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闖三關 空身行白刃 臨大敵 勁氣辟元兇
關燈
小
中
大
,壯漢意思,頗盼自己當日入山,并說:“此去山中共有水陸兩路,相隔并不甚近。
此時起身,去往賓館住上一宵,明朝再去前寨,由人陪往,正是時候。
” 元-應諾,當時起身,先坐小船到寒碧崖桃花潭上岸,早有知賓在彼接待,壯漢也自辭去。
入山裡許,便見前面賓館高大,結彩張燈,山月已升,賓客甚多,均有專人接待。
見元-未接請帖,單人到此,自稱慕名而來,拿話一套問,江湖上人十九俱都不識。
先覺對方精華内蘊,看不出他虛實深淺,還當不是庸流,由兩個眼力高的有力盜黨陪同飲宴,禮貌頗優。
後來元-見對方所問的人無一相識,自覺不是意思,便把途中新識魏、遊諸人說出。
盜黨一聽,以為元-是個新出道的,年輕好勝,不知厲害,所識僅是魏、遊等二路人物,可見本身也無什大來曆,表面雖還敷衍,暗中卻是輕視,飯後說,“尊客自便”,道了安置便即辭出。
元-一點不知對方改了觀念,見那賓館設在一片桃林之中,左近風景甚好,便出閑遊步月。
門外伺候的唆哩問知遊山,欲為引導。
元-笑答“無須”,獨自行去。
見雲白天青,月光如晝,到處桃柳松樹,景甚清麗,想起《桃源》一記豔傳千古,風景果然甚好,心中尋思,信步行去,不覺走遠。
到一石岩之上,見下面是道溪流,溪水甚深,兩岸桃林倒映水中,月光照在上面,銀鱗閃閃,泉響松濤交相應和,清輝廣被,果然地隔嚣塵,幽景如繪。
正徘徊觀賞問,忽見溪對岸桃柳蔭中有兩條人影一閃,初意隻當賓館中來客飯後閑遊,定睛一看,竟與日間所遇呂氏雙俠形貌相似,心方奇怪。
那兩人略一停頓,忽然緣溪往上流馳去,其行如飛,而其身法之快竟不在黑孩兒以下。
元-本想追去,因想孤身虎穴,不知對方和主人交情深淺,惟恐冒失,隻得信步回館。
見裡面仍是笑語喧嘩,又有遠客新到,正在開筵款待,入門也無人理,隻一喽-随往房内,略微問候幾句辭出。
元-全未在意,各自安卧。
次日早起,知賓來喚,說:“有不少外客都是不請自來,往闖三關便入後寨,現正開席,可要同去?”元-立答願往。
等吃完早飯起身欲行,看出主人待客好似兩樣,凡是未接請帖的外客多聚一起,知賓共是四人。
昨晚來賓已先去後寨,隻兩人未走,一名金臂神猿毛霄,一名雙翅虎蔡金梁,混在知賓一起,表面随行,和為首知賓小張良王信不時背人密語。
客中也有兩人,一名白頭翁金镖羅幹,一名飛天野馬馬雲,适在席間曾與交談,看去武功頗好,便結了伴,王信說一聲“請”,便同起身。
因為人多,除王信等陪了幾個外客在前引導而外,下餘皆是三五為群,各自結伴往前莊走去,共隻數十人,卻分成了好幾起。
元-暗中留意,見四個知賓各陪着幾個似是知名人物的外客,分别上路,僅在起身時向衆客套了幾句,底下全聽客便,不再招呼,表面不顯,實則大有厚薄之分,外客也多面有憤色。
上路以後,羅、馬二人忽然使一眼色,向元-道:“由此往前寨還有一條小徑,風景甚好,我們何不就便一遊?”元-會意應諾,便向随同照料的賊黨說要另走一路。
賊黨意欲陪往,羅幹答說:“這條路昔年曾來遊過,我們此行志在觀光,聞說三關奇險難行,也許看看熱鬧,隻在前寨恭候老壽星降臨,不作闖關赴會之想了。
”說完,随向盜黨謝别,往小徑走去。
那一帶地名紅霞蟑,一面翠壁排雲,上面滿是藤蔓蒼苔,下面大片楓林。
前行裡許,山徑便險窄起來,沿途多是危崖峭壁,但是山光如黛,林木蕭森,更有白石清泉,蒼松翠竹,風景清麗,比正路要好得多。
走了一陣,羅幹回顧無人,悄問元-道:“我看兄台武功甚高,江湖上過節卻不甚熟,難道此行有為而來麼?”元-因是初交,不肯明言,隻說:“平日好武,雖遇名師,功力甚淺,也從未出過門。
”馬雲接口道:“你我萍水相逢,總算有緣,兄台切勿多疑。
