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拒遼東公孫淵失算 襲襄平司馬懿立動
關燈
小
中
大
更是天下無雙。
連詭詐的諸葛孔明都不是他的對手,我公孫淵豈能抵敵得了? 怎麼辦?他寝食難安,思謀再三,隻有借助遼隧城堅壘高、易守難攻之勢,堅守遼隧,阻止魏軍于城下。
待時日延久,魏軍疲敝無糧時,再從城内出動精銳,反擊魏軍。
便由老巢襄平抽調精銳,命卑衍、楊柞分兵統領,駐守遼隧,扼守魏軍東進通道。
魏軍抵達遼東,東渡遼水,直逼遼隧城下。
先鋒牛金見遼隧城壘堅固,守軍嚴整,屢屢叫陣而不出,便報知司馬懿。
司馬懿冷冷一笑,命牛金構營築壘,屯兵城下,與敵對峙;在營中多列旗幟,虛張聲勢。
自己親率大軍悄悄從北面泛舟,潛渡過河,繞道問行,直指敵巢襄平。
諸将聽了,不解其意。
問:“我大軍壓境,正好乘勢攻城,怎麼舍近而求遠,去奔襲襄平?” 司馬懿說:“遼隧守将卑衍、楊祚都是勇将,率精銳在此,憑堅城據守不戰,這是認為我軍長途奔襲,要憑城高壘堅,來耗我軍心糧草。
若攻之,徒勞而無功。
我軍何必要讓他們牽着鼻子走?他既然大将重兵在此,巢穴必定空虛。
我軍隻有避實就虛,直襲襄平,才可亂敵布署,遼隧之兵必倉惶回救,我于中途伏擊,可獲全勝。
這叫做,任他森嚴壁壘,我卻縱馬卧槽。
” 諸将聽了,茅塞頓開。
各自領命而去。
遼隧城中,卑衍、楊柞見魏兵被阻,非常得意,二人推杯換盞,談笑風生。
若魏兵來攻,我堅守不出,以弓弩炮石相迎。
魏兵千裡征戰,糧草難以為繼。
日久糧盡必自退。
待退兵時,卻出奇兵擊之。
到那時,不愁生擒不了司馬懿。
” “對。
昔日司馬懿于渭南堅守,生生把諸葛亮逼死。
今日正與此理相同。
隻不過是司馬懿想不到他竟要蹈諸葛亮的複轍。
哈……” 二人正得意談笑間,探馬來報。
發現魏兵大隊人馬往北去了。
楊柞依然笑道:“司馬懿還算聰明。
見我城堅壁壘,奈何不得,隻好繞遠路打别處去了。
” 卑衍卻大驚失色道:“你好糊塗。
這司馬懿果然厲害,他是要來個卧槽馬,襲我老營。
你想,襄平軍力薄弱,倘若有失,我軍堅守此城還有何益處?” 楊祚一想,可不是,我咋這麼糊塗?司馬懿繞道背後,斷了後路,我們可是走投無路了。
我們堅守這裡,不待敵兵糧草不濟,反而是我們坐吃山空,隻等束手就擒了。
還等什麼,趕快回去救援襄平要緊。
眼下還能與襄平呼應,前後夾擊,把司馬懿包了肉餡呢。
二人計議一番,又自以為得計,一面派人飛報公孫淵,一邊密令兵馬悄悄出城,馳援襄平。
這邊司馬懿正率部趟行,後邊哨探來報,遼隧賊兵趕來。
司馬懿笑道:“卑衍好聽話,知我趕路寂寞,要來送死。
中我計啦。
”便令夏侯霸、夏侯威各引一支人馬,伏于遼水之濱,待遼兵趕到,兩下一齊出擊。
卑衍、楊祚追到遼水,忽然一聲驚天動地的炮響,側後兩邊鼓噪搖旗,左邊殺出夏侯霸,右邊殺出夏侯威。
卑、楊兩人大驚,摸不清兩邊有多少魏兵,隻得望前奔走。
前面司馬懿調轉馬頭,掩殺過來。
遼兵驟然受三面夾擊,立時潰不成軍,四散奔逃,死傷無數。
卑、楊二人死戰突圍,引殘兵奔走,來到襄平城外首山,與出城來援的公孫淵合兵一處,返身殺來。
卑衍一馬當先,欲立首功,對掩殺過來的夏侯霸高喊: “漢賊休使詭計。
你敢來決一死戰嗎?” 夏侯霸聞言大怒:“敗兵之将,不下馬受縛,還要讓爺爺親自動手嗎?”言罷,縱馬揮刀迎上。
二人戰有數合,夏侯霸越戰越勇,賣個破綻,一刀斬卑衍于馬下。
主将一死,遼兵大亂。
公孫淵見了,急鳴金收兵,敗人襄平城。
司馬懿揮軍團團圍住襄平。
頭一仗,緻使公孫淵拒遼水卻魏軍的中策失敗,轉入困守襄平的下策,陷入孤立無援,束手待斃的絕境。
