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篇 出師未捷身先死
關燈
小
中
大
懿作軍師,還明令堅守,擅自出戰者以違抗聖旨論處!這個辛毗是個出了名的硬骨頭,當年因為認定曹丕的某項措施是錯的而據理力争,扯着曹丕的龍袍堵着曹丕的家門,硬是把這個魏文帝都逼得開口求了饒。
來了這麼一個“老頑固”,那些氣頭上的魏國将軍們有勁沒處使,而根本不想使勁的司馬懿趁機“忍氣吞聲”,魏國軍營裡又恢複了安甯(注1)。
這樣的事情,當然傳到了蜀漢的軍營。
姜維聽說後,來向諸葛亮彙報,然後歎了口氣:“辛毗來了,還帶來了聖旨,敵人不會出戰了。
”這樣的把戲當然瞞不了諸葛亮:“司馬懿根本就不想打,因此才會故意千裡請戰,這是他壓服三軍的法子。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攻上庸殺孟達時,他請過聖旨嘛?真的能打赢我們,他會廢那個勁?”但是,諸葛亮能洞察司馬懿的詭計,卻不能逼其就範,同樣有勁沒處使。
他隻好再次派使者來打探一下消息。
司馬懿還是笑容可掬,把這個使者請進後好酒好菜地招待,言談之間絕不提軍政大事,既不洩漏自己的情況也不打探對手的底細,反過來卻滿嘴日常瑣事,還順便問了問諸葛亮的飲食起居。
使者回答:“諸葛丞相每天為公事操勞,起早貪黑廢寝忘食。
凡是杖則二十以上的刑罰都要親自過問,每天的飲食少的很。
”司馬懿一聽,當即點頭稱贊:“果然是勤懇,令人感動。
”然而這個使者一走,司馬懿就對自己人開始搖頭歎息:“這麼幹的人,遲早要累死。
諸葛亮也不是鐵打的,活不長了。
” 果然,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已經是病入膏肓,不但司馬懿看透,連成都的後主劉禅都開始布置他的後事了。
他連忙把尚書仆射李福派來,一方面慰問諸葛的病情,一方面安排諸葛的後事。
李福見到諸葛亮後慰問交談一番就返回了成都。
然而,沒幾天他又滿頭大汗地跑了回來。
病榻上的諸葛亮明白他的來意:“我死後,軍政大事可以交給蔣琬,蔣琬之後,可以交給費祎。
”“費袆之後?”面對着李福的追問,諸葛亮默然無語(注2)。
當年八月,諸葛亮以五十四歲的英年病逝于五丈原(作為對比,司馬懿長他兩歲,這時還健康得很)。
臨終前他巡視全軍,感歎自己再無法為國盡力了。
彌留之際,他将全軍的指揮權交給了長史楊儀,并安排了撤退的事宜。
諸葛去世後蜀軍則在楊儀的統領下退軍。
司馬懿接到老百姓的報告後立刻追擊,姜維命令蜀軍反過來作出決戰的架勢,司馬懿見到蜀軍并沒有慌亂,不敢放肆而退。
回去後,他仔細察看了蜀軍的營寨,對他的對手也是相當佩服:“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不過,他同時也看到了蜀軍撤退時的匆忙:蜀軍退兵時,營寨中的圖書糧草很多都沒來得及帶走或銷毀。
他當時就斷定,諸葛亮肯定死了,蜀軍必然是真的撤退,立刻要再次追擊。
然而,那個死腦筋辛毗這時沒轉過彎來,還是一如既往地阻止。
司馬懿急了:“軍事上重要的東西,不過就是軍書密計兵馬糧草。
如今這些全都不要了,好比一個人扔掉了五髒難道還能苟活嗎?諸葛亮肯定死了,快追,不然就來不及了。
”然而,蜀軍在逼退司馬懿後也沒有放松警惕,撤退的路上插滿了蒺藜等路障,這麼一來司馬懿當然追不到了。
諸葛亮的曆次北伐,到此劃下句号。
附錄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注1世說新語中記載,諸葛亮派人去打探魏軍的動向,這些人回來後報告:“魏國軍營門口有個老頭,拿着黃钺(皇帝的信物)堵着軍營的門口,魏國的将軍們誰都不敢出來。
”諸葛亮當即就明白了:“那個老頭肯定是辛毗。
” 注2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死于此時,而實際上他明白,周圍的人除了這兩個外無人可以信賴,即使是那個後來與他們三人并稱四相(四英)的董允。
