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決策隆中
關燈
小
中
大
!”
南下的曹操也知道江陵的重要性,也不願意劉備這條大魚再次溜走,後續部隊糧草辎重全都不顧了,帶領幾千名輕騎兵狂追。
到襄陽後聽說劉備已經離開,更是下了死命令,一天一夜急行軍三百裡在當陽長坂将劉備一舉擊潰。
劉備再次被打得暈頭轉向,連老婆孩子都顧不上了,哪裡還能顧及什麼江陵,十幾萬人馬都被曹操截住。
他孤零零地帶着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名騎兵逃走後,到夏口和劉琦會合。
在這一仗中,徐庶的母親被曹操俘獲。
徐庶告訴劉備,如今他“方寸已亂”,于是離開劉備投奔了曹操。
曹操看到劉備遠走,就進軍要地江陵。
他封劉琮為青州刺史(半道加以截殺是演義的捏造),封賞蒯越等人并把那位韓嵩從監獄中放了出來。
韓嵩在建安四年冬被劉表下獄,如今獲釋,無緣無故地坐了九年的牢。
這個時候,大将文聘才來晉見曹操。
面對曹操的詢問,文聘流着淚說:“當年就未能輔佐劉表奉迎國家。
如今劉表雖然故去,但我依然有據守漢川保全領土的志向。
這樣,生不負幼主死無愧先君。
如今自己不能把握局勢而被迫投降,實在心中有愧無顔相見。
”曹操大為感歎,厚待文聘并任命他為新的江夏太守。
到此為止,曹操的南下攻勢一帆風順。
劉表劉琮劉備,一個死一個降一個逃,沒人敢擋曹操一招半勢,荊州轉眼之間就被攻占。
然而曹操料不到,就在他得意洋洋的背後,強勁的對手正等着他。
注1劉備在建安六年逃到荊州後,到此已經整整六年。
劉表本人是個廢物,對他又表面親熱暗中限制的情形早已看透。
以上的話,不過是外交辭令罷了。
曹操手下的人也都清楚得很。
九州春秋記載:“曹公征烏桓,諸将曰:‘今深入遠征,萬一劉表使備襲許,悔無及也。
’郭嘉曰:‘劉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禦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之則備不為用。
雖違國遠征,無憂矣。
’公遂征之。
” 注2這時的曹操也好後來的司馬也罷,對付政敵确實從不手軟,但在内政方面卻一直清正廉潔兢兢業業。
無論在哪裡,他們都提倡節儉反對奢華,興修水利鼓勵屯田,移風易俗唯才是舉。
将來我會盡量結合具體的事例給出說明。
這些被三國演義忽略的地方才是魏晉強大的根本。
注3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韓遂、馬騰兩個難兄難弟被李催郭汜打敗回到涼州後,基于在并肩進行革命戰鬥時産生的深厚的階級友情而互結為異姓兄弟,開始時親熱得不得了,但不久就因為各自部曲互相侵掠争鬥而反目。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馬騰率先攻擊韓遂。
韓遂不肯吃虧,回去後組織大軍反攻,殺了馬騰的老婆兒子,這下子雙方殺紅了眼,連那個後來勇冠三軍的馬超都差點在混戰中被殺掉。
雖然建安二年雙方和解,但畢竟結下了深仇大恨。
總體上馬騰鬥不過當時西涼實力最為雄厚的韓遂。
這大概也是他最終離開西涼心甘情願地跑去給曹操當人質的原因之一。
注4個人對孔融,并無好感。
後漢書及資治通鑒稱孔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訖無成功。
高談清教,盈溢官曹,辭氣溫雅,可玩而誦,論事考實,難可悉行。
但能張磔網羅,而目理甚疏。
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願附也。
其所任用,好奇取異,多剽輕小才"。
簡單地說,就是自以為是空談扯淡,而沒有任何實際的政績戰功。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譚攻破青州後孔融逃到曹操手下,曹操看在往日交情上給了這個儒生個職位,一度做到九卿之一的少府。
然而,他對曹操的一系列政策幾乎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反對。
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操因為糧食短缺曾下禁酒令,這在那個大家餓肚子的年代毫無疑問是正确的。
少一壇子酒可以節省多少糧食拯救多少餓孚?後來劉備亦有類似的禁令。
然而,它卻遭到了"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的孔融的冷嘲熱諷。
作為朝廷官員,曹操殺孔融雖然談不上大公無私,但決非單純的心胸狹隘假公濟私。
