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官渡風雲英雄立業(1)

關燈
郡縣守将響應,讓曹操受到前後夾擊,以瓦解曹軍的作戰士氣。

     第三,加強和荊州劉表的聯系,加重曹軍在豫州方面的壓力。

     黃河,古老的河,野性的河,滾滾的濁浪排空而來,野馬般奔騰而去,像一支飽蘸濃墨的巨筆,揮毫着中華民族血雨腥風、步履維艱的曆史。

    成功的英雄,敗北的草寇,勝利者的旗幡,失敗者的血淚,頃刻之間就被滔滔東流的黃河水蕩滌得無蹤無影。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夜色中的黃河是那樣溫順,安靜得像搖籃中熟睡的嬰兒,白天的咆哮變成了低低的吟唱,像一首催人入眠的搖籃曲。

     曹孟德一行人巡視于黃河中下遊地區河南河北交界處的官渡口。

    在這以前,為應付袁紹的軍事威脅,曹孟德也積極采取以攻勢代防禦的戰略。

    針對袁軍的部署,曹孟德并不完全在防線上靜候,反而以更主動機警的調動,随時抓住袁軍的薄弱環節,以運動戰和突擊戰為主要戰術,以擾亂袁軍南征軍團的前哨及先鋒部隊。

    這是曹孟德基本的戰略思想。

     袁紹開始南征,曹孟德的主力部隊仍集結在主戰場的兖州,統帥部編組如下: 統帥:曹操 總參謀:荀攸、郭嘉 占地行政指揮長官:賈诩 後勤支援指揮:劉晔、任俊 禁衛隊長:許褚 侍衛騎兵隊指揮:曹休、曹真 總督軍長:夏侯淵 直轄軍團指揮将軍:張遼、關羽、徐晃、樂進、張繡 特别區(規劃中大會戰區)官渡行營指揮:曹洪 甄城守備司令:劉延 延津特遣支隊司令:于禁 騎兵團司令:曹孟德兼任,并由鐘繇負責後勤補給。

     為了應付袁紹東西戰線部署,曹孟德也編成了三個獨立軍團,各軍團人員結構如下: 青州軍團:司令臧霸(呂布降将),領導黑山黨軍團獨立作戰。

    目的在于遏阻袁軍左翼的袁譚軍團可能施加的壓力。

     司隸區軍團:司令曹仁,屬支援性預備隊,獨立作戰能力強。

     河内駐屯軍團:司令魏種,獨立作戰,目的在于牽制袁紹南征軍右翼的高幹軍團,由于高幹是袁營中相當傑出的将領,因此由責任感特強,擅長堅守的魏種負責。

     曹孟德在大本營許都的留守人員編制如下: 留守主帥:荀彧。

    由夏侯惇将軍負責防衛支援,李典,史渙,韓浩三将配合。

     首都區防衛司令:李通,負責西南方荊州區的防衛及牽制行動。

     汝南區防衛:袁紹家鄉汝南地區可能會起事響應袁紹的行動,特派遣汝南郡太守滿寵負責經營防範。

     郭嘉首先打破了甯靜。

     “黃河正處于冀州和兖州的交界處,袁軍必須渡過黃河,才能發動總攻勢。

    ” 荀攸接着說:“袁軍的攻擊前哨設在黃河北岸的黎陽津,我軍前哨的甄城、白馬、延津,都可能成為初期交戰的主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