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魏延弑主首獻長沙 魯肅奉令二索荊州
關燈
小
中
大
是非同小可。
原來這一箭正中頭上青巾上鑲嵌的一塊白玉,這白玉上刻着&ldquo關羽&rdquo二字,射得粉碎。
被他這一摸,窸窸窣窣紛紛落下。
關雲長頓了一頓,兩腿緊磕馬腹,催動赤兔追趕上前。
這時,黃忠的戰馬前蹄已上了吊橋,後蹄尚未提起,整個身體向上傾斜。
老黃忠向後側坐,左手執弓,右手搭箭,又是一個射箭的架勢。
關雲長雖則從無懼人之心,但受了這兩次驚,到底也有點膽寒。
心想,前兩支箭我不及提防,被你射中,現在面對面看你發箭,還怕你射中不成,倘然這箭不中,我便單刀匹馬跟進城去,趁勢奪了城池。
正想着,前面弓弦又響,忙将身體向左一偏,不見箭來,以為躲過,縱馬向前。
誰料一箭又到,不偏不倚,就象蜻蜒點水一般咬住了他的巾邊,三尺多長的箭杆象條小辮子一樣在他的面門上倒挂下來。
這一吓雲長又早已汗流浃背。
原來,黃忠為顯露一下自己的絕藝,故意面對面搭上箭,弦聲響,卻是虛開弓。
料定關雲長心有餘悸,必要閃避,再開寶雕,悄然無聲射出一箭。
這一箭隻射巾邊,不傷皮肉,箭法之精奇,令關雲長傾倒。
關雲長也不追趕,控馬停步。
伸手從青巾上又摘下一條羽箭,兩手各執一支,鳳目來回不停地看着,悟出了其中的道理:黃漢升恃着出神的好箭,不傷人命,無非是兩個意思。
第一,他知我關某刀上無敵,難以取勝,顯露出一手好箭,阻我取關,如再不休,神箭無情;第二,他連射三箭,無一落空:一斷紅纓,二碎白玉,三咬青巾,箭箭神奇,奧妙無窮,隻是不傷我命,已暗示我三箭補報昨日不斬之恩。
足見他用心良苦,也是大丈夫氣概。
事到如今也不必再攻城了。
擡頭見黃忠左手執弓,已躍上城關,放聲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歎口氣,圈馬回營。
黃忠見後面并不趕來,飛馬進城,閉關扯橋。
不見太守迎接,已知他先回大堂設宴去了。
黃忠三箭吓退了關雲長,以為太守必定高興,滿心歡喜,徑朝衙門而去。
到衙門下馬,在腰門挂好硬弓,對門上道:&ldquo費心通報太守,黃忠得勝回來了。
&rdquo 手下朝内奔去。
少停又回到外面,臉皮繃緊,道:&ldquo太守有令:傳喚黃忠!&rdquo 黃忠耿直,并不在意,吓退了關羽,喜不自勝,也不在乎手下的變态。
手持甲攔裙,&ldquo锵&hellip&hellip&rdquo朗步上堂。
不見堂上撂下酒宴,卻見刀斧手、捆綁手、軍牢手如兇神惡煞,各執器械,怒目相視,軍政、從事、偏裨将校兩旁站立,韓玄側坐中央案内。
好似走進了閻王殿,氣象森嚴。
黃忠不知道是哪個犯了法令,隻管上前參見。
到案桌前把手一拱:&ldquo太守在上,黃忠有禮了。
&rdquo 不料韓玄見了黃忠勃然作色,旋過身來,潑口大罵:&ldquo老王八蛋!&rdquo &ldquo啊?&rdquo黃忠無故遭此辱罵,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問道,&ldquo太守緣何辱罵老夫?&rdquo &ldquo本太守昨日命你放箭,你偏不放,受此落馬之恥。
