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收編青州軍 争奪兖州地(4)

關燈
以一千人部隊,跑到數十萬人的跟前去搜集情報,曹操有時的确大膽得近乎魯莽。

     曹操心思細膩,長于創造性策劃,而且一向勇于行動,經常喜歡自己跑到最前線,因此,後世詩人蘇東坡稱贊他為中國史上最善于用兵的軍事家。

    但曹操一生的戰史中,卻經常出現狼狽的危險狀況,主要原因就在于他過分的大膽行為。

     曹操對壽張之役的計劃周密很感驕傲,因此在會戰前夕,帶着鮑信到前線去視察,口沫橫飛地向鮑信說明他的作戰謀略。

    或許是興奮過度,曹操和鮑信的騎兵部隊超出了步兵部隊前面一段很長的距離,正好來到汶水邊。

    突然間,眼前出現一支數千名的敵人部隊,曹操隻有以數百名的騎兵倉促應戰。

    但岸邊地勢不平,騎兵隊無法發揮沖鋒的力量,加上步兵未能及時支援,人數遠居劣勢,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危急中,鮑信要求少數勇猛的騎兵健兒,護圍曹操先突圍逃走,自己率僅存的騎兵部隊浴血死戰。

    雖然曹操極力反對,但鮑信表示軍隊不可沒有指揮官。

    為了顧全大局,曹操隻好趁隙突圍而出。

    結果曹軍死傷殆盡,鮑信也力戰而死,年僅四十一歲。

     鮑信原是一方富豪,家世不錯,在關東軍團中,算是難得的有志之士。

     想當年曹操勢單力薄,鮑信卻鼓勵曹操說:“缺乏智謀的人是無法脫穎而出的,即便目前很盛,但總有一天會失敗的。

    将來能撥亂反正的,我想隻有你了,将軍你可是上天所降大任的人啊!” 如此的知心朋友,卻為了自己的大意和冒險而犧牲,曹操非常痛心,他懸賞尋找鮑信的屍體不得,隻好請人用木頭刻了個鮑信的模樣,塗上油彩,祭吊下葬。

    祭吊時,曹操哭得很傷心,士兵們都被感動得流了淚。

    大家看到曹操為了一個陣亡将士竟哭得這麼傷心,心裡無不十分感動,很自然的便在心理上和曹操貼得更緊了。

     為了紀念鮑信,曹操決心非赢得這場戰争不可。

     曹操集結了兖州所有青年,隻做了短暫訓練,便參與實際作戰。

    為了彌補軍隊作戰經驗不足,曹操全天候身着铠甲,親自指揮戰事,因此,全軍士氣旺盛。

    新的兵源增加了不少,加上劉岱及鮑信所遺留下來的軍團,曹軍的戰鬥力量越來越強。

     相反地,黃巾黨人組織松懈,缺乏軍事常識,雖然人多勢衆,但經不起曹操馬拉松式的窮追猛打,士氣再而衰,三而竭。

    接連數十次的大小會戰,曹操幾乎不讓黃巾黨人喘口氣。

    他将所有軍團全員出擊采取主動,輪番作戰。

    曹操軍隊機動性高,作戰士氣旺盛,幾場漂亮的大會戰下來,把數十萬黃巾黨人的戰鬥意志完全打垮了。

     曹操一向同情民變,如果不是鮑信這事件,他也絕不會對黃巾黨人如此的窮追猛打。

    因此等到黃巾黨人連續受挫,勢衰氣竭,曹操也從激烈的情緒中慢慢冷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