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篇 此間樂,不思蜀
關燈
小
中
大
如反掌。
大家的反對意見,實際上是心裡有些怯懦的體現。
鐘會既然沒有這樣的怯懦,一定能攻破益州。
滅蜀後他即使有什麼想法,辦得到嗎?敗軍之将不可以言勇,蜀漢的兵馬那時能有什麼作為!我軍将士那時哪個不是歸心似箭?他膽敢胡來,不過自己找滅族之罪而已。
您不用擔心。
不過這件事還請您保密。
"就連鐘會的親哥哥鐘毓(蜀漢滅亡同一年去世)都曾經勸司馬昭提防鐘會,司馬昭哈哈大笑:“這樣的話,将來不管出什麼事我也隻處理鐘會本人,不連累鐘氏一家。
”鐘會反叛身死後司馬昭果然實踐了這一諾言。
這時司馬昭要動身去長安,邵悌又來勸:"鐘會的人馬是鄧艾的五六倍,不用您擔心。
"司馬昭微微一笑:"您忘了以前說過的話了?雖然如此,這個意圖不能明言。
我要看鐘會确實謀反後再下手,那時名正言順。
我到長安之日,就是鐘會了斷之時。
"順便說一句,個人認為這件事并非簡單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鄧艾實際上是被陷害。
而鐘會的為人,攻克漢中後誣蔑諸葛緒,進入益州後又陷害了鄧艾,此時的他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軍閥了。
這樣的狂犬,确實該烹!從另一個角度看,司馬昭滅劉禅為的就是統一,而不是因為和劉禅有什麼私人恩怨。
劉禅覆滅,如果再起來個鐘會,不是成了換湯不換藥的笑話了嗎?無論公私,司馬昭都不會容忍鐘會的反叛。
司馬昭不但看透了鐘會,而且欲擒故縱胸有成竹,手段之老到已經可以同司馬懿處理王淩時媲美。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蒙在鼓裡鐘會哪裡知道他在司馬文王的眼睛裡已經成了跳梁小醜,還在為不可能實現的白日夢而忙碌奔波。
鐘會得到司馬昭的命令後,立刻先派衛瓘去成都抓鄧艾。
鐘會的意圖,是看到衛瓘兵少後先以此激反鄧艾,拿衛瓘的性命為自己動手正名,和後方司馬昭的想法有點類似。
唯一不同的是,鐘會看不透司馬昭,衛瓘卻洞察了鐘會。
他雖然無法公然抗拒鐘會的陷阱,便找個晚上暗中到成都,以檄文明告鄧艾的手下:"我奉晉公司馬昭的命令拘捕鄧艾,其餘一概不管。
你們隻要不妨礙公事,沒事。
否則,小心三族!"就這樣,他一路暢通無阻,第二天天亮時把鄧艾從床上給揪了下來。
鄧艾手下有人想劫奪,衛瓘完全不帶武裝,一幅胸懷坦蕩的樣子去見這些人反過來叫苦:"我也是奉命行事。
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向晉公說明冤情。
"鄧艾手下輕信了這樣的保證,也就算了。
這樣,鄧艾終于被抓獲。
衛瓘抓獲鄧艾後不久,鐘會也到了成都。
他先派人把鄧艾送回京師,然後把鄧艾的人馬也收歸己有。
這下子蜀漢大地上他大權獨攬,再也沒有什麼顧慮了,于是決意謀反。
如果我派姜維為先鋒,帶領五萬人馬出斜谷,我自己親自統領人馬為後盾,那麼可以輕易攻克長安。
然後順黃河而下,孟津,洛陽,天下...他似乎已經看到了金銮寶殿上自己面南背北的身影。
然而,就在他進成都的當天,司馬昭的一封書信把他的黃粱美夢打得粉碎:“我擔心鄧艾拒捕而您難以控制局勢,已經派賈充領兵入漢中,我自己也親率十萬大軍到了長安。
”鐘會大驚失色:"我的兵馬比鄧艾多六倍,抓他有什麼困難?如今來得這麼快這麼狠,肯定是發現了我的密謀!事不宜遲,必須立刻動手。
成功了就是劉邦,失敗了也是劉備!"第二天,鐘會立刻召集大家,号稱有郭太後(曹睿的皇後,去世不久)的遺诏命令他讨伐司馬昭。
大家面面相觑,明知是假的又不敢反駁。
鐘會看到他們難以信任幹脆将他們軟禁在蜀漢宮中嚴加看管,然後派自己的心腹統領人馬。
無論劉邦還是劉備,哪個成大業不是因為得人心?而您鐘司徒就這麼效仿?衛瓘看到鐘會跋扈,也告了個病假不再出頭,鐘會愈發肆無忌憚。
姜維并不是真心為他賣命,他隻不過是利用鐘會這個利令智昏的小人。
