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啟錦囊水軍渡闵江 當先鋒毛苟落敵手

關燈
成殓。

     天色大明,漢軍飽餐一頓之後,重又整饬待命。

    過了這許多光,張飛現在考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收降嚴顔,而怎樣取得下一關劍閣在張飛看來并不怎樣重要。

    張飛喚道:&ldquo毛仁、苟璋聽令!&rdquo 毛仁、苟璋應聲而出:&ldquo毛仁在!&rdquo&ldquo苟璋有!&rdquo &ldquo本督付爾等将令一支,各領兵三千為頭,二隊先鋒開赴劍閣!&rdquo &ldquo遵命!&rdquo二将接令退出。

    毛仁在前,苟璋在後,徐徐開發。

     張飛命範疆、張達二人為後隊,押解軍需糧草,虎頭山一帶留下原先川軍一萬駐守,其餘文武将士都随張飛在中隊,五萬餘衆浩浩蕩蕩向劍閣進發。

     十一月底,頭隊已抵關隘。

    劍閣兩旁是陡峭絕壁,中間是關門,城牆高大,大有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果然險要。

    西川有句話叫做&ldquo路有錦江之險,地有劍閣之雄&rdquo,此言并不虛妄。

    此處并無城河,也沒吊橋,以山為關,築石為城。

    川軍細作早已探知漢軍的情況.嚴陣以待。

    此時,一探馬飛奔入城直抵衙門,丢鞭下馬,上堂禀報:&ldquo禀劉将軍,張飛夜渡闵江,賈熙身亡,如今頭隊已近關廂,請劉将軍定奪!&rdquo 劍閣守将姓劉名巴,八尺彪軀,劍眉虎目,鼻直口方,今年二十九歲,是白帝城劉郃的愛弟。

    因其性格與衆不同,遇事有不同見解,喜與人争個水落石出,況又有勇力,素有&ldquo拗憋虎&rdquo之稱。

    遍體銀裝,腰懸鞭劍弓箭,足登粉底戰靴。

    少年英俊,氣概異常。

     劍閣守将是劉巴,善用金槍與飛爪。

     卷地塵埃震耳炮,莫非漢室人和馬! 劉巴聽完報告,吩咐道:&ldquo退下了。

    &rdquo 探馬退出。

    劉巴自思道:水路上巫山、闵江二處天然屏障一一被張飛越過,如此看來西川将有傾覆之危。

    要是劍閣再失守,漢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巴州嚴老将軍要吃緊了,千萬要攔住漢軍。

    俗話說:&ldquo水來土掩,兵來将擋。

    &rdquo先去打個照面再決定是攻還是守。

    便傳令道:&ldquo來,與我帶馬扛槍,關前設立旗門!&rdquo 劉巴檢點飛爪,出大堂上馬執槍,出關立馬于旗門之前,見漢軍前隊已在對面停隊排列下陣勢,将旗上大書一個&ldquo毛&rdquo字。

    暗思道:漢軍的頭隊先鋒姓毛,我從未聽說過,不知此人的本領如何倒要領教一下。

    便點馬上前喝道:&ldquo來将何許人也?&rdquo 毛仁策馬上前答道:&ldquo大漢水軍都督帳前左先鋒毛仁。

    馬前将軍是誰?&rdquo &ldquo大将軍便是劍閣守将劉巴,來将到此何事?&rdquo 毛仁見他手抱金槍.年紀尚輕,正是血氣方剛,便答話道:&ldquo原是劉将軍,毛仁聞名已久。

    将軍武藝超群,年少有為,相助劉璋實為可惜。

    聽毛仁一言,棄暗投明,歸順漢室,前程無量!若是不聽毛将軍好言相勸,莫怪本将軍無情!&rdquo 劉巴是一代名将,年輕好勝,别說投降,就是叫他妥協一步也未必肯,哪會憑他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能甘心屈服!尤其看到毛仁手中那杆不超過三十斤重的三尖二刃刀,又從沒聽到過漢軍中有個姓毛的大将,一點也不把他放在眼裡,暗忖道:阿貓阿狗也敢口出狂言!就是張飛親自來,我也要和他戰一個高低上下。

