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西征張魯 東擊孫權(9)

關燈
曹軍進入了陽平關内,也并非一帆風順。

    夏侯惇與張魯部将楊任展開了巷戰。

    楊任力大無窮,在馬上以一敵三,仍遊刃有餘。

    夏侯惇愛他英勇,在圈外勸他投降:“楊将軍,我佩服你的忠義,欣賞你的武藝,如你投入曹公麾下,定會大材大用。

    ” 楊任大聲怒罵:“獨眼匹夫休得啰唆!楊某乃大丈夫,隻忠吾主,不事漢賊!” 夏侯惇大怒,率親兵十人突上前去,亂刀猛搠。

    楊任不敵衆手,受傷落馬,被刀槍刺如爛泥。

     張衛的部隊敗如山倒,棄守陽平關逃向張魯駐守的南鄭去了。

     這次的勝利,是一件意外事件。

    曹操接到劉晔充滿欣喜之情的信,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他被雄赳赳的部将們簇擁着,進入陽平關時,才相信這是事實。

    但他内心裡也難免叫聲:“好險啊!” 曹操的部隊進了陽平關,發現關内存有大量的糧食、活牛、活豬、活羊,(這是迷信的張魯士兵“阻攔”曹軍的東西)三軍雀躍、歡呼,他們好久沒有沾過腥了。

     曹操也大宴衆将,賜許褚三大碗酒,衆将也紛紛向許褚敬酒,許褚立了大功,高興之餘,也就大喝猛啖,最後爛醉如泥。

    曹操這時也醉眼蒙眬,擊碗唱歌,衆将和着他沙啞、蒼涼的嗓音,放開喉嚨大唱,發洩着一年來征戰憋着的一股氣。

     二○二張衛逃到兄長張魯駐守的南鄭,隻剩下千餘人了。

     張衛到張魯的住宅外,跪着把兵敗之事詳細告訴了兄長。

    張魯扶起他,安慰其弟,但他知道陽平關已失,南鄭已無險關可據可守了,曹操揮師而來,自己必敗,遂第二次下決心投降曹操。

     他的謀士閻圃勸告他說:“師君在危機重重的情況下投降,會被曹操認為缺乏誠意而歸順,遭到他的輕視,也将得不到好的待遇,因為你與他交換的籌碼———漢中,将被他掌握于手了。

    現在不如暫時逃往益州山區避難,表示誓不罷休,決心抗争到底,之後,再和曹操進行談判,這樣就極有可能較有利的得到師君所想要的東西。

    ” 張魯聽了之後,認為有理,從其言,就準備越過南山,逃往益州山區去。

    張魯召開了撤軍的會議。

    在會議上,許多官員建議張魯燒毀城裡的倉庫所積的珍寶、糧食和一些軍隊器械,讓随後進城的曹操隻得到一座空城。

     張魯拒絕道:“我原本就想把這些東西獻給朝廷,隻是一直未找到好機會,如今遠走山區,也隻是權宜之計,并不是真正想和朝廷對抗到底,府中的财寶物資屬國家所有,怎能心懷歹意毀滅呢!” 張魯的話搪塞住仇視曹操的官員,他不毀府庫,在政治上無非就是向曹操暗送秋波。

     張魯果然把府庫妥善封存,派了一些老弱殘兵守住,然後退入益州的山區中去了。

     曹操征漢中的時候,成都府的劉備、諸葛亮也曾得到這個情報。

    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曹操想先下手征服漢中,是害怕主公從該處北上,威脅關中。

    看來,漢中的張魯孤掌難鳴,主公何不遣使到張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