今日又叫你射死紅臉,你卻虛發三箭,關雲長安然回營。
本太守已然明白,姓關的不斬你于馬下,你亦不射他于馬上,兩人早己做就機關,暗中私通,便是引紅臉今晚三更前來取關,裡應外合,奪取長沙。
罪已确鑿,何容抵賴!來,将黃忠這老賊推出斬了!&rdquo 黃忠聽了這番話,方才明白個中原委。
心想,你是一郡之主,保守城關乃是己職,要殺關雲長也是情理。
不過,今日一戰,足以令姓關的心寒膽顫,料他也無法奪此城關,不日便會引軍自退。
你一味要我緻人死命,人雲:戰之有理。
他姓關的不斬下馬之将,施恩于我,我卻忘恩負義,無故射死他,今後有何面目立身沙場?你身為太守,心中容不下人,反唇相譏,罵我私通外敵,可見得你心地狹窄,乃是小人,不足于同道共謀。
我若分辯,必說我強詞奪理,倒不如引頸受戮,博一個大丈夫的名聲。
黃忠見三班手下擁來,也不退讓,雙手反剪,聽任擺布。
頃刻間,繩捆索綁,刀斧手将鬼頭刀執定,擁着黃忠往後就走。
出衙門,黃忠在照牆旁雙膝跪下。
刀斧手四周環立。
這消息一傳出,早已驚動了滿城百姓,衙門口圍觀者如堵,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都不明白太守為何要将黃老将軍處死。
大堂上兩旁文武素與老将軍相好,忽見太守如此盛怒,不敢谏勸。
正欲上前讨情,韓玄拍案大怒:&ldquo誰人讨情,與其同罪,格殺不論!&rdquo 一句話把文武吓退。
軍政官趨步上前道:&ldquo太守,請下行刑令!&rdquo 韓玄拔出一支令箭:&ldquo來,立斬黃忠,首級見我!&rdquo說罷,将令箭丢了下去。
軍政官俯身拾起,轉身拔腿就跑,一溜煙已到外面。
黃忠見行刑令已下,今日必死,雙眼緊閉,隻等刀斧手動手。
心中隻是怨恨自己,空有一身武藝卻不識人心,為他守了多年的長沙,竟然死在這小人的手中。
正在此時,軍政官手舉令箭,刀斧手揮起鬼頭刀,落頭炮&ldquo當&rdquo地一響,同時傳來一聲大喝:&ldquo且慢!&rdquo 音落人到。
刀斧手聽得宏鐘般一聲巨喝,哪裡還敢下手,連忙收轉已經落下的鬼頭刀,回頭一看,背後一将威風赫赫,渾身紅銅盔甲,紫棠色的臉黑裡發光,兩條闆刷濃眉又粗又硬,一對大眼炯炯有抻,獅鼻虎口,兩耳福福,腮下一把須髯張在兩旁,年近花甲,體魄健壯。
與黃忠素有交往,乃是刎頸弟兄。
此人義陽人氏,姓魏名延,表字文長。
武藝超群,勇猛異常。
自從襄陽造反以後,無處避身,投到長沙,請黃忠為他報仇。
其時,黃忠染病在身,命他暫且安身長沙,待康複後再行商議。
後來得知蔡瑁,張允已遭殺戮,複仇之心稍平,便寄迹韓玄手下為将。
今日奉令催糧回來,吩咐手下押往糧隊交割,自己手捧将令回衙門交差。
一路之上聽得衆人都在唉聲歎息,說道太守心腸太狠,要将黃老将軍斬首問罪。
魏延大吃一驚,心想,黃大哥為人向來憨厚耿直,從不做欺心之事,也不至于犯下不赦大罪而斬首。
他不由分說,匆匆趕來,正值炮聲響亮,要緊挺身喝住。
刀斧手見魏延趕到,情知他們兩人有弟兄之誼,更因他生性暴躁,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闖禍坯,惹他不起,直向後面退下幾步,留出空地。
