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西征張魯 東擊孫權(5)
關燈
小
中
大
斷,如果再在這裡僵持不下,張魯得知消息後,他的部署就會打亂,甚至會陷入兵敗之窘境。
曹操把憂慮告訴給劉晔等人,衆人也是一籌莫展。
一九九當曹操在西線征讨張魯受阻河池時,南線孫權果然如他所料率七萬大軍,以十倍于曹軍薛悌的兵員圍攻合肥。
這樣,曹操面臨着西、南兩線作戰的困難時期。
對合肥之戰,曹操希望取勝,但他不可能分身前去指揮。
所幸曹操對薛悌親授密計早有準備。
孫權大軍至,薛悌立刻打開曹操給他的密函,其中寫道:“若孫權率軍包圍合肥,立刻征調張遼及李典軍迎戰,并由樂進軍接下合肥防務,原守軍切勿與戰。
” 薛悌看完,派信使邀張遼等到合肥,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并出示曹操的親筆密函。
衆将均以敵我軍力懸殊,主動出擊非常危險而頗感猶疑。
張遼卻自告奮勇地說: “曹公遠征漢中,道途遙遠,若轉兵馳援,不僅是遠水難救近火,而且疲憊不堪,軍力會大打折扣,即或他到了,我敢斷言,合肥也會丢掉。
孫權軍現在自以為兵馬衆多,氣勢銳不可當,根本沒把我們這點守兵放在眼中,這是兵書說的‘驕兵必敗’的征兆。
曹公官渡之戰,也是人少,但以少勝多。
我們可以再打一個官渡之戰。
” 張遼注意到衆将凝神聽他演說,就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如果我們現在趁孫權遠來,處于疲憊,立足未穩之際,率鐵甲精兵猛烈襲擊他,挫其鋒芒,一可以激勵我方士氣,方可作長久的堅守準備;二可以使東吳軍心渙散,作戰無力,懼怕我軍。
待其糧草消耗完,孫權退兵自不消說。
”張遼話語激動、樂觀。
但是樂進這個理智型的将官認為主動出擊的成功機率太少,搖搖頭表示不贊同,但是曹操的命令又的确是張遼所表達的那樣,所以不便反對,大家以沉默來面對張遼的演說。
張遼看大家遲疑不決,恐誤軍機,于是站起來大聲說道: “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若仍前瞻後顧,遲疑猶豫,那就由我張遼獨自承擔攻擊東吳軍隊的任務吧!” 李典與張遼曾有過節,彼此積怨頗深,但此刻張遼那一腔慷慨熱情,視死如歸的氣魄感動了他,他先沉默緘口,這時支持張遼的提議了。
隻見他站起來,扼腕大聲說道:“軍國大事迫在眉睫,我怎可以計私仇而讓張将軍孤身獨擋孫權大軍,是死是活,是勝是敗,我與将軍并肩作戰,共同承擔這一重擔,共同赴患難!” 于是張遼從自己部隊中,挑出精悍慣戰、勇猛頑強的士兵組成敢死隊,人員僅八百,分成四支隊,每支隊各二百人,一隊由張遼親率,其餘三隊分由三個将校帶領,打算突入孫營之後,各自成一個小團體,力求速戰速決。
曹操把憂慮告訴給劉晔等人,衆人也是一籌莫展。
一九九當曹操在西線征讨張魯受阻河池時,南線孫權果然如他所料率七萬大軍,以十倍于曹軍薛悌的兵員圍攻合肥。
這樣,曹操面臨着西、南兩線作戰的困難時期。
對合肥之戰,曹操希望取勝,但他不可能分身前去指揮。
所幸曹操對薛悌親授密計早有準備。
孫權大軍至,薛悌立刻打開曹操給他的密函,其中寫道:“若孫權率軍包圍合肥,立刻征調張遼及李典軍迎戰,并由樂進軍接下合肥防務,原守軍切勿與戰。
” 薛悌看完,派信使邀張遼等到合肥,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并出示曹操的親筆密函。
衆将均以敵我軍力懸殊,主動出擊非常危險而頗感猶疑。
張遼卻自告奮勇地說: “曹公遠征漢中,道途遙遠,若轉兵馳援,不僅是遠水難救近火,而且疲憊不堪,軍力會大打折扣,即或他到了,我敢斷言,合肥也會丢掉。
孫權軍現在自以為兵馬衆多,氣勢銳不可當,根本沒把我們這點守兵放在眼中,這是兵書說的‘驕兵必敗’的征兆。
曹公官渡之戰,也是人少,但以少勝多。
我們可以再打一個官渡之戰。
” 張遼注意到衆将凝神聽他演說,就索性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如果我們現在趁孫權遠來,處于疲憊,立足未穩之際,率鐵甲精兵猛烈襲擊他,挫其鋒芒,一可以激勵我方士氣,方可作長久的堅守準備;二可以使東吳軍心渙散,作戰無力,懼怕我軍。
待其糧草消耗完,孫權退兵自不消說。
”張遼話語激動、樂觀。
但是樂進這個理智型的将官認為主動出擊的成功機率太少,搖搖頭表示不贊同,但是曹操的命令又的确是張遼所表達的那樣,所以不便反對,大家以沉默來面對張遼的演說。
張遼看大家遲疑不決,恐誤軍機,于是站起來大聲說道: “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若仍前瞻後顧,遲疑猶豫,那就由我張遼獨自承擔攻擊東吳軍隊的任務吧!” 李典與張遼曾有過節,彼此積怨頗深,但此刻張遼那一腔慷慨熱情,視死如歸的氣魄感動了他,他先沉默緘口,這時支持張遼的提議了。
隻見他站起來,扼腕大聲說道:“軍國大事迫在眉睫,我怎可以計私仇而讓張将軍孤身獨擋孫權大軍,是死是活,是勝是敗,我與将軍并肩作戰,共同承擔這一重擔,共同赴患難!” 于是張遼從自己部隊中,挑出精悍慣戰、勇猛頑強的士兵組成敢死隊,人員僅八百,分成四支隊,每支隊各二百人,一隊由張遼親率,其餘三隊分由三個将校帶領,打算突入孫營之後,各自成一個小團體,力求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