姜維一個勁撺
大家的反對意見,實際上是心裡有些怯懦的體現。
鐘會既然沒有這樣的怯懦,一定能攻破益州。
滅蜀後他即使有什麼想法,辦得到嗎?敗軍之将不可以言勇,蜀漢的兵馬那時能有什麼作為!我軍将士那時哪個不是歸心似箭?他膽敢胡來,不過自己找滅族之罪而已。
您不用擔心。
不過這件事還請您保密。
"就連鐘會的親哥哥鐘毓(蜀漢滅亡同一年去世)都曾經勸司馬昭提防鐘會,司馬昭哈哈大笑:“這樣的話,将來不管出什麼事我也隻處理鐘會本人,不連累鐘氏一家。
”鐘會反叛身死後司馬昭果然實踐了這一諾言。
這時司馬昭要動身去長安,邵悌又來勸:"鐘會的人馬是鄧艾的五六倍,不用您擔心。
"司馬昭微微一笑:"您忘了以前說過的話了?雖然如此,這個意圖不能明言。
我要看鐘會确實謀反後再下手,那時名正言順。
我到長安之日,就是鐘會了斷之時。
"順便說一句,個人認為這件事并非簡單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鄧艾實際上是被陷害。
而鐘會的為人,攻克漢中後誣蔑諸葛緒,進入益州後又陷害了鄧艾,此時的他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軍閥了。
這樣的狂犬,确實該烹!從另一個角度看,司馬昭滅劉禅為的就是統一,而不是因為和劉禅有什麼私人恩怨。
劉禅覆滅,如果再起來個鐘會,不是成了換湯不換藥的笑話了嗎?無論公私,司馬昭都不會容忍鐘會的反叛。
司馬昭不但看透了鐘會,而且欲擒故縱胸有成竹,手段之老到已經可以同司馬懿處理王淩時媲美。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蒙在鼓裡鐘會哪裡知道他在司馬文王的眼睛裡已經成了跳梁小醜,還在為不可能實現的白日夢而忙碌奔波。
鐘會得到司馬昭的命令後,立刻先派衛瓘去成都抓鄧艾。
鐘會的意圖,是看到衛瓘兵少後先以此激反鄧艾,拿衛瓘的性命為自己動手正名,和後方司馬昭的想法有點類似。
唯一不同的是,鐘會看不透司馬昭,衛瓘卻洞察了鐘會。
他雖然無法公然抗拒鐘會的陷阱,便找個晚上暗中到成都,以檄文明告鄧艾的手下:"我奉晉公司馬昭的命令拘捕鄧艾,其餘一概不管。
你們隻要不妨礙公事,沒事。
否則,小心三族!"就這樣,他一路暢通無阻,第二天天亮時把鄧艾從床上給揪了下來。
鄧艾手下有人想劫奪,衛瓘完全不帶武裝,一幅胸懷坦蕩的樣子去見這些人反過來叫苦:"我也是奉命行事。
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向晉公說明冤情。
"鄧艾手下輕信了這樣的保證,也就算了。
這樣,鄧艾終于被抓獲。
衛瓘抓獲鄧艾後不久,鐘會也到了成都。
他先派人把鄧艾送回京師,然後把鄧艾的人馬也收歸己有。
這下子蜀漢大地上他大權獨攬,再也沒有什麼顧慮了,于是決意謀反。
如果我派姜維為先鋒,帶領五萬人馬出斜谷,我自己親自統領人馬為後盾,那麼可以輕易攻克長安。
然後順黃河而下,孟津,洛陽,天下...他似乎已經看到了金銮寶殿上自己面南背北的身影。
然而,就在他進成都的當天,司馬昭的一封書信把他的黃粱美夢打得粉碎:“我擔心鄧艾拒捕而您難以控制局勢,已經派賈充領兵入漢中,我自己也親率十萬大軍到了長安。
”鐘會大驚失色:"我的兵馬比鄧艾多六倍,抓他有什麼困難?如今來得這麼快這麼狠,肯定是發現了我的密謀!事不宜遲,必須立刻動手。
成功了就是劉邦,失敗了也是劉備!"第二天,鐘會立刻召集大家,号稱有郭太後(曹睿的皇後,去世不久)的遺诏命令他讨伐司馬昭。
大家面面相觑,明知是假的又不敢反駁。
鐘會看到他們難以信任幹脆将他們軟禁在蜀漢宮中嚴加看管,然後派自己的心腹統領人馬。
無論劉邦還是劉備,哪個成大業不是因為得人心?而您鐘司徒就這麼效仿?衛瓘看到鐘會跋扈,也告了個病假不再出頭,鐘會愈發肆無忌憚。
姜維并不是真心為他賣命,他隻不過是利用鐘會這個利令智昏的小人。
姜維一個勁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