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收編青州軍 争奪兖州地(1)

關燈
自從袁紹打敗了公孫瓒,将冀州的地盤拿定以後,忽然又想起了自己是征讨董卓的盟主。

    于是,他又派心腹秘密到司徒王允那兒去探聽動靜。

    可是王允并沒有任何反董卓的舉動,相反還成了董卓手下的紅人。

     董卓自初平二年,即公元一九一年任了太師一職,地位便在衆諸侯王之上了。

    此後,董卓服飾衣着上,也漸漸出現了皇帝專用的金紫色,坐車也常僭用皇帝的禮儀。

    而且董卓無心天天去上朝,大臣們有事,直接去太師府去向他請示。

    這樣一來,太師府便俨然如同朝廷了。

     董卓出來,公卿大臣都在他的車馬旁拜見他,而他隻是傲慢點頭,并不還禮。

     董卓看到關東的這些太守、刺史們各人搶各人的地盤,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就一心建造長安。

    他說:“若大事成了,天下是我的;若大事不成功,我就退隐在這兒,誰也别想進來。

    ” 他後悔以前聽了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的話,不用自己的人,倒用了所謂的天下名士,結果讓袁紹、袁術、韓馥、劉岱這些人做了太守,做了刺史。

    到頭來呢,反而以仇報恩,要來讨伐我董卓。

    他發誓不再吃這樣的虧了,要大力提拔自己的人。

     于是,董卓立他兄弟董祀為左将軍,侄兒董璜為中軍校尉。

    這兩個人與他的女婿牛輔,幹兒子呂布,還有李傕、郭汜、張濟等都是帶兵的,特别受到重用。

     此外,董氏族裡的人,能夠封侯的都封了侯,連他的小姨太太手裡抱着的娃娃也封了侯,還有那個梳着小辮子的小侄女也封為渭陽君。

     董卓把各州郡反對他的人看作無能之輩。

    他曾經說過:“隻有孫堅這小子憨得厲害,你們不可小看他。

    ”現在,孫堅被亂箭射死了,連憨小子那一頭也不必擔心了,董卓完全可以高枕無憂地睡大覺了。

     郿塢離長安二十五裡,董卓經常去那兒,每回離開長安,就把朝廷的事托付給司徒王允。

    足見他對王允是十分信任的。

     董卓每次出去或回來,公卿大臣總必須去城外迎送。

    董卓常按胡人和羌人的習慣,在城外搭臨時帳篷,大擺酒席,招待大家。

    吹吹打打,吃吃喝喝,就是半天。

     有一回,正在帳篷宴飲,恰逢北地解來幾個俘虜,董卓即令帶上來,給公卿大臣們下酒。

    怎麼下酒法呢?董卓命人将俘虜一個個押上來,或剁一隻手,或砍一隻腳,或割鼻子,或挖眼睛,或削耳朵,或斷舌頭,再不就是用大鍋将其煮了……慘叫聲聲、鮮血淋淋,文武百官渾身發抖,或掉筷子,或掉羹匙,而董卓卻還頻頻舉杯勸酒。

     又有一回,董卓又擺宴席,請公卿大臣喝酒。

    司徒王允、尚書楊瓒、衛尉張溫、司隸校尉黃琬、尚書仆射士孫瑞、尚書郎蔡邕、騎都校尉李肅等要員都在。

    董卓這時正對衛尉張溫很不滿意,把他看作眼中釘。

    正當大家喝着酒,祝董卓太師身體健康的時候,呂布急急走進來,來到董卓耳邊,說了那麼一句話。

    大臣們頓時擔心起來,怕又有什麼禍事臨頭。

     這時董卓聽了呂布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