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西征張魯 東擊孫權(6)

關燈
奮勇沖入敵陣,神勇不減,擋着非死即傷,所向披靡。

    韓當的部隊及孫權的護衛部隊懾于他的神威,無法抵擋。

    張遼救出敵陣中剩餘的敢死隊員。

    李典見張遼脫險而去,也率接應部隊奮勇沖擊,雙方從早晨混戰到中午,直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東吳軍眼看着曹軍個個拼死作戰,不禁心驚膽寒,盛氣遂衰。

     此消彼長,張遼、李典、樂進軍心大振,士氣旺盛。

    整個合肥城中充滿精誠團結,同仇敵忾的氣氛,合肥的防守也更加嚴密了。

    張遼等修書派人向遠在西線的曹操報告軍情。

    曹操接到張遼的信件時已拿下了征張魯途中的絆腳石———河池縣城。

     二○○河池之戰,曹操損失較嚴重。

    當士兵叩關而入時,報仇雪恨的心理愈熾,曹軍曾在這裡進行屠城行動,整個河池城陷入血腥的恐怖中。

    曹操在屠城這件事上頗為猶豫,但衆将士大發牢騷,說如不采取這種行動,沿途還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為了穩定軍心,也為了戰局的順利地進行,曹操以“殺一儆百”的政策,采取了這一行動,果然把西平附近的氐族部落吓破了膽,他們望風而伏,曹軍的行軍才順利起來。

    氐族部落為了表示臣服曹操的心願,他們殺害投寄部落接受保護的韓遂,送首級給曹操。

     這段時間曹操的南線、西線戰事較順了。

    孫權自被張遼挫了銳氣之後,隻把合肥城團團圍住,攻擊力不強。

    這樣圍了幾十天,帶來的糧草基本耗盡。

    孫權就隻得下令撤軍,各路東吳大軍拔寨分由大道返回駐屯地。

     當孫權率心腹護衛部隊退駐在長江渡口的逍遙津時,孫權在江邊召集各路大軍的統帥商議事務,除韓當負責指揮大部隊撤退不參加外,甘甯、淩統、呂蒙等都隻帶了為數不多的親兵、侍從來到逍遙津,因此,孫權身邊的士兵,加上諸大将的近衛人員,僅五百人左右。

     張遼在合肥城樓上觀察到東吳軍有撤軍的迹象,就派出一支探馬打聽,收集東吳軍的情報。

     很快有了回音,探馬的彙報證實了張遼的估計,同時另一條重要的消息令張遼興奮不已,那就是孫權在逍遙津的情報,遂決定率勁旅突擊逍遙津。

     張遼點兵五千,一千騎兵全握長兵器,先期行軍,想達到沖亂孫權營寨的目的。

    步兵四千強行軍,要在騎兵沖擊後立刻投入戰鬥。

    士兵們在張遼“擒賊先擒王”的鼓動下,争先恐後,如潮水般湧向逍遙津。

     看看将近逍遙津了,孫權的衛兵見黑壓壓的曹軍像一條矯健的長龍,行動相當迅捷,向津口逼來,趕緊三步并作兩步跑到孫權的帳前,大呼小叫: “不得了啦!曹軍偷襲來啦!” 孫權的營寨頓時緊張起來,諸将與孫權都領略過張遼偷襲的滋味,此刻又面臨這種情況,無不變色瞠目。

    于是,孫權于倉促間上馬,在淩統的護衛下,奮力突圍。

    甘甯、呂蒙隻率幾十人拼命抵擋曹軍騎兵排山倒海似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