魏延見黃忠果然雙手反縛,跪在地上,搶步到身旁,起手在他肩上拍了一下:&ldquo大哥,小弟有禮了。
&rdquo 黃忠被韓玄無端辱罵了一頓,真是英雄氣短,也不想活了,早已氣得發昏,沉着頭聽任宰割。
忽聽有人拍肩叫喚,好似夢中驚醒,擡頭一看,魏延站在身旁,便應道:&ldquo我道是誰,原是文長賢弟。
&rdquo &ldquo是啊。
請問大哥身犯何罪,太守要施此極刑啊?&rdquo &ldquo乃是關雲長兵抵長沙,愚兄連日拒敵。
今日為報關羽不斬之恩,連射三箭,未傷他的性命,觸怒太守。
便罵我私通外敵,要将我斬首。
&rdquo 魏延何等烈性,未及聽完,已是氣憤填膺,暴跳如雷,又因韓玄一向看不起他,言語之中常要夾三帶四地說他背主造反,到此長沙不懷好意,看在黃老将軍的臉上暫且收容,日後若有不軌之心,定要逐出。
因此兩人早有仇隙,隻是不放在嘴上罷了。
今日見了此事,魏延哪裡還按捺得住,心想,真是豈有此理!今日之戰,已使姓關的膽寒,長沙自此無虞。
非但無罪,而且有功。
枉殺良将,必有計謀。
要不是我家大哥功夫了得,長沙早被人奪走了,還能讓你這麼高坐大堂濫施威福?此番定要與太守說個分明,倘然能聽我良言谏勸,還則罷了;若是執迷不悟,那就反了。
想到這裡,忙俯身安慰道:&ldquo大哥且放寬心,待小弟到裡邊面請太守寬容些個。
&rdquo &ldquo賢弟小心。
&rdquo黃忠深知魏延的脾氣一觸即發,話不投契便要闖禍。
魏延哪裡來聽你的囑咐,轉身對刀斧手嗔怒道:&ldquo爾等聽了,本将軍到大堂上見太守讨情,誰人将老将軍妄殺,莫怪姓魏的無情,定抄斬他
原來這一箭正中頭上青巾上鑲嵌的一塊白玉,這白玉上刻着&ldquo關羽&rdquo二字,射得粉碎。
被他這一摸,窸窸窣窣紛紛落下。
關雲長頓了一頓,兩腿緊磕馬腹,催動赤兔追趕上前。
這時,黃忠的戰馬前蹄已上了吊橋,後蹄尚未提起,整個身體向上傾斜。
老黃忠向後側坐,左手執弓,右手搭箭,又是一個射箭的架勢。
關雲長雖則從無懼人之心,但受了這兩次驚,到底也有點膽寒。
心想,前兩支箭我不及提防,被你射中,現在面對面看你發箭,還怕你射中不成,倘然這箭不中,我便單刀匹馬跟進城去,趁勢奪了城池。
正想着,前面弓弦又響,忙将身體向左一偏,不見箭來,以為躲過,縱馬向前。
誰料一箭又到,不偏不倚,就象蜻蜒點水一般咬住了他的巾邊,三尺多長的箭杆象條小辮子一樣在他的面門上倒挂下來。
這一吓雲長又早已汗流浃背。
原來,黃忠為顯露一下自己的絕藝,故意面對面搭上箭,弦聲響,卻是虛開弓。
料定關雲長心有餘悸,必要閃避,再開寶雕,悄然無聲射出一箭。
這一箭隻射巾邊,不傷皮肉,箭法之精奇,令關雲長傾倒。
關雲長也不追趕,控馬停步。
伸手從青巾上又摘下一條羽箭,兩手各執一支,鳳目來回不停地看着,悟出了其中的道理:黃漢升恃着出神的好箭,不傷人命,無非是兩個意思。
第一,他知我關某刀上無敵,難以取勝,顯露出一手好箭,阻我取關,如再不休,神箭無情;第二,他連射三箭,無一落空:一斷紅纓,二碎白玉,三咬青巾,箭箭神奇,奧妙無窮,隻是不傷我命,已暗示我三箭補報昨日不斬之恩。
