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王茂問路結壯士 諸葛走馬取白水
關燈
小
中
大
,大覺詫異:連軍師對他都要給他打拱作揖,想必此人也是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了。
劉安,人稱神彈子,又有人稱譽他殺妻救主。
孔明出山以後,劉備曾和他講起這件事,趙雲和簡雍都是知道的。
劉安殺妻救主之事,發生在孔明出山之前。
劉備兵少将寡,與曹操交戰屢屢敗北。
兵敗小沛,這是一次大敗,與關、張二人失散,便獨走深山,三天三夜沒有投宿之處,又用又饑,坐在馬上搖搖欲墜。
晚間來到&mdash個山坳之中,見山坡上有數闖茅屋,透射出幾線微暗的燈光。
劉備忍着極度的疲困,拖着沉重的腳步,帶着馬匹來到屋前輕輕叩門,開門的人就是劉安。
十餘年前,劉安還是&mdash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
他見劉備餓得站都站不穩,很是憐憫,就問他是哪一個。
劉備以人和治天下,從不隐姓埋名,就答道:我乃是漢室皇叔劉備。
劉安想,皇叔頗有威名,一向與曹操作對,不知為何會落到這種地步。
便問,既是皇叔,緣何這般模樣,劉備答遭:因兵敗到此,三天滴水未進,粒米無沾,請求一餐,隻要溫飽,日後萬金重謝。
一飯之恩重千金。
劉安家中有個老母,一個妻子,共三人在此安家,全靠劉安捕捉飛禽走獸為生。
這幾日朔風凜冽,嚴寒封山,飛鳥不見,走獸未逢,劉家已斷了炊。
劉備這個時候來乞食,劉安哪有什麼可以充饑的東西呢?但見到劉備這副餓得不可再餓的目光,又不忍回絕他,唯恐他一賭氣跑下山去餓倒在路旁無人收屍。
劉安是個好心腸的人,又知道劉備是個仁義之君,就把他接了進去,哪怕給他喝一碗熱水也可以暖暖肚子。
裡面一隻竹桌,兩隻竹凳,一盞油燈光線昏黃,泥糊四壁,一貧如洗。
劉安先在外邊安置了劉備的戰馬,又到後院與妻子說道:家裡采了個大貴人,因兵敗到此,三天未食。
他是當今皇教,廣施仁義于百姓,你可有什麼東西找一點出來給他充饑?劉妻說,我們也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了,用什麼給他充饑呢?劉安想了一會,慎重地說,皇叔遭了難,我們仍然過不上好日子,要是我們救了他,或許以後皇叔成了天下,我們就不會再在這窮山僻壤中過這樣倒楣的日字了。
依我着,不如把我腿上的肉挖一塊下來給他暫時克饑。
劉妻為難地說,你廢了自己的腿,以後怎麼去打獵呢?你不打獵叫我們婆媳吃什麼?還不是活活地餓死?倒不如把我臂上的肉割下來,我在家裡幹活還不要緊。
劉安十分感激地說,賢妻啊,想不到你也是這樣重義,這樣忠心漢室,一旦皇叔得了關下,我劉安一定叫你享盡天下榮華富貴!劉安悲喜交集,往廚下去取菜刀。
但是回到了後院,隻見妻子已投環而死。
因為她想,割了臂上的肉,又沒有好的東西吃,也沒有好的藥來醫,還能活命嗚?本來這種吃了上餐愁下頓的日子也過得怨恨極了,一發遂了丈夫的心願,一死以報效漢室。
劉安見此慘景,早已發楞,是下手呢還是不下?她已經死了,我再從她身上挖一塊肉下來,于心何忍;要是不動手吧,劉備餓死,妻子以死報效劉備,就是為了救他的性命,倘然再不救劉備,妻子就死得毫無半點價值了。
想到這兒,劉安含着眼淚,把妻子背到茅屋後面,剜下兩臂之肉,升火煮了個透,正好兩大碗,一碗端到外間給劉備,說是今天正好打死了一隻乳鹿,給皇叔充饑。
劉備餓了三天,聞到一陣陣撲鼻的肉香,哪裡還去管它是人肉還是鹿内,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了個碗底朝天。
還有一碗送進内房去孝敬老母,一連數日沒嘗到肉味了,真的是入口而化。
莫說隻有兩碗,即使再多一點也照樣吃光。
劉備吃了這一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人肉湯,頓時渾身暖了起來,精神也振作了不少,一覺直睡到太陽升起。
劉備辭别了劉安要走,想去後院帶馬。
劉安搶先一步說,小人自去帶馬。