我二人為與小賊有仇,受了朋友之托,那是無法。
休說英雄會上能人甚多,便那三關先就不易闖過。
兄台如真有事不必說了,否則最好量力而行。
我二人因見兄台少年英雄,雖不知來曆,料知令師必非常人。
老賊父子著名兇狡狠毒,這次所約能手甚多,一任兄台本領多高,畢竟人單勢孤,惟恐中人暗算,故此請問一聲,遇事務望留意才好。
”元-謝了指教,轉詢二人來意,才知也是金刀錢正春與鐵爪孫十五的好友。
元-隻說:“本是讀書人,師父姓柴,是位隐名俠士。
”始終不曾吐口。
二人将信将疑,也未再問。
且說且行,不覺走上崖去。
元-隻顧随行,見山路盤旋崖腰之間,下臨絕壑,又險又陡,羅幹已當先走上,不願示弱,緊随在後,一直上到崖頂。
崖那面是一陡坡,從上到下都是極險峻的怪石,簡直無路,有的筆直下垂,相隔一兩丈方有落腳之處。
仍是羅幹當先,便跟在後面。
三人連縱帶跳,捷如猿猱,一會便到崖底。
羅、馬二人見元-身手輕靈,神态從容,若無其事,鞋幫也未染上青苔,又互相看了一眼,忽然面帶喜容,同聲笑問道:“想不到兄台輕功如此高妙,隻再擅長硬功和空手人白刃,三關足可通行無阻了。
”元-自是謙謝,随問:“三關到底有何險處?”馬雲道:“我二人也不深知,隻聽傳說,老賊父子行事陰毒,想借此一會立威,并把仇敵一網打盡,免除後患,以為斬草除根之計。
惟防人多惹厭,設此三關。
兄台到後自知。
我們走這條路較遠,不知進退的人又多,也許我們到時已有不少傷亡了。
” 元-心想:“師父既命前來,必知自己勝任。
”也未理會,便沿澗岸行去。
走有個把時辰,忽聽頭上有人說道:“你們把路走錯了,由此往左有一崖縫,穿出便是前寨賊窩,早看熱鬧多好。
”三人聞聲回顧,語聲就在崖頂,隻不見人,危崖壁立數十丈,無法上去,方喊:“兄台貴姓?何不下來賜教同行?”崖上人答道:“我們後寨見不是一樣?各自請吧。
”說完便無回音。
随照所說,前行不遠果有一條山崖夾縫,外有草樹遮掩,内裡黑洞洞的,窄隻容人,随同走進,曲折穿行了十餘丈便見天光。
出去一看,那地方三面皆山,一旁是條通往山外的谷口大路,當中大片盆地,用人工開出大片水田果園。
前寨便在左側高山之下,四外高林環繞,當中一條大路,林中房舍甚多,高大華美,到處張燈結彩,人語喧嘩,氣勢甚是豪華。
無-暗忖:“聞說後寨便在前寨側面,這一帶山勢多是平地拔起數十丈,到了半山始有坡路,又都長滿青苔,其滑如油,多好輕功也難走上。
所說三關如是指此,這開頭一關先上不去。
”忽見側面跑來兩人,見面笑說:“尊客怎由天生峽小路走來?現在各路英雄遠客均在小仙源、惡虎口前面,準備過那三關。
三位可要湊個熱鬧,還是就往前寨歇息?”馬雲搶前答道“我們數千裡遠來,難得開此眼界,就煩領路同往罷。
”賊黨笑諾,随引衆人去往寨左正面高山之下。
元-見三面高山,獨這一面形勢最險,正愁無法可上,心疑頭關便是爬山,方自尋思。
走近一看,原來那山正面似是一座整山,隻靠近後寨處突出一片危崖,勢更陡峭,實則突崖中間隐有一條水峽。
水由峽内駛出,湯湯急流成一廣溪,環山繞寨而流,兩岸均是桃林,溪水正淺,風景之美為附近一帶所少見,離岸三數尺,地勢又較來路稍高,不近前絕看不出内中藏有山峽。
三人便沿突崖下面溪岸前行,進約半裡,見一牌坊橫架溪上,上寫“古桃花源”四篆字。
一問引路賊黨,才知晉朝陶淵明所記桃源古徑,當地便是入口。
再看風景也實靈秀,碧山相對,一水中分,綠波粼粼,可以見底,水中殘荷分披,尚未枯黃,時見鵝鴨鷗鹭翔泳其中,意态悠閑,哪似内中隐伏無限殺機情景?三人又走不遠,峰回水折,地勢忽然展開,左岸現出一片平地,廣約數十畝,盡頭處是一小山,高才六七十丈,耳聽嘩噪之聲。
賊黨随引三人由橫跨兩岸的溪橋上過去,笑道:“前面山峽便是惡虎口頭關所在,尊客如願往赴英雄會,隻消由虎口中通過,順路直上,連過三關,便達山頂大寨。