孔融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個了不起的祖宗而已。
但是,這實在不能保證什麼。
到襄陽後聽說劉備已經離開,更是下了死命令,一天一夜急行軍三百裡在當陽長坂将劉備一舉擊潰。
劉備再次被打得暈頭轉向,連老婆孩子都顧不上了,哪裡還能顧及什麼江陵,十幾萬人馬都被曹操截住。
他孤零零地帶着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名騎兵逃走後,到夏口和劉琦會合。
在這一仗中,徐庶的母親被曹操俘獲。
徐庶告訴劉備,如今他“方寸已亂”,于是離開劉備投奔了曹操。
曹操看到劉備遠走,就進軍要地江陵。
他封劉琮為青州刺史(半道加以截殺是演義的捏造),封賞蒯越等人并把那位韓嵩從監獄中放了出來。
韓嵩在建安四年冬被劉表下獄,如今獲釋,無緣無故地坐了九年的牢。
這個時候,大将文聘才來晉見曹操。
面對曹操的詢問,文聘流着淚說:“當年就未能輔佐劉表奉迎國家。
如今劉表雖然故去,但我依然有據守漢川保全領土的志向。
這樣,生不負幼主死無愧先君。
如今自己不能把握局勢而被迫投降,實在心中有愧無顔相見。
”曹操大為感歎,厚待文聘并任命他為新的江夏太守。
到此為止,曹操的南下攻勢一帆風順。
劉表劉琮劉備,一個死一個降一個逃,沒人敢擋曹操一招半勢,荊州轉眼之間就被攻占。
然而曹操料不到,就在他得意洋洋的背後,強勁的對手正等着他。
注1劉備在建安六年逃到荊州後,到此已經整整六年。
劉表本人是個廢物,對他又表面親熱暗中限制的情形早已看透。
以上的話,不過是外交辭令罷了。
曹操手下的人也都清楚得很。
九州春秋記載:“曹公征烏桓,諸将曰:‘今深入遠征,萬一劉表使備襲許,悔無及也。
’郭嘉曰:‘劉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禦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之則備不為用。
雖違國遠征,無憂矣。
’公遂征之。
” 注2這時的曹操也好後來的司馬也罷,對付政敵确實從不手軟,但在内政方面卻一直清正廉潔兢兢業業。
無論在哪裡,他們都提倡節儉反對奢華,興修水利鼓勵屯田,移風易俗唯才是舉。
将來我會盡量結合具體的事例給出說明。
這些被三國演義忽略的地方才是魏晉強大的根本。
注3興平元年(公元194年),韓遂、馬騰兩個難兄難弟被李催郭汜打敗回到涼州後,基于在并肩進行革命戰鬥時産生的深厚的階級友情而互結為異姓兄弟,開始時親熱得不得了,但不久就因為各自部曲互相侵掠争鬥而反目。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馬騰率先攻擊韓遂。
韓遂不肯吃虧,回去後組織大軍反攻,殺了馬騰的老婆兒子,這下子雙方殺紅了眼,連那個後來勇冠三軍的馬超都差點在混戰中被殺掉。
雖然建安二年雙方和解,但畢竟結下了深仇大恨。
總體上馬騰鬥不過當時西涼實力最為雄厚的韓遂。
這大概也是他最終離開西涼心甘情願地跑去給曹操當人質的原因之一。
注4個人對孔融,并無好感。
後漢書及資治通鑒稱孔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訖無成功。
高談清教,盈溢官曹,辭氣溫雅,可玩而誦,論事考實,難可悉行。
但能張磔網羅,而目理甚疏。
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願附也。
其所任用,好奇取異,多剽輕小才"。
簡單地說,就是自以為是空談扯淡,而沒有任何實際的政績戰功。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譚攻破青州後孔融逃到曹操手下,曹操看在往日交情上給了這個儒生個職位,一度做到九卿之一的少府。
然而,他對曹操的一系列政策幾乎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反對。
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操因為糧食短缺曾下禁酒令,這在那個大家餓肚子的年代毫無疑問是正确的。
少一壇子酒可以節省多少糧食拯救多少餓孚?後來劉備亦有類似的禁令。
然而,它卻遭到了"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的孔融的冷嘲熱諷。
作為朝廷官員,曹操殺孔融雖然談不上大公無私,但決非單純的心胸狹隘假公濟私。
孔融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個了不起的祖宗而已。
但是,這實在不能保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