    劉巴不慌不忙将長槍一蕩,從從容容地說道:&ldquo姓毛的,可知劉巴乃堂堂西蜀名将,若要本将軍歸降漢室,除非日從西山起!雄關劍閣在我身後,誰想進關,隻管到我槍上領取!&rdquo 毛仁想,盡管本領夠不上,但是不戰而退不象個先鋒大将,滅了水軍都督的銳氣。

    甯可一死,也要硬着頭皮和他碰一碰。

    便也蕩起家夥叫一聲:&ldquo劉巴不聽良言,日後必定懊悔不及。

    看刀!&rdquo本領蹩腳,隻有搶先下手,三尖二刃刀直刺劉巴劈面。

     劉巴抖一抖長槍招架上去,&ldquo且慢!&rdquo隻用得八成力氣,目的在于掂一掂對手的斤量。

    但毛仁的功夫隻有這點,隻聽得&ldquo當啷&rdquo一聲響,三尖二刃刀實在握不牢,直飛地飛了出去,見勢頭不妙,動作倒不慢,圈轉馬頭就逃。

    劉巴暗自好笑:怎麼張飛用這樣的人做頭隊先鋒,這樣不經打,逃的本領倒是頭等的!便左手執槍,拍馬上前,輕舒猿臂,抓住了毛仁的腰帶,一把提下馬來。

    不到一個照面就擒住了漢将,川軍陣裡一陣喝彩.早有人上前把毛仁捆紮結實,押回旗門。

    劉巴架住金槍跑回旗門,手按在劍柄上,望着對面潰逃的漢軍頭隊,不由得意洋洋。

     毛仁看着劉巴那種躊躇滿志的樣子,既不甘心就此束手而擒,又感到很慚愧,暗歎道:我這個人真沒用,每到一處總打不過别人,老實說,甘願象以前跟着劉皇叔走南闖北,哪怕戰死沙場也比這樣受人羞辱要強些。

    看來還得想辦法死裡逃生。

    便擡頭說道:&ldquo劉巴,爾不要高興得太早,毛仁今日不幸遭擒,雖死不足惜。

    要知二隊先鋒苟将軍武藝遠非你所可比,若能與他戰上三個回合,毛仁死亦瞑目,無所遺恨!&rdquo 江山可改,本性難移。

    劉巴生性要強,又是年輕氣盛,二十九歲的戰将很少遇上對手,從來不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經毛仁這一撩撥,技癢難熬,恨不得迎上前去當場和那個所謂的苟将軍決個勝負。

    暗想,漢軍中隻有關、張、趙三個人享有盛名,其他的人都不是我的對手。

    現在捉了&ldquo貓&rdquo(毛),等會兒我定要擒住&ldquo狗&rdquo(苟),叫你們雙雙去見閻王!&ldquo來,将毛仁好好看押,待本将軍擒了姓苟的一起斬首!&rdquo 兩個人實在有感情,死也要死在一塊。

    毛仁幾句話,暫且保全了性命。

    隻等苟璋來了再動腦筋。

    果然炮聲隆隆,第二隊比第一隊來得還要急,那潰退下去的三千弟兄都跑到了苟璋那裡.将毛、劉交戰以及被擒的情況向他報告了。

    苟璋想,我的本領與毛仁彼此彼此,他被擒我也不必獻醜。

    但我們兩個是多年弟兄,決不能見死不救。

    所以号令六千弟兄趕緊上前。

    到關前,見一川将立馬橫槍,毛仁果然被捆綁在旗門下,便排成旗門.點馬上前。

     劉巴指着苟璋道:&ldquo來者莫非是苟将軍麼?本當欲将毛仁就地斬首,因其言我在苟将軍的家夥上戰不到三個回合,本将軍特來領教!&rdquo 苟璋對毛仁忿憤地看了一眼,你這個家夥真不知趣,你我半斤八兩,自己輸了還要吹捧我,真會幫倒忙!到了這兒也沒辦法,總不能掉頭就走的。