連詭詐的諸葛孔明都不是他的對手,我公孫淵豈能抵敵得了? 怎麼辦?他寝食難安,思謀再三,隻有借助遼隧城堅壘高、易守難攻之勢,堅守遼隧,阻止魏軍于城下。
待時日延久,魏軍疲敝無糧時,再從城内出動精銳,反擊魏軍。
便由老巢襄平抽調精銳,命卑衍、楊柞分兵統領,駐守遼隧,扼守魏軍東進通道。
魏軍抵達遼東,東渡遼水,直逼遼隧城下。
先鋒牛金見遼隧城壘堅固,守軍嚴整,屢屢叫陣而不出,便報知司馬懿。
司馬懿冷冷一笑,命牛金構營築壘,屯兵城下,與敵對峙;在營中多列旗幟,虛張聲勢。
自己親率大軍悄悄從北面泛舟,潛渡過河,繞道問行,直指敵巢襄平。
諸将聽了,不解其意。
問:“我大軍壓境,正好乘勢攻城,怎麼舍近而求遠,去奔襲襄平?” 司馬懿說:“遼隧守将卑衍、楊祚都是勇将,率精銳在此,憑堅城據守不戰,這是認為我軍長途奔襲,要憑城高壘堅,來耗我軍心糧草。
若攻之,徒勞而無功。
我軍何必要讓他們牽着鼻子走?他既然大将重兵在此,巢穴必定空虛。
我軍隻有避實就虛,直襲襄平,才可亂敵布署,遼隧之兵必倉惶回救,我于中途伏擊,可獲全勝。
這叫做,任他森嚴壁壘,我卻縱馬卧槽。
” 諸将聽了,茅塞頓開。
各自領命而去。
遼隧城中,卑衍、楊柞見魏兵被阻,非常得意,二人推杯換盞,談笑風生。
若魏兵來攻,我堅守不出,以弓弩炮石相迎。
魏兵千裡征戰,糧草難以為繼。
日久糧盡必自退。
待退兵時,卻出奇兵擊之。
到那時,不愁生擒不了司馬懿。
” “對。
昔日司馬懿于渭南堅守,生生把諸葛亮逼死。
今日正與此理相同。
隻不過是司馬懿想不到他竟要蹈諸葛亮的複轍。
哈……” 二人正得意談笑間,探馬來報。
發現魏兵大隊人馬往北去了。
楊柞依然笑道:“司馬懿還算聰明。
見我城堅壁壘,奈何不得,隻好繞遠路打别處去了。
” 卑衍卻大驚失色道:“你好糊塗。
這司馬懿果然厲害,他是要來個卧槽馬,襲我老營。
你想,襄平軍力薄弱,倘若有失,我軍堅守此城還有何益處?” 楊祚一想,可不是,我咋這麼糊塗?司馬懿繞道背後,斷了後路,我們可是走投無路了。
我們堅守這裡,不待敵兵糧草不濟,反而是我們坐吃山空,隻等束手就擒了。
還等什麼,趕快回去救援襄平要緊。
眼下還能與襄平呼應,前後夾擊,把司馬懿包了肉餡呢。
二人計議一番,又自以為得計,一面派人飛報公孫淵,一邊密令兵馬悄悄出城,馳援襄平。
這邊司馬懿正率部趟行,後邊哨探來報,遼隧賊兵趕來。
司馬懿笑道:“卑衍好聽話,知我趕路寂寞,要來送死。
中我計啦。
”便令夏侯霸、夏侯威各引一支人馬,伏于遼水之濱,待遼兵趕到,兩下一齊出擊。
卑衍、楊祚追到遼水,忽然一聲驚天動地的炮響,側後兩邊鼓噪搖旗,左邊殺出夏侯霸,右邊殺出夏侯威。
卑、楊兩人大驚,摸不清兩邊有多少魏兵,隻得望前奔走。
前面司馬懿調轉馬頭,掩殺過來。
遼兵驟然受三面夾擊,立時潰不成軍,四散奔逃,死傷無數。
卑、楊二人死戰突圍,引殘兵奔走,來到襄平城外首山,與出城來援的公孫淵合兵一處,返身殺來。
卑衍一馬當先,欲立首功,對掩殺過來的夏侯霸高喊: “漢賊休使詭計。
你敢來決一死戰嗎?” 夏侯霸聞言大怒:“敗兵之将,不下馬受縛,還要讓爺爺親自動手嗎?”言罷,縱馬揮刀迎上。
二人戰有數合,夏侯霸越戰越勇,賣個破綻,一刀斬卑衍于馬下。
主将一死,遼兵大亂。
公孫淵見了,急鳴金收兵,敗人襄平城。
司馬懿揮軍團團圍住襄平。
頭一仗,緻使公孫淵拒遼水卻魏軍的中策失敗,轉入困守襄平的下策,陷入孤立無援,束手待斃的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