劉備心裡萬分感激,過意不去,執意要自己去,兩人就一同來到後院,隻見屋後躺着一具血淋淋的女屍,赤裸裸光着上身,兩臂上血肉模糊,已能看到露出的骨頭來。
劉備大驚失色,以為劉安是個不良之徒,專幹殘害良女的惡棍,從腰間抽出龍泉寶劍要殺劉安。
劉安早已泣不成聲,哭拜在地,把昨晚殺妻教主的事情詳叙了一遍。
劉備聽了這番話,也是淚濕衣襟,雙手扶起劉安,說道,我劉備要是能過上一天好日子,決不忘記你這救命恩人!就離開了山崗。
劉安送走了劉備,回到後院把妻子偷偷地埋了。
老母親一天沒見到媳婦的面就問劉安。
起初劉安還瞞着母親呢,到後來弄清楚真情實意後,劉母就一氣成疾,嗚呼哀哉了。
就為了救劉備這一條命,劉安一家就這樣家破人亡。
劉安草草料理完母親的後事,這山溝裡也呆不住了,憑着自己這一身技藝,四處遊蕩,去尋找劉備了。
但劉備總是吃敗仗,東奔西逃,沒一個安腳的地方,十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打聽到劉備的下落。
後來聽說劉備進川了,這才沿途打鳥,有呢就吃一飽,沒呢就餓一天。
哪裡知道王茂這個倒運人偏偏問路問到了他的身上,劉安心生一計,就幫了孔明的一個大忙。
孔明簡略地向大家講了這段故事,文武聽了無不欽佩。
都在想,劉安确實是個英雄,當初要不是他救了劉備,還有誰來複興漢室。
莫怪孔明要對他這樣恭敬,就是劉備見了他也要這樣做。
孔明請劉安去沐浴更衣,又在點卯簿上添上王茂、楊宏、劉安等人的名字,命劉安等人在帳下為将。
鄧銅是個快活人,就和劉安打趣道:&ldquo老劉啊,想不想再續弦啊?&rdquo劉安道:&ldquo妻子已死,劉安終身不娶了。
否則對不起泉下妻子!&rdquo鄧銅說:&ldquo你再要想也不能夠了,人家的小姐怕你吃掉,還敢麼?&rdquo一句話把堂上衆人逗得大笑起來。
取到白帝城已是十二月初旬末,進白水關已是十二月中旬底,到年底隻剩十天光景。
孔明又在白水關耽擱了一天,立即傳令大隊向最後一道關口涪江進發。
楊宏和王茂被手下推着,四五天後就能上馬行軍了。
一路無事,到涪江邊正是十二月小除夕。
離限期隻有一天時間了,一江相阻,對面是五萬川軍,周群、邢環為将。
孔明一無船隻,離江三裡紮下浮營。
怎麼過江呢?衆将無計可施,隻得拭目以待。
正是:一水茫茫遮風浪,三軍黯黯奪天光。
欲知漢軍可曾約期會合,孔明有何妙策過江,且看下回分解。
劉安,人稱神彈子,又有人稱譽他殺妻救主。
孔明出山以後,劉備曾和他講起這件事,趙雲和簡雍都是知道的。
劉安殺妻救主之事,發生在孔明出山之前。
劉備兵少将寡,與曹操交戰屢屢敗北。
兵敗小沛,這是一次大敗,與關、張二人失散,便獨走深山,三天三夜沒有投宿之處,又用又饑,坐在馬上搖搖欲墜。
晚間來到&mdash個山坳之中,見山坡上有數闖茅屋,透射出幾線微暗的燈光。
劉備忍着極度的疲困,拖着沉重的腳步,帶着馬匹來到屋前輕輕叩門,開門的人就是劉安。
十餘年前,劉安還是&mdash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
他見劉備餓得站都站不穩,很是憐憫,就問他是哪一個。
劉備以人和治天下,從不隐姓埋名,就答道:我乃是漢室皇叔劉備。
劉安想,皇叔頗有威名,一向與曹操作對,不知為何會落到這種地步。
便問,既是皇叔,緣何這般模樣,劉備答遭:因兵敗到此,三天滴水未進,粒米無沾,請求一餐,隻要溫飽,日後萬金重謝。
一飯之恩重千金。
劉安家中有個老母,一個妻子,共三人在此安家,全靠劉安捕捉飛禽走獸為生。
這幾日朔風凜冽,嚴寒封山,飛鳥不見,走獸未逢,劉家已斷了炊。
劉備這個時候來乞食,劉安哪有什麼可以充饑的東西呢?但見到劉備這副餓得不可再餓的目光,又不忍回絕他,唯恐他一賭氣跑下山去餓倒在路旁無人收屍。
劉安是個好心腸的人,又知道劉備是個仁義之君,就把他接了進去,哪怕給他喝一碗熱水也可以暖暖肚子。
裡面一隻竹桌,兩隻竹凳,一盞油燈光線昏黃,泥糊四壁,一貧如洗。
劉安先在外邊安置了劉備的戰馬,又到後院與妻子說道:家裡采了個大貴人,因兵敗到此,三天未食。