    那也好,索性拿點氣派出來,輸要輸得有光彩!苟璋毫不示弱,手指劉巴厲聲問道:&ldquo馬前何許人也?&rdquo &ldquo劍閣守将劉巴!&rdquo &ldquo小小守關之将,竟敢阻攔漢軍,可知苟将軍從荊州到這裡逢山過山,遇水渡水,川軍聞吾之名盡皆開關倒戈歸順、聽苟将軍之言,速速放歸毛仁,獻關投降漢室,若不然,一合之内定将爾生擒活捉!&rdquo 最後幾句話,可稱得上是彌天大謊了,聽得毛仁差一點笑出聲來。

    就是一向喜歡虛張聲勢的張飛,也從來沒有誇過這麼大的海口,本領越小,吹起牛來就越厲害。

    初次見面,劉巴倒吃不準他是否有這麼大的能耐,反而弄得如臨大敵,一點不敢小看他。

    &ldquo苟将軍休要口出狂言,隻管放馬!&rdquo 苟璋想,言語吓不退他,隻有動手了,看來也要同毛仁一樣了。

    便起三尖二刃刀對劉巴當胸劈去。

    &ldquo小子劉巴當心了,本将軍刀上無情!&rdquo 劉巴見他舞刀的架勢平常得很,卻又防他故作姿态,凝神屏息,用十二分力向刀上招架上去,大吼道:&ldquo慢來!&rdquo總以為還未必能架開。

     實際上換了張飛,這一槍未必起作用,今日對付苟璋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隻聽得&ldquo當&rdquo的一聲,三尖二刃刀飛出幾丈之外,劉巴反因用力過猛而差點颠下馬來。

    等他意識到苟璋在逛騙他,伸手去抓腰帶時,苟璋已經圈馬逃走了。

    劉巴忿恨不已,哪裡肯放他逃跑,策馬緊追上去,一邊把金槍架在烏翅環上,一邊從勒甲套裡取出一枚飛爪,一頭系在手腕上,一揚手飛了出去,&ldquo姓苟的慢走!&rdquo 叫了一聲慢走,苟璋倒真的不象剛才逃得那樣快了。

    金爪已經抓住了他的背心,被劉巴用力一收,苟璋在馬上打了個趔趄,身不由己地仰面滾落于馬下。

    果然一個回合,不過被擒的不是劉巴,而是苟璋他自己。

     川軍一擁而上,押着苟璋回到旗門。

    劉巴收好飛爪,指着毛仁說:&ldquo姓毛的,如今雙雙被擒,還有何話可說!&rdquo 毛仁知道,年輕人愛面子,歡喜出風頭,隻要用話去激他,暫時還不會有性命危險。

    所以笑着對劉巴說:&ldquo劉将軍,不是我們武藝不高,是因為我家都督知道你的本領不錯,叫我們當頭隊先鋒故意輸給你,看看你有什麼絕招。

    &rdquo &ldquo哦!張飛命爾等佯輸于我,乃是為了何故?&rdquo &ldquo我家大都督武藝超群絕倫,天下無雙,向來不戰無名之輩。

    你劉巴雖然有幾下子,但也算不上一流大将。

    他要奪取劍閣,必然要同你交鋒,故而命我等詐敗,他方肯到此。

    劉巴啊,我家都督随後便到,你敢同他交手麼?&rdquo 初生牛犢不怕虎,劉巴沒經過什麼大的戰事,張飛的武藝到底好到哪裡,好在什麼地方,他不大清楚,總希望有機會和他打一場。

    現在被毛仁說得他心癢難搔,剛才的火勢早退了下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