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風起雲湧 軍閥重開戰(1)

關燈
各人用心不同,可是他們都明确拒絕了袁紹的主張。

     袁紹碰了壁并不灰心,又和韓馥商量,認為不能為了曹操和袁術兩個人的反對而誤了大事。

    便決定仍照原計劃行事,派使者去幽州,表明立劉虞為帝的意思。

     萬沒料到,劉虞聽了并不高興,當着使者,把袁紹、韓馥狠狠批評了一頓。

     劉虞說:“現今天下,皇上正蒙受苦難,我等得朝廷厚恩,至今未能為國家擦去恥辱,已經是夠慚愧的了。

    諸君占據着幾方州郡,理應當同心協力輔助王室,怎麼反倒謀起反來了?你們一意孤行,後果難料,至于我,是不會被你們拖下水的……” 袁紹、韓馥聽了使者回音,也很意外。

    但是,這是他們唯一的希望所系,豈能輕易作罷,于是,又硬着頭皮再派使者去請劉虞,劉虞還是堅決拒絕,并說:“你們是要存心逼我逃往外國麼?” 這一來,袁紹、韓馥才不再提說此事。

    二人罵劉虞,說他真是不識擡舉。

    其實這種罵,不過是一種自找台階下去的做法,隻有些自我安慰的效果。

     立不成帝,袁紹、韓馥二人并不因此而改弦更張,向董卓進攻,而是仍然屯在各自的地方,無所事事。

    直到後來糧食吃完了,他們好像已經完成了任務,一個一個悄悄地溜走了…… 劉虞不願意做皇帝,各州郡的義兵首領各有各的打算。

    袁紹把立帝的事雖然擱下,卻還在圖謀着以别的辦法來擴張自己的勢力。

     曹操看到義兵首領們紛紛先後散了,覺得自己也不能老在河内呆着,應該另想辦法以實現自己心中宏願。

     這時候,隻有一個義兵首領願和董卓作戰,那就是豫州刺史孫堅。

     原來袁術反對立劉虞為帝,一心想自己做皇帝。

    他把大軍駐紮在魯陽,利用孫堅去打頭陣,替他鳴鑼開道。

    他跟孫堅約定:孫堅出去沖鋒,由袁術在後面接應,供應孫堅糧草。

     孫堅跟袁術約定以後,就立即帶着自己的部下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條好漢,還有一萬多兵馬,離開魯陽大營,向梁縣那邊打過去。

     孫堅作戰頗有氣勢,他總是跑在最前面,加上他身材高大,又頭戴大紅頭巾,所以後面的部隊都能遠遠瞧見。

    因此就形成了一個習慣,所有官兵,隻要看見大紅頭巾往哪兒移動,他們就往哪兒沖鋒。

     孫堅部隊很順利快速地前進了一百多裡,收複了梁縣。

    聽說董卓部将徐榮已經調走了,董卓駐紮在那邊的兵馬并不多,孫堅就把大軍駐紮下來,自己帶着一部分人馬占領了陽人聚,即梁縣西邊的一個市鎮,在那兒也紮了營盤。

     但是到了後半晌,董卓手下一員大将華雄,出其不意地率兵出擊,将孫堅在陽人聚的人馬團團圍住了。

    天還未黑,僅是傍晚時分,華雄令士兵盡舉火把,一面放火,一面奪營。

    孫堅發現四面八方全是敵人的火把和旗号,知道糟了,趕快下令,叫将士們各自作戰,分頭突圍。

    而他自己則帶着祖茂和幾十個騎兵彙成一路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