
亦應無義。
名義俱無者。
何所益耶。
況持不翻者。
隻是譯者恐減利益存多含之梵語耳。
非謂無翻也。
次文證者正翻傍翻分也。
翻牟尼為覺是傍翻也。
今總證有翻義(思之)。
問。
付涅槃名有翻義。
爾相待絕待涅槃俱可翻之耶。
答。
相待涅槃有翻。
絕待涅槃不可翻也(文)問。
相待絕待雖其義别至立涅槃名者其既同者乎。
若許有翻名者。
絕待之上涅槃稱且可得翻。
若言絕待故不可翻者。
亦不可與涅槃名。
若強與涅槃名者。
亦可翻涅槃名耶。
答。
是一往釋欤。
故絕待中不待空。
絕待妙等并以存漢語。
涅槃例之可齊。
然言不可翻者。
既是絕待故名涅槃者是強名也。
既是強名。
何定存有翻。
故雲不可翻耳。
問。
有人意雲。
涅槃者是法身之義。
大師許之耶。
答。
今明。
不然(雲雲)問。
昔凡位心識成今法身。
即此法身是萬德涅槃之體也。
此義與大師所釋無異。
今何破之耶。
答。
玄雲。
今明。
不然以用為體。
不及涅槃體。
今以中道正法為涅槃○性淨涅槃體者。
正法中道為體。
修成涅槃以萬德為體。
然至論其體但以正法中道為二涅槃體(雲雲)。
玄雲。
有人言。
涅槃體者法身是也。
尋此法身更非遠物。
即昔神明成今法身。
神明既是生死萬累之體。
法身亦是涅槃萬德之體(文)。
又雲。
今明。
性淨涅槃。
是如來藏本有佛性顯為法身亦名涅槃。
方便淨涅槃。
是萬德上無累稱為滅度。
故二涅槃各别。
然窮論隻是正法中道為體○若言萬德體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