他是當今皇教,廣施仁義于百姓,你可有什麼東西找一點出來給他充饑?劉妻說,我們也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了,用什麼給他充饑呢?劉安想了一會,慎重地說,皇叔遭了難,我們仍然過不上好日子,要是我們救了他,或許以後皇叔成了天下,我們就不會再在這窮山僻壤中過這樣倒楣的日字了。
依我着,不如把我腿上的肉挖一塊下來給他暫時克饑。
劉妻為難地說,你廢了自己的腿,以後怎麼去打獵呢?你不打獵叫我們婆媳吃什麼?還不是活活地餓死?倒不如把我臂上的肉割下來,我在家裡幹活還不要緊。
劉安十分感激地說,賢妻啊,想不到你也是這樣重義,這樣忠心漢室,一旦皇叔得了關下,我劉安一定叫你享盡天下榮華富貴!劉安悲喜交集,往廚下去取菜刀。
但是回到了後院,隻見妻子已投環而死。
因為她想,割了臂上的肉,又沒有好的東西吃,也沒有好的藥來醫,還能活命嗚?本來這種吃了上餐愁下頓的日子也過得怨恨極了,一發遂了丈夫的心願,一死以報效漢室。
劉安見此慘景,早已發楞,是下手呢還是不下?她已經死了,我再從她身上挖一塊肉下來,于心何忍;要是不動手吧,劉備餓死,妻子以死報效劉備,就是為了救他的性命,倘然再不救劉備,妻子就死得毫無半點價值了。
想到這兒,劉安含着眼淚,把妻子背到茅屋後面,剜下兩臂之肉,升火煮了個透,正好兩大碗,一碗端到外間給劉備,說是今天正好打死了一隻乳鹿,給皇叔充饑。
劉備餓了三天,聞到一陣陣撲鼻的肉香,哪裡還去管它是人肉還是鹿内,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了個碗底朝天。
還有一碗送進内房去孝敬老母,一連數日沒嘗到肉味了,真的是入口而化。
莫說隻有兩碗,即使再多一點也照樣吃光。
劉備吃了這一大碗熱騰騰、香噴噴的人肉湯,頓時渾身暖了起來,精神也振作了不少,一覺直睡到太陽升起。
劉備辭别了劉安要走,想去後院帶馬。
劉安搶先一步說,小人自去帶馬。
劉備心裡萬分感激,過意不去,執意要自己去,兩人就一同來到後院,隻見屋後躺着一具血淋淋的女屍,赤裸裸光着上身,兩臂上血肉模糊,已能看到露出的骨頭來。
劉備大驚失色,以為劉安是個不良之徒,專幹殘害良女的惡棍,從腰間抽出龍泉寶劍要殺劉安。
劉安早已泣不成聲,哭拜在地,把昨晚殺妻教主的事情詳叙了一遍。
劉備聽了這番話,也是淚濕衣襟,雙手扶起劉安,說道,我劉備要是能過上一天好日子,決不忘記你這救命恩人!就離開了山崗。
劉安送走了劉備,回到後院把妻子偷偷地埋了。
老母親一天沒見到媳婦的面就問劉安。
起初劉安還瞞着母親呢,到後來弄清楚真情實意後,劉母就一氣成疾,嗚呼哀哉了。
就為了救劉備這一條命,劉安一家就這樣家破人亡。
劉安草草料理完母親的後事,這山溝裡也呆不住了,憑着自己這一身技藝,四處遊蕩,去尋找劉備了。
但劉備總是吃敗仗,東奔西逃,沒一個安腳的地方,十多年過去了,仍然沒有打聽到劉備的下落。
後來聽說劉備進川了,這才沿途打鳥,有呢就吃一飽,沒呢就餓一天。
哪裡知道王茂這個倒運人偏偏問路問到了他的身上,劉安心生一計,就幫了孔明的一個大忙。
孔明簡略地向大家講了這段故事,文武聽了無不欽佩。
都在想,劉安确實是個英雄,當初要不是他救了劉備,還有誰來複興漢室。
莫怪孔明要對他這樣恭敬,就是劉備見了他也要這樣做。
孔明請劉安去沐浴更衣,又在點卯簿上添上王茂、楊宏、劉安等人的名字,命劉安等人在帳下為将。
鄧銅是個快活人,就和劉安打趣道:&ldquo老劉啊,想不想再續弦啊?&rdquo劉安道:&ldquo妻子已死,劉安終身不娶了。
否則對不起泉下妻子!&rdquo鄧銅說:&ldquo你再要想也不能夠了,人家的小姐怕你吃掉,還敢麼?&rdquo一句話把堂上衆人逗得大笑起來。
取到白帝城已是十二月初旬末,進白水關已是十二月中旬底,到年底隻剩十天光景。
孔明又在白水關耽擱了一天,立即傳令大隊向最後一道關口涪江進發。
楊宏和王茂被手下推着,四五天後就能上馬行軍了。
一路無事,到涪江邊正是十二月小除夕。
離限期隻有一天時間了,一江相阻,對面是五萬川軍,周群、邢環為将。
孔明一無船隻,離江三裡紮下浮營。
怎麼過江呢?衆将無計可施,隻得拭目以待。
正是:一水茫茫遮風浪,三軍黯黯奪天光。
欲知漢軍可曾約期會合,孔明有何妙策過江,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