足見他用心良苦,也是大丈夫氣概。
事到如今也不必再攻城了。
擡頭見黃忠左手執弓,已躍上城關,放聲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歎口氣,圈馬回營。
黃忠見後面并不趕來,飛馬進城,閉關扯橋。
不見太守迎接,已知他先回大堂設宴去了。
黃忠三箭吓退了關雲長,以為太守必定高興,滿心歡喜,徑朝衙門而去。
到衙門下馬,在腰門挂好硬弓,對門上道:&ldquo費心通報太守,黃忠得勝回來了。
&rdquo 手下朝内奔去。
少停又回到外面,臉皮繃緊,道:&ldquo太守有令:傳喚黃忠!&rdquo 黃忠耿直,并不在意,吓退了關羽,喜不自勝,也不在乎手下的變态。
手持甲攔裙,&ldquo锵&hellip&hellip&rdquo朗步上堂。
不見堂上撂下酒宴,卻見刀斧手、捆綁手、軍牢手如兇神惡煞,各執器械,怒目相視,軍政、從事、偏裨将校兩旁站立,韓玄側坐中央案内。
好似走進了閻王殿,氣象森嚴。
黃忠不知道是哪個犯了法令,隻管上前參見。
到案桌前把手一拱:&ldquo太守在上,黃忠有禮了。
&rdquo 不料韓玄見了黃忠勃然作色,旋過身來,潑口大罵:&ldquo老王八蛋!&rdquo &ldquo啊?&rdquo黃忠無故遭此辱罵,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問道,&ldquo太守緣何辱罵老夫?&rdquo &ldquo本太守昨日命你放箭,你偏不放,受此落馬之恥。
今日又叫你射死紅臉,你卻虛發三箭,關雲長安然回營。
本太守已然明白,姓關的不斬你于馬下,你亦不射他于馬上,兩人早己做就機關,暗中私通,便是引紅臉今晚三更前來取關,裡應外合,奪取長沙。
罪已确鑿,何容抵賴!來,将黃忠這老賊推出斬了!&rdquo 黃忠聽了這番話,方才明白個中原委。
心想,你是一郡之主,保守城關乃是己職,要殺關雲長也是情理。
不過,今日一戰,足以令姓關的心寒膽顫,料他也無法奪此城關,不日便會引軍自退。
你一味要我緻人死命,人雲:戰之有理。
他姓關的不斬下馬之将,施恩于我,我卻忘恩負義,無故射死他,今後有何面目立身沙場?你身為太守,心中容不下人,反唇相譏,罵我私通外敵,可見得你心地狹窄,乃是小人,不足于同道共謀。
我若分辯,必說我強詞奪理,倒不如引頸受戮,博一個大丈夫的名聲。
黃忠見三班手下擁來,也不退讓,雙手反剪,聽任擺布。
頃刻間,繩捆索綁,刀斧手将鬼頭刀執定,擁着黃忠往後就走。
出衙門,黃忠在照牆旁雙膝跪下。
刀斧手四周環立。
這消息一傳出,早已驚動了滿城百姓,衙門口圍觀者如堵,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都不明白太守為何要将黃老将軍處死。
大堂上兩旁文武素與老将軍相好,忽見太守如此盛怒,不敢谏勸。
正欲上前讨情,韓玄拍案大怒:&ldquo誰人讨情,與其同罪,格殺不論!&rdquo 一句話把文武吓退。
軍政官趨步上前道:&ldquo太守,請下行刑令!&rdquo 韓玄拔出一支令箭:&ldquo來,立斬黃忠,首級見我!&rdquo說罷,将令箭丢了下去。
