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篇 白山黑水連吳越
關燈
小
中
大
。
孫權火了,當即派人把張昭的府第出入口用土全都堵死。
張昭不甘示弱,自己在内部也用土把門都堵死,雙方就開始了這樣奇怪的對峙。
果然不出張昭所料,公孫淵見到孫權的使者兵馬,還帶來了燕王的頭銜和九錫的重禮,不但沒高興反而慌了。
遼東離魏國近離東吳遠,魏強吳弱,這要是一點頭,不是公然得罪魏國嘛?另外,你一下子就派來一萬多人馬,想幹什麼?他不但不敢接受,還來個一不做二不休把使者兩人砍了頭後送給了曹睿請功,東吳的兵馬财寶通通收歸己有。
十二月,魏國以此加封公孫淵為大司馬樂浪郡公,卻把人财兩空的東吳孫權氣了個半死。
他當即咬牙切齒地發誓:“我年近六十,什麼事沒經曆過,如今卻被這個混蛋所騙!我要是不能把這個鼠輩的腦袋砍下來扔到海裡,無顔再君臨天下,即使為此弄得家破人亡颠沛流離,我也認了!”當即就要憑借他精銳的水軍北上遼東,與公孫淵決一死戰。
客觀地說,孫權雖然有一支龐大精銳的水軍,北上遼東,他大概忘了當年衛溫諸葛直在海上如何的狼狽而被他砍頭的。
東吳的大臣們一看皇帝又有如此創意,大吃一驚,陸遜薛綜等人連忙勸谏。
勸孫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也隻能曲線救國,先拍拍馬屁說此行必勝,然後再找一大堆理由。
例如說不如先滅魏,那時遼東的公孫淵還跑得了等等。
好說歹說,這次孫權終于沒有糊塗到底,總算回心轉意。
他也知道自己的過錯後,派人去請張昭,張昭卻不領情。
孫權隻好親自去張昭府上請,張昭還是卧床不起。
孫權又火了,下令點火,要把張昭一把火燒出來,哪知道張昭還是不動。
"快滅火!"無奈的孫權隻好徹底認輸,張昭的幾個兒子也把張昭攙扶起來跟随孫權回到了宮中,君臣勉強算是和解。
孫權公孫淵之間的這一段恩怨,最後迎來了一個足以讓後世的電影導演們趨之若鹜的驚險結尾。
公孫淵為了收拾東吳的使者,先把他們的兵馬分散,其中秦旦、張群、杜德、黃強等人帶着六十人的兵馬被安排在了遼東以北二百裡的地方。
他們心懷故國,四十多天後在秦旦的提議下約定起兵造反,甯可殺身成仁。
然而,就在起義當天中午(他們約定晚上動手)機謀洩漏,當地太守立即關閉城門大搜捕,這些人無奈從城牆上跳下後逃離了“白色恐怖”。
張群正患病,跳牆時又摔傷了膝蓋,大家也絲毫沒有抛棄之意,互相攙扶在窮山惡水中奮力前進了六七百裡。
然而,張群确實支持不住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要大家離開後逃生。
秦旦堅決反對:"遠離故土萬裡漂泊,如今更應該死生與共。
"于是,秦旦留下照顧張群,杜德、黃強離開後去尋找救援。
兩個人就此在深山老林裡采摘野果度日。
杜德黃強幾天後到了高麗,見到了高麗國王後把孫權給公孫淵的一套頭銜原封不動送給了高麗國王,還說給您準備的禮物都被公孫淵那個雜種搶走了。
高麗國王頓時高興起來,派人和這兩個人從深山老林中把秦旦張群找回來,并準備船隻把這幾個勇士從白山黑水送到了魚米之鄉,還帶上貂皮等貢品。
這些人九死一生終于回到了故土,孫權見到他們後也大為驚訝,非常欣賞這四個人的膽識,立刻将他們都拜為校尉。
網友中有那位是影視界的?這樣的題材不能視而不見啊!(片頭片尾别忘了提及電子趙括,哈哈。
) 注1總體上講,蜀漢因為不置史官在史料中出的彩比魏吳要少。
這幾年蜀漢有什麼内政外交建設,無法詳細考證。
但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法令苛嚴而再次爆發起義,被馬忠鎮壓,看來蜀漢内部也不是風平浪靜。
同時,這似乎直接違反了諸葛亮在世時南方不曾反叛的說法。
注2虞翻的為人,相當直率,酒後更是狂言無忌。
孫權大宴群臣時,他佯裝喝醉倒地不起,但孫權一走就坐了起來,為此孫權火冒三丈差點手刃了他。
後來孫權和張昭談論神仙時,他又指着張昭的鼻子說:“這些家夥都是死人而已,世上哪有什麼仙人!”孫權對這個家夥忍無可忍,立刻把他發配到了交州,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孫權火了,當即派人把張昭的府第出入口用土全都堵死。
