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第十章 颍州得奇士 許都迎天子(6)

關燈
孟德親自為郭嘉斟上一杯,說:“我想聽你談得具體些。

    ”郭嘉笑着說:“劉邦的力量遠不如項羽,這件事主公應很清楚吧,但劉邦卻在智謀上勝過項羽,所以項羽雖然強盛,最後卻落得魂斷烏江的結局。

    我細心觀察主公和袁紹之間的較量,也有如劉邦和項羽,袁紹有十敗,而曹公你有十勝,袁紹貌似強大,但絕對不是你的對手。

    ” 曹孟德聽了這番話,心裡美滋滋的,但他急于想知道郭嘉的分析與自我估量之間的差異,曹孟德仰天喝了一杯酒,又窮追不舍地問:“哦!依照先生看法,我到底有哪十勝,而袁紹又有哪十敗呢?” 郭嘉踱着步子,分析道:“袁紹為人講求氣派,重虛有形式,繁禮多儀,讓有才華的人受不了,曹公對人真誠而自然,不特别講求形式,此‘道’勝也。

    袁紹割地稱雄,唯我獨尊。

    而曹公你奉戴天子,順天下人心,此‘義’勝也。

    自桓、靈兩帝以來,國家權力淪喪,社會秩序大亂,袁紹做事不講法度,喜歡便宜行事,曹公卻能整治法度,于亂局之中重建國家權力的威信,此‘治’勝也。

    袁紹對外顯得寬容對内卻猜忌疑慮,因此能打入他政治圈子内的隻有其親戚子弟而已。

    曹公容易接納賢人,唯才是舉,用人不在乎血統情感的遠近,此‘度’勝也。

    袁紹雖然多謀,但辦事拖沓,遠不如曹公随機應變,能有效地處理千變萬化的情勢,這就是‘謀’勝。

    袁紹喜歡高談闊論,刻意禮賢下士,以赢得虛有的稱譽,因此小事好求表現,喜歡講大話,常得到重用。

    曹公卻能以至誠之心待人,不重虛榮,因此忠誠有見地的人才,願意為您服務,這就是‘德’勝。

    袁紹看到有人饑寒受苦,立刻急着表現他個人的同情,但看不到民間的疾苦,曹公能不受眼前小事的影響,着眼于天下大事,以求有恩于四海,即使未能目睹,也能常常感受天下人之疾苦。

    這就是‘仁’勝,袁紹朝中大臣争權奪利,相互傾軋,黑函小報告滿天飛,曹公對部屬有獨到而全面的認識,善于納谏,這是‘明’勝。

    ……” 郭嘉滔滔講述,曹孟德愈聽愈覺得心裡明亮起來。

     酒過三巡,郭嘉早已滿臉绯紅,顯得更加儒雅英俊。

     “郭賢士年歲幾何?”曹孟德突然想到一件事。

     “二十又八。

    ” “可曾婚配?” “投曹公以前四海為家,沒有這份奢望。

    ” 曹孟德信口說:“我有一養女,名叫紅檀,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皆通曉,夫人也視若親閨女,若能與郭賢士琴瑟唱和,我也就了卻了一樁心事,不知你有無此意。

    ” 郭嘉連連推辭,說:“曹公待我已經不薄了,不敢再受此大恩。

    ” 曹孟德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自古而然。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