我二人尚還有事,恕不
此時起身,去往賓館住上一宵,明朝再去前寨,由人陪往,正是時候。
” 元-應諾,當時起身,先坐小船到寒碧崖桃花潭上岸,早有知賓在彼接待,壯漢也自辭去。
入山裡許,便見前面賓館高大,結彩張燈,山月已升,賓客甚多,均有專人接待。
見元-未接請帖,單人到此,自稱慕名而來,拿話一套問,江湖上人十九俱都不識。
先覺對方精華内蘊,看不出他虛實深淺,還當不是庸流,由兩個眼力高的有力盜黨陪同飲宴,禮貌頗優。
後來元-見對方所問的人無一相識,自覺不是意思,便把途中新識魏、遊諸人說出。
盜黨一聽,以為元-是個新出道的,年輕好勝,不知厲害,所識僅是魏、遊等二路人物,可見本身也無什大來曆,表面雖還敷衍,暗中卻是輕視,飯後說,“尊客自便”,道了安置便即辭出。
元-一點不知對方改了觀念,見那賓館設在一片桃林之中,左近風景甚好,便出閑遊步月。
門外伺候的唆哩問知遊山,欲為引導。
元-笑答“無須”,獨自行去。
見雲白天青,月光如晝,到處桃柳松樹,景甚清麗,想起《桃源》一記豔傳千古,風景果然甚好,心中尋思,信步行去,不覺走遠。
到一石岩之上,見下面是道溪流,溪水甚深,兩岸桃林倒映水中,月光照在上面,銀鱗閃閃,泉響松濤交相應和,清輝廣被,果然地隔嚣塵,幽景如繪。
正徘徊觀賞問,忽見溪對岸桃柳蔭中有兩條人影一閃,初意隻當賓館中來客飯後閑遊,定睛一看,竟與日間所遇呂氏雙俠形貌相似,心方奇怪。
那兩人略一停頓,忽然緣溪往上流馳去,其行如飛,而其身法之快竟不在黑孩兒以下。
元-本想追去,因想孤身虎穴,不知對方和主人交情深淺,惟恐冒失,隻得信步回館。
見裡面仍是笑語喧嘩,又有遠客新到,正在開筵款待,入門也無人理,隻一喽-随往房内,略微問候幾句辭出。
元-全未在意,各自安卧。
次日早起,知賓來喚,說:“有不少外客都是不請自來,往闖三關便入後寨,現正開席,可要同去?”元-立答願往。
等吃完早飯起身欲行,看出主人待客好似兩樣,凡是未接請帖的外客多聚一起,知賓共是四人。
昨晚來賓已先去後寨,隻兩人未走,一名金臂神猿毛霄,一名雙翅虎蔡金梁,混在知賓一起,表面随行,和為首知賓小張良王信不時背人密語。
客中也有兩人,一名白頭翁金镖羅幹,一名飛天野馬馬雲,适在席間曾與交談,看去武功頗好,便結了伴,王信說一聲“請”,便同起身。
因為人多,除王信等陪了幾個外客在前引導而外,下餘皆是三五為群,各自結伴往前莊走去,共隻數十人,卻分成了好幾起。
元-暗中留意,見四個知賓各陪着幾個似是知名人物的外客,分别上路,僅在起身時向衆客套了幾句,底下全聽客便,不再招呼,表面不顯,實則大有厚薄之分,外客也多面有憤色。
上路以後,羅、馬二人忽然使一眼色,向元-道:“由此往前寨還有一條小徑,風景甚好,我們何不就便一遊?”元-會意應諾,便向随同照料的賊黨說要另走一路。
賊黨意欲陪往,羅幹答說:“這條路昔年曾來遊過,我們此行志在觀光,聞說三關奇險難行,也許看看熱鬧,隻在前寨恭候老壽星降臨,不作闖關赴會之想了。
”說完,随向盜黨謝别,往小徑走去。
那一帶地名紅霞蟑,一面翠壁排雲,上面滿是藤蔓蒼苔,下面大片楓林。
前行裡許,山徑便險窄起來,沿途多是危崖峭壁,但是山光如黛,林木蕭森,更有白石清泉,蒼松翠竹,風景清麗,比正路要好得多。
走了一陣,羅幹回顧無人,悄問元-道:“我看兄台武功甚高,江湖上過節卻不甚熟,難道此行有為而來麼?”元-因是初交,不肯明言,隻說:“平日好武,雖遇名師,功力甚淺,也從未出過門。
”馬雲接口道:“你我萍水相逢,總算有緣,兄台切勿多疑。
我二人為與小賊有仇,受了朋友之托,那是無法。
休說英雄會上能人甚多,便那三關先就不易闖過。
兄台如真有事不必說了,否則最好量力而行。
