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西征張魯 東擊孫權(13)

關燈
這裡就形成魏吳對峙的局面。

    孫權在合肥之戰中險些送掉性命,而且損失了一些得力大将,報仇雪恨的思想在東吳軍中廣為盛行,因此,在濡須口布防的東吳軍随時會傾巢北上。

     曹操深信張遼能獨當東吳軍的進攻,但是,駐守于這一線的兵力還是比較薄弱,為了逼迫孫權撤軍,或者是曹操想徹底解決與孫權的連年征戰,建安二十二年,他親率大軍南下。

    曹操這次率領的軍隊陣容龐大,他要顯示他有決心以武力和孫權相對抗,他這次帶的部隊有夏侯惇的部隊,南軍都督曹仁的部隊,還把漢中駐守的徐晃部隊調來了,彙合張遼、李典、樂進的部隊,人員達二十萬以上。

     濡須口第二次戰雲密布,大戰即将爆發。

     孫權得知曹軍精銳全來了,也毫不示弱,抽調東吳最善戰的水陸大軍雲集濡須口,号稱東吳第一大将的呂蒙防守在第一防線上;少壯派将領淩統、甘甯率主戰部隊緊靠呂蒙。

    不僅如此,孫權加編了素以勇猛忠烈聞名的行伍出身的周泰、蕪湖令徐盛、右護軍蔣欽,以及赤壁之戰的名将董襲,陣容之龐大在東吳軍曆次戰鬥中幾乎是空前的。

    孫權軍隊的這些實力,如與曹操決戰的話,大概也是伯仲之間。

     曹操這次率大軍南下,他沒有帶謀士如劉晔、司馬懿等,從邺城出發時,他對送他出城門的劉晔說:“我們兵逼孫權,絕非是硬碰硬,隻是一種戰略态勢罷了。

    我最擔憂的是一旦我離開邺城,那些人又趁機來興風作浪,以前沒有重視這方面的事情,現在深感‘末大難折,尾大難掉’了,希望你留下摒除可能出現的隐患。

    ” 劉晔點頭,一一答應。

     春二月,萬物複發,春光明媚。

    濡須口駐紮着曹、孫部隊,行營連綿數裡。

    春天的空氣透明清新,燕雀歡悅。

    大自然渾然不管即将出現的一場酷烈的戰火,它悠哉地綻放着美麗的風光。

     曹操把前鋒将領樂進的部隊派遣到長江口,大戰拉開了序幕。

    孫權令呂蒙負責前線指揮,徐盛和董襲親自迎戰。

     長江水由于上遊的積雪已經融化,水位上漲,波濤洶湧,東吳軍的戰船寬大平穩,占據了江上的優勢,曹軍不習水戰,就牢牢控制着岸上碼頭。

     徐盛率一支千人部隊首先從一偏僻處登岸,暫時開辟了一小塊陸地。

    其他部隊相繼開來,人馬就顯得擁擠而混亂。

    樂進觀察到這種情形,率優勢兵力猛攻,東吳軍面呈懼色,堅閉營門不敢迎戰。

     徐盛為提升士氣,和董襲商計決定繞道偷襲李典的部隊,他倆分成兩路,徐盛率幾百勇士從陸路進擊,董襲乘快船順江而下,到了李典軍營,徐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了進去,董襲在船上擊鼓鼓舞士氣。

    霎時,雙方混戰起來,徐盛人少,盡管人人争先勇鬥,以一當十,殺了部分曹軍,但不久,很明顯地處于下風,李典派大船撞沉了董襲的快船,曹軍用槍搠死了水中沉浮的董襲。

    徐盛見董襲死掉,帶傷突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