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外擴疆域屠徐州 後院起火戰濮陽(4)

關燈
,居然在常山一戰中大敗張燕。

    軍中因呂布英勇,都誇獎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由此又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起來。

    他要求袁紹多給他一些兵馬,袁紹念他打張燕有功,就滿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呂布卻帶着兵馬出去搶劫,給袁紹惹了許多麻煩。

    袁紹就批評他,但他不僅不聽,還口出狂言。

    袁紹沒法,就想把他殺了。

    呂布看出不對,便又走了,去投了河内太守張揚。

     張揚手下的人,這時受了李傕、郭汜的賄賂,準備暗害呂布。

    呂布又聽到了風聲,便立即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躲了一陣,他覺得别無更好的地方可去,便想又回到河内去。

    路過陳留時,受到陳留太守張邈殷勤款待。

    張邈認為呂布是個英雄,兩人一談,即很合拍。

    呂布臨走時,張邈跟他約定以後有意彼此幫助。

     張邈送走了呂布,就聽到九江太守邊讓被曹操殺害的消息。

    邊讓是陳留名士,聲望超過孔融,因為瞧不起那些不顧信義,隻講武力的所謂“英雄豪傑”,就心想辭官,回鄉隐居,即使隐居,他也敢于說話,常常仗義執言。

    就因為他說了幾句批評曹操的話,被曹操殺了。

    曹操之所以殺邊讓,是因為其時曹操正破袁術,邊讓是替袁術講好話,而批評曹操太過分了,曹操當然受不了,便以邊讓擾亂軍心之名,将他殺了。

     張邈聞知此信,頓時憤恨。

     張邈之所以對之怨恨一觸即發,乃是他早已和曹操之間有了隔閡。

     張邈和曹操的關系其實很深,而陳宮也是曹操最器重的部屬。

    張邈、袁紹、曹操,又同為青梅竹馬,也同時成為反董卓關東軍團的領袖。

    張邈素有俠義之風,常為幫助别人不異傾家蕩産。

    當時便有“海内嚴恪張孟卓(張邈)”的清譽。

    汴水之戰,張邈曾将自己的主力軍團交給曹操指揮。

    曹操在東征陶謙前夕,曾對家裡交代:“如有任何不測,便立刻和張孟卓商量”。

    兩人如此彼此信任,為什麼會産生隔閡呢? 早在關東軍團起義時,張邈已是陳留太守了,論地位和實力都高過曹操。

    張邈自己又是兖州人,在兖州頗有聲望。

    後來,沒料到曹操卻得鮑信之助,擊敗黑山黨人及青州黃巾黨人,而躍升為兖州牧,反而成了張邈的頂頭上司。

    這一來,使一向好作大哥的張邈心理很不平衡了。

     張邈心中很不是滋味,常常表現出來,在朋友們交往的談話中明顯流露。

    陳留大族高柔由此看出張、曹間的友情危機,曾對陳留的大族長老們表示: “天下大亂,英雄四起,陳留乃兵家必争之地。

    曹将軍雖擁有兖州,但他到底非池中之物,不會以此為滿足。

    張太守見曹将軍先得意于此地,曹将軍力量愈大,張太守心中愈不是滋味,其中可能發生異變,希望大家能幫助我,為他們調和彼此心中的不平,以免發生禍事。

    ” 但是,大族長老們都認為,曹、張交情如同手足,不可能有什麼變故,因此,便不把高柔的話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