後來蜀漢的進程也證明了這一點。
來了這麼一個“老頑固”,那些氣頭上的魏國将軍們有勁沒處使,而根本不想使勁的司馬懿趁機“忍氣吞聲”,魏國軍營裡又恢複了安甯(注1)。
這樣的事情,當然傳到了蜀漢的軍營。
姜維聽說後,來向諸葛亮彙報,然後歎了口氣:“辛毗來了,還帶來了聖旨,敵人不會出戰了。
”這樣的把戲當然瞞不了諸葛亮:“司馬懿根本就不想打,因此才會故意千裡請戰,這是他壓服三軍的法子。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攻上庸殺孟達時,他請過聖旨嘛?真的能打赢我們,他會廢那個勁?”但是,諸葛亮能洞察司馬懿的詭計,卻不能逼其就範,同樣有勁沒處使。
他隻好再次派使者來打探一下消息。
司馬懿還是笑容可掬,把這個使者請進後好酒好菜地招待,言談之間絕不提軍政大事,既不洩漏自己的情況也不打探對手的底細,反過來卻滿嘴日常瑣事,還順便問了問諸葛亮的飲食起居。
使者回答:“諸葛丞相每天為公事操勞,起早貪黑廢寝忘食。
凡是杖則二十以上的刑罰都要親自過問,每天的飲食少的很。
”司馬懿一聽,當即點頭稱贊:“果然是勤懇,令人感動。
”然而這個使者一走,司馬懿就對自己人開始搖頭歎息:“這麼幹的人,遲早要累死。
諸葛亮也不是鐵打的,活不長了。
” 果然,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已經是病入膏肓,不但司馬懿看透,連成都的後主劉禅都開始布置他的後事了。
他連忙把尚書仆射李福派來,一方面慰問諸葛的病情,一方面安排諸葛的後事。
李福見到諸葛亮後慰問交談一番就返回了成都。
然而,沒幾天他又滿頭大汗地跑了回來。
病榻上的諸葛亮明白他的來意:“我死後,軍政大事可以交給蔣琬,蔣琬之後,可以交給費祎。
”“費袆之後?”面對着李福的追問,諸葛亮默然無語(注2)。
當年八月,諸葛亮以五十四歲的英年病逝于五丈原(作為對比,司馬懿長他兩歲,這時還健康得很)。
臨終前他巡視全軍,感歎自己再無法為國盡力了。
彌留之際,他将全軍的指揮權交給了長史楊儀,并安排了撤退的事宜。
諸葛去世後蜀軍則在楊儀的統領下退軍。
司馬懿接到老百姓的報告後立刻追擊,姜維命令蜀軍反過來作出決戰的架勢,司馬懿見到蜀軍并沒有慌亂,不敢放肆而退。
回去後,他仔細察看了蜀軍的營寨,對他的對手也是相當佩服:“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不過,他同時也看到了蜀軍撤退時的匆忙:蜀軍退兵時,營寨中的圖書糧草很多都沒來得及帶走或銷毀。
他當時就斷定,諸葛亮肯定死了,蜀軍必然是真的撤退,立刻要再次追擊。
然而,那個死腦筋辛毗這時沒轉過彎來,還是一如既往地阻止。
司馬懿急了:“軍事上重要的東西,不過就是軍書密計兵馬糧草。
如今這些全都不要了,好比一個人扔掉了五髒難道還能苟活嗎?諸葛亮肯定死了,快追,不然就來不及了。
”然而,蜀軍在逼退司馬懿後也沒有放松警惕,撤退的路上插滿了蒺藜等路障,這麼一來司馬懿當然追不到了。
諸葛亮的曆次北伐,到此劃下句号。
附錄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注1世說新語中記載,諸葛亮派人去打探魏軍的動向,這些人回來後報告:“魏國軍營門口有個老頭,拿着黃钺(皇帝的信物)堵着軍營的門口,魏國的将軍們誰都不敢出來。
”諸葛亮當即就明白了:“那個老頭肯定是辛毗。
” 注2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死于此時,而實際上他明白,周圍的人除了這兩個外無人可以信賴,即使是那個後來與他們三人并稱四相(四英)的董允。
後來蜀漢的進程也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