張昭不甘示弱,自己在内部也用土把門都堵死,雙方就開始了這樣奇怪的對峙。
果然不出張昭所料,公孫淵見到孫權的使者兵馬,還帶來了燕王的頭銜和九錫的重禮,不但沒高興反而慌了。
遼東離魏國近離東吳遠,魏強吳弱,這要是一點頭,不是公然得罪魏國嘛?另外,你一下子就派來一萬多人馬,想幹什麼?他不但不敢接受,還來個一不做二不休把使者兩人砍了頭後送給了曹睿請功,東吳的兵馬财寶通通收歸己有。
十二月,魏國以此加封公孫淵為大司馬樂浪郡公,卻把人财兩空的東吳孫權氣了個半死。
他當即咬牙切齒地發誓:“我年近六十,什麼事沒經曆過,如今卻被這個混蛋所騙!我要是不能把這個鼠輩的腦袋砍下來扔到海裡,無顔再君臨天下,即使為此弄得家破人亡颠沛流離,我也認了!”當即就要憑借他精銳的水軍北上遼東,與公孫淵決一死戰。
客觀地說,孫權雖然有一支龐大精銳的水軍,北上遼東,他大概忘了當年衛溫諸葛直在海上如何的狼狽而被他砍頭的。
東吳的大臣們一看皇帝又有如此創意,大吃一驚,陸遜薛綜等人連忙勸谏。
勸孫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也隻能曲線救國,先拍拍馬屁說此行必勝,然後再找一大堆理由。
例如說不如先滅魏,那時遼東的公孫淵還跑得了等等。
好說歹說,這次孫權終于沒有糊塗到底,總算回心轉意。
他也知道自己的過錯後,派人去請張昭,張昭卻不領情。
孫權隻好親自去張昭府上請,張昭還是卧床不起。
孫權又火了,下令點火,要把張昭一把火燒出來,哪知道張昭還是不動。
"快滅火!"無奈的孫權隻好徹底認輸,張昭的幾個兒子也把張昭攙扶起來跟随孫權回到了宮中,君臣勉強算是和解。
孫權公孫淵之間的這一段恩怨,最後迎來了一個足以讓後世的電影導演們趨之若鹜的驚險結尾。
公孫淵為了收拾東吳的使者,先把他們的兵馬分散,其中秦旦、張群、杜德、黃強等人帶着六十人的兵馬被安排在了遼東以北二百裡的地方。
他們心懷故國,四十多天後在秦旦的提議下約定起兵造反,甯可殺身成仁。
然而,就在起義當天中午(他們約定晚上動手)機謀洩漏,當地太守立即關閉城門大搜捕,這些人無奈從城牆上跳下後逃離了“白色恐怖”。
張群正患病,跳牆時又摔傷了膝蓋,大家也絲毫沒有抛棄之意,互相攙扶在窮山惡水中奮力前進了六七百裡。
然而,張群确實支持不住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要大家離開後逃生。
秦旦堅決反對:"遠離故土萬裡漂泊,如今更應該死生與共。
"于是,秦旦留下照顧張群,杜德、黃強離開後去尋找救援。
兩個人就此在深山老林裡采摘野果度日。
杜德黃強幾天後到了高麗,見到了高麗國王後把孫權給公孫淵的一套頭銜原封不動送給了高麗國王,還說給您準備的禮物都被公孫淵那個雜種搶走了。
高麗國王頓時高興起來,派人和這兩個人從深山老林中把秦旦張群找回來,并準備船隻把這幾個勇士從白山黑水送到了魚米之鄉,還帶上貂皮等貢品。
這些人九死一生終于回到了故土,孫權見到他們後也大為驚訝,非常欣賞這四個人的膽識,立刻将他們都拜為校尉。
網友中有那位是影視界的?這樣的題材不能視而不見啊!(片頭片尾别忘了提及電子趙括,哈哈。
) 注1總體上講,蜀漢因為不置史官在史料中出的彩比魏吳要少。
這幾年蜀漢有什麼内政外交建設,無法詳細考證。
但青龍元年(公元233年)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法令苛嚴而再次爆發起義,被馬忠鎮壓,看來蜀漢内部也不是風平浪靜。
同時,這似乎直接違反了諸葛亮在世時南方不曾反叛的說法。
注2虞翻的為人,相當直率,酒後更是狂言無忌。
孫權大宴群臣時,他佯裝喝醉倒地不起,但孫權一走就坐了起來,為此孫權火冒三丈差點手刃了他。
後來孫權和張昭談論神仙時,他又指着張昭的鼻子說:“這些家夥都是死人而已,世上哪有什麼仙人!”孫權對這個家夥忍無可忍,立刻把他發配到了交州,來個眼不見心不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