我二人因見兄台少年英雄,雖不知來曆,料知令師必非常人。
老賊父子著名兇狡狠毒,這次所約能手甚多,一任兄台本領多高,畢竟人單勢孤,惟恐中人暗算,故此請問一聲,遇事務望留意才好。
”元-謝了指教,轉詢二人來意,才知也是金刀錢正春與鐵爪孫十五的好友。
元-隻說:“本是讀書人,師父姓柴,是位隐名俠士。
”始終不曾吐口。
二人将信将疑,也未再問。
且說且行,不覺走上崖去。
元-隻顧随行,見山路盤旋崖腰之間,下臨絕壑,又險又陡,羅幹已當先走上,不願示弱,緊随在後,一直上到崖頂。
崖那面是一陡坡,從上到下都是極險峻的怪石,簡直無路,有的筆直下垂,相隔一兩丈方有落腳之處。
仍是羅幹當先,便跟在後面。
三人連縱帶跳,捷如猿猱,一會便到崖底。
羅、馬二人見元-身手輕靈,神态從容,若無其事,鞋幫也未染上青苔,又互相看了一眼,忽然面帶喜容,同聲笑問道:“想不到兄台輕功如此高妙,隻再擅長硬功和空手人白刃,三關足可通行無阻了。
”元-自是謙謝,随問:“三關到底有何險處?”馬雲道:“我二人也不深知,隻聽傳說,老賊父子行事陰毒,想借此一會立威,并把仇敵一網打盡,免除後患,以為斬草除根之計。
惟防人多惹厭,設此三關。
兄台到後自知。
我們走這條路較遠,不知進退的人又多,也許我們到時已有不少傷亡了。
” 元-心想:“師父既命前來,必知自己勝任。
”也未理會,便沿澗岸行去。
走有個把時辰,忽聽頭上有人說道:“你們把路走錯了,由此往左有一崖縫,穿出便是前寨賊窩,早看熱鬧多好。
”三人聞聲回顧,語聲就在崖頂,隻不見人,危崖壁立數十丈,無法上去,方喊:“兄台貴姓?何不下來賜教同行?”崖上人答道:“我們後寨見不是一樣?各自請吧。
”說完便無回音。
随照所說,前行不遠果有一條山崖夾縫,外有草樹遮掩,内裡黑洞洞的,窄隻容人,随同走進,曲折穿行了十餘丈便見天光。
出去一看,那地方三面皆山,一旁是條通往山外的谷口大路,當中大片盆地,用人工開出大片水田果園。
前寨便在左側高山之下,四外高林環繞,當中一條大路,林中房舍甚多,高大華美,到處張燈結彩,人語喧嘩,氣勢甚是豪華。
無-暗忖:“聞說後寨便在前寨側面,這一帶山勢多是平地拔起數十丈,到了半山始有坡路,又都長滿青苔,其滑如油,多好輕功也難走上。
所說三關如是指此,這開頭一關先上不去。
”忽見側面跑來兩人,見面笑說:“尊客怎由天生峽小路走來?現在各路英雄遠客均在小仙源、惡虎口前面,準備過那三關。
三位可要湊個熱鬧,還是就往前寨歇息?”馬雲搶前答道“我們數千裡遠來,難得開此眼界,就煩領路同往罷。
”賊黨笑諾,随引衆人去往寨左正面高山之下。
元-見三面高山,獨這一面形勢最險,正愁無法可上,心疑頭關便是爬山,方自尋思。
走近一看,原來那山正面似是一座整山,隻靠近後寨處突出一片危崖,勢更陡峭,實則突崖中間隐有一條水峽。
水由峽内駛出,湯湯急流成一廣溪,環山繞寨而流,兩岸均是桃林,溪水正淺,風景之美為附近一帶所少見,離岸三數尺,地勢又較來路稍高,不近前絕看不出内中藏有山峽。
三人便沿突崖下面溪岸前行,進約半裡,見一牌坊橫架溪上,上寫“古桃花源”四篆字。
一問引路賊黨,才知晉朝陶淵明所記桃源古徑,當地便是入口。
再看風景也實靈秀,碧山相對,一水中分,綠波粼粼,可以見底,水中殘荷分披,尚未枯黃,時見鵝鴨鷗鹭翔泳其中,意态悠閑,哪似内中隐伏無限殺機情景?三人又走不遠,峰回水折,地勢忽然展開,左岸現出一片平地,廣約數十畝,盡頭處是一小山,高才六七十丈,耳聽嘩噪之聲。
賊黨随引三人由橫跨兩岸的溪橋上過去,笑道:“前面山峽便是惡虎口頭關所在,尊客如願往赴英雄會,隻消由虎口中通過,順路直上,連過三關,便達山頂大寨。
我二人尚還有事,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