軍政官俯身拾起,轉身拔腿就跑,一溜煙已到外面。
黃忠見行刑令已下,今日必死,雙眼緊閉,隻等刀斧手動手。
心中隻是怨恨自己,空有一身武藝卻不識人心,為他守了多年的長沙,竟然死在這小人的手中。
正在此時,軍政官手舉令箭,刀斧手揮起鬼頭刀,落頭炮&ldquo當&rdquo地一響,同時傳來一聲大喝:&ldquo且慢!&rdquo 音落人到。
刀斧手聽得宏鐘般一聲巨喝,哪裡還敢下手,連忙收轉已經落下的鬼頭刀,回頭一看,背後一将威風赫赫,渾身紅銅盔甲,紫棠色的臉黑裡發光,兩條闆刷濃眉又粗又硬,一對大眼炯炯有抻,獅鼻虎口,兩耳福福,腮下一把須髯張在兩旁,年近花甲,體魄健壯。
與黃忠素有交往,乃是刎頸弟兄。
此人義陽人氏,姓魏名延,表字文長。
武藝超群,勇猛異常。
自從襄陽造反以後,無處避身,投到長沙,請黃忠為他報仇。
其時,黃忠染病在身,命他暫且安身長沙,待康複後再行商議。
後來得知蔡瑁,張允已遭殺戮,複仇之心稍平,便寄迹韓玄手下為将。
今日奉令催糧回來,吩咐手下押往糧隊交割,自己手捧将令回衙門交差。
一路之上聽得衆人都在唉聲歎息,說道太守心腸太狠,要将黃老将軍斬首問罪。
魏延大吃一驚,心想,黃大哥為人向來憨厚耿直,從不做欺心之事,也不至于犯下不赦大罪而斬首。
他不由分說,匆匆趕來,正值炮聲響亮,要緊挺身喝住。
刀斧手見魏延趕到,情知他們兩人有弟兄之誼,更因他生性暴躁,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闖禍坯,惹他不起,直向後面退下幾步,留出空地。
魏延見黃忠果然雙手反縛,跪在地上,搶步到身旁,起手在他肩上拍了一下:&ldquo大哥,小弟有禮了。
&rdquo 黃忠被韓玄無端辱罵了一頓,真是英雄氣短,也不想活了,早已氣得發昏,沉着頭聽任宰割。
忽聽有人拍肩叫喚,好似夢中驚醒,擡頭一看,魏延站在身旁,便應道:&ldquo我道是誰,原是文長賢弟。
&rdquo &ldquo是啊。
請問大哥身犯何罪,太守要施此極刑啊?&rdquo &ldquo乃是關雲長兵抵長沙,愚兄連日拒敵。
今日為報關羽不斬之恩,連射三箭,未傷他的性命,觸怒太守。
便罵我私通外敵,要将我斬首。
&rdquo 魏延何等烈性,未及聽完,已是氣憤填膺,暴跳如雷,又因韓玄一向看不起他,言語之中常要夾三帶四地說他背主造反,到此長沙不懷好意,看在黃老将軍的臉上暫且收容,日後若有不軌之心,定要逐出。
因此兩人早有仇隙,隻是不放在嘴上罷了。
今日見了此事,魏延哪裡還按捺得住,心想,真是豈有此理!今日之戰,已使姓關的膽寒,長沙自此無虞。
非但無罪,而且有功。
枉殺良将,必有計謀。
要不是我家大哥功夫了得,長沙早被人奪走了,還能讓你這麼高坐大堂濫施威福?此番定要與太守說個分明,倘然能聽我良言谏勸,還則罷了;若是執迷不悟,那就反了。
想到這裡,忙俯身安慰道:&ldquo大哥且放寬心,待小弟到裡邊面請太守寬容些個。
&rdquo &ldquo賢弟小心。
&rdquo黃忠深知魏延的脾氣一觸即發,話不投契便要闖禍。
魏延哪裡來聽你的囑咐,轉身對刀斧手嗔怒道:&ldquo爾等聽了,本将軍到大堂上見太守讨情,誰人将老将軍妄殺,莫怪姓